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有两个和满宝差不多大的女孩便觉得这花篮比她们买的糖还要贵重,因此很不好意思收。
满宝却很大方,小手一挥道:“送给你们就拿着吧。”
有个小顾客就问,“你们明天还来吗”
满宝道:“你们要是想吃糖就来。”
“那就来吧,晚上我就问我爹要钱,明天就又可以买糖吃了。”
那小姑娘去的时间挺久,但满宝一点儿也不觉得无聊,她是个话唠,跟谁都能说到一起来。
等小姑娘拿着一串钱过来,她弟弟妹妹堂弟堂妹正跟满宝坐在门槛上聊天,满宝不仅知道了人家家里有几口人,连人家的娘是
212.第212章 应对(云起推荐票20万的加更)
第212章 应对(云起推荐票20万的加更)
周二郎已经把豆腐都卖光了,如今正在卖竹编,一眼便看到他们怀里抱着的荷叶包的包子,没办法,香气正一阵一阵的从那里飘过来呢。
想到现在粮价贵成那样,周二郎忍不住低声训斥,“在外头别乱花钱,我们忍一忍,一会儿就回去了,明天我们自己带干粮来。”
主要是没想到县城里物价飞涨,不然他们肯定自己带干粮来了。
“对了,现在包子多少钱了”
周六郎:“两文钱一个。”
“肉包”
“不,素包。”
周二郎瞪眼,“涨了一倍”
满宝心有戚戚焉的点头,“二哥,刚刚卖包子的哥哥说,米价已经涨到三十二文了。”
周二郎沉默了一下,转身道:“快吃吧,吃了就回家。”
反正这竹编半天也卖不出去一个,还不如回家。
他们太久没出来了,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了这样,得抓紧回村去告诉老爹才行。
满宝抓着包子吃得香,吃饱喝足才坐在板车上摇摇晃晃的回家。
老周头听说外面粮价飞涨,沉默了半天后道:“把家里的粮食点一点,省着点吃吧。”
满宝坐在他身边,仰着小脑袋看他。
老周头摸着她的小脑袋道:“一日省一些,关键时候能救命,满宝,你要吃苦了。”
“我不怕吃苦!”满宝捏着小拳头道:“爹你放心,我会赚很多钱的。”
老周头怅然的道:“有时候有钱也是买不着粮食的,只希望今年秋税县衙开恩,容许我们用钱代粮。”
不然到时候粮价只升不降,他们就是有钱也买不着。光想一想家里要缴的秋税,老周头就忍不住打抖。
也就这一刻,老周头才觉得家里儿子多了没好处,要缴纳的秋税是别人家的好几倍啊。
老周头有些嫌弃的扫了众儿子一眼,忧愁的皱紧了眉头。
满宝就扒拉在她肩膀上说悄悄话,“爹,我在书上看到,要是一个地方有天灾,朝廷说不定会免税。”
老周头不是很抱希望,道:“我们村又没被冲,免税也免不到我们这儿吧,而且……”
老周头没说的是,秋税可以免了,但县衙总能安排其他的捐赋将这比税再拿回去,大德十一年大旱不就是这样的吗
里长前脚告诉他们朝廷免了他们当年的税粮,后脚县衙就下来人要他们交捐赋,分摊下来的捐赋整整比往年高了三倍。
免掉的税粮,几乎又全分到了捐赋上。
满宝就骄傲的道:“我让我朋友去给她父亲说了。”
老周头见她得意洋洋的样子就忍不住乐,笑问,“你朋友的父亲是谁啊”
“就是县太爷呀。”
老周头:……
傅县令又是摸着黑回到家的,他的靴子上全是泥,他没有去饭厅,而是先去洗漱,等把身上的泥都洗干净了,这才往饭厅去。
见夫人领着孩子们坐在饭桌边,他就蹙眉道:“不是说了吗,我若是回来晚了,你们只管先吃,不用等我。”
傅太太就给他盛饭,笑道:“我们也没等多久,孩子们也想跟你一块儿用饭,今天累了吧,先坐下用饭吧。”
傅县令便坐下用饭。
傅家有食不言的规矩,因此大家都安静的吃饭,等吃完了饭,大家坐在一起喝茶,傅太太才问道:“明天还要下村吗”
傅县令就叹气,“明天要去大梨村附近的几个村子走一走,确定一下那一片的损失。”
傅太太心疼他,嘟囔道:“让里长报上来就是,你何必非得亲自去看一看呢,你看你,每日不是去这个村,就是去那个乡,不少都是水深河多的地方,我生怕你……”
&nbs
213.第213章 野心(云起推荐票20.5万的加更)
第213章 野心(云起推荐票20.5万的加更)
师爷吓了一跳,连忙道:“大人怎会有此忧虑”
傅县令往回走了几步,一手紧握成拳,按在书桌上道:“魏大人带着赈济粮就要到益州了,听闻这次他来益州不仅仅是赈灾而已,还会查此次金堤决堤案。”
傅县令顿了顿后道:“你我皆知,这次金堤决堤涉及的州县太多了,整个益州,甚至说整个剑南道,有大半都被牵连在内,我这里距离益州说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师爷明白了,他是怕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他想了想,低声道:“大人可问过京城的傅大人吗”
傅县令摇了摇头,道:“我叔父恐怕也管不到我这儿,靠人不如靠己。”
那又不是他亲叔叔,他不过是傅家旁支而已。
师爷就低声安慰他道:“主公,此次罗江县伤亡并不严重,至少与其他受灾的州县相比,我们这算得上是情况良好了。所以属下认为主公不必担心太过。”
“若我想要趁此更进一步呢。”
师爷惊讶的抬头看向傅县令。
傅县令背着手走了两步,斟酌好说辞才道:“今年是我任罗江县县令的第六年了,按说开春那会儿我就应该收到些消息才是,但上面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托人去吏部打探过,但什么消息都没打探到。”
这个话题他和师爷谈过,俩人都偏向于吏部想要他们再连任一界,或者已经忘了他们这号人,自然无所谓升迁。
傅县令却很不想再连任,道:“按惯例,县令就是连任两届,无过后升一级,或平调回京,可我都要连任三届了,九年,文伯啊,我能有几个九年”
一般这种无限期连任的县令,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任官年纪大了,不好左迁,就让人在任上终老;;另一种就是任官得罪了上头的人,被无限延期了。
可傅县令觉得他不属于第一种,也不属于第二种,他是被人遗忘了,如果他不做点儿什么,恐怕会被人无限期的遗忘下去。
其实他的身份有点尴尬,书香门第出身,但却是与嫡支隔了很远的旁支,家境富裕,但在官场上却没什么人脉资源。
偏他在任上又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政绩,无功无过,所以上官无心推荐,吏部自然也不太记得他这号人。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说不定真的会在罗江县连任个四五届,到时候老了,就算能被调走,多半也是平调到其他县再做县令。
那不是傅县令愿意看到的。
师爷当然也不想他的雇主碌碌无为,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问道:“主公可有方向了”
“我前两天便和县丞他们提过,想要上报免掉今秋赋税,还要和魏大人申请一些救济粮,毕竟,我们县城如今收留了不少流民,治下百姓也受损了,若不赈济,恐怕又要发生卖儿鬻女这样的事了。”傅县令斟酌道:“后者,他们也赞同,而关于前者,我们却没能定下来。”
定不下来多半是有赞同的,更有反对的。
师爷表示明白,秋税并不会全部运往京城,大部分还是留在当地作为当地的财政支出。
傅县令此时想要政绩更上一步,当然愿意勒紧裤腰带干出一番事业来,但县令以下的官吏却多是当地的人,他们多半一辈子都要留在这里,自然是到手的钱粮更重要。
“可是,今天有个人提了一样的建议,”傅县令目光幽深,背着手道:“虽然那不过是个小娃,可如果连一小娃都有如此想法,那我治下的那些百姓中有多少人想着一样的事如果到最后没有赈济,也没有减免赋税,加上辖下多了这么多流民,一旦有人鼓动,那……”
&nb
第214章 下乡
县令下乡,按里长的说法,那一定得是表现好的一面,问有什么困难,那肯定是什么困难也没有啊。
所以提前一天,他就传话到七里村了,如果县令不来也就算了,若来,一定要把村子里的路打扫干净,各家各户都要把家里清扫一遍,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白米饭太假,里长也不敢这么要求,所以要求的是每家都照着过年时的饭菜来弄。
因为七里村很多年都没来过县令了,很多村民并没有招待大官的经验,村长就只能照着里长的吩咐往下传。
事情不少,大家是在村口的榕树底下开会说的,满宝他们从县城回去时,会议刚刚开始,所以满宝听了全程。
她有些生气,觉得里长不哭穷也就算了,竟然还打算炫富。
所以她便跟在老周头的屁股后面去找村长,想要说服他不遵守里长的叮嘱,改炫富为哭穷。
不过都没等她说完呢,老周头就把她给拎回去了,边走还边回头和村长道:“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你可别听她的。”
村长就挥手,“金叔把她带回去吧,我心里有数。”
哭穷是不可能的,这么明显的事,事后里长算账,他还当不当这村长了
不过炫富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就是想炫富也炫不起来。
全村出动,加上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小半天就把整个村子打扫干净了。
其实也没什么可打扫的,也就把路上的乱石捡起来,再填到一些泥坑里,乡下地方,能有什么垃圾呢
不过家里需要打扫的地方就多了,周家把房子里外都打扫整理了一遍,比过年时打扫还要用心。
满宝则跑去找白善宝,俩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阵,然后就带着大头去找房子塌了的那三家孩子玩,周大圆刚成亲半年,媳妇还没怀孕呢,所以家里没孩子。
不过周大圆的年纪也不大,满宝直接拖着周四郎去找他。
大家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第二天,傅县令从大梨村过来七里村后,第一要去看的,便是房子塌了的那三家。
一走进周大圆家低矮的院墙,便看见地上摆了不少簸箕,里面正晒着颜色有些难看的稻谷和麦子。
里长一愣,下意识的瞪向村长,就见村长也瞪着眼,正扭头去看周大圆爹娘。
里长便也看向周大圆爹娘,夫妻俩显然也没想到家里是这样的情况,脸色有些发白,目光连忙去人群中寻找儿子。
傅县令没发现他们的异动,蹲下去看了看那有些发黑的稻谷,摸了摸,问道:“这些都是水泡过的”
周大圆从屋里抱出一袋麦子来,一脸惊讶的看着满院子的人,似乎没想到家里会有这么多人。
满宝从人群后面挤到前面,躲在周大郎身后冲他竖了一个大拇指,表示赞赏。
周大圆没敢给她使眼色,把袋子放下没动。
傅县令见大圆父母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便蹙了蹙眉,看向周大圆,再次问道:“这些粮食都是水泡过的”
周大圆连连点头,道:“本来各家各户的粮食,除了一些留下吃的,剩余的都要放在木架上,以免受潮。但我家房子塌了,当时房梁砸下来,木架上堆着的粮食也都被砸到了地上。外头下着暴雨,房子一塌,水都漫进来了,所以所有粮食都被水泡了。”
然后他们运气还很不好,那天之后依然是连绵大雨,加上他们人都得寄居在亲戚家中,连人都顾不上,更别说顾上这些粮食了。
等雨终于小一些,他们也找到地方可以晾一晾这些粮食时,搬出来一看,好多麦子都发芽了,不少稻谷也冒了讶。
而剩下的,就算他们晾出来了,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冒芽。
大圆爹最后狠心把冒芽的麦子和稻谷,以三斤换一斤的比例跟村里的人换。
没办法,这些麦子和稻谷不仅冒芽了,还
第215章 幸运(云起推荐票21万的加更)
如果只有周大圆一家这么干,里长即便不记恨他,对他也不会有好感,若是只有房塌的三家那么干,里长最多是把怒气分薄一点儿,可如果村里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人家都这么干。
他觉得不对的事也变成正常的事了。谁会对正常的事生气呢
傅县令自己都觉得这是正常的,毕竟天气的确是这两天才彻底晴朗下来的。
里长见傅县令都习以为常的样子,他内心深处便也觉得这事是正常的。
他松了一口气,再去看各家各户院子里晒的霉稻谷时也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家情况还好,没有受潮发霉的稻谷和麦子,可亲戚中有这样情况的却不少,乡里乡亲的,他又还是里长,也很愁啊。
傅县令比他更愁,额头上的皱纹都快要能夹死蚊子了,惹得满宝看了又看。
白老爷也来了,毕竟是县令驾临,作为七里村的一员,他当然要来迎接,所以跟着他走了一路,自然也看到了村民们的情况。
七里村并不大,总共就六十来户,便是走了二十来家,也不过个把时辰过去而已,正巧已到午时,太阳越发毒辣,里长看了一眼太阳便看向白老爷。
走在傅县令身边的白老爷便笑道:“傅大人,您一路辛劳,不如到舍下休息片刻,喝些水,待午时这最毒辣的太阳过去了再出来查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