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这部分田地的产权暂时由里长来保管,或者是看着还算肥沃,水土又好的荒地,县衙也会圈起来交由辖区内的里长管理。

    有的里长会偷偷的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荒地上种植,但也有人无力耕种,都是任由它荒废着。

    而七里村的这位里长就属于后一位,他们家的丁田就足够耕种了,这还是有一头牛的情况下,再多加田地他们也种不了。

    每次辖区内有孩子成丁,都是里长去划地的。

    划出来的丁田,整个村子的人每家都要派出一人来帮忙下地开荒,这是

    约定成俗的事情。

    七里村范围内的好荒地还有不少,每人二十亩的永业田,不可以买卖,却可以继承。

    当然,特殊情况也是可以买卖的,只是需要在县衙登记,比如家中有人需下葬筹钱,或是有人看病,报上县衙查证熟识后就可以卖永业田了。

    口分田四十亩,死后是要收归国家的。

    而七里村多低矮的山坡,里长干脆按照以前的惯例,给人划分山坡作为口分田。

     




第166章 慷他人之慨
    周大亮幽怨的看了他一眼,都不知道多谦逊一句吗一点儿都不按套路来。

    周四郎摩拳擦掌,目光紧张且仔细的在两根竹签上来回移动,不断的在心里祈祷:道尊老爷,一定要保佑我抽到一号签!

    周四郎选定,眼睛一闭,再一睁开,刷的一下就抽了一根,看到签子底部的红色,周四郎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我中了,我中了!”

    里长看了他一眼,把竹筒伸向周大亮。

    周大亮惋惜的把另一根签子抽出来,底部没红。

    不过这也是运气,怪不得人。

    老周头松了一口气,摸出腰上的旱烟抽了一口,这才道:“行了,老四,一会儿你跟里长一块儿去把文书给签了。”

    满宝和白善宝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他们选签,很是凑了一把热闹,这会儿正跟围观的小孩们哇哇的叫着。

    里长就压了压手,各家的大人连忙把自家的孩子给按下,让他们安静。

    里长这才道:“今年你们村有两个成丁,口分田不用管,永业田却是要开出来的,各家都要出一个劳力,三天后开始集合下地耕耘开荒,周村长,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村长连忙应下,表示没问题。

    这也是约定成俗的规矩,除了孤寡之家,每个人家都要出一个劳丁。

    所以在村里,其实还是谁家男丁多,谁家就占便宜。

    比如周大圆家,他家就一个儿子,就分一次永业田,老周头只需给他出一个儿子的劳力。

    但老周头有六个儿子,能分六次田,他们家就得出六次劳力,你说他亏不亏

    但亏也没办法,这不仅是一里的规矩,而是整个县的规矩,甚至其他地方也是这么算的,如今是村里组织的,还比较宽松,本村的基本负责本村新分的永业田,据说更早的时候,为了防止劳丁偷懒,都是这个村的村民调到另一个村,吃喝住在外面也就算了,还被压榨着多干了不少活儿。

    所以对这种事,没人敢在外面抱怨。

    但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周大圆的媳妇气得不轻,一回到家就开始在院子里敲敲打打,指着家里的母鸡指桑骂槐,说它只会生蛋,别的本事啥都没用,还得让她给它养小鸡。

    正陪着满宝到房地上捡小石子玩的白善宝听到了,好奇的问满宝,“我觉得你家这个邻居说话怪怪的,母鸡除了生蛋,它还要干什么活儿”

    满宝当然也听不懂张氏的暗讽,想了想,也觉得她说的有些没理,便替他们家的母鸡惋惜起来:“别理她,大圆媳妇有些怪,她说的很多话我都听不懂,我娘说既然听不懂,那就不听,她说的又不是什么大道理。”

    白善宝点头,但还是道:“他们家的鸡真可怜,要不然我们一会儿拔些草给它吃吧。”

    “现在没有嫩草了,它们不吃,”满宝道:“它们现在只爱吃虫子和菜,要不我们去摘菜给它们吃吧。”

    “好啊。”

    满宝就带着他去周大圆家的菜园,理所当然的指着里面还没收的白菜道:“喏,这就是他们家的白菜。”

    &

    nbsp;白善宝毫不客气的上前拔了一颗,这一幕正好叫旁边的一个小媳妇看见了,她张大了嘴巴,正想说话,就见满宝上前帮他拔,然后两个人抱着白菜走到周大圆家的墙外,合力搬来了一块石头,直接踩在上面爬上土强。

    农家院子的围墙都不会太高,且大多是土墙或篱笆。

    周大圆家的是土墙,两个小孩儿你推我,我拉你,一下就爬到了墙上,然后就把菜叶子撕了扔给下面的母鸡,还在嘴里咕咕的叫着,哄道:“快吃吧,吃饱了被骂也不会伤心了。”

    &



第167章 奔头
    周家发现今天晚上从周大圆家传出来的敲打声更大了,隔得老远他们都能听到张氏骂孩子的声音,还有狗蛋他们的哭叫声。

    小钱氏正带着孩子们在串山药豆,听到那边的动静越来越大,忍不住蹙眉,“张大嫂这是怎么了,今晚火气这么大。”

    这天都快黑了,一般这种时候大家都吃完晚食准备上床睡觉了。

    何氏嗤笑一声,道:“还能为什么,一定是因为我们四叔抽到了好签,大嫂你今天不在没看见,当时四叔的竹签一抽出来,她当即就青了脸,大亮家都没说什么,跟他家没干系她也能气起来。”

    小钱氏就哼了一声,将串好的山药豆放在一旁,道:“不用管她。”

    至少他们落了实处不是她敲打不满,最后气到的还是自个。

    周家今年特别忙,根本没空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宅基地里的石头已经捡干净,草根等都挖了出来,明天就可以挖地基。

    村里今年还要给成丁耕出四十亩的荒地,所以忙得很。

    忙到都顾不上山药的挖掘,最后还是满宝招呼着小伙伴们把成熟了的山药都挖了起来,还把藤上所有的山药豆都摘了。

    虽然山药有点小,但还是挺多的,周四郎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的跑去问他娘,“娘,我的债是不是要还完了”

    钱氏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嗯,差不多了,不过建房子的那二两份子钱你还没交呢。”

    周四郎的兴奋就泄了,耷拉着脑袋“哦”了一声,跑回去找满宝,“这山药怎么卖”

    “卖新鲜的吧,”满宝道:“晒干卖给药铺太亏。”

    周四郎也觉得亏,就撸了袖子道:“我亲自去卖,满宝,你可得帮我在爹娘面前说好话。”

    周五郎不乐意,道:“我去卖姜的时候顺道卖就是了,干嘛要你去”

    “你知道什么,我认识几个朋友,销给他们更快一点儿,而且今年留种要更多,明年我们选块好一点的肥地种上,肯定能收获更多,到时候咱县吃不下去这么多山药怎么办还不得给人运出去”

    满宝精神一振,立刻道:“对,要往外销,我还想和爹说呢,我们今年多留一些种,明年选几块肥一点又透气的地种下。”

    周五郎就挠着脑袋问,“那,那我们还有分成吗”

    “没了。”满宝道:“那不是四哥自个的地,是家里的地。”

    满宝知道,只有在自己开出来的地上种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周五郎立即看向周四郎,问道:“四哥,你那块荒地打算用来干啥”

    周四郎分到的丁田是不用想了,那是属于整个家的,除非分家,不然实际控制权就到不了周四郎的手里。

    现在真正属于周四郎的,还是只有他们同心协力开出来的那块地。

    周四郎就转了转眼珠子道:“我觉得种姜比种山药更好。”

    周五郎也赞同,“我也觉得。”

    然后俩人一起看向满宝。

    满宝严肃的点头,“那我们今年多留一点儿姜种。”

     

    ;姜是不愁卖的,它的保质期同样很长,只要埋在沙土里,保存五六个月都不成问题,还可以晒成干姜卖给药铺,总之他们都觉得不会亏本。

    这样的想法他们也和老周头说了,老周头抽着烟想了想,“山药和姜看着挣钱,但这东西自家吃不了多少,若是有一天外头的人不买了,那就砸在手里了,所以还是得多种粮食,我想,家里就拿出两亩地种山药,再拿出两亩来种姜。”

    老周头道:“老四和喜开出来的那两块荒地我不管,随意你们折腾。”

    他道:“你们谁有本事开出荒



第168章 新房建成
    小钱氏低声道:“今年家里又多了二十亩的永业田,光做这些就要费去不少时间了,哪里还有空打理荒地而且现在都入冬了,家里又要做房子,开荒也抽不出手脚来。”

    周大郎就叹气,道:“这不是大头和大丫年纪也不小了吗尤其是大丫,再过个几年就能说亲了。”

    周家不分家,孙辈说亲的彩礼等自然也是公中出,周大郎并不怎么担心大头和三头,但大丫却是个闺女,到时候总要多带点嫁妆出去才好看。

    小钱氏想了想道:“先过了明年再说吧,看看家里能不能忙得过来,要是可以,我们也去选块好点的地方开,而且过了明年大头和大丫又长一岁了,地里的活儿他们也能多帮点儿。”

    周大郎只能应下。

    分下来的田地种什么都是有规定的,像永业田,就只能种植粮食,就算县里管得宽松,那也得至少有百分之八十要种粮食。

    所以他们是不可能占用太多良田种植姜和山药这些不能做粮食的东西的。

    况且,老周头也很谨慎,今年姜和山药的确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那是种得少,量少,所以销得出去,可如果种得多了,能卖得完吗

    别的不说,这姜和山药就不是每天都需要吃的,所以他愿意拿出几亩地来种植已经算是冒险了。

    所以对于三儿子决定开荒种植生姜的事,他不是很开心。

    “地里的活儿不少呢,要是不做精细些,粮食肯定减产,老四他们几个小的瞎折腾也就算了,老三怎么也跟着凑热闹”

    钱氏却道:“老大家的做饭好,有学堂那份工在,每个月都有进帐,老二更不用说,他竹编的手艺,每个月挣得不比大房少,可老三怎么办他没别的本事,就是会种地,现在四头也三岁了,再生一个,养孩子不要钱啊。”

    “家里又没短他们吃喝。”

    “养孩子是只需要吃喝吗”钱氏嗔道:“扯布做衣服不要钱别的不说,他要给自己媳妇煮碗红糖水,难道还要和老大家的讨去让他去做,开个七八分出来,他们自己也有个收益。”

    “那地里怎么办”

    钱氏闭着眼睛没说话。

    这件事暂时没议出来,他们便也没露出不满,周三郎一无所知,寻着空隙就往山边走了一趟,最后在离周喜那块荒地的不远处选中了一块儿。

    他圈了下来,决定回头有时间了就来开荒。

    不过近期他是不可能有时间的了,因为周家已经开始挖地基造房子了。

    从山上采下来的石头也陆陆续续送了下来,周家的房子开始建造。

    满宝高兴得不得了,每天下学回来都要先绕着房子走一圈才去白家写作业。

    材料足够,人也多,建房子还是很快的,周家又不像白家,建的房子不仅多,还在院子里挖池塘等,所以七间砖石房不到十八天就建好了。

    老周头将工钱结算后看了一下钱盒里剩下的钱,有点儿心痛,“还得准备被褥呢。”

    “还有床!”满宝刚去参观了一下自己的新

    房间,一溜烟的跑进来,和老周头要求道:“爹,我要新床。”

    “你那张小床不是还能睡吗”

    “我不要了,送给三头,”满宝道:“我刚刚已经答应三头了,我搬去新房就把我的小床送给他,爹,你给我打一张新床吧。”

    老周头苦着脸道:“没钱了呀。”

    “我有啊。”满宝蹬蹬的跑回房间,不一会儿就拿了两串钱出来,塞给他道:“爹,你可一定要帮我把床打得大一点儿,那样我还能请我的朋友们回来秉



第169章 教种姜(云起推荐票13.5万加更)
    除了在读书上,满宝做什么事都是半刻钟热度,过一段时间就不记住了,当然,也是因为她现在年纪小,脑容量有限,能装的东西也不多。

    比如,前儿有村民和她打招呼,想要和她换一些姜种,她给答应了,但过后就把这事给忘了,自顾自的每天上学,下学,看书,玩耍,完全不记得这事了。

    倒是小钱氏还记得,问过钱氏和周四郎后,就把地里剩下的姜给挖了回来,留够自家明年的种子后,剩下的便换给了村子里的人。

    不过给钱的很少,大多是给鸡蛋,或是一竹筒米。

    小钱氏也不计较,端看拿来的是什么东西,有多少,便斟酌着给他换了一些。

    等满宝终于记起这事的时候,小钱氏都把姜给换完了,她蹬蹬的跑回房间看了一眼瓮里垒得满满的鸡蛋,哇哇了两声,就叫道:“大嫂,我们晚上煮鸡蛋吃吧。”

    小钱氏看向婆婆。

    钱氏就笑道:“行,就煮鸡蛋吧,多煮一些,每个人都吃两个。”

    “要煮荷包蛋。”满宝要求道:“就放一点姜,其余的什么都不放就很好吃了。”

    钱氏就点了点她的小嘴道:“就你这张嘴巴最挑了。”

    满宝哈哈哈的笑,笑过后就拉着小钱氏的手问,“大嫂,换姜的都有谁家呀,你有没有叮嘱他们要把姜埋在沙土底下,那样才能保存好久好久的,还有开春以后种姜,记得不要浇太多水,要多施肥……”
1...4647484950...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