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里全是水

    更令各厂领导在意的是,与郑氏印刷厂合作后,还可以得到出口创汇的机会,只是具体数量,要到电影发行前,才开始谈。

    针织圆领衫,对针织品厂来说,是最简单的产品,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

    根据印刷厂的要求,无非是生产纯白纯黑两种颜色的两款圆领衫,再在胸前进行单色的丝网印花。

    丝网印花技术,六十年代就成熟了。国内的针织品厂,虽然设备老化,技术水平有限,但单色的印染,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所有被联系到的厂子,都积极主动的与印刷厂合作,争取多拿订单。

    侨办,是促使电影《少林寺》诞生的最大幕后支持者。

    侨办是要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宣传散播华夏传统文化,提高国家的影响力,提升民族的凝聚力。

    印刷厂提交的方案,正是符合侨办的希望,用电影衍生品的推广,强化了侨办的主旨。

    因此,侨办对此表示将全力支持。他们主动出面,协调与纺织




第84章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衣服的款式是中性的,不分男女。根据这个年代人的平均身高,细分成了五个尺码,

    由于衣服是宽松型的,为了尽可能的覆盖所有可能的购买者,每个尺码跨度很大。一米七对应的是m号,一米八对应l号,一米九以上是xl号。同理,一米六是s号,一米五以下则是xs号。

    曹月给自己买了一件白色长袖m号,还给方林买了一件黑色l号。方颖选择了黑色m号。

    剩下的人,只有十三岁的张国政,身高到了一米五五了,选了件s号,其余的人全都是最小号。梁莹莹和他年龄相仿,但身高还不足撑起s号的衣服,只能也穿最小码。

    重生后的孙大海,虽然在这一年里,坚持锻炼,并且摄入的营养也非常充分合理,但他的实际生理年龄还不到九岁,即便已经开始蹿个头,可一米四多一点的身高,使他拿衣服在身上比划了半天,最终也只能无奈地选择了最小码。

    大家都买完了,便一起走出电影院,顺着西单大街,一路溜达着,往孙家走去。因为今天的集体活动,还有最后一项要进行,那就是,吃饭!

    这时家里没有人,大人都去上班了,两小早上起来,也被李翠凤送去了幼儿园。

    孙大海用钥匙打开大门上的挂锁,在黄飞鸿和黑格尔的叫声中,带大家走进了院子。

    曹月身为主人,自然是当仁不让,率领大家一起玩了起来。

    常来常往的张玉洁、王欢、吴言等小伙伴,也主动招呼新加入的朋友,一起玩扑克牌、打羽毛球、还有喜欢逗狗的。新来的人,很快丢掉了陌生感,融入到集体中来。

    通过小伙伴们,引入新成员,增大队伍,这是前些天,孙大海在盘点完可用人手后,做出的决定。

    趁着现在大家年纪小,多交些朋友,大家一起成长,以后说不定谁,就能够发展起来。就当这是一个广撒网的长线养成游戏吧!万一运气好,能有那么一两个,在以后顶用呢孙大海如是想。

    也就是现在搬了家,要不然,在和平门那个院子里,这么多人一起吃饭是不大可能的,估计需要排队,等翻台。孙大海很庆幸能够搬回了西皇城根十八号。

    胡思乱想中,孙大海手里可并没有闲着,他麻利的开始准备午饭。张国政和方颖,在一边协助他。

    准备十多个孩子的饭,比起准备十多个大人的饭菜,要简单的多。

    不到一小时,午饭就准备做好了。

    中午吃红烧牛肉盖浇饭和咖喱牛肉盖浇饭。

    这两种盖浇饭做法很简单。

    孙大海把事先炖好的牛肉,分别放入两个锅里,都加入土豆、胡萝卜,再倒入牛肉汤。

    一锅放酱油调出酱味,外加芥蓝。另一锅则加入咖喱粉,额外加入些切好的洋葱、青椒。

    等做熟后,孙大海将两锅菜,连汤分别倒入两个大盆,端上餐桌。

    小伙伴们已经摆好桌椅,他们把两张大桌拼在一起,都挤在一起,就等着开饭了。

    吃的时候,每人拿一个盘子,里面盛着半盘米饭。想吃哪一种口味的,自己用大马勺盛一勺,连菜带汤,直接浇在米饭上。这两种盖饭,都是色香味俱佳,叫人食欲大开。

    桌上还配有蔬菜色拉、炸薯条、酱鸡爪子和盐水猪肝。每个菜都是分装两盘,分别放在桌子的两端,便于小朋友们就近取食。

    现在市面上,基本只有可口可乐和北冰洋汽水这两种饮料,但这两种都是碳酸饮料,并不适合小学生在冬天饮用。

    于是,孙大海就冲了两大桶热菓珍,给大家喝。

    当然了,像色拉酱、番茄酱、咖喱块还有菓珍粉,都是曹勇从友谊商店买来的。

    桌上这些菜,要是去除两个凉菜中的荤菜,再添上汉堡包、三明治和咖啡的话,更像是西式快餐了。

    这顿午饭,孙大海就是按照西式快餐这个套路做的。



第85章 婚房
    1982年6月6日,星期日,农历闰四月十五日,宜:嫁娶、开光、祈福、祭祀、出行……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西皇城根十八号就热闹起来。

    院子里里外外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两扇大门上,贴着硕大的两个“囍”字。

    今天,是曹月出嫁的日子。

    曹大厨和郑子芸,提前半个月就从香江回到了首都,帮忙操持。

    原来定的是五月结婚,后来郑子芸的哥哥郑子微不放心,拿着两人的生辰八字,在香江特意找了位大师,请他帮忙给算了算,结果婚礼就改在了今天。

    曹勇因为手头上有案子没有结清,还需要出庭,所以没有和他们一起回来。而是在两天前,和他妻子丽萨一起来到首都。

    半个月前,曹家小公主曹珊珊刚刚断奶,丽萨被解放了出来。因为曹珊珊还太小,所以这次就留在家中,由外公外婆在家照顾。

    孙卫红三天前也回来了,而且是坐飞机回来的,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

    没有办法,在电话里,曹月哭着喊着,要她早点回来,不然就不嫁了。方林在傍边尴尬的站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孙卫红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导师请了假,并请导师帮忙,从学校开出介绍信,然后就买了机票。

    这时的机票很便宜,沪城飞首都,机票才要一百多元钱。这对于得到去年分红的小富婆?孙卫红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不然,等她坐三十多小时的火车赶回来,以曹月的脾气,估计非得要跟她闹绝交不可。

    孙卫红现在读研究生,课程安排得很紧张,她是星期四上午上完课,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跑到校门口,坐上前一天就约好的出租车,直接赶到机场的。

    由于孙卫红是真的忙,并且认罪态度良好,收到批评后,直接飞回来参加婚礼。于是,曹月就原谅了她。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谁让新娘子最大呢!

    曹月和方林的新房,在魏公村,离农科院很近。这是农业部新建的住宅区,一共有八棟六层高的楼。每栋楼有六个单元,每单元两户。

    其中有一栋楼,是农业部专门用于奖励和表彰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的。

    当然了,方林和曹月他们俩,还没有资格受到农业部的奖励。这是部里奖励赢在起跑线种猪场,用以表彰种猪场去年的工作。

    种猪场的副厂长是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派来的,合同签的是三年,剩下两年工作时间过去后,他还是会回农科院的。

    而且,人家本身就是高级职称,早就有了农科院分配的房子。

    所以这套房子的房本上,最先登记的名字是姜秀萍。(注:房屋产权是农业部,房本上的名字,只是使用权所有人,需要每月交房租给农业部,但非常便宜。)

    方林和曹月要结婚了。

    前些日子,姜秀萍一直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在找房子,想帮他们买一套小院住。

    结果,李小龙找自己的战友唐天一打听,才知道现在政府管得严,不许私人购买房产。

    唐天现在进了市公安局工作,他说可能明后年会放开政策。那买院子的事,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那就先用这套房子当新房吧。

    可这房子虽然挂在姜秀萍名下,但应该算赢在起跑线种猪场集体所有。姜秀萍这样的老干部,节操还是满满的。她不可能把房子当作私人的财产,随便就自己处理了。

    姜秀萍找来方大同,俩人代表各自单位,签了份住房交换协议。

    协议上说明,姜秀萍把房子先转给“妆点生活”使用,按照公司(办事处已经升级为公司了)的计划,明年盖宿舍时,“妆点生活”从自己分配到的宿舍里,还一套房子给种猪场,面积不得小于现在这套房子的面积。

    种猪场的副厂长,乐呵呵地签了字。那边更省事,



第86章 孙大海的打算(庆祝本书收藏上千,发表字数20万+而加更)
    孙大海听说奶奶要去香江,自己琢磨了一会,决定也跟着一起去。

    孙大海自重生以后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家人现在对他采取放养的策略。反正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学习成绩好,头脑灵活,挺会为人处世的,算得上是少年老成吧。

    他的想法和家里人一说,虽然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他也没有多费什么口舌,稍微磨了几句,家人也就都同意了。

    曹月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她从来都是越热闹越好。

    对此意见最大的,却是小宝贝孙圆圆。

    孙圆圆倒不是反对哥哥去香江,而是自己也想跟着哥哥去,却被所有人一致否定了。

    孙圆圆还是很懂事的。她没有大哭大闹,只是噘着嘴,低着头,坐在一边小声地抽泣。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叫人心疼极了。

    孙大河当然也想出去玩。不过,他看到连家里最受宠的姐姐,都被拒绝了,自己那也就不用提了。

    孙大海走过来,抱住失望二人组,小声地安慰他们,并许下无数承诺,才哄得小姐弟俩儿开心起来。

    家人里不让孙圆圆去,是因为她还太小,今年才四岁。而且这年代去香江,给人的感觉就和出国一个样,心里多少会有些忐忑不安的。

    姜秀萍也是第一次出去,如果只带着孙大海还好说,因为他从来不给大人找事,绝大部分事情都能自己解决。

    而孙圆圆和孙大河可不成,基本上他俩还离不开大人的照顾。如果以后再去香江还好说,多少熟悉了。这第一次,姜秀萍自己心里都不踏实,更别说还要照顾小孩了。

    要说对北方人来说,从四月到十月,香江的雨季实在令人不舒服。气温倒不是非常高,让人受不了的,是当地的闷热潮湿,实在是太受罪了。

    孙大海前世去香江太多次了,深知这时香江的天气条件,对北方人,尤其是内陆人,所造成的巨大杀伤。

    孙大海要不是无意中想起,到了六月,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就要开始了,想去给自己挣点本钱。打死他,也不会在六七月份去香江。

    是的,孙大海想去参加世界杯博彩了。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最后的决赛,是大陆范围内,第一次由电视台直播,其它比赛是央视录播的。

    这一年的华夏队,由年维泗年执导带队,集合国内最好的足球运动员,如容志行、古广明,沈祥福、迟尚斌、李富胜等众多高手,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最后。

    可惜到了最后关头,由于长时间没有国际赛场的经验,对赛制和人心估计不足,,以为手握五个净胜球,就高枕无忧的国家队,居然在对手还未进行最后一轮比赛的情况下,就宣布解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结果,一场恰到好处的0:5,把华夏队匆匆忙忙地拉回了附加赛的赛场。精神和身体全都准备不足的华夏队,最终不敌对手,失去进军决赛圈的资格。

    前世的孙大海当时年纪还小,不懂这些。只是在随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断有球迷提起这件事。或扼腕叹息,或痛哭流涕,或义愤填膺,或破口大骂,最终都只能化为一声深深的叹息!

    引用后世一句名言,这时的国家队,或是华夏足球,只能说一声“很傻,很天真!”

    孙大海现在自然没有能力为此做些什么。他知道,就凭借现在的体育制度、足球基础、技战术的理解以及国人的身体素质,即便国家队进了决赛圈,也不过是到此一游罢了。

    没看到和华夏队实力相当,互相各有胜负的新西兰队,也只是踢完第一轮的三场比赛,就带着三场全负,净输十个球的成绩,打道回府了。

    孙大海就是准备去挣点钱,家里的企业现在平稳发展,他自己也要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做些准备了。

    要知道,



第87章 特殊的鞭炮
    院门开了,方林手里捧着花,率先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他的伴郎陈锋,以及扛着摄像机正在实时拍摄的摄像师。

    方林的妹妹方颖此时是曹月的伴娘,拦在曹月闺房门口,向他亲哥讨要红包,不给足了红包,不让他哥进屋。再加上伴娘还时不时数落伴郎几句。这关系乱得,看得孙大河直头疼。

    方林的大妹妹也来了,她和她的丈夫请假来到首都,出席哥哥的婚礼。

    她接了父亲方大同的班,在园艺公司工作,已经转了正。他丈夫是个手艺人,在工艺品厂当技师,主要是做檀木扇子。

    两口子都是老实人,知道哥哥要结婚后,主动请假赶了过来。

    方大同来首都一年多了,他和方颖都是住在钱家川村。李忠帮他们在村里找了一个院子,是村里一个孤寡老人的家。老人几年前去世了,房子就空了下来。

    黄菲菲知道了,便和李忠商量,花了一百块钱,把院子买了下来,然后重新修了一下,就给方家父女住了。

    这里距离“妆点生活”办公区非常近,走路十几分钟就到,外加这里虽然是农村,但基本上就是在城边,自来水、电都有,交通也很便利。

    房子重新修缮了以后,一共有六间房,其中三间可以住人,另外三间是堂屋、灶房和柴房,厕所修在了院子里。

    院子很大,分前后院,如果愿意,他们可以在院里种花种菜,养鸡养猪。

    只不过他们没有在村里落户,宅基地是没有的,只有这个院子的范围,算是他们的。
1...2122232425...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