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夫妻县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垦天

    “三十步,三十一,三十二……”

    挺直地放在那里的巨蟒引来四个丫头的用脚步丈量长短。古风故意吓她们说“活的把你们吓成那样,这死的,你们咋就不怕了呢?不要忘了,这蟒能生小的,说不定‘吱溜’从它身体里钻出来一个两个小蟒蛇照样咬死人!呵呵呵……”

    “啊?老爷你也会吓唬人?真是……不像个大老爷了!”烟雨停下来不再丈量了,跳开来不瞒地说。

    镜花也不丈量了,回头说“吓唬人就不像个老爷了?笑话人才不像个老爷呢!咯咯咯……啊唔!我是大蟒蛇我要吃掉你……”

    “你们看老爷在干啥!老爷——这下能走了吧?”碧空指着在大蟒尾巴处弯腰仔细观察的古风喊道。

    古风头也不抬地问“大蟒多少步长?”

    “八十九步!”是春华步出来的,其实在一开始,大蟒活着的时候,她的胆子是最小的,要不然咋能让她远远地去看护马呢?

    当苗鸿老人走近古风的时候,古风正在如小时候一样的犯痴,在聚精会神地研究蟒尾上的黑泥与水草。

    “舅舅!这肯定不是洞里的,这么长,洞里没有那么深,这个洞应该是它袭击路人的窗口……”古风突然站起身扔下他用来拨动那蟒尾上的泥巴与水草的树枝说。

    “洞里住不住得下大蟒还有何意义吗?咱们该走了!”

    “有意义!就像你讲的那个故事一样,老龟在为人谋财害命,这蟒蛇是不是也与人有联系?”

    看着古风那认真的模样,苗鸿老人吃惊不小,这捉妖怪还能挖出一个幕后人物来吗?大蟒拦路伤人也属正常。古风主要想弄清楚这大蟒长到这么大要好多年,好多年没有出山吃人,这会儿怎么就出山拦路了呢?是偶然还是必然?

    古风看着大蟒袭击人的山洞所在的位置,然后向右向后绕去,这就是一个临路的崖壁,向左是大山很高很远,绕不过去的。向左则距离山谷很近,古风很快绕到了后面,那个山洞真的没有多深,与一个小池塘连着,小池塘又与小浊溪连着,那小浊溪自大山深处的密林里流出来的。

    “大蟒来自密林,顺溪流而出,那么密林里不会缺少食物,大蟒为什么要出来呢?”

    “啊?老爷快看那些小动物!”随着镜花的喊叫,大家都向她说的方向看去,从山腰到山谷,漫山遍野的动物向这边的山林里跑,除了没看见有虎豹等大型动物,鹿、獾、羊、兔、鸡、猪都有。

    “坏了!大山那边的密林里起火了,看……那是不是烟气,老爷!”碧空惊诧地喊道。

    “正是!咱们必须去与当地官府说一声,让附近的山民做好防范。山林失火,要扑救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古风还想着500年后的现代文明呢,现代文明中山林火灾,人都是要扑救的。但在明朝中前期,山林起火那是被认为是天灾的,百姓们普遍称之为“天火”,“天火烧,累折腰,收的粮,吃不饱!”

    古风他们跑出山谷,逢人便说,妖怪被他们杀了,山林起火了,快去禀告县太爷吧!

    有人相信了他们,有去县里禀报的,有去山里看妖怪的。

    “老爷!咱们快走吧?您这救苦救难的菩萨也当过了,必须走水路赶回家了!”这次春华的话效果很大,古风没做停留,目送去县衙的与去山谷的两拨人走后,他们六人六马立刻赶往码头。

    “船行百里须借风!”那个时代还没有机动船,全靠人力摇橹,没有风,或不顺风的情况下,船行的是很慢的。古风他们上了船,不仅不顺风,还正好逆风,那船在水面上跟蜗牛差不多。

    没办法,古风也只好静下心来,看着大山远处的烟渐渐变浓,一日后便没有了浓烟,山头上出现了时隐时现的火光亮点。

    “这么一片多好的密林啊!要是全部燃烧掉,那得烧多久呢?”古风想着心事,晃悠悠地在水面上走他的路,走他归心似箭回家的路。

    古风他们日夜在船上,船虽慢,但除靠岸吃饭的时间外不停地行驶着,所以最终到达目的地时,也不比陆地上晓行夜宿所用的天数多。

    到了阆州,快马加鞭往阆左县县衙里赶。不料,他们六匹快马一进县城便感觉到了与以前不一样的气氛。许多人在大街上走着,还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老天爷您睁睁眼,别让古太爷死,他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好官啊!”

    许多店铺门前都摆上一个小香案,上面供着古风的画像,画像前面摆着简单的供品,还点着香火。

    “啊?老爷……他们,他们当你死了?”春华小声对古风说。

    古风忽然提马快走,嘴里低吼一声“不好!二夫人出事了!快回家!”六匹马霎时间在大街上奔跑起来。

    来到县衙门口,古风跳下马就往门里跑,两个门卒一下子看见他愣了,嘴里不自觉地发出“啊啊啊——鬼鬼太爷的鬼……”的叫喊。

    苗鸿老人赶过去用烟袋杆一人敲了他们俩一下子,呵斥道“什么鬼?太爷回府了!”那俩门卒似乎被敲醒了,不住地说“太爷没死,太爷没死,太爷没死!”

    “对!太爷没死……只是出去转了一圈!”春华说着接过古风的马牵了两匹马进了大门。随后,镜花她们也都牵马进了衙门。

    来到家里,首先看到古风他们回来的是几个在院子里忙碌着的丫鬟、仆人,“老爷!老爷回来了……呜呜呜”一开始是兴高采烈,接着转入掩面哭泣。这些男女仆人巨大的情绪反差,让古风他们的心情在原本悲凉的基础上更添哀伤。

    “都别哭!快说二夫人怎么样了?”春华大喊道。

    有人回答“一个月了,昏睡不醒!”

    “哦?对外是不是说已经死了?”古风问了一句。

    “嗯嗯!是,老爷!只是不出殡,说老……老爷魂魄不愿离去!”

    “没有官员来探望吗?”

    “都谢绝了!只来了几个老爷最要好的……庄知州、阮镇守使等老爷。”






第192章 县太爷死了
    


    古风对这个稳重、知情的老男仆有了很深的印象与好感,那仆人叫郑二六,是县衙里原有的仆役。摆手让老仆去忙他们的了,古风一阵风似的卷进屋里,见到了母亲大人和大夫人古云和五夫人古玉,母亲苗香老夫人让他立即去见二夫人宋宝珠。

    宋宝珠静静地躺在一张小床上,穿戴着古风的衣裳与饰物,在古云和古玉两人的装扮下,更像是古风在躺着。古风的眼泪下来了,他心里难受极了,他再想,二夫人恐怕就是这样一次次接见来访的官员客人,一次次地让来访的人相信他古风真的形同死去了。

    更让古风心疼的是,二夫人不仅仅是代他去赴死的,还是这个家的总守护神,单就教导与抚养古家这十多个孩子的重任,就足以压垮一个家庭主妇的腰背,而宝珠没有垮,从来没有还累,一直都是坚信自己不会垮。不管是哪位夫人、侍妾、丫鬟生育的孩子都是她二夫人教导,大夫人专管惩罚,五夫人是不管事的,因为她自己还不懂事呢!

    二夫人此时像睡着,但呼吸太过微弱,在鼻孔里根本试不出来了呼吸,仅仅在胸口或脉搏上还能感觉到她没有死亡,脸上的淡淡红晕也能证明她还有气息。在那个时代,没有人知道“植物人”这个概念,就是认为这个人死了但魂魄不愿意离开躯体,所以躯体不凉不僵。

    古风实在是没有想到老母亲会懂得如何对待“植物人”,其实苗老夫人也不是懂得这些,只是切脉时感觉到了宝珠并没有死亡,这才用用药营养着她,给她定时地灌下去一点药液,这样正好维持住了二夫人的生命的延续。

    古风流着泪给宝珠切脉,观察眼珠、嘴里等等,然后开一方子交给丫鬟去取药。自从宝珠昏迷以来,虽然所有人都为她忙,丫鬟们无不辛勤侍候,但主要还是靠陈烟小姐和冬雪两个人日夜来照顾。

    苗老夫人从冬雪手里接过来药方看了看,吓了一跳,忙说“儿啊!她可是不吃不喝的近一个月了,你这么用药催吐催泄,她,她的身体受得了吗?”

    “母亲,没事!儿有把握,分寸把握的也正好。宝珠她体内有毒,不排出来人就不能醒来。”

    古风先给宝珠灌一些茶水,然后再灌下去一点药液,接着便把宝珠翻转过来,让她趴在床上,古风再给她轻轻地捶背、揉肩,拍打胳膊腿。等到宝珠吐、泄一阵后,马上用浸了药液的热毛巾擦拭她的全身。这是古风借用现代社会的文明技术,在不用打针、没有洗胃机的情况下,借助中药水来解毒。

    每天三次,都是古风亲自动手做,其他人要做,他而不让,他说他不放心。每一次都累得他满头大汗,要知道宝珠的个头儿与身材都与他一模一样,不是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古风一个人都无法完成这一系列的治疗。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里,古风比宝珠瘦得还快,全古府里的人没有不敬佩古风,没有不心疼得流泪的,大夫人和五夫人更是恨不能代替古风。总算“上天不负苦心人”古风的辛苦有了回报,这一天早上,太阳刚好出来,病床上传来一声“嗯——夫君!”

    “二夫人醒了!二夫人醒来了——呜呜呜……咯咯咯……”随着陈烟小姐的叫喊,与一会哭一会笑的非常反应,大家都聚拢来。

    古风就在附近锻炼,当然一听到喊声就来到了二夫人的身边,宝珠没睁眼喊出的就是“夫君”,这一睁眼看到的就是古风,也高兴地立即就流下泪来了。

    这一个月里,那个老知府再没有来过一趟,阮老大人来过两次,每次来古风都躲了起来,还是昏迷中的二夫人来告诉来客,古风还是原样。

    庄知州来得多,每隔天他都要来看一次,古风照旧要躲起来,可是,看到庄严那份真诚,古风差一点走出来告诉他真相。每次庄严来看时,都是悲痛欲绝的表情,远远滴站着默默地看着,落几滴泪后慢慢地转身走。

    “真朋友啊!”每次庄严走后,古风都要慨叹一声。

    古风抱着二夫人的削肩,一边替她轻轻揉搓着,一边让冬雪去端过来他已经熬好的汤药。这药是营养药了,不再吐也不再泄了,给二夫人喝下去后,便安排她不说话不动,保持体力,他来给她继续拍打按摩全身。

    宝珠听话地闭上眼,嘴角上还留着微笑。

    “现在的老知府姓什么?”一边替宝珠按摩一边想通过打破沉寂来缓解大家惊愕的心情的古风,故意地向大夫人和五夫人问道。

    大夫人没有说话,五夫人却不听古风的话而言他说“老爷!你……你真是天神啊?你这不是……不是到阎王那里把二姐硬生生地给咱抢回来的吗?”

    苗老夫人也来了,拉着宝珠的一只手,切切脉,点头微笑了。

    “我儿太神了!”

    “你们,你们还没有人回答老爷我的问题呢!”古风笑着对夫人和丫鬟们说。他当然没问母亲,母亲也不知道他的问题。

    大夫人伸手搂过古风把他按在古玉身边的凳子上,然后安排陈烟小姐和冬雪二人继续给二夫人按摩着,说“那新来的知府姓姜,叫姜河,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京官,但他虽然是京官,听说一直也做的不大,最大的也不过是做到六品辅官,好像是户部里的。这次不知道攀上了谁的高枝儿了,升官放了外任到这里做了保宁知府。他老眼昏花,却又高高在上,来到这里上任之后,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到处巡察,几乎走遍了每一个县。夫君的这天下第一县,他自然是要来的,这个糊涂虫一来还就住下了,一住就是三天,这三天里,老糊涂虫查遍了阆左县的小城大镇,结果别的什么也没有查出来问题,倒是顶上了咱的团练营了。说是人说太多,不合一个县的编制,要裁剪掉三成。就是在与他斡旋这个事情时,二妹被他的衙兵中的几个毒弩手射伤的!”

    “什么?知府衙门里的毒弩手敢向县太爷放箭?他姜河与老爷我有何冤仇?”古风一听就动怒了,这确实气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因为团练营兵卒人数多了,也不能当场射杀一个七品县令呀!

    “老爷你息怒!听我们慢慢地给你从头说起!”一旁的古玉忙过来帮古风捶着肩说。





第193章 猎犬识毒救主人
    


    原来那孙贤连续派人行刺古风未果,便改变了策略,不再去古府行刺了,而是改为去县衙或衙门外行刺。

    二夫人宝珠她们根本不出县衙,县衙的高墙内外又有重兵把守,特别是军犬,不从正门休想进去一个人。

    有一次,杀手还企图在古府里的米面蔬菜上做手脚,威逼利诱买通了一个长期给古府鸡鱼肉蛋的商贩,在杀好的鸡鸭鱼肚里拌上了毒药,结果一装车便被随行的两只军犬给嗅出来了,也不知道军犬们嗅出的是药的气味还是陌生人在鸡鸭鱼身上做手脚时留下的气味,反正是两只军犬不停地对着那些鸡鸭鱼叫个不停,还扑上去撕咬。

    随行的军卒顺手拿下一条鱼扔给军犬,军犬转圈儿嗅着只叫不去咬。那军卒一商量便去买来一只大猫,让那大猫去吃那条鱼,才吃了一少半,那只大猫便停下来伸伸懒腰,用爪子开始抓自己的脸,又过一会儿便浑身发抖起来,直抖得四肢站不住了,伏在地上口鼻出血死了。

    就在军犬发现情况叫个不停开始,那肉铺掌柜的就发抖了,按说平常他是不在店里的,有两个伙计就够了,今天他不仅在,而且还亲自动手帮古家装车。两个伙计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噗通跪地大叫“我们俩可是一点不知道啊!这都是老掌柜一人做的,还瞒哄着我们俩!”

    掌柜的想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怒不可遏的古家采办上去一脚重重地踢在了那掌柜的大肚皮上,骂道“丧尽天良的狗东西!与你买卖多年,公平交易,为什么要害我们?”

    “找死!”一个兵卒唰的一刀削去,幸亏被身边的另一个人一抬他的胳膊肘,才算没有割掉掌柜的头,削去帽子和头发,还有一块头皮,血立马就从头的四周流下来了。

    “带走审清楚再杀!”

    他们是六个人两条军犬,拉着一辆牛车。这会儿押着掌柜和两个伙计三个人向县衙走,不料走到离县衙约200步时,突然扑过来十几个蒙面人,青天白日的居然赶来劫罪犯,来人胆子不小。

    三个罪犯皆被绳索系在牛车上,六个人和两条狗摆开阵势准备迎敌了。

    衙门口的门卒早看见了,县衙的高墙外就有弓箭手和军犬,这个距离哪里还能允许杀手逞凶?一声唿哨,几十军卒奔了出来,跑得最快的还是军犬,十几条军犬奔袭向那十几个杀手。

    狗总比人快,尽管你人能提纵飞跃,最后还是被勇猛的狗咬住了腿、拖住了衣裳。这么一来,那弓箭手就跑进了有效范围内,数箭齐发,又快又准,没交手,杀手就先折损了一半。

    另一半不再前冲,而是不顾一切地齐发暗器与短弩,目标都是那三个被捆绑住手的人。攻击一番得手后,马上四散奔逃。这帮杀手功夫不弱,经验也丰富,又留下来两具尸体,还真让他们给逃走了几个。

    再看那三个被绑着的人,身上都中镖中弩箭了,还不止三两支,不过,不公平的是两个伙计本来不知情、没有参与做坏事,却死于非命,而罪魁祸首那掌柜的,要害处都没有被击中,四只镖全打在了他的不能危及生命的地方,比如大腿、肩膀、大肚皮上。

    带回县衙一审,他说是一群西厂蕃子先扣押了他的老婆孩子,再威逼利诱让他这么干的,帮那些人就放了他的老婆孩子,并给他千两银子,不帮立马杀他全家。
1...7172737475...1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