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他叹气道:“今年的天气也不知是怎么了,前段时间暴雨连绵,这两日气温却渐渐高涨起来,看着比往年还要热,有人下地补肥,差点中暑晕倒了。”

    傅县令便也眯着眼看了一眼晴空万里,连丝云都不飘的天空,叹息着点头。

    一转头看见躲在周大郎身后的两个孩子,便笑着招手,“才刚看见你们忘了问了,你们两个的家在哪里”

    满宝和白善宝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对着县令便有些许的心虚,俩人本来自觉躲得好好的,一被招呼便有些傻眼。

    满宝下意识牵住白善宝的手,俩小孩的小手打招呼一样的往后扯了扯,又往前拉了拉,见大家都看着他们,便只能齐齐上前行礼。

    满宝回身指着村口的位置道:“回县令大人,我家就在那儿,刚才你还进去看过了呢。”

    刚才老周家也晒剩下的有些发芽的稻谷,虽然烘过一遍,但太阳这么好,当然是多晒晒更好了。

    不过当时满宝心虚,所以躲在很后面看。

    傅县令对那家可是记忆深刻啊,笑问,“那两栋连在一起的青砖瓦房是你家的”

    满宝狠狠地点头。

    傅县令便若有所思的点头,难怪他们家肯给女孩去学堂读书呢,原来是家境富裕。

    在傅县令看来,整个七里村,除了两户白家外,老周家的底子应该是最厚的,甚至比村长家还厚。

    从哪儿看出来的

    当然是房子啦,那一间间的青砖瓦房,还簇新簇新的,就连今天一大早去看的里长家都没这么好。

    傅县令并不知道老周家是光鲜在外内里空虚,对老周头的印象还挺好的,也多了两分尊重。

    毕竟是有本事的人,不仅生了这么多儿子,还能攒下这么厚的家底。

    “你们两个跟着我一起走走,一会儿我们说说话。”他笑着看向白老爷,道:“白老爷不介意多添两个小朋友吧”

    白老爷求之不得,这里头有一个可是他侄子,连忙笑道:“欢迎至极。”

    当然,傅县令还请了村长和老周头一起跟着,打算去白家后再详细的了解一下其他情况,毕竟他还没去地里看过情况呢。

    老周头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一脸懵的跟着。




第216章 启发(云起推荐票21.5万的加更)
    白老爷请大家到前厅坐下,下人们连忙上茶,管家则下去安排午饭。

    说是上门喝水,当然是不可能喝水那么简单,自然要吃吃饭,说说话了。

    傅县令习以为常,因为每次下乡,招待他的不是里长,就是各地的乡绅地主,他总不能去条件最差的人家里吃饭不是

    白老爷也很有招待下乡官员的经验,先是问了问其他地方的情况,又问了问县里如今的安排,便表示他一定会配合县里的政策,做好夏收秋收的工作。

    说起收获傅县令便头疼,扭头问里长和村长村里地里的情况。

    里长便叹息,让村长说。

    家里的东西可以造假,但地里的庄稼就长在那里,他就是想说情况很乐观,那也得傅县令相信啊。

    他只要往地里一走,就什么都看着了。

    而七里村受损最严重的两块区域,有一块就在河边,而刚才他们刚从河的那边走到这边,傅县令是肯定看到了的。

    村长见里长叹气,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满宝,便也跟着叹气,开始哭穷。

    老周头可不知道村长侄子的花花肠子,他觉得村长说的都对,于是坐在一旁连连点头。

    其实七里村的情况比起傅县令之前走过的村镇情况算好的了。

    也因此,受灾范围这么大,他才更加发愁。

    想了想,他看向白老爷,叹息道:“州府下了命令,让各县收拢流落的灾民,我们罗江县虽地偏,但也涌进了不少流民。且都是益州人,总有投奔过来的亲戚朋友,因此现在城中和辖下收留了不少流民。”

    白老爷点头表示理解。

    “有的流民带了家资,可以暂时应付日常所耗,但更多的却是空手逃出,洪水不像其他天灾,来得急,又猛,很多人家都没来得及带出东西,所以城中一直在煮赈济粥,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白老爷在雨停后就让人往县衙里送了两担粮食,其他地主也是这么干的,算是支援。

    虽然这批捐赠积少成多了,但对罗江县里的流民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所以傅县令暗示,县衙里府库的粮食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接下来要赈灾,便只能申请开县中的粮仓了。

    各县皆设有粮仓,那便是应付天灾用的,但要开仓放粮必须向上州申请。

    如果对象是当地的百姓也就算了,现在需要救济的却是外来的流民,恐怕当地百姓会有意见。

    所以傅县令让他们注意村民们的言行态度,最好能够劝服他们,大爱无疆嘛。

    当然了,他也不是只管流民,不管本地的百姓,这一次,凡在洪灾中倒塌房屋的,县衙都有一份补助。

    刚才那发霉的稻谷和麦子他也看见了,基本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凡是房屋倒塌的,基本上粮食都受潮发霉了。

    虽然理论上这种粮食吃了不会死人,但吃多了也不好。

    以目前县衙的能力,也只能补助那些房屋倒塌的人家,想要扩大补助范围,恐怕就得白老爷这样的人帮助了。

    白老爷听得出他是暗示他们这些地主再捐一次粮,这一次主要针对的就是当地的百姓。

    他沉吟片刻,其实这对他们这些地主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他是七里村的人,他捐出去的粮食多半会发给七里村的村民,这不仅能够帮得到乡邻乡亲,也能给他,给白家积攒德望。

    反正本来就是打算再捐一批的,能够捐给家门外的乡亲自然更好,所以白老爷点了点头,应了下来,表示一定会配合县里的政策。

    话题打开,白老爷也放开了些,沉吟片刻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秋税的问题。

    虽然白家家底厚,但受灾也十分严重。

    白家所有的田产可不只有七里村,白马关镇,罗江县的其他村镇,甚至是巴西郡,益州一带他都有田产,也因此,他受灾不均,且受灾范围极广。

    好



第217章 说话的艺术
    傅县令和师爷对视一眼,目中生辉,主簿坐在一旁听着他们说话,眉头微皱,这已经是县令第三次提起减免赋税的事了,前两次都是他们私下商量,这一次却是当众,看来县令决心很大啊。

    主簿看了一眼堂上坐着的人,微微叹息一声,沉默了下来。

    减免赋税也未尝不可,就怕县丞不会很乐意……

    桌上的人精心思百转千回,但不过片刻功夫而已,满宝的话音落下,大家也就静谧了片刻,然后傅县令便哈哈大笑起来,看看满宝,又看看善宝。

    最后轻拍了一下他们的圆脑袋,扭头问白老爷:“小公子今年几岁了”

    白老爷立即道:“八岁了。”

    这是虚岁,在孩子未长成前,大人都喜欢算孩子的虚岁,似乎这样就能让他们快点长大似的。

    傅县令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自己算成周岁,便忍不住有些羡慕,“去年见他时,还未满七岁吧当时他拿了一篇文章给我看,我便觉得他不凡,今日再看,见识果然非同一般,立之不考虑一下送他去县学吗”

    立之是白立的字,这个字还是白启和他的先生给他起的,他们没有父亲,所以俩人及冠时,字都是先生给取的。

    傅县令称呼他的字,是一种很熟的称呼了。

    白立欣慰一笑,也有些心动,但再一低头看使劲儿给他眨眼睛,几乎要眼抽筋的孩子,白立便摇了摇头道:“孩子还小,等他再大一些吧。”

    他道:“且他的事都是婶娘做主,他可是我那堂弟的独苗,恐怕家中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面。”

    傅县令就笑,“县学就在城中,离得也不是很远,到时你们派个得力的下人跟着就是,再不济,举家搬到城中也未尝不可。”

    傅县令一提,精神起来,极力鼓动白老爷搬到县城里去。

    倒不只是因为白善宝,更重要的是白家要是搬到县城,他再把人请出来做事就方便多了。

    当年白立之所以把家定在七里村,就是因为这里安静宜居,当然不会找抽的搬回县城里去,因此微笑着拒绝了。

    傅县令心内惋惜,略一思索便道:“不如我收他做我的弟子,到时候让他跟在我身边学习。”

    白善宝不乐意,虽然庄先生没有正式收他为徒,但他的待遇和满宝是一样的,他也很喜欢庄先生,可不喜欢去什么县城读书。

    于是伸手去拽白立的衣角。

    满宝也急了,但这是人家的事,且又是两个大人说话,她不好贸然插嘴。

    白立面色不变,手不动声色的垂下,拍了拍白善的手,和县令笑道:“大人看得上他是他的福气,只怕婶娘舍不得他,您不知道,这孩子只是从这儿去大梨村赶集,婶娘便要一日问三回。而大人正年富力强,这两年又政绩不菲,恐怕不日就要右迁,到时候婶娘肯定不会放孩子跟大人离开,此时让他拜师,岂不是白白占了一个名额”

    白立笑道:“大人若是不嫌弃,以后让他有疑便去找您解惑,还望您不吝赐教,以后就让他以师侍之,这样大人和善宝虽没有师徒之名,却能有师徒之实。”

    傅县令没有思考就哈哈大笑着应了,倒不是他被说服了,而是因为白立的这番话说得很让他高兴。

    如今他正心心念着升迁的事,白立的马屁正好挠在了他的心痒之处。

    白立笑着举酒敬他,心中暗道:他又不傻,是,傅县令是进士出身,比府学出身,都没能考进国子监,也没考中进士的庄先生厉害。

    可关键是,傅县令能有时间,一天六个时辰的教导善宝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做县令,不敢说忙得转不开身,至少不会很轻松。

    &



第218章 厚厚的信哦(求收藏求推荐)
    很好,又有一件事被翻篇,听懂其中机锋的师爷和主簿齐齐松了一口气,再次忍不住好奇的看了满宝一眼。

    总能说些难住他们这些大人的话的孩子,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厉害的。

    但是,满宝本来年纪就小,加上先天不足,哪怕现在长得白白胖胖的,身高却很矮,加上那肥嘟嘟的小脸,看着实在是嫩得很。

    没人会怪她说话失礼,反倒觉得她是童言无忌。

    再一看白善宝,知道其中机锋的人便微微一笑,也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娃娃,把事情往男女大忌上扯也太牵强了些。

    可话虽如此,待用过午食,白老爷请傅县令一行人去客房休息片刻后还是把俩孩子拎到书房里谈话,决定教一教他们说话的艺术。

    年纪都不小了,这方面也该学起来,不然以后出门总是得罪人,恐怕被套麻袋都不知道为什么被套,那就太惨了。

    老周头也觉得小闺女太话唠,正想找她说话呢,结果到书房门口听了一会儿,他便悄悄走了。

    他觉得以后家里要是再做豆腐,不能只给隔壁的善宝家送,这边白老爷家也要送一些才好。

    傅县令虽然很想表现得勤勉一些,但白家的环境的确是好,加上他很久没有休息够,睡眠不足,吃饱喝足后往床上一坐,便忍不住昏昏欲睡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倒在了榻上,呼呼的睡起来。

    主簿和师爷也困得很,俩人也在自己休息的客房里睡着了。

    没办法,傅县令休息不足,他们也如此,因为傅县令下乡巡查,他们几乎全程跟着。

    县尉和县丞可以有别的事做,留在城中没出来,但主簿和师爷不行,前者主管钱粮,要赈济,要统计数据,他就得去;而后者是因为主公都下乡去了,他当然要跟着看看情况,然后出谋划策了。

    三人这一睡,时间就有点儿长,满宝和白善宝不仅听完了白老爷临时开的“论说话艺术的重要性”课,还互相探讨了一下,然后你一头,我一头的占了一张软榻睡了个午觉。

    等醒来时傅县令还没起床,满宝眼珠子一转,立即去取了纸笔来写信。

    可能是得了教训,她先左右看了看,确定书房里就只有她和白善宝,这才和他说,“傅二姐姐是真的很好,我和她说话可高兴了。唉,要不是每次进县城都要做好多事,真想和她从早上说到晚上去。”

    白善宝本来还想和满宝一样交个书友的,听她这么说不高兴了,哼了一声道:“她比我们大这么多,和她有什么好说的”

    “她懂得很多呀,我说的好多话她都能听懂,她说的话,我也能听懂。”

    “你说的话我也都能听懂,难道我说的话你不能听懂吗”

    白善宝很奇怪的看他,“能啊,但你只有一个人,现在加上傅二姐姐就有两个人了,如果你也能和傅二姐姐成为好朋友,那以后我们三个就可以一起玩了,谈论功课的时候也可以三个人了。”

    满宝嫌弃的皱了皱鼻子道:“白二太笨了,跟他讨论功课,好多他都不懂,很没有

    意思,还是跟你和傅二姐姐说有意思。”

    庄先生一直给俩人开小灶,私下教他们的书和白二他们的不一样,而就在端午前,庄先生已经通知俩人,以后他们跟周彬等人读一样的书。

    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或许是因为学堂里学生不多的原因,庄先生一天到晚的心思又都在学生上,所以很注重因材施教,有部分孩子的进程跟其他学生是不一样的。

    有满宝和白善宝这样进程快的,自然也有白二郎那样稍慢一些的。

    &n




第219章 入v公告
已经确定了,明天,不,应该说是凌晨正式入v,到时候会倒v,所以还没看完公众期的童靴们,抓紧时间看吧!

1...6061626364...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