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里全是水
方家大妹夫妇俩来首都以后,也住在那里。今天是跟车队,来接新娘子的。
在摄影师全程拍摄下,各种接亲的小仪式,都结束了。
方林背着曹月,走出院子,在鞭炮声中,在曹月的哭声中,上了婚车。
看着女儿离家而去,郑子芸一边笑着,一边却也是流出了眼泪!
曹大厨理解她的心情,只是叹气,没有说什么。姜秀萍则是感同身受,曹月的问题解决了,可孙卫红的事,还没有一点谱儿呢。
原本曹月想叫孙卫红当她伴娘的,可孙卫红觉得,虽然自己未婚,但年纪比曹月还大,这样不太好,所以就没有做伴娘。
孙大海倒是不在乎,孙卫红读完研究生也不过三十一岁,前世大龄剩女多了去了,谁还在乎这个呀。
再说,孙卫红原来的命运已经被改变,现在已经过了以前的时间节点,她并没有重复以前的路。未来会怎么样,孙大海当然也不知道了。
不过,以孙卫红的长相、学历、性格脾气,以及家庭条件,孙大海还真不相信,他姑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这种事是要靠缘分的,强不得,急不得。
在场的人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上车前往友谊宾馆。院里只剩下了黄飞鸿和黑格尔,可怜巴巴地负责看家。
薛海天开着奔驰,送曹大厨夫妇和姜秀萍去往婚礼现场。孙大海拉着妹妹,上了前来观礼的黄老车中。
黄老平反复出已经一年半了,这一年半的时间,他有一半是在外地,下基层的时间,远多于坐在办公室的时间。
虽然工作繁忙,但黄老的心情却是越来越好,精神更加矍铄。
春节过后,他外出的时间逐渐少了起来,部里的工作,也逐渐交接给别人。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内,一头扎进文山会海之中。
孙大海通过黄老回家时的闲聊,知道这是他在农业部做顾问的试点工作,基本要结束了。
现在他是在和几个同时开展的试点小组,交流经验,总结教训,为太宗成立中顾委,从理论到实践,做最后的铺垫。
太宗现在也已经完成了思想认识,争取到了大多数领导的同意,准备打响深化改革的第一枪。
1982年,在华夏政治上是一个变革的年份。下半年起,中央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中顾委的成立,中央部委的合并重组,国企的扩大化,裁军,以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
这一切标志着,在政坛中,改革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华夏驶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
&n
第88章 张一谋和顾常卫
孙家三兄妹,一直跑到宾馆主楼后面,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新人进了宾馆,要休息一会,换衣服,然后才开始进行婚礼的下一项仪式。
时间还早,孙大海也不着急,就带着弟弟妹妹,在友谊宾馆里的花园中溜达。
走带花园的一头,前面有几张供宾客休憩的石桌石椅。两个人正坐在椅子上,抽烟聊天,旁边的石桌上,摆着两台摄像机。
“哥哥,这不是拍电视的叔叔嘛”孙圆圆认出了两人。
孙圆圆跑了过去,对两个人说:“叔叔,你们累了吧。我这里有糖,是姑姑和小舅的喜糖,可好吃了。你们吃点吧。”
说着,她从身上的小口袋里,取出几块糖,用手捧着,递了过去。
两人都站了起来。
其中一个,蹲下身子,对孙圆圆说:“谢谢你,小妹妹。叔叔们不吃糖。你是来参加今天婚礼的小客人吗”
另一个人仔细看了看孙圆圆,说:“这个小妹妹,是我负责拍摄那一组新娘的家人,早上接亲的时候,她就在女方家了。”
孙大海领着孙大河走了过去。
第二个说话的人,不认识,但似乎有点印象。第一个人,那一脸的沧桑,这是谁来着好眼熟。
孙大海仔细想了想,随即一拍脑门,我去,这不是张一谋嘛。
……
前世的孙大海,喜欢体育,对文艺方面的东西,实在算得上是无爱。
记得那是在1990年,孙大海高一的时候。临近期末考试,他暗恋的女生,疯狂地迷恋上一首歌曲,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的主题曲,由叶倩文演唱的《焚心以火》。
小女孩约她的好朋友,考完试一起去看这部电影。
孙大海听到后,把电影名暗暗记在心里,在他考完试以后,自己买了电影票,也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为了的是以后万一和人家说话,也能多一个共同语言。
从这部电影中,孙大海第一次看到了张一谋的样子。
在此之后,张一谋是导演,又不是很爱出风头,他的出镜率本就不高。孙大海又不关心文娱方面的信息,所以只是从新闻中,偶尔听过几次他的名字。
直到首都奥运会之前,才又在电视新闻上,连续看到他的形象。
……
张一谋怎么在这里?看起来,他还是在给婚礼当摄像师。这到底是哪位大仙,把这位大神请来当摄影师的
“叔叔您好,我叫孙大海,这是我的妹妹和弟弟。今天结婚的两对新人,分别是我们的小舅和姑姑。你们是来拍摄婚礼的吗”
孙大海胡思乱想着,可该有的礼貌却不能没有。
“孙大海,你好。我叫张一谋,这是我的同学顾常卫,我俩是首都电影学院摄影系大四的学生。”
……
张一谋和顾常卫是首都电影学院摄影系大四学生,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
这一天,他俩又跑到器材室,缠着管理摄影器材的老师,以帮老师清理器材为名,想多熟悉一下这些金贵的家伙儿。
他们是同乡,马上就要毕业了。分配方案已经下来,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电影厂。
首都电影学院,是全国在影视方面最好的大学之一。这里各种的器材,也是种类繁多。他俩要抓紧最后的时间,接触这些器材。等他们进了电影厂,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时,学院宣传部的负责人彭老师,带着一位中年女干部,走进了器材室。
“李主编,您请进,这里就是我们学校的器材室了。”
彭老师转头对器材老师说:“小蔡,这位是华夏青年报
第89章 婚礼进行时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来到了宾馆的大厅门口,正要进去。这时,一辆挂着军牌的bj212吉普车驶进宾馆的大门,直接停到大厅门口。
副手座的人抢先下了车,这是一个身着便装的年轻人,下车后就四处打量。
后面的车门开了,两个人下了车,走到路旁,看着孙大海他们。先下车的年轻人退到了两人的身后。
“爸爸,妈妈。”孙大河看到了分别已久的父母。高兴坏了。
上次他和父母在一起,还要追溯到过春节的时候,离现在已经有五个月了。
他飞快地跑了过去,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
“呀,是叔叔和婶子来了。”孙圆圆也很开心,跟着弟弟迎了上去。
孙大海对张一谋和顾常卫说:“两位叔叔,对不起,我家的亲戚刚到,我们要过去陪他们一下。您二位先进大厅去吧。”
张、顾两人连忙说好。
孙大海又追了一句:“别忘了你们刚才答应我的话,等一会闲下来的时候,咱们要一起合个影。”
两人走进大厅以后,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外面。
顾常卫小声地问张一谋:“老张,这是部队的领导吧”
张一谋点了点头,说:“看车牌,不像是首都军区的。先下车的,应该就是警卫员了。能跨地区使用军车,还带有警卫员,这人的级别不低。”
顾常卫喃喃自语:“这一家子是什么人呀”
张一谋说:“肯定不是普通人家。你看看人家接亲的车,自己开的车,再看看举办婚事的地方,咱们想都不敢想。”
“嗯,光是他们拍婚礼用的卡带钱,就是普通干部两三个月的工资。更关键的是,一般人家,谁会想到使用专业的摄像机,拍摄婚礼留念呀。”
“别想了,反正不是咱们惹得起的。干好咱们的活儿,别出岔子,这才是真的。等回去做后期的时候,给人家做漂亮点,结个善缘吧。”
……
孙大海走了过去,说:“叔叔,婶子,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说,军区开会,没有时间过来吗”
孙卫民呵呵地笑着。他放下怀里的孙圆圆,对孙大海说:“我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呀。小龙和小月都要结婚了,我怎么能不来呢。”
婶子牛红抱着赖在怀里的孙大河,走了过来。
她笑着说:“大海,几个月没见,怎么你又长高了一截”
孙大海挺直了身子,认认真真地说:“这就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谢改革开放……”
孙卫民面无表情,他再次抱起了孙圆圆,和抱着孙大河、强忍着笑的牛红,一起走进大厅。
警卫员小胡,捂着嘴,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紧跟着孙卫民,也进了大厅。
“可我说真的是心里话呀。没有刚才说的那些,家里也开不了养猪场,开不了养猪场,就只能偷偷摸摸地买黑市肉和肉票,哪有现在这样,想怎么吃肉都成方便呀。光靠每人凭票供应的那点东西,也就能勉强活着……”
孙大海一边碎碎念,一边也走了进去。
大厅的签到处旁,李翠凤拉着牛红的手,嘀嘀咕咕说个不停。而孙卫民,则是被闻讯赶来的陈锋,一把抱住。
大厅往里走一点,就是大宴会厅的入口。
今天的大宴会厅,到处披红挂彩。为了这次婚礼,公司出面,把大宴会厅全包了下来,一共摆了五十桌酒席。
孙大海走进去一看,这时宴会厅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这次婚礼排桌也简单,最前头是一张主桌,特大号的桌面,能坐小二十人。这是安排前来出席仪式的领导和两对新人入座的。
随后是四张桌子,分坐新人的亲属。
小舅妈秦雅丽的妈妈、弟弟,以及她家中其他四个亲戚,也被从老家请来,就安顿在友谊宾馆里住着。吃住外加路费,全部由李小龙承担。
早上接亲时,李小龙就是从后面贵宾楼中接出秦雅丽的,坐婚车绕了一大圈,再回到前面的大厅。
咦,怎么黄老他们都不在
&nbs
第90章 婚宴
婚礼仪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现在的婚礼,可没有几十年后那样闹腾。领导讲话,家属代表讲话,朋友再上去讲几句,吃饭,敬酒,基本也就完事了。
参加婚礼的领导也不少,黄老是级别最高的,文秘书代表何部长,也算是一个重量级的来宾。还有农科院、农大、市农业局、外贸局和商业局等都有代表出席。
市公安局的唐副局长也来参加婚礼。他有两个身份,一是天海肉联厂的长期客户,二是唐天的爸爸。
区里各部门来的人,就更多了。公社就不用提了,几乎所有领导都来到了现场。
此外,出席婚礼的还有一些单位,是天海肉联厂或“妆点生活”的长期客户,他们也纷纷派出代表参加。
要知道,在1982年大摆宴席的,可没有几家。这会儿当领导的,肚子里也缺油水。现在可不是以后,领导大多都吃出脂肪肝的那个年代。
今天的宴席,很是丰盛。八凉十二热,两主食两甜点,一汤一果盘。一共二十六个菜。
八个凉菜,有一半是冷荤。十二个热菜中,更是有八道硬菜。这一桌酒席,即便是友谊宾馆给了很大的折扣以后,每桌的费用,还超过了百元。
香烟、酒水和饮料都是自己带来的,大部分是友谊商店出品。
这么高的标准,让来宾吃得是酒足饭饱、满意之极。
除了主桌和亲属桌外,还有四张桌子,是用来安排参加婚礼各单位的代表。
因为两对新人关系密切,来宾中绝大多数都是双方共同的朋友。即便是钱家川村的村民,也基本上都和食为天下属各企业的职工认识。
所以,剩下的桌子,基本都是混坐。黄菲菲在每张桌子安排一个调解气氛的人,就足够了。
离主桌最远的地方,还有几张桌子,这里是工作人员的位置,还包括司机。
现场的拍摄工作已经完成了,张一谋和顾常卫把摄像机暂存到了宾馆前台,也进来准备吃饭。
“张叔叔,顾叔叔,这边,这边。”刚刚走进宴会厅,他俩就听到有人在叫。
抬头四下一找,原来是孙大海在挥手招呼他们。
孙大海领着弟弟妹妹,坐在刚进大门的桌子上,正吃得开心呢。他的旁边还有几个空位。
两人走了过来,孙大海指着旁边的空位,对他俩说:“两位叔叔,你们忙完了吧。辛苦一上午了,快坐下吃点饭,今天的饭菜挺不错的。”
“大海,你怎么不去前面桌吃饭”顾常卫一边拿餐具,一边问孙大海。
“今天是办喜事,大人要喝酒,我们小孩子就不在前面,给他们添乱了。在这里吃也一样的。”
“叔叔,您尝尝这个排骨,这是我家养猪场出来的,开好吃了。”
孙圆圆用公用筷子夹上排骨,分别放在张、顾二人的餐碟中。
“你家的养猪场”两人都是一脸懵逼。
“小胡叔叔,你随意点,想吃什么就自己去夹。你看,叶师傅就不会客气的。”孙大海在劝叔叔的警卫员小胡,放开了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