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还有很多人对西方文化非常推崇,甚至把到外国生活当成自己的愿望,刘琅则说:风水轮流转,几十年后他们的孩子会发了疯似的回来。
总之刘琅给他们三人的感觉就是一副“思想深邃”的样子。
这不是废话嘛,未来三十多年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进程全在刘琅的脑海之中,他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深意,要是有人能够参透………当然,没有人能够参透。
刘琅的无私是所有人都服气的根本,只要有人向他询问不懂的题目,他就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对方,没有任何私藏,所以在机械工程专业,最小的刘琅反而成了最有威望的人,一个三岁小孩子当了一群二十左右岁的青年的头头,这种事情简直比当初他成为高考状元还要稀奇。
随着一场秋雨过后,天气一下子就凉了下来,刘东来到首都看望刘琅母子,顺便把拿来了冬天的衣服。
“儿子,你长高了很多,身体也更壮了,爸都有点抱不动你了。”
刘东来抱着刘琅亲了又亲。
几个月的大学生活的确让刘琅很快的长高,他现在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一,体重超过了四十斤。
“爸,太奶、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他们还好吧”
“好,好,都很好,现在我的事情也不多,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你太奶,她都有点胖了!”
“呵呵,那就好,等放寒假我就回去。”
刘琅最想的就是太奶了。
“是呀!一晃就好几个月了,我也挺想他们的!”
徐文秀也想念自己的父母。
“他们都很好,你们娘俩就不用惦记了,另外我告诉你们,市里现在开始分房子了,咱们家已经分了一套房子,四十六平米,三居室,还有一个厨房和厕所,房子马上就下来,等儿子你放寒假回家就能搬进去住了!”
刘东来高兴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娘俩。
“这么快就分房子了”
徐文秀非常惊讶。
“还不是因为咱们这个有出息的儿子。”
的确,要是没有刘琅这位神童,自己家分到福利房还要等上十年的时间,而现在,他们应该是阜城市第一批福利房的获益者,已经堪比市长了。
一家三口人晚上到附近的饭店吃了一顿,就在华夏大学附近,点了两个菜,一个白菜炖排骨,一个炒豆芽,刘东来还要了二两二锅头,加起来一共是三块钱。
首都的个体户每天都在增加,光是华夏大学附近天天都有新饭店出现,里面的饭菜虽然比食堂贵一些,但味道还是好很多,一些学生有时也会来吃饭,甚至还会喝上几瓶首都产的啤酒。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份,天一下子冷了下来,家家户户的房顶都冒出来黑烟,但是同二十多年不同,黑烟漂上天空很快就消散的干干净净,天气还是那么的清朗,以至于刘琅感觉到那阵阵飘来的黑烟都带着一丝暖意。
“看来后世的雾霾跟老百姓取暖没什么关系!”
刘琅得出了结论。
“下雪了,下雪了!”
昨夜下了一夜的大学,天一亮就放了晴,一夜之间首都银装素裹,学生们手里
第一百零八章 经济会议
在大会堂的一间会议室里,总理和各部委的负责人,加上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们正坐在一起讨论着一年的经济工作,吴荷作为国家智囊之一当然也在其中。
“今年国家生产总值预计可以完成计划,同比增长也在百分之八以上,另外财政收入可以突破千亿大关,但是支出也不少,结余与去年差不多持平吧。”
经委主任正在向大家做着总结,虽然现在是十一月份,距离年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嗯,这几年发展的有点快,尤其是今天,南方很多工厂都很不错,生产劲头很足,很多原料都供应不上了,好在有北方三省支持,这一点老丁你功不可没呀!”
总理看了眼坐在身旁自己的副手丁惠中,正是他坐镇东北督战,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标。
“老赵,那还是不你的主意好几瓶茅台就把胡卫国他们给迷糊住了,看来下次还得用这招!”
丁惠中笑道。
“唉,这次也是难为老胡他们了,可是没办法呀!谁叫他们财大气粗!”
“没错,今年经济形势没有下滑,老卢你的功劳也不小,这次严打很有效,完全遏制了案件的发生。”
总理指着旁边的一人说道。
“我有什么功劳维护社会稳定我们义不容辞!”
对方马上回答。
“明年是改革的第六个年头,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很快,尤其是今年,物价上涨了不少,大家都谈一谈,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总理看着下面的人问道。
物价的确是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前的二三十年里物价基本就没怎么变,可是在最近一两年,物价开始有上涨的趋势,粮油现在还好些,国家控制的紧,就是水泥、钢材,今年一年就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再这么涨下去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粮油都有可能控制不住。
“弘扬同志,我先说两句吧!”
说话的人叫冯友军,是第一副总理,绝对的实权人物了。
“好,那就友军同志先说一说!”
赵总理点了点头。
“从八一年到今年,算是三年时间了,八一年经济增长达到七点三,八二年达到七点五,今年还没完,但是经济看样子能超过八,应该说改革的成效已经展现出来了,这一点可喜可贺,但是刚才弘扬同志也说了,财政收入虽然比去年增加了一成,但是收支跟去年差不多持平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年花的钱太多了,尤其是南方,项目增长太快了,这也是造成钢铁、水泥等这些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好在控制的好,老百姓吃的穿的没有涨太多,但是也涨了一些嘛,比如说烟草,平均价格涨了三成,这不是个好信号。
所以我觉得明年咱们应该稳一稳,把经济增长压在五左右,这样就能抑制住物价,让老百姓放心了。”
冯友军抛出了经济增长过快,要稳一稳的主张。
“友军同志说要稳一稳,的确,物价现在看起来有上升的趋势。”
赵弘扬微微点了点说道。
“老任,你主政粤省,今年北方的钢铁可都是给了你和老项的闽省,如今国家两个特区也都在你的地盘,说说你怎么看的”
赵弘扬看向了一个人,同时在场的所有人目光都看了过去。
这个人年纪也不小了,六十五六岁的年纪,两鬓斑白,不过精神很足,他叫任重远,现在是粤省的第一书记,粤省之内有蛇市和深市两个特区,这两个地方就是国家的试验田,对改革开放有着巨大的意义,也正是有这两个特区的存在,整个粤省都在大搞建设,发展的非常快。
第一百零九章 吴荷发言
“特区卖土地搞西方那一套就不说了,毕竟是特区嘛,一家两家影响不到全局,但是放开私营经济万万不行,雇工八人以上就是资本主义,要是雇工百人千人,那就是大资本家了,如果全国有成千上万个大资本家,那我们国家还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那不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了吗这是国家的根本,万万不能动!”
冯友军一边说一边拍着桌子,显然是发了怒。
“老冯,别激动,别激动,坐下,坐下,喝口水消消气!”
赵弘扬赶紧站了起来拍着对方的肩膀。
“老项,老冯,咱们这些人实际上不懂什么经济,这经济学是个大学问,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说到底就是经济体制的变化,怎么变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只有靠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才能摸索出来,咱们国家可是有自己的经济学家,吴教授,你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刚从国外回来,不如你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说完了厉教授再说,咱们要百花齐放嘛!”
赵弘扬对着吴荷点了点头。
“好,既然赵总理点名,那我就抛砖引玉,先说一说,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妥,还请友军副总理和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导!”
吴荷缓缓地站了起来。?“我们国家从七八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必须要坚决贯彻下去,但是引进技术只是初级阶段,最关键的还是自己掌握技术,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但是五年时间里,我们国家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反应有些慢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管理僵化,跟不上形式,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到这里吴荷看了一眼在坐的人,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管理老化设备老化所有人都知道。
吴荷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提出了承包制,有了很大的改善,自负盈亏多劳多得嘛,可以大大增加工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承包制也有弊端,赚钱了,承包者想得大头,后面的领导不同意,赔钱了,承包者一个人承担责任,承包者不同意,所以承包制度也只是改革的一个方向,并不是目标,只有彻底打破集体制度,个人企业自负盈亏,那样经营者才会没有顾忌放手一搏,企业的活力才会真正释放出来。”
此时冯友军突然打断吴荷说道。
“吴教授,那不就是个体户嘛,我们国家现在可是有很多个体户的!”
“冯副总理说得没错,就是个体户,不过您所说的个体户恐怕都是些小商贩,在道边摆个摊子买些早餐之类,我所说的个体企业是大规模的,雇工超过八人,甚至八十人八百人的企业,只有这种企业才有更多的钱,进而掌握先进的技术。”
“呵呵,吴教授你和项书记是一个路子,我刚才说了,这是资本家行为,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格格不入。”
冯友军冷笑道。
“呵呵,各位,最近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非常好,我给大家读一下,各位一听就明白了!”
吴荷说罢就把刘琅写的小岛经济学念了出来。
故事基本上还是刘琅所写的那样,不过吴荷又加
第一百一十章 考察
..,
“冯副总理,虽然吴教授的一些观点我并不认同,但是解放私营经济,打破七上八下的禁锢,这一点我还是赞同的。”
厉为宁笑着说道。
“你也觉得这是合理的”
冯友军有些吃惊地看着对方。
在他印象这中厉为宁和吴荷两人非常不合,两人分属不同的经济学派,而且他们一位是华夏大学的教授一位则是首都大学的教授,两个学校在各方面都较劲,都想压对方一头,而且对于改革开放他们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吴荷主张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即使是股份制企业也要向私营经济方向发展,而厉为宁则主张以股份制企业为主,私营经济为辅的改革方式。
相比较而言吴荷更激进一些,厉为宁则是温和一些,所以吴荷有被称为激进改革派,厉为宁是为温和改革派。
这也是反映了现在高层之间的分歧,有些高层站在了吴荷一方,认为既然改革就要彻底一些,而另外一些人则支持厉为宁,他们认为可以给企业经营自主权,但是在根本上还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私营经济存在但不能让他们超越底线,冯友军就是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
现在吴荷抛出的这个观点就是要彻底打破私营经济发展的壁垒,一旦取消“七上八下”的限制,那可以想象,到那时,国家的私营经济将一发不可收拾。
“老吴,刘琅写的这篇文章的确立意独特,站在了我们看不到的角度,但小岛经济学这个题目还是小了一些,你在这个场合原封不动的讲出来是有些孟浪了!”
厉为宁看着吴荷笑道。
“呵呵,你错了,越是简单的事情反应出的问题越是有可信度,如果以我们的认识来说这件事,恐怕要列举出无数实例,到最后弄的谁也听不懂,这反而是适得其反了,我相信小岛经济学这篇文章别说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能听得懂,就是十一二岁的小朋友都能听得懂,我准备把这篇文章写成教材,明年就在华夏大学里当做经济学的课本来传授。”
吴荷反驳道。
“哼,你想得倒美,不过我听说刘琅可是工程机械学院的学生,人家以后是造汽车飞机的人才,才不会跟你的!”
厉为宁撇了撇嘴道。
“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刘琅是个经济学天才,如果在这方面专研,未来恐怕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两人竟然当着这帮领导人的面吵了起来。
“什么吴教授,你说这个什么小岛经济学是刘琅写的哪个刘琅”
坐在一旁的丁伟长突然开口问道,他是主管教育方面的副总理,刚才一直没有发言,但是现在听到刘琅这个名字立刻询问。
“老丁呀!这个刘琅就是你亲自接见的那个神童,想不到吧!”
赵弘扬笑着说道。
其实赵弘扬早就知道了吴荷的这篇文章,他本人就是一个激进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对吴荷的经济理论非常支持,几天前私下里两人就见了面,商讨了关于今天会议的内容,他本人对刘琅的这篇文章也大加赞赏,但是他个人的意见毕竟不是全体的意见,尤其是冯友军,此人的观点就与他相左,如果是冯友军只是一个人,那就不是什么问题,但在高层之中持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甚至比例还要略高于激进改革派。
要知道现在国家的真正权利可不仅仅是在赵弘扬这些还算年轻些的干部手中,最高权力的执掌者是那十几位老人儿,邓老、陈老、木老等人,他们才是中国这艘巨轮的实际舵手,就是在这几个人中意见也不统一,这才会引起两派的争斗,他们要是意见统一,那还斗个屁了。
当然,两派的争斗绝非是个人恩怨,实际上他们私下里的关系都非常好,但涉及到国家的前程,那就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理念了,因为一旦上面的决策失误,一个国家就会有巨大危机了,可以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着想,并非是为了私利。
“想不到呀!这个刘琅这么厉害,还弄出了一个小岛经济学出来,先不说对错,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是地雷阵也要趟出一条路来
会议结束后,任重远和项诚二人特意找到了吴荷,对他的支持表示感谢,这次会议如果没有吴荷抛出个小岛经济学出来,他俩恐怕会被声讨一番,因为他们知道,在座的可是有不少人对粤省和闽建省的做法不满,好在这个小岛经济学让这些人闭了嘴。
“两位领导,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那个刘琅小朋友的功劳,要不是他,我可想不出来这篇文章,你们二位要感谢就去感谢他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