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那人高兴的应下。

    钱氏也高兴的拎着几小包菜种回去了。

    周四郎刚带着媳妇嫂子和俩弟弟把菜园锄好,一抬头看到老娘两只手拎着好几串树叶包的东西回来,就好奇的问道:“娘,这是啥东西这么多”

    “菜种。”

    周四郎:……

    方氏惊叹不已,悄悄和周四郎道:“娘可真厉害,这么多菜种呢,大家都给”

    周四郎合上张开的嘴巴,一脸习以为常的道:“那当然,这可是咱娘。”

    基本上,他娘要做什么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就跟满宝一样。

    要说满宝不是他娘生的,他简直不能相信。

    于是,周四郎屁股还没做热呢,钱氏就让小钱氏带他去犁田,“一亩多的田都种菜,全靠锄头得锄到什么时候这两天太阳都好,地里也晒得差不多了,你先去看看是泞还是硬,要是刚好合适,就让老四把地给犁出来,回头再碎土就容易多了。”

    小钱氏应下。

    周




第224章 怕牛
    小钱氏尴尬的一笑,小声道:“满宝,你快出去排队吧,嫂子自己来就行。”

    满宝摇了摇头,去看她炖的汤,白善宝也跑了进来,和她一起把汤抬到了案上。

    菜和饭等钱氏也摆好了,冲过来的学生已经吵吵闹闹的排好了队,钱氏这才给大家打饭打菜。

    满宝和白善宝便取了自己的碗跑到最后排队。

    白二郎冲在最前面,很快就打出来了,见他们两个竟然排在最后面,惊讶得不得了,“你们怎么排在这儿”

    白善宝:“你猜!”

    白二郎才懒得猜呢,他看了满宝一眼,哼哼两声便仰着头离开。

    白善宝回头和满宝道:“他还在生气呢。”

    满宝表示理解。

    上次他们打赌,白二郎输了,虽然他坚持不承认他输了,因为他觉得他就是没黑,一定是白善宝徇私,所以才站在她那边。

    但当时三人问过了白老太太,白太太,白老爷,刘氏和郑氏,竟然所有人都说白二郎今天比昨天黑,所以他虽然很不甘愿,还是把两个生肖输给了满宝。

    白老爷等人这才知道三个孩子为什么一大早的来找他们评判,他那傻儿子今天是不是比昨天黑。

    满宝和白善宝最后,打了饭菜她便也不急着走,好奇的问钱氏,“嫂子,你们是不是去锄田了”

    “没锄,娘让老四去犁呢,我带他去看一下地里能不能动,这才耽搁了一会儿功夫。”

    “四哥真可怜。”

    “还有你五哥呢。”

    满宝立即道:“大嫂,上次我们去县城找了一些碎布回来,你帮我缝成两条厚厚的绑带吧,然后给五哥缠在手上,再放一条在肩膀上,这样就没那么疼了。”

    白善宝在一旁吃饭道:“哪要那么麻烦,去我家要一头牛就好啦。”

    满宝扭头看他,“你家的牛现在不要干活儿吗”

    白善宝摇头,“不要,我家就那么一块地,闲着呢。”

    他家的田产等并不在这里,如今的那一块还是跟白老爷拿的,并不多,只种些菜蔬和养些鸡鸭,种些比较特别些的庄稼而已。

    满宝高兴起来,那吃完饭我和你一起去牵牛。

    白善宝惊奇,“你会牵牛”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不会!”

    “……”

    虽然不会,两个孩子还是去了,当然,小钱氏也去了。

    看到那头黑黝黝的水牛,满宝和白善宝远远的就站住了,谁也不敢上前。

    白善宝“你不是说你要来牵牛,快上吧。”

    “这是你家的牛,还是你上吧。”

    看出两个孩子在害怕,负责放牛和种地的长工便大笑道:“小少爷,周小娘子,这牛不会顶人的,你们放心。”

    牛不知道是不是也听懂了,哞哞两声,还把脑袋冲他们这边扬了扬,两个孩子啊啊啊的大叫两声,转身就跑,一下就跑没影了。

    钱氏:……

    长工:……

    长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有些心虚的和钱氏道:“孩子的胆子有点小……哈哈哈,对了,老夫人说了,这牛你们尽管牵去,不必急着还回来,等用完了再还也行。”

    钱氏感激的应下,接过绳子,牵着它走。

    满宝和白善宝一口气跑过了桥,累得喘不上气来才停下,俩人还戒备的往后看了一眼,见那可怕的牛没跟上来,这才直接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你家的牛太恐怖了。”

    “不是你要牵的吗”

    满宝心虚的没说话了。

    钱氏牵着牛出现在视野中,眼见着桥那头的孩子爬起来又要跑,她就喊道:“满宝,我要把牛给你四哥送去——”

    小湾的那块地在桥对面,满宝立即不急着跑了,站在这边的桥头看牛,



第225章 消息
    有了耕牛,速度就快多了。

    周四郎和小钱氏,一个牵牛,一个扶犁,其他人则在后面将犁开的土碎掉,再松一松。

    中间因为太阳太辣,他们担心水牛会累到,还特意休息了大半个时辰。

    给它喝水消暑后才继续,但就是这样,晚食前,他们也把这块一亩多的田给犁出来了。

    钱家没有立即把牛还回去,借来的牛没有这样还的,所以让周六郎牵着牛去吃草,又把地里割出来的新鲜稻禾都捆上,和牛一起送回白家。

    稻禾算是给水牛的口粮。

    这么奢侈的直接吃稻禾的牛,估计全村也就独这一头了。

    周家用过晚食,便全家出动,包括满宝和钱氏,一起来到小湾。

    此时太阳还没彻底下山,但阳光已经不毒辣了。

    全家十二一个人,都差点把地里给站满了,他们从村里邻居手里借了一些农具,分成左中右三行,从田的两边田埂和中部开始分垄。

    一垄又再分为上下两组。

    满宝和几个小的则负责捡里田里的大块石子和一些草扔掉,天还没黑,大家就做出来了,甚至还开了行。

    看着归成一垄垄的田,钱氏和几个儿媳妇商量着哪块种哪些菜,等分派好便道:“天气热,明天早上先别下种,你们明天早上先把肥撒下去,明儿傍晚用过晚食再来。”

    小钱氏应下。

    再来,自然也是全家都来。

    小钱氏和三个妯娌及周喜负责下种,周大郎他们则挑了水来淋水,也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就种出来了,速度快得很。

    这让一旁围观的村民们羡慕得不得了。

    周家的动静这么大,村民们想不知道都难。

    所以今天跑到小湾这儿来看热闹的人不少,大家站在田埂上看热闹,边和田里的周家人说些闲话。

    知道这些菜是种了拿到县城去卖的,就有人心动的问周二郎,“城里的菜真的好卖”

    “还行吧,就是竹编卖不出去了,这才想着卖菜的,就算是城里人他总也得吃菜不是”

    “谁家里没一两块闲地啊,自家种多好,竟然有人去买菜”

    “周二,你家的菜要是不够卖,从我家这儿拿一些呗,我便宜卖你。”

    周二郎:“……这菜不值钱,我再从你这进,要是卖不出去,我不得亏死。”

    他道:“我卖自家的是没本的买卖,卖不出去拿回家里吃,家里吃不完可以给鸡吃。和你家买,我卖不出去你给退呀”

    “就是,就是要是不给退,周二把菜给鸡吃了,那不相当于他们家花钱买菜喂鸡吗金叔家的鸡这也太金贵了吧”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这事揭过。

    但还是有人嫉妒,眼热不已,私下议论着也到城里试试看,说不定也能赚钱呢

    但主意才提出来,便有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道:“你去卖家,那地里的活儿怎么办虫子还没抓完呢,草还没除尽呢,我可看到了,今天金叔一家都去补肥了,显然是都做完了。”

    “就是,就是,这什么活儿都没地里的活儿重要,那可是活命的口粮。”

    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但第二天还是有人跟周二郎一起挑了家里的菜一块儿去县城。

    看见周二郎,他们有些不好意思。

    周二郎却很高兴的招呼他们,要大家一起走。

    笑话,他巴不得每天都有人跟着一块儿进城卖东西呢,那样他就不用等其他村的人一起上路了。

    现在罗江县内外都有流民,治安



第226章 仁厚
    绵州郡的治所在巴西,那里此时正聚集着一大批的官员和乡绅土豪,等白老爷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他没有去住客栈,而是去找了个朋友,住到朋友家里。

    地主的朋友有很大概率也是地主的,作为当地的地主,对方消息可比从七里村赶过来的白老爷灵通多了。

    他很高兴,乐哈哈的让下人们准备好酒好菜,和白老爷道:“这一次也不知是老天爷给的运气,还是有心人故意为之,但我们这些人都是受益人,值得庆祝一番,来,我们今晚不醉不休。”

    白老爷与他碰了一杯,问道:“魏大人怎么会想到来我们绵州”

    绵竹又不是主要灾区,他赈灾这么忙,按说不应该来到他们这里才对。

    朋友喝了一口酒后笑道:“说是魏大人出去赈灾时,碰到两个蹲在路边的灾民谈起绵州之事,他们是从绵州出去的,魏大人听说这边也有许多人受灾,便临时决定过来了。”

    他压低了声音笑道:“但我总觉得这也太巧了,说不定是有心人有心为之。”

    白老爷首先想到了傅县令,但他不敢说,“不知是谁”

    “谁知道呢或许是一个一心为民之人,反正总不是我们的刺史大人。”朋友靠在椅子上,他还是更习惯盘腿坐,白立也不是外人,他便直接盘腿坐起来,道:“他刚到任第二年,若无意外,恐怕还得在这里待四年,你不知道,洪灾一发,他就约谈了我们,巴西内的几家陆陆续续捐了好几趟了,一次要的捐比一次多。”

    说到这儿他就满腹怨气,道:“时至今日我已经给了五次捐了。”

    白老爷吓了一跳,“这么多”

    “我们的刺史老爷还嫌少呢,之前我们就联名建议过,让他上书减免些赋税,不敢说全免,至少少交一些。结果你猜怎么着”

    白老爷摇头。

    “他睁着眼睛说瞎话,说绵州境内的情况良好,我们不该跟其他州县的百姓争利,毕竟这些钱粮于我们来说没什么,但对外头受灾的灾民来说却是救命的东西,哼,他一副良善的样子,倒把我们说成了十恶不赦。”朋友道:“是,这些钱粮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我们氏族世代在这儿,谁家没有穷亲戚”

    “这次绵州受灾是不比外头严重,除了死伤些人,大部分人家的房屋都保住了,可要紧的是田地里的庄稼没保住呀。”他道:“要是减免了赋税,大家勒紧裤腰带熬一熬今年就过去了,可他不减,光秋税就能压死人。本来洪灾没死,倒死在了**上,他们这是想把绵州也逼如绝境呢。”

    “哎,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此时朝廷正盯着剑南道呢,他敢这样逼死百姓,我们还没动,朝廷就先饶不了他。”

    “哼!”

    “那此事定下来了”

    “还没有,魏大人昨天刚到的巴西,今日与人出去巡查去了,明天可能还要再去别的县看情况,你跟着一起吗”

    白老爷总觉得这魏大人来得太容易了些,也想跟着看看情况,因此点头。

    朋友就笑道:“那我们就一起跟着去,对了,你们罗江县的情况如何”

    “听你那么说,单从受灾来说,我们那儿倒比你们这儿还严重些,不过傅县令肯用心,不仅进城的流民安抚住了,那些房屋倒塌的百姓也得了补助,民心上倒比你们这儿更齐,更乐观。”

    朋友便好奇,“你们这是捐了多少钱粮啊”

    “不多,也就两次而已,头一次都给了灾民,我只捐了三担,



第227章 请假
    当然,魏知能走到绵州来,那就不是傻子,所以绵州的情况,不是谁领他去看哪块地,他便只能看哪块地的。

    魏知虽然不是本地人,但似乎总能找到一些受灾挺严重的区域,昨天已经受过一次教训的刺史及以下的县令当然不敢再有多余的动作,魏知想看什么地方,他们便老老实实的带他们去看。

    白老爷就走在魏知的身边,但总觉得心头不安,待傍晚大家歇在另一个县里,白老爷立即叫来长随,低声道:“你马上回家看看,家中是否有事发生,我们明天还在此县中,预计后天才会回罗江县,若有事,立即派人来报。”

    “老爷,连夜回去吗”

    “连夜回去,你路上小心些。”

    “是。”

    魏知他们全都住在驿站中,他不想扰民,而随性的当地官员早就领教过传说中公正廉洁的魏大人的功力,自然不敢再多劝,所以大部分人都跟着住在驿站中,只有当地的乡绅和官员会住在自个家里,而有朋友家在这里的,也会选择借住。

    此时,魏知就站在窗口,看着白家的长随牵出一匹马来,与白老爷道别后打马离开。
1...6263646566...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