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刘琅父亲埋怨道。
“我没事,快让小孩叫太奶!”
太奶脸上都乐开了花,一把就把父亲的胳膊推开还要凑过来。
“快叫二叔!”
“快叫三叔!”
“快叫姑姑………!”
所有人都围在旁边不住地叫着,不过刘琅再也不出一声,一闭眼就睡了过去。
“我叫姥姥和太奶那是我想念他们了,你们这帮家伙各个身体好得很,我才懒得逗你们玩呢!”
满月大的孩子能说话,这在这个大院里立刻引起来“轩然大波”,和刘家交好的邻居立刻又蜂拥而至,一个个都想要这个刘琅开口,不过刘琅才不给他们面子,除了能叫太奶外,其余的话一概没有。
很快,刘琅就两个月了,他此时已经能“勉强”地坐在炕上,同时也能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话来,如果放在前世,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能够开口说出这么多的话,恐怕会立刻登上头条新闻,成为一位“网红”,不过在这个闭塞的年代,除了熟人感到一些惊奇外,没有人会对这件事感兴趣,即便是熟人,几天之后新鲜感也逐渐消退,刘琅的生活回归到了平静当中。
刘琅扶着窗户勉强地站了起来,坐在炕头的太奶吓得急忙伸手扶在了刘琅的腰间。
“我的小祖宗,可别摔到呀!”
这个从孙子在太奶眼里比金子银子还要珍贵,平时眼睛都不离开他一下,看到他站了起来可是受惊不浅。
“奶,你别管他,让他练习练习!”
刘琅的母亲还在产假阶段,平时别人上班家里只剩下了这老中小三辈人,刘琅的母亲显然没有太奶那般娇惯孩子。
“不管孩子才两个月大,万一摔到怎么办小祖宗,快坐下,别乱动!”
太奶两只手把刘琅托起来又放到了炕上。
刘琅对着太奶嘿嘿一笑,然后就扶着对方的手再次站了起来,这一次非常稳健,身体没有任何不稳。
刘琅并不是在锻炼,他现在已经基本上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了,他之所以站在窗前,是想看看糊在上面的那些报纸,这上面可都是一九八零年的头条新闻,刘琅要做的
第九章 猴票
“铃铃铃!咣当!”
屋外传来了车铃声,然后院子的铁门被人撞开,不用看就知道,是刘琅的父亲下班回家了。
“滋啦!”
外屋门那刺耳的声音随之响起,父亲就走进屋来。
“东来,快看,你儿子能站起来了!”
母亲大声说道。
“我儿子都能说话了,站起来算什么”
父亲对这个刘琅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还是抱起儿子亲了两下。
“儿子,爸爸给你个小玩意儿!”
父亲把刘琅放下,从工作服兜里套出了一个小纸片放在了炕上。
“什么东西”
刘琅的母亲也凑到了近前。
“一张邮票,今天中午碰到了张先义,他现在从邮局上班,说今年发行了邮票现在卖不出去,现在摊到每个人的身上,让他们都出来卖,结果就卖给我一张,八分钱,没用的东西。”
刘琅的父亲显然对白花了八分钱有些意见。
“八分钱能买半斤大米了,买这东西干什么”
刘琅的母亲也很生气。
“唉,都是老同学,没办法,张先义说要是完成不了目标,那这个月的奖金就泡汤了,他现在一个月才赚二十三块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四口人靠他这二十三块钱能吃饱吗我就买了一张邮票帮帮忙。”
刘琅的父亲解释道,这么一说刘琅的母亲就不再说什么了。
“邮票”
刘琅看向了这张邮票,这是一张不大的邮票,背景为红色,图案是一只黑色毛绒绒的猴子,猴子坐在地上,一双红色的眼睛看着前方,显出一副“傻傻”的样子,邮票左上角写着中国邮政以及庚申年几个黑子,右下角则写着8分以及1980一组数字。
“这是………猴票呀!”
刘琅差一点从炕上蹦起来。
别人不知道猴票的价值,刘琅可是一清二楚,纵然他不懂集邮,也知道这猴票在几十年间价格会涨的多么的离谱,还说浪费了半斤大米,放到三十多年后这一张邮票就值一万块钱,三十多年的时间从八分涨到一万,这么大的升值恐怕比任何股票都强的多吧。
“不行,得让爸爸多买点猴票!”
刘琅心里着急,可他也不能开口说话吧。
“嘎嘎嘎!”
刘琅突然就趴在了猴票上,一边用手指着上面的猴子一边发出喜悦的笑声。
“咦!儿子喜欢,那就送给你了!”
父亲看到儿子如此欢喜自然也很高兴。
“这是猴!”
母亲指着上面的猴子说道。
“猴………!”
刘琅“费力”地发出了声响。
“哈哈,我儿子又会说猴字了。”
父亲大笑道。
“猴………!”
刘琅将这张猴票拿在手里,然后工整放在了炕上,接着在邮票的后面不断用手指点着炕,嘴里还发出“猴……猴……猴………!”的声音。
“嗯,儿子这是在干什么”
父母两人对刘琅的行为非常不解,父亲更是低着头看了看刘琅手指点着的地方,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猴,猴,猴………!”
刘琅一边不断地用手点着猴票的后面,一边发出声音,父母二人不解,都是一头雾水。
“猴猴猴!哇哇………!”
刘琅突然开口哭了起来,哭的同时还用手点着。
父母看到儿子哭了起来急忙伸手去抱,可刘琅挣脱出去,还是用手点着。
“到底儿子要干什么呀”
两人急得满头大汗,刘琅也是心中着急:我的亲爹亲娘呀!这么明显的提示还不明白,难道真要让我开口说话真要是那样,你们怕是会把我当成石猴子孙悟空了……!
“我孙子属猴的,当然是想要更多的猴了!这都不知道,还当爸当妈呢!”
一旁的太奶真是“聪明伶俐”,一下子就猜出了刘琅的意思。
“还要猴票”
刘琅的母亲急忙拿起那张猴票放在了刘琅用手点指的位置。
&nbs
第十章 思想正在解放
刘琅的前世还真对这本大众电影杂志有过一些研究。
这本杂志创刊于五零年,到了六六年被迫停刊,一直到去年,也就是七九年才重新创刊,从七九年到八二年,仅仅四年的时间就发行将近千万册,创下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杂志发行的多项记录,直到几十年后也无人打破。
而现在,父亲买的就是八零年第五期,也就是新发行的一期,封面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她上身穿着一件在刘琅看来土的不能再土的红格子衬衣,下身则是一件浅蓝色的牛仔裤,弯着腰,一张没经过怎么化妆,带着笑意的脸,虽然没有刘琅后世那些流量明星那般美艳,可是纯真而不做作的天然气质不知胜过那些人多少倍。
“看来父亲是被这美女给吸引了。”
刘琅看到这本杂志的标价可是四毛五分钱,父亲花八分钱买张邮票都心疼的不行,怎么会舍得花四毛多钱买一本杂志毫无疑问,面对一个大美女,他失去了应有的“理智”,下面就要看母亲的表现了,是跟他大吵一番还是臭骂父亲一顿
刘琅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盯着两人。
“咦这不是那个演庐山恋的演员吗她叫………叫什么来着”
刘琅的母亲看着封面的那个美女大叫起来,满脸都是兴奋。
“她叫张玉。”
父亲回答道。
“对对对,张玉,还得是演员,穿的衣服都这么花哨,脸上看样子擦了不少雪花膏吧!”
母亲的回答差点让刘琅笑出声来。
“这还花哨简直是土掉渣了好吧!”
不过刘琅也知道,在这个年代所有人都衣着都是千篇一律的黑色、白色和蓝色,艳丽的颜色基本就看不到,一件红色格子衬衫足以让所有人感到惊艳了。
“媳妇,这算什么,你看这个!”
父亲突然神秘起来,把这本杂志翻开,很快,里面的一副图画就让母亲的脸腾的一下变得通红。
“这……这是什么呀!”
刘琅的母亲变得扭捏起来。
刘琅眼睛尖,一眼就看到了这副图画,上面是一男一女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应该是某一部外国电影的画报,而这两个外国人正在做着一个让当下国人“触目惊心”的动作—接吻!
在二三十年之后,别说男女接吻了,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接吻也不是新闻,岛国的小片风行天下,年轻人要是没有看过这种小片,简直就枉费“年轻人”这三个字。
不过在这个充满禁忌的年代,人们的思想被牢牢禁锢了数十年,即便如今国家已经开始进行了改革开放,可是一潭满是泥泽的死水要想流动起来,绝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做到的,刘琅知道,即便是十几年后,一些符合人性但有违某些奇怪价值观的行为还是会遭到口诛笔伐。
一对情侣接吻这种画面在这个时代就到代表着低俗、流氓,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表达爱意的举动,在讲究“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时代中怎么会有如此“不堪”的画面公之于众呢,可是这本“大众电影”就是主流杂志,并非是地摊货,现在将这副图画刊登出来,也就是意味着国家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泥潭一般的国家从举步维艰之中彻底拔出来,而第一步就是要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让整个社会变得轻盈起来。
“这是什么杂志呀!真是………真是流氓!”
刘琅的母亲对着那“不堪”的画面轻轻地唾了一口吐沫,转身就到外屋去做饭了。
“这可是大众电影!”
刘琅的父亲笑着说道,坐在炕边翻了起来,但他看的最多的还是那副接吻的图画………。
刘琅的二叔今年也二十一岁了,刚刚参加工作,
第十一章 一家之主
“刘琅,看看老叔给你拿什么好东西了!”
老叔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球递给了刘琅,还没等刘琅接过来,老叔另外的一只手就已经抓到了一块糕点,然后迅速的放到嘴里大嚼起来。
“小屁孩还有些谋略。”
刘琅心中暗道,同时也很感慨,在这个年代里,几块蛋糕就足以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挖空心思了。
“吃吧吃吧,你都吃了我也不管。”
刘琅不在乎这几块蛋糕,但是一旁的太奶不干了,悄悄地把放在炕上的“龙头拐杖”拿了起来。
顾名思义,这个“龙头拐杖”一边好似一个弯弯的龙头,在刘琅看来这把拐杖非常拉风,只有武侠小说中盟主级别的人物才能把持。
只见太奶神器“拐杖”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用那“龙头”一边勾住了老叔的脖子,然后用力一拉。
“哎呀!”
老叔一声大叫,脑袋差点磕在炕沿上。
“小兔崽子,敢偷我宝贝的好吃的,看我不打死你!”
太奶一声大叫,吓得老叔落荒而逃,她举着“龙头拐杖”,在刘琅的眼中瞬间高大威武起来。
太奶曾经是一家之主,在家里绝对的一言九鼎,不过家主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
在刘琅的前世,父亲曾对他说过,在解放前刘家并不是住在这里,而是在辽北省的省会沈城居住,这座城市可不是现在这座阜城能相比的,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底蕴让沈城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大都市。
据说当时家里有三十几亩地,有三四名长工,如果按照解放后土改的标准,即便不是地主,那也是富农,当时刘琅的太奶也如现在刘琅的奶奶那样,受尽了婆婆的欺负,后来家族分家,刘琅太爷这一支受了不公,只得到了一户破房子,刘琅的太奶和太爷二人不敢有的疑义只能乖乖接受,家里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不光如此,后来太奶一连生了六个孩子,可是大半都在两三岁时夭折,只有刘琅的爷爷和老爷活了下来,一个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不断离去,心里当然会产生变化,从此变得暴虐起来,爷爷和老爷从小就在太奶的打骂中渡过,但是打归打骂归骂,太奶对两个儿子的教育绝对不是旁人能相比的,即便当时民不聊生,但太奶就算砸锅卖铁也让爷爷和老爷两人读书写字。
建国之后,无产阶级专政,太奶和太爷这一支因为家里穷的叮当响,成为了贫农,反观太爷的几个哥哥,最差的也是中农,还有两个是富农,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太爷太奶一下子翻身当了主人,没有受到任何批判,反而得到了几亩地,虽然还很贫穷,但也算是能够温饱了。
后来爷爷读了中专,读的是化工专业,老爷也上了中专,学到是历史,两人毕业后正好阜城大搞工业建设,大量重工业项目上马,于是就被派到阜城工作,一家人也跟着过来,爷爷到了一家化工厂工作,老爷则是到了一家印刷厂工作,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来太奶辛辛苦苦操持着这个家,刘家也不断的添丁兴旺,家人之间也没有任何矛盾,这种互爱互助的传统一直持续到刘琅三十多岁也是如此,这算起来都是太奶的功劳。
所以,即便如今太奶已经老了,老到天天坐在炕上不能下地干活,老到把家中的权利已经交给了刘琅的爷爷和刘琅的父亲,但她的权威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