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刘琅,你的智慧可不仅仅要成为工人,你要有成为科学家的目标,比如说邓稼显、钱雪森,他们为国家制造出了原子弹和航天器,一个人就改变了国家,让西方人都为之震惊,你的目标就是他们。”

    肖南光笑着对刘琅说道。

    刘琅听了也没吭声,机械制造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国家到了三十多年后也还无法制造出一个能够媲美西方的发动机,汽车和飞机这两种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制造业始终落后西方国家,即便是到了网络时代,机械也是关键的产业,比如生物科技,也是要




第五十八章 肖南光的苦笑
    “肖老,您说的是,您说的是!”

    刘东来连连点头,事情已经说出来,对方能否帮忙,他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对了,刚才刘琅说你们市要让各个工厂自己去买材料,谁出的主意简直是胡闹吗这不是把责任推到了工厂头上吗我看这个市长不够格。”

    供货都是省市统一配额,哪里有让工厂自己拿现金去买的,肖南光对这位市长的主意很不认同。

    “肖老,我们昨天也去北站的供销处了,问了工作人员,人家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我们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说能够卖给我们钢铁,只是价格太高,我们轴承厂承受不起。”

    刘东来顺嘴把昨天遇到的事情讲了出来。

    刘琅听了微微摇了摇头,他刚才并没有说这件事,因为说了也没用,这里面可是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别说肖南光管不了,就是邓老也没辙,但些自己的父亲可不明白,他还只当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什么一个人能卖给你们钢铁不可能,省里的配额都是由政府决定,直接会计划分配到各个省市,根本就不会通过某个人,那个人一定是个骗子。”

    肖南光可不相信。

    “他也拿出省供销厅的配额文件,还盖着红头大章,应该不是假的,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就掏钱买了,但是轴承厂需要的二级圆钢他们买七百块钱一吨,远远高出市里三百块一吨的价格,我们也买不起呀!”

    既然讲了出来,刘东来也就把所有遇见的事情都告诉了对方。

    “什么还有这种事情”

    肖南光皱了皱眉头,他现在无法判断这件事是否如刘东来所说,但如果这像他说得那样,这事情就非比寻常了,现在国家可是在严打,其中有一项罪名就是投机倒把,按照刘东来所说,这个人就犯了投机倒把罪,而且倒的还是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比那些小商小贩严重多了。

    “小孙,你知道这种事情吗”

    肖南光看了一眼旁边的秘书问道。

    “这件事………没听说过。”

    小孙摇了摇头,正协毕竟不是政府,管的事情不是很多,一般的经济活动都不参与。

    “不行,这件事是个大事,我得问清楚了,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发生,那马上得汇报给胡卫国他们。”

    肖南光站起身来决定给政府里的人打个电话问个明明白白。

    “肖爷爷,这件事您问清楚了也没办法!”

    刘琅突然开口说道。

    “哦刘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肖南光等几个人顿时一愣,这个小孩子还能懂什么国家大事

    “肖爷爷,以前我从报纸上看过一些文章,咱们国家在七八年开始实行的就是价格双轨制,计划内一套价格,计划外一套价格,两种价格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时我就在想,如果用计划内的价格弄出来材料放到市场上去买,那不就能赚到很多钱了吗就在昨天,我爸爸他们遇到的那个人其实就是把我当初的想法实现了。”

    肖南光是个高官,他一生无私,眼睛里看不得任何违反法律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严格践行着老一辈无产者的行为准则。

    身为一名副省级官员,竟然会为了一个小小孩子亲自到阜城跑了一趟,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若渴,而这份举动的背后,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希望,这样一个人,刘琅绝对不会让他



第五十九章 一群败类
    双轨制有问题吗在刘琅看来当然有问题,不过有问题就能否定这个制度吗

    当然不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在短短二十年之内就把一个拥有十亿人口,贫穷的国家带到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放眼整个世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巨大改变的国家,除了中国再无第二个地方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

    但改革开放也绝非是一朝一夕,在初期,国家的生产力极度低下,几乎是没有多余的商品能够出现在市场之上,没有足够的商品就谈不上市场经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就提出了这个价格双轨制,规定那些国企在完成计划内任务后可以将多余的商品投入市场,之所以要完成计划内的任务,那是因为首先要满足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要不然一上来就完全开放,很多人将会连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上。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双轨制即能为最普通百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又可以释放出一些企业的活力,增加商品活跃市场,为接下来大规模民营经济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可以说双轨制是当前形势下最符合改革开放的一种价格方式,至于说在这个制度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还是那句话,都是因为法制不完善的原因,法制上的改革那又比经济上的改革还要复杂困难,绝非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事情。

    总的说来,刘琅不认为双轨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制度,而是一个必要的经历,即便这种制度会带来大量的腐.败,但还是瑕不掩瑜。

    “刘琅,你发现了双轨制的弊端所在,如果让你处在那群人的位置,你会如何”

    肖南光看着刘琅突然发问。

    “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刘琅撇了撇嘴回答。

    “那你认为这群人所做之事是对是错呢”

    肖南光紧接着发问。

    “把国家的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当然是错的了!”

    刘琅立刻回答。

    “好,你知道这是错的非常好,如果今后你也有了这样的机会,你会把钱放进自己的腰包吗”

    肖南光再次问道。

    “既然是错的,当然不能做了”

    刘琅的回答很简单,但相比于大人,却更加的直接。

    “哈哈,没错,这错就是错,没有任何可以狡辩的,办了错事不怕,就怕明知是错事还去办,那就可怕了,好,刘琅,你的这个回答让我非常高兴,比你的天赋还让我高兴。”

    肖南光微微点头,然后走到了电话机前拿起话筒。

    “总机,我是正协的肖南光,给我接供销厅的洪得志厅长。”

    片刻之后,电话那边传来了声音。

    “肖副主席,您找我有事”

    “呵呵,洪厅长你好,我有一件小事想找你帮忙!”

    “肖副主席说笑了,有什么事尽管说。”

    “是这样,我有一位阜城的好朋友在阜城轴承厂工作,现在厂里缺六十吨二级圆钢,希望你能够解决。”

    肖南光直接说道。

    “这………!”

    对方没有说话,似乎是很为难的样子。

    “洪厅长放心,我这位朋友是带着钱来的,只是你下面的人要价太高,说是七百块钱一吨才能买到,一个小小的轴承厂哪里能有这么多钱你就让你的手下按照原价卖给他算了,这点小要求总不会让洪厅长为难吧”

    肖南光不动神色地说道,但语气里已经带着一丝怒气。

    “哦……好,好,没问题,没问题,肖副主席您放心,正好两天后有一批水泥发到阜城,我马上就安排人把这批钢材发货到轴承厂,六十吨少点吧,那就一百吨,就按照六十吨的价格,肖主席的朋友嘛,没问题,没问题!”

    对方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答应下来。

    “这样不好吧!”

    “好,肖老您放心,现在全省都在大搞生产,我们供销厅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绝对没有问题。”

    “那……那就多谢洪厅长了,等有时间我找你喝酒!”

    “好,好,肖老要是没事,我就马上安排人去办,您明天就让轴承厂的朋友到北站的供销处办理手续,两天后就能在阜城接收货物了。”

    “嗯,那洪厅长就多费心了!”

    &nb



第六十章 阿姨考你几道题
    肖南光帮轴承厂解决了大问题,刘东来高兴的手舞足蹈,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才是关键所在,而他也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他这个儿子了,对方知道的东西远远超出了自己,不过他很大条,儿子好自己就好,以后就靠着他“混饭吃”了。

    而刘琅的此番表现,让董长山等人更加的刮目相看,只看报纸就能找出国家政策的漏洞,这可不仅仅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对当下形势的洞察力。

    报纸谁都看,但是能做到刘琅这一步的,董长山自问都不能够做到,想到这里他的老脸都有些发烫,活了快七十年了,连一个三岁小孩子都比不上,还活着有什么劲

    当然,他这不是嫉妒,而是羡慕,上天赐予的能力不是后天所能弥补得了,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一定不能让刘琅走上歪路,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栋梁。

    下班之后,董长山在一家大食堂里请客吃饭,肖南光的儿子一家三口人也被叫来,原本他还想请轴承厂的那几个人,结果周德路等人听说后吓得连连摆手,人家帮轴承厂解决了大问题,自己还好意思去吃饭有没有脸再说,那么大领导坐在旁边,这吃饭就是受罪,所以他们几个宁可被打死也不肯去。

    肖南光一家四口人,加上董长山三人,连同刘琅父子,另外还有当初陪肖南光到阜城的明亮,一共十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

    “老肖呀!这家跃来饭店不错,我这些日子来过好多次,东北菜做的很地道。”

    “悦来饭店嗯,我也听过,一年前开业时还上了沈城晚报,当时一下子成立了十几个饭店,为了解决他们的食材,区里面好像特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

    肖南光记忆力很好,对这家悦来饭店有些印象。

    “没错,国家现在提倡私营经济,开饭店就是私营经济,只是大米白面不好弄,需要政府帮忙,八零年首都第一家饭店成立的时候,政府可是给了很多的粮票、油票、酒票,甚至春节的时候连副总理都去了,转眼之间三年过去了,现在首都可是有很多个体业主,改革的成果已经初见成效了。”

    董长山点头道。

    “我记得,不是叫做悦宾饭店吗当时可是上了群众日报,成了全国的热点。”

    肖南光想起了这家饭店。

    “是呀,董叔叔你不知道,当时我爸爸还跟我说,如果干不好工作那就去开饭店,我当时那个气呀!”

    一旁肖南光的儿子笑着说道。

    肖南光有两儿一女,说话的是他的二儿子肖劲松,今年三十三岁,在省政府的一个部门担任副处级干部,肖南光的大儿子现在在南方当兵,是一个军队的旅长,女儿七八年考上了大学,去年毕业后留在沪市工作,在身边的只有这个二儿子。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肖南光对儿子很严格,按照他的资历,让这个儿子当个处级干部那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依旧是让儿子一步步从基层干起,三十三岁才当上副处级对他这样的家庭来说已经很慢了。

    “劲松,你这话就不对了,既然国家鼓励私营经济,那这就是合法行为,只要是合法,那就平等,都是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肖南光看着儿子说道。

    “是,是,您说得对,去,儿子,到爷爷腿上坐着。”

    肖劲松的儿子有七八岁了,长得虎头虎脑,身体很棒,看样子伙食不错,被自己父亲一推有些不情愿的走到了肖南光跟前。

    “雪松,怎么不愿意到爷爷这里来”

    肖南光把孙子放在了自己的腿上,眼里露出了心爱之色。

    肖南光再冷峻,面对自己的孙子也只有爱意。

    “雪松,这个是刘琅小弟弟,你们多亲多近!”

    刘琅看着这个小孩子笑了笑,他自己只有三岁,不过长得比一般孩子要大一些,身高相当于普通五岁左右的小孩,对方的个子还是比自己高半头。

    “走,我们到旁边玩!”

    肖雪松看到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孩子立刻活跃起来,从爷爷腿上跳下来拉着刘琅跑到了一边。

    “劲松呀



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心思
    “好了,接下来这个问题更难了,小朋友一定要听好了………十三乘以十七等于多少”

    这个乘法虽然简单,但是成年人要想计算也得思索片刻,显然刚才一道问题刘琅比过了自己的儿子,让何慧枝有些不服气,故意为难一下刘琅。

    不过刘琅这一世头脑远超出出前世,不光是记忆力超群,连智慧都强出很多,这种问题根本就是个屁。

    “等于二百二十一。”

    对方刚刚提问,刘琅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连一秒钟都没耽误。

    “二百二十一”

    何慧枝心中计算一下,花了五六秒钟的时间才得出答案,果然是这个数。

    而在旁边的肖雪松不住的掰着手指头,可是任凭他如何掰也弄不出来到底等于多少。

    “太厉害了,那阿姨接着问了………二十二乘以三十一等于多少”

    “六百八十二!”

    “五十三乘以七十六等于多少”

    “四千零二十八!”

    “一百零九乘以六十五等于多少”

    “七千零八十五!”

    “一百三十六乘以一百五十四等于多少”

    “两万零九百四十四!”
1...1516171819...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