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当然,要做到这些也是太难太难,前世那个时代到了二零一七年,国家在大飞机上才取得了突破,国产飞机诞生,可是自主技术也不多,关键部位依旧依赖与国外,所以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
白为任微微点头。
“刘琅,你怎么发展我们就不管了,你们北方工业集团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我告诉大家,现在和大家坐在一起的是一位亿万富豪,是全世界华人首富,手里有超过一亿以上规模的资金,对了,还是美金,所以各位,你们得想办法让刘琅帮忙呀”
所有官员都哈哈大笑起来,显然白为任开始“耍无赖”了。
刘琅倒是无所谓。
“钱是有,不过不能白拿,我可以贷款给大家,我们是公司,利益一定是要有的,要不然我怎么养活手下几百名员工”
刘琅回应道。
白为任马上答复。
“没问题,你可以和秦老他们合作,你出钱,他们可以把技术给你们,这叫做知识产权和经济效益挂钩,这种模式好不好”
“可以呀我们不缺钱,只缺技术哥人才,谁要是有我感兴趣的技术,我不会吝啬美金的,反正这些钱来的容易,没有了我还可以去拿”
刘琅的话很霸气,在场的人也爱听,百年前西方国家从中国抢走了太多的财富,现在也应该换一换了,把他们的钱“抢”过来,刘琅算是为大家报仇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选拔出国人才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正文卷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选拔出国人才小安德鲁被刘琅“忽悠”了,至于说对方“偷”学了技术什么的,他觉得并不是大问题,技术只要自己获得就足够了,再说自己是德国公司,对方是中国公司,双方之间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存在什么竞争关系。
“那好,我同意合作”
小安德鲁终于下定决心,公司是个人企业,他一个人说得算,他同意了别人就不会反对,再说了,钱多了自己的员工福利还能提高一些呢
“哈哈,小安德鲁,祝我们合作愉快,对于这次合作,你们不会吃亏的”
听到对方答应下来刘琅终于长处了一口气。
要想提高技术只能不断的学习,刘琅的水平固然非常高,可终究不是无所不在,他当年在美国留学时学到的东西其实拿到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但这些年他也在不断学习和提高,从国外的期刊论文中,还有通过自我的推导等等,所以他的水平依旧是世界顶级水平,这毋庸置疑。
但在某些细节上刘琅还是怕存在问题,这就是一个相互验证的过程,当然,如果刘琅还是像最初那样亲自带着手下攻关克难,他相信会在三年内把核心技术攻克,只不过那样自己刘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离开阜城了,但自己现在恰恰缺的是时间,圣唐公司那边还好,不太需要他浪费更多的精力,但是风行投资他的时刻关注,现在又多出了一家电视台,真有了一种分身乏术的感觉。
亚洲国际卫视跟圣唐娱乐在本质上就不同,娱乐事业就看内容,好的歌曲好的电影总会卖出好的价钱,当然,这里面营销也很重要,比如林国栋、卢卡斯、叶金生等公司高层都是格莱美、奥斯卡等大型奖项委员会委员。
而亚洲国际卫视就不同了,刘琅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华人发声的电视台,所以立场上就要坚定,要以西方“为敌”,倒不是处处和人家作对,而是说主观愿望要同情“弱者”,敢于揭露西方媒体的阴谋,其实这件事非常有难度,刘琅对莫兰自然是很放心,她立场坚定,对国家有着拳拳之心,可是别人就未必如此了,所以必须要通过一些手段对这些人进行“教育”。
所谓的教育当然不是通过不正常的手段,而是要宣传中华民族的优良文明,要让他们看到国家的良好发展,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
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刘琅已经打算在内地招聘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人才充实到亚洲国际卫视电视台,这些人绝对是当下国家的精英,完全可以帮助莫兰做好工作,而这些都需要刘琅来沟通,纵然他精力无限,现在也有了一些疲惫感。
刘琅的精力是无人能比,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不是他睡得少,而是他的睡眠都是深度睡眠,他睡一小时相当于别人睡三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则是看书学习,所以外人看刘琅天天不睡觉,但其实他休息的时间是比其他人还长很多,要不然就是机器人也受不了,这样他都感到了疲惫,可想而知工作有多累了。
所以现在刘琅开始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让他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刘琅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多见识才能涨本领。
当然,完事开头难,只要一切都步入正轨,那剩下的事情就会按部就班的执行,凡是都要向前看,现在是九二年,再过五年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
刘琅和小安德鲁达成合作,北方工业集团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忙碌了一个下午把合作协议弄了出来,两人在上面签字,这就正式生效了。
晚上刘琅宴请德方人员,专门杀了一只羊,来一次全羊宴,小安德鲁一个人就吃了好几斤肉,还喝了两斤多白酒,卡明斯基也在一旁作陪,小安德鲁会说一些俄语,两人相谈甚欢,到最后也不用语音沟通了,感情都在酒里。
小安德鲁在阜城待了三天,卡明斯基陪着他在阜城各地溜达了一圈,到处吃一些小吃,这可让陪着二人的北方工业员工“遭了罪”,这两家伙太能喝酒,就是两块排骨也能喝上一斤,喝上酒就聊个没完没了,能吃上两个小时。
现在卡明斯基真是享福了,一天也不用上班,每个月工资还不少,王振东给他配了一辆车,他就天天开车到处溜达,阜城所有地方都溜达遍了,下个月准备到首都和自己的老婆儿媳妇汇合来一次国内旅游,当然,他的三个儿子那是北方工业集团的主力干将,每天都在车间里干活和中国的员工非常融洽,几个月的相处后连汉语都能说出几句了。
送走了小安德鲁,刘琅开始在全场选拔前往安德鲁斯的员工,一共是十五名,十名大学毕业生五名工人职工,这样的选择没有人不同意,毕竟这次是针对数控机床的学习工作,其中涉及很多高尖端的理论,那些工人职工虽然能力很好,但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是先天不足,只有经过系统化训练的才能明白更深的理论,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比如说马明,他前几年自己报名了阜城矿业学院的成人教育,自学了力学、电学等专业课程,理论水平已经达到了至少本科的程度,还学习了英语等课程,这样的人在北方工业集团也有一些,公司注定会重点培养他们。
选拔的第一步是自愿报名,全场有将近三百名职工,报名的人数高达七十多名,这个比例让刘琅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大多数员工都希望能提高自己,当然,另外那些员工并非是不想报名,而是觉得自己本领不够,跟那几位“高手”相比有差距,报名也没有用,这让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二轮就是要比拼谁的本领大了,这次选拔完全采取的是公开制度,员工在车、磨、铣等基础工艺上进行比拼,然后是刘琅亲自出一道考题,对某个零部件进行加工,最后才由刘琅、杜松等几个认进行评选,每一轮的考试结果都会在所有员工面前展示,谁赢在那里谁输在那里一目了然。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机床行业研讨大会
选拔进行了四天时间,四天后十五名职工脱颖而出,全部是工厂里的顶尖人才,年龄最大的是马明,今年也不过才三十三岁,最小的是两年前毕业的大学生,才二十五岁而已,这些人会被派往安德鲁斯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工作,当然,他们的生活费都是由北方工业集团承担,在国外每人每个月会有两千马克的生活费,同时国内的工资也会继续发放给他们的家人,春节的时候他们还有为其十天的假期,来往的差旅费全都由公司出,如此优厚的待遇让所有人都很眼热,不过只要他们有本事,以后这样的机会有的是。
这十五人还要到首都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德语强化培训,尽量在两个月内把德语水平提升上去,当然,他们不是刘琅,两个月时间学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事情,起码他们要做到了解这门语言的读法,好在他们去的是工厂,不是学校,两个国家的语言虽然不通,但在工艺技法上还是一样的,另外在德国刘琅也会聘请当地的留学生每天为他们补习语言。
表面上看只是十五个人去德国学习,好像花费不高,但实际上支出要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多,为此刘琅已经让王振东筹备一个北方工业集团驻德国的办事处,在那里派驻两位员工专门协调一切事宜。
事情十五个人定下后也不迟疑,立刻赶往首都,刘琅已经让驻首都办事处的人联系了外国语大学,到时候他们将接受两个月的全封闭学习。
先是语言学习,然后是到德国进行工作,这种压力其实比他们在国内还要大,这就是挑战,敢于接受挑战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完成挑战,他们这几个人也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有多重,如果他们顺利完成,回到公司后必定会委以重任,甚至成为带头人,以后就是公司的高级专家,伴随而来的就是巨大的财富,财富还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对公司的作用,刘琅告诉他们,只要能把对方的技术学到手,哪怕只有五成,那对于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大功劳,公司未来的生死存亡就在他们手中了,连刘琅都这么说,他们甚至产生了一种使命感,觉得如果完成不了期望那就没脸回来了,所以这十五个都带着“视死如归”的信念,不成功便成仁!
这十五位“壮士”为了北方工业集团的荣誉与未来前往德国,其他人当然还得努力工作,今年的任务可真是不少,除了要完成年初下达的任务外还得为安德鲁斯公司生产多个型号的零部件,不过刘琅还要做更多的工作,工业部要在阜城召开一个全国数控机床下游产业工作部署会议,到时候江波涛将亲自前来,同时全国三十多家规模企业都要来参会。
原来工业部在阜城组织会议时不少的企业都不怎么在乎,觉得阜城太小,北方工业集团也没有支柱性的工业产品,撑不起一个行业给他的重任,说白了就是看不起他们,但是现在不同了,“探索一号”的横空出世让北方工业集团成了全国最耀眼的明星企业,甭管什么“十八罗汉”还是大型国企,他们都服服帖帖,你不服也不行,机械行业就是如此,谁能造出更先进的设备谁就牛,不要觉得我是一家拥有超过千人的大型国企就厉害了,比的又不是谁人多,那么多人都干不出个数控机床丢不丢脸
他们还真不丢脸,说实话,北方工业集团制造出第一台国产机床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人们在赞扬之后也有了一些其他声音,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为什么这第一台国产机床是一家私有企业制造出来的呢为什么不是沈城机床厂为什么不是金陵机床厂为什么不是汉口机床厂我们国家不是有大名鼎鼎的“十八罗汉”吗为什么这十八家机床厂没有制造出来
所谓的“十八罗汉”指的是建国初成立的十八家基础机床企业,这十八家机床厂在新中国初期名噪一时,各领风骚,为我国工业制造的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比如沈城第一机床厂被称为降龙罗汉;哈市第一机床厂被称为探手罗汉;沈城第二机床厂被称为坐鹿罗汉;沈城第三机床厂被称为举钵罗汉;首都第一机床厂被称为过江罗汉。
从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末期,这十八家机床厂绝对是国内机床行业的大哥级人物,甚至在七十年代初期一些机床厂就开始研制自动化车床,这其实已经可以列为数控机床了,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最终成功,可是也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
很多人都很纳闷,这些实力强大的机床厂为什么没有制造出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控机床。
真正的原因只有业内人士才明白,所谓的自动化车床并不太难,但关键是达到什么精度,还有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制造一个拖拉机轴承与制造一个轿车轴承一样吗双方差着好几个等级呢。
“探索一号”的钻头半径只有零点五毫米,偏差范围在零点一毫米左右,几乎比头发丝的直径还要小,这种精度让所有人感到窒息,而且“探索一号”的控制性系统相当的强大,可以实现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运转,理论来说可以制造任何有规则形状的轴承。
精度和强大的控制才是数控机床的根本,看似容易,实际背后的技术太复杂了,材料、打磨工艺,设计等等等等,总之是太复杂了,反正就是造不出来。
正是因为专家们非常了制造解数控机床的难度,所以当北方工业集团制造出了“探索一号”时很多人并不相信,觉得对方是个骗子,是在忽悠外行,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部将“探索一号”带到了首都,让那些专家们亲眼见到、亲手摸到这台机床。
直到这时他们才真正确认这是真的,就算芯片是外国货,但那种设计和蕴含的工艺技法完全是国产化,跟西方的机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种技术让他们彻底服气。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机床下游产业
在面对人们质疑时,那些机床厂的负责人都承认自己比不过北方工业集团,水平不行我就承认好了,这没什么磕碜的。5v八5v八5v读5v书,o
虽然当众承认技不如人有些丢面子,但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北方工业集团能够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大家都是中国人嘛,就算是有个刘琅,可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呢,我们人多势众,如果努力很可能会赶上对方的。
这就是很多机床厂负责人的心态,可是他们忘了一句话,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风光无限的“十八罗汉”早已经今非昔比,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化的浪潮中罗汉变成了沙弥,很多都开始走了下坡路。
当年大众汽车国产化让一些企业实现了升级,这是件大好事,但大部分企业却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就此消亡下去,仅仅几年时间就有一半的厂子出现了亏损,亏损额逐年增加。
这就是全国机床行业的现状,最好的机床行业还是在辽北省,第一和第二机床厂每年光是为大众汽车提供零部件就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嗯,也只能称之为不错,但不能称之为很好,只是让他们没有亏损而已,最好的还是北方机械工程建设集团,他们是去年在国家的统筹下成立的一家集团,是由数家机械制造厂组合而成,这些制造厂以前都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当然,所谓的规模小是指跟“十八罗汉”相比,其实并不小,每一家都有几百近千人,通过整合形成了一家拥有一千一百多名职工的中等规模企业,北方机械工程建设集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北方工业集团提供下游产品。》八》八》读》书,∞o
如“十八罗汉”这些大型机床厂都有一种使命感,觉得自己是国家制造业的栋梁,他们也的确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是数控机床涉及基础行业太多,要想一一攻克谈何容易,最起码你得需要时间和金钱,金钱就不说了,最少也得几千万人民币,恐怕还不够,这一点就难住了大多数人,即便有的厂长东挪西凑能拿出一些钱,但是时间又是一个问题,没有个七八年以上的积累你也别想。
用七八年时间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一个项目上,而同时在这段时间里还无法产生效益,这对一家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别说七八年了,就是一两年时间都挺不住,要知道北方工业集团可是花了三年时间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购买大量的设备,三年里没有任何收益,总共花了五千多万美金,即便后来两年制造出了产品畅销国内,但以五年时间来算刘琅的亏损率还是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试问整个国家那个工厂敢这么做
提高工业水平本质上还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尤其是国家的很多企业基础本就不行,要想突飞猛进的提升只能在资金方面下力气,他们哪有那么多资金所以很多方面都是由国家来主导,每年给予大量的科研资金,但话说回来,国家给的钱再多也是由多家企业来分,每一家企业最多能分个一千多万人民币就不错了,这些钱到了企业也不可能全部用在科研方面,还得照顾其他品类的产品设备,这就造成了无法形成合力的局面。
而国家成立了北方机械工程建设集团,这个集团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为北方工业集团提供下游产品,刘琅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性非常强,国家下拨的资金能很快就用到正地方,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北方机械工程建设集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虽然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盈利,但是每个月利润都能提高一些,工人的水平也在刘琅的帮助下提升,这种潜力已经显现出来,所有人都看好他们的发展。
这次工业部在阜城举办的机床下游产业研讨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发展数控机床行业,什么“十八罗汉”你也别装大哥了,装大哥也没有理你,还是踏踏实实想一想下一步如何做吧。
七月中旬正是阜城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室外最高温度能达到四十度,干热干热的,不过在北方工业集团的会展中心里凉气宜人,来自全国制造行业的两百多名专家云集于此,江波涛带领着两名副部长亲自前来主持会议。
在会展中心最前方放置着一块巨大白色帷幕,一台投影仪正在放映着彩色照片,照片中的内容就是机床的下游产业,而刘琅在一旁不停的解释着。
首先是模具行业,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其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对物品外形的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制件的一致性高、制件的精度较高和节能节材等特点,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