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当然,进城费是少不了的。

    一段时间不来县城,满宝觉得城里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城里的人比以前的多,但她没有感受到热闹,街上来往的人都很匆忙,脸上不是带着悲色就是戒备,或是一脸麻木,面无表情的匆匆来回。

    满宝坐在板车上,脸上的高兴也忍不住收敛了起来,好奇的看着从她身边走过的人。

    周二郎的脚步也加快了,推着板车迅速进了那条专门卖农贸的街道,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摊位。

    他把货物卸下,把一个竹筐倒立,放上一个细簸箕,将豆腐小心的摆出来,他擦了擦手,正想让老六留下看摊,他带着满宝去县衙后面,就见街上走来一伙人,正敲敲打打的翻动街上每一个摊位的货物。

    他不由一顿,将家里这四个孩子都拉到身后站好,然后凑到隔壁摊主边上悄声问,“兄弟,他们是谁啊”

    罗江县就这么大,会来这条街上摆摊的来去就这么些人,前段时间,以及去年,周二郎没少来这儿,摊主也是认识他的。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是赌坊那条街出来的人,叫什么肖大郎,自从流民进城以后,城中偷抢盗之类的事就时有发生,这肖大郎就带着人把我们这附近三条街全占了,每日都要收保护费,这样要是有流民偷抢或找麻烦,他们就帮忙解决。”

    周二郎觉得他可能就来这么一天,不是很想交这保护费,就问,“那要是不交呢”

    “不交”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不交,不等流民抢你的东西,他们先把你赶出来了,摊上的东西也被没收,那才是得不偿失。”

    周二郎咋舌,“官老爷们不管”

    “他们那有空啊,前段日子暴雨,有的人家房子塌了,还压死了人,罗江沿岸的村子不少都被淹了,听说不少人被水冲走,也不知是死是活,官老爷们把县衙里的差吏全叫走了,城里只有兵丁在巡逻,根本顾不上这些小事。”

    周二郎权衡了一下,看了一眼越走越近的那伙人,再扫一眼身后站着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到底没敢冒险,因此低声问,“你给多少钱”

    摊主道:“我这东西不值钱,而且位置也不好,一天给六文钱。”

    周二郎心疼得不行,六文呢,能买四个大肉包子了。

    周六郎回摊位上坐好,那群人很快走了过来,隔壁摊主早就拿出钱来等着了,他们一上来就把钱奉上去。

    对方把铜板抛了抛,丢给身后的小弟,笑问:“这两日生意好吧”

    摊主苦笑,“算不上多好,这城里的人倒是多,但东西一天比一天难卖了。”

    对方“啧”了一声,道:“都是一群逃难的流民,能有啥钱因为他们,倒害得有钱的也不敢出门了,不过你们比乡下的泥腿子强多了,每天至少得有个进项,现在他们就对




209.第209章 影响(端午节快乐)
    第209章 影响(端午节快乐)

    周二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满宝也忍不住呀了一声,终于装不来老实了,从二哥的身后探出头来问,“那豆子有没有涨价”

    “豆子涨了,不过涨得没那么离谱,现在好像是十二文钱一斗,”摊主看了一眼涌进来买东西的人群,压低了声音道:“不过我估摸着后面还得再涨,所以你们家要是有粮食,可别轻易卖给粮商,再压一压,说不定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周二郎目中生辉,同时又心疼不已,去年秋收后他们家便卖了一批粮食,当时要是留着,到现在起码能挣一倍还多的钱……

    满宝也目中生辉,看了一眼他们家的豆腐,就扒拉着二哥的肩膀,凑到他耳边低声道:“二哥,我们的豆腐得涨价。”

    周二郎也很快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他们的豆腐,再看一眼人流量渐渐增多的街道。

    他仔细的观察他们的脸,穿着以及表情,很快就发现了很多生面孔。

    同样的道理,罗江县就这么大,附近的村子也就这么多,会来逛这条街的人周二郎大多都见过。

    他记人很有一套,比不上满宝过目不忘,但多见几次面也能记住,至少会觉得脸熟。

    而现在街上挑拣着东西的客人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他不认识。

    他轻咳一声,把满宝拎到摊位后站好,压低了声音道:“你别动,老六,你带着他们在这儿看着摊子,我去逛一逛。”

    涨价这种事当然不能说涨就涨,肯定得先看过别人的行情再说。

    打探对方价格这种事周二郎常做,他轻咳一声,背着手施施然的就逛街去了。

    周六郎就蹲在摊位后面,让大丫开始把花缠到小竹篮上,满宝则负责从布包里把糖拿出来放进去。

    他盯着二哥的身影看,问满宝:“你说二哥干嘛去啊”

    “去问价呗,”满宝习以为常道:“我觉着不用问,反正一条街上就我们家卖豆腐,不会有高低的区别。”

    话是这样说,周二郎还是从街尾逛到了街头,把大部分摊位的价格都问了一遍,顺便还观察了一下人家的生意情况。

    然后就一脸兴奋的回来了。

    他道:“竹编没涨价,但凡是吃的都涨了,菜蔬这些也都涨价了,我看他们的生意还不错,我今天先卖着试试看,要是好,明天就不带竹编来了,我们专门挑着菜蔬来。”

    满宝就道:“我们家的菜蔬也不多了。”

    虽然菜园没被淹,但因为雨水太多,好多菜都烂根了。

    周二郎安慰她道:“没事,到时候让大嫂把家里腌的咸菜拿出来。”

    满宝:……不想吃咸菜,想吃新鲜的。

    周六郎和大头大丫都忍不住看向周二郎。

    周二郎直接伸手将他们的脑袋拨正,道:“别看我,家里缺钱,我们得抓住机会多存一些钱。”

    满宝觉得天大地大没有吃大,于是道:“大姐不急着要钱。”

    “不是还大姐,是秋税,”周二郎压低了声音道:“爹前两天算过了,哪怕接下来老天爷赏脸,风调雨顺的一直到秋收,咱家的粮食恐怕都不够我们的口粮,秋税怎么办”

    也就是满宝是读书人,这些事也都懂,周二郎才会跟她解释,换了另一个孩子他才不会多说呢,直接武力镇压就是了。

    看,大头和大丫就一脸懵,显然半懂半不懂,而周六郎也听懂了,他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问道:“那二哥你还去县衙吗”

    周二郎犹豫。

    大丫就悄悄的捅了一下满宝。

    满宝立即丢掉秋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目光炯



210.第210章 朋友(端午节安康)
    第210章 朋友(端午节安康)

    满宝他们没有直接去县衙,而是带着花篮来到他们经常卖花篮的大街上,但很奇怪,以前经常在这儿玩耍的小朋友们都不见了。

    周六郎四处看了看,便找了一个比较和善,看上去又面熟的摊贩问话。

    摊主对周六郎也有印象,实在是这几个孩子年纪小,做的又多是和他们不一样的独门生意,他们这一条街就这么多人,想不记住都难。

    知道他们是找孩子,他便笑道:“现在谁家敢让孩子往外跑呀,你没看连卖糖葫芦的都不出摊了吗”

    看了眼他们手里的花篮,他道:“现在卖零嘴的都不好卖了,更别说你们这不当吃不当用的东西了。我觉着更难卖,还不如省下时间来回去给地里除草呢。”

    周六郎不信邪,要知道他们的花篮不仅好看,里面还会有好吃的糖,这一直是他们的花篮更受欢迎的原因。

    就算卖不完,三个四个总能卖出去吧

    好歹把午食的钱给挣出来。

    所以四人没走,就拎着花篮顺着大街逛下去,看到孩子就扯着嗓子叫卖,满宝还特意拎着花篮从人的眼前跑过去,可虽然人家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大人却没掏钱买。

    等他们顺着大街一直往下走,走到县衙时还没卖出一个花篮。

    四人面面相觑,大丫道:“可能真的卖不出去了,我刚才看街上买零嘴的生意都好差。”

    大头道:“一定是因为下暴雨,他们家里也没钱了。”

    周六郎就看着手中的花篮问,“那怎么办,我们做了好多花篮的。”

    关键是竹篮能带回去,花却是不能过夜的。

    而且说真的,他们家最不缺的就是竹编了,这些小竹篮他带回家还嫌费力气呢。

    周六郎垮下肩膀,看来今年的花篮生意做不了了。

    满宝就也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卖不出去,那就拿去送人吧。”

    “送谁”

    “一会儿我们去找那些总是和我们买好多糖的姐姐,全送给她们好了。”

    大丫没意见,周六郎想了想,觉得背回去还得费地方来存,既然如此,那就送人吧。

    于是四人熟练的走到县衙后面,敲门。

    看门的小厮看见他们就笑,“天放晴了,我估摸着你们快要来了,今天果然就来了,等着吧,我往里传话。”

    傅文芸很快提着裙子跑来,她把满宝拉进院子里说话,“你家没事吧,我让秋月去找街上找你哥哥们,结果摆摊的人说,你们家人这段日子都没来。”

    “我家没事,但下着雨呢,山路很难走,”满宝道:“有一段落还落了泥,好多好多的水从山上冲下来,直接把路给堵了,我们村和五里村的人费了两天的时间才把路清理出来的。”

    傅文芸咋舌,“那岂不是很危险”

    满宝连连点头,将他们村有人家的房子垮塌的事告诉她,傅文芸虽然从父亲那里听过不少这样的事,但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现在听满宝说,她家邻居一脚就能把房子踢塌,这才觉得这种事原来离自己也挺近的。

    满宝告诉她很多村子里的见闻,傅文芸便告诉她村里的见闻,以及一些只有官场上的人才会知道才传闻。

    这段时间,师爷和县丞县尉经常在他们家用饭,一来二去的,傅文芸就算不想听,也被动听了好多话。

    母亲是不允许她们说这些闲话的,而大姐对这种事又不感兴趣,傅文芸便是想跟人议论一下都找不着对象,这会儿见到满宝,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周六郎等人也难得的被请进院子,小厮连忙



211.第211章 切身体会
    第211章 切身体会

    “买呀。”虽然外面民生艰难,但她的花销并没有减,买糖的钱还是有的。

    而且被困在家中,这也是她不多的爱好之一。

    满宝拿出一大包油纸袋包好的糖给她,傅文芸自然是不会数的,让秋月给了她一串钱,然后将人送到门口,“你要是有空来县城,一定要来看我呀。”

    满宝狠狠地点头,也道:“我二哥最近可能会在南城那条专门卖农贸的街里摆摊,你要是想给我写信,便让秋月去找我二哥。”

    傅文芸表示明白。

    两个朋友挥手告别。

    这一带住的都是县丞,县尉,主簿等官吏的家眷,周六郎在这一带混熟了的,直接带着他们去敲门。

    或许是因为流民的原因,开门的人要先问一句,打开一条缝隙,确定是认识的人后才开门。

    周四郎带着他们开辟出来的客户群跨越很大,上至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下至五六岁的小孩儿。

    当然,后者主要是周五郎和周六郎的客户。

    这一带的小孩儿特别喜欢他们卖的糖。

    里面的孩子听到周六郎的声音,纷纷跑出来,挤在门口看周六郎,“今天有糖卖吗”

    周六郎点头,“有,你们要几颗”

    “我要十颗!”

    “我要五颗!”

    “我大姐有钱,我去叫她。”

    “对,让大姐多买一点儿。”

    一个年纪比较大一些的女孩被簇拥着来了,他们家只有两个下人,其中一个正在厨房干活儿,还有一个则站在门边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往外跑。

    来的小姑娘显然和周六郎也挺熟,还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去过县令家了”

    “是啊。”

    “见到傅二小姐了”

    周六郎张嘴就要说话,满宝就暗暗扯了他的袖子一下,从后面探出头来道:“见到秋月姐姐了。”

    “哦,”小姐姐的兴趣就减了点儿,看了眼他们卖给弟弟妹妹们的糖,问道:“你们卖给傅二小姐的也是这样的糖”

    满宝点头,“一模一样的。”

    小姐姐满意了,点头道:“傅二小姐买了多少,就给我也来多少吧。”

    满宝就很不客气的伸手进布包里,从科科那里将包好的糖果拿出一包来给她,“一包是一百颗。”

    小姑娘脸色微僵,一百颗就是一百文,虽然她爹是主簿,但一串钱对她来说也不少。

    但话已出口,她是不可能改的,她接过糖包,僵着脸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拿。”

    周六郎就去看马宝宝的布包,“我以为你这包只能装两包糖,竟然能装三包吗”

    满宝骄傲的点头,她想装多少就能装多少。

    趁着她去拿钱的功夫,满宝让大丫缠了好几个花篮出来,将花篮给这些小顾客,满宝道:“多谢你们一直以来关照我们家的生意,这些花篮是送给你们的礼物。”

    小顾客们哇的一声,纷纷接过,别说这花篮很好看,就是不好看,平白得一样礼物也让他们高兴得不行。

    何况这些花篮还很漂亮。
1...5859606162...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