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汽车产业,而这个产业是由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和服务提供商组成的覆盖汽车整车、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回收全过程的庞大产业链。
最重要的是工程机械,这个行业作为机床行业的重要下游行业,需要较多种类的机床设备,包括各种规格的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磨床、齿轮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等,以及大量锻压设备如大型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切割机、自动上下料的各种压力机等。此外,工程机械行业还需要焊接机械、喷漆与表面处理等设备。
这些都是大框,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而刘琅又开始深入到各个细节。
首先是机床主体,它是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床身及底座铸件、主轴及变速箱、导轨及滑台、润滑、排屑及冷却等部分,这些需要谁来做
然后是传动系统,这是数控机床的重要“脉络”,主导机床各部分的有序进行及完成机床的工作,包括刀具、传动机械和辅助动力系统,就刀具部分而言,包括保护装置、刀库和换刀装置,传动机械还包括滚珠丝杆、直线导轨和蜗杆副三个部分,辅助动力系统则包含液压系统和启动系统两个部分。
最后是数控系统,这可以说是数控机床的灵魂所在,是机床完成各项功能和作业精髓所在。数控系统基本分为两类,一是驱动装置,它包括高速主轴、力矩电机、直线电机、普通电机和步进电机;二是控制及检测装置,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进给伺服控制模块、位置检测模块等。11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能不能把技术送给我们?
数控机床还有产品链,总体来讲包含加工中心、金属切削、特种加工、成型加工和其他部分,加工中心多轴联动、柔性加工单元;金属切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镗床、数控钻床、数控磨床、数控冲床;特种加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床、火焰切割机床、激光加工机床、高压水切割机床、数控自动焊接设备;成型机床数控压力机、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弯管机、多坐标测量机。
可以说数控机床的下游产品几乎就把整个制造业都囊括在内,而涉及的行业更是包括国防军工,如航空航天、核工业、舰船产业、兵器制造;石油化工;船舶产业,如造修船及船舶相关;机械行业,如机械制造等;
众人一边听一边记录,就是江波涛的笔记本上也记得密密麻麻,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如此详细的说明,投影仪下的近百张图片罗列的非常清楚,而下面的那些厂长们都在琢磨自己能干什么。
第一天刘琅把下游产品以及产业的分析说得通透,第二天江波涛主持会议讨论,这一下就发现大量问题了。
国家的机床厂以前都是各自为战,没有任何配合,一家企业搞了某个产品另外一家也不服气,那我也来搞,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很有“实力”的机床厂不屑于去弄那些低端的下游产品出来,比如什么轴承、滚珠、冶炼等等,觉得自己要弄就要弄主轴、电火花成型机床、火焰切割机床这些高大上的品类,这才能无尽所能。
倒是有几个“罗汉”非常低调,比如说哈市机床厂,他们这几年已经不行了,厂子连连亏损,曾经的“罗汉”沦为了沙弥,看着其他人争来争去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腰杆不硬嘛,说了人家也不会停,最后能让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突然一个人高声说道。
“江部长,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是汉口机床厂的厂长李国忠,年纪在四十五岁左右,这个年纪当上处级大厂的厂长已经算是年轻人了,他这两年带领汉口机床厂发展的很快,今年年初还和西门子公司达成合作,花了三百万美金买了对方一台数控机床,据对方说这是全世界最顶级的机床。
当然,最顶尖的机床也不值这么多钱,起码在国际市场上一百万美金就能买到,你以为是光刻机呢但有如此魄力还是相当了得。
“国忠呀在场的没有外人,有什么问题可以提”
江波涛回答。
“谢谢江部长,刘总,我知道您是咱们国内制造业的第一人,没有人能够和你比,我们跟您差远了,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探索一号的时候我激动的哭了出来,因为这是我们国家自己造的,外国人的再好也是别人的,所以我要感谢刘总,不仅仅是我感谢你,我们所有人都要感谢你”
李国忠上来先是给刘琅扣了一顶“高帽”。
“李厂长,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吧,不用给我戴高帽,咱们都是一家人,也用不着这么客气”
刘琅摆了摆手。
“好,我这个人是个直肠子,有话就直说了,刘总你能不能把“探索一号”的技术拿出来,让我们学习学习”
李国忠突然加大了声音,好像是在为自己壮胆。
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江波涛皱着眉头,其他工厂的负责人都缩了一下脖子,尤其是王振东,脸色阴沉似水,如果不是人太多他敢直接过去打对方。
把技术拿出来,这人是个什么思维北方工业集团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掌握了核心技术
刘琅就坐在那里没吭声,脸色倒没什么异样,让人看不出他再想什么,而现场也安静的吓人。
江波涛此时开口。
“李厂长,你是不是糊涂了,工厂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核心技术吗你们汉口机床厂会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拿出来给别人看吗
我倒是想像你一样向外国人去要,可惜他们不理我”
江波涛没客气,他也觉得这个李国忠太过分了。
刘琅突然笑了一下,然后开口道。
“各位,我先说说这探索一号花了多少钱吧,北方工业集团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开始研发数控机床了不对,应该是在八年前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那天算起,从那时起,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会获得两百万美元的科研费用,这些钱是我买变形金刚专利的收入,给了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了。
五年前北方工业集团成立,前三年我就是在培养人才和购买设备,五年下来花了五千万美元吧,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四个亿,有人会说国家不是每年给你一个亿吗足够了,其实这笔钱是给阜城的,宋高官知道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
宋立峰就坐在一旁,他如今已经是辽北省高官了。
“这些钱都花在了企业改革上了,刘总的办公楼都是他自己拿的钱,他不仅仅没有花国家的钱,还拿出一个亿给了阜城政府用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那些棚户区回迁住宅就是用他的钱建造的,这一点整个阜城人民都知道”
宋立峰冷冷地看了那个李国忠一眼说道,他是国家高级干部,说话当然得注意,可是心里早把对方骂的狗血淋头刘琅做的事情你能比吗毛都比不了,还大言不惭的开口要技术,精神病吗
李国忠当然听出了对方的口吻,脸上一块白一块黑,此时他已经开始后悔,为什么自己会提出这么一个“傻b”的问题这下可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刘琅看着大家接着说道。
“可能有人会想,这个刘琅为什么连国家给的钱都不拿他是不是傻了
如果你们这么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钱很重要,谁都需要钱,可是我们要弄清楚怎么才能永远赚钱,对我们工业制造来说,只要我们能够制造出世界先进产品,那自然就是钱了,这就相当于一个聚宝盆,只要有这个盆在,那就不会没有钱。
在坐的都是国家知名制造厂的负责人,你们应该有普通人达不到的觉悟,普通人想着赚钱养活自己,你们要想着如何养活所有人,所以李厂长刚才的话我很理解,你也是为了职工着想”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国家机床产业的未来………
刘琅的话出乎大家意见,他们要是和刘琅换一个位置,脾气不好的恐怕就把凳子砸过去了,好脾气的人也得冷嘲热讽一番,比如发出“我从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感叹,但刘琅恰恰没有嘲讽对方,还表示同情,这种大气概是一个十几岁孩子能拥有的吗
江波涛也是默默的叫了声好,刘琅这气势完全是另外一个境界,就好像一个大人面对小孩子一样。
刘琅接着说道。
“国家现在还很困难,方方面面都要钱,我有钱就多做一些不算什么,而且我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我自己也得到了满足,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很高兴,只是这种高兴不是由衷但高兴。
既然不是由衷的高兴,那我就帮帮你们,李厂长让我把资料拿出来,可以,我现在就宣布,“探索一号”在研发过程中的所有参数我都会无偿拿出来送给大家!”
“啊………!”
现场两百多人一起发出了一声惊呼,自己难道听错了连王振东河杜松等人都不可思议都看着刘琅,别人以为刘琅可能是在开玩笑,是在讽刺李国忠,只有他们知道刘琅从来不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他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会这么做,可这么做不是把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的成果白送给别人吗这是为什么
“各位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我是说真的,就是把所有资料送给大家,里面包括各种参数,没有任何保留都送给大家。
可能有人觉得我很傻,呵呵,说实话,在坐的人绝对没有我聪明,要不然你们也能三岁参加高考了。
我为什么这么做我可以告诉大家北方工业集团追求的是什么,在我们九大基本法则里写的清清楚楚,我们要做全世界最好的制造企业,怎么做到这一点
创新、创新,再创新,就是这么简单,如何做到呢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就是不断的激励自己,让自己始终有一种紧迫感,现在北方工业集团在国内制造业方面是绝对的老大,即便我们的产值还不是最多,但我们的附加值最高,我的产品都是供不应求,制造出多少就能卖多少,这就是我们的豪气。
我们在国内已经没有对手了,你们都不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对手,我觉得这不好,对我们自己不利,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和你们比,是和国外比。
探索一号的成功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现在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那么这些资料送给你们又何妨我不在乎!”
刘琅这霸气十足的宣言把所有人都镇住了,这是真正的“伟人”呀!
刘琅是怎么想的呢两个原因,一是他真的是希望其他企业也发展起来,在前世“十罗汉”的结局大部分都很无奈,新千年之后,所有的机床厂都开始了转制重组,有的还相互合并。
比如说辽北省成立了沈城机床集团,这是由三家罗汉厂合并而成,分别是生产卧式车床、专用车床的沈城第一机床厂;生产钻床、镗床的沈城第二机床厂;生产六角车床、自动车床的沈城第三机床厂,三家企业共同组成了沈城机床集团这个行业巨无霸。
后来,沈城机床又兼并了以生产镗床和铣床闻名的罗汉厂——昆阳机床,一身集四家罗汉厂,沈城机床集团在中国机床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到了二零一一年,沈城机床集团在美国加德纳公司的权威统计中以亿美元的产值问鼎世界第一,表面上风光无限,但背后就危机重重。
如果说一一年是沈城机床厂高处不胜寒的一年,那么只在次年就是沈城机床走向亏损的开端。一二年到一四年期间,沈城机床销售收入仍旧是全球机床行业的第一名,不过其利润却出现了明显下滑,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甚至是亏损的。
全球销售额第一,利润却断崖式下跌
沈城机床前董事长表示,关键在于核心技术控制在外方手里。沈城集团数控机床上的数控系统只能依靠进口,而数控系统的成本平均占据了机床总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沈城机床还算是不错的,毕竟有过极短时间的辉煌,其他厂子就没有这么运气了,比如说李国忠任厂长的汉口机床厂,到了一七年左右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拍卖也不远了。
至于说阳南机床厂和沪市机床厂也都沉沉浮浮,经历过上市又退市的动荡后归于平庸,连海机床厂更是爆出了总经理携款潜逃的丑闻,内部管理一塌糊涂就更不用说企业发展了,倒是济阳机床厂以龙门刨扬名国内外,但利润也是不高,可起码活了下去。
虽然“十罗汉”的发展受到了企业本身制度的制约,但是他们毕竟都是曾经国家的龙头企业,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尤其是那些产业工人在国家未来制造事业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刘琅是不会忍心让他们重蹈覆辙的。
说到底还是核心技术不行,当然,核心技术不是一撮而就得来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如北方工业集团这种能拿出三年时间,什么也不干就是积累技术经验的行为换成任何一家工厂都不能重复,物力财力加上刘琅的带领才让北方工业集团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整个国家都为之震动。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北方工业在数控机床方面的技术太过于领先了,如今北方工业集团的技术水平,应该相当于前世国家大概十年后国家的整体水平,差了十年的发展时间,而且这种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对北方工业集团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垄断嘛,垄断的情况下才是商品利润最大化的阶段,这是经济规律,可这不是刘琅想要的结果,他是想提升国家的整体水平,让国家的工业都一起发展起来,北方工业集团自己玩多没意思
而且技术提升光靠一个人一家企业是无法做到最大化,一个行业门类太多太多,要在一个门类上发展到极致都不容易,更不比说各个门类一起发展了,未来时代企业发展的趋势是做精某个门类,至多两三个门类,再多的话就很难了。
:。: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于公于私都要做
未来北方工业要向汽车行业发展,汽车行业也有很多门类,如发动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行走系统和冷却系统,你一家企业根本做不来这么多,北方工业集团只能选择其中一项或者两项来做,比如发动系统和传动系统,其他的就要交给其他企业来做,到时候四周一看国产企业没有一家能配合他,那就不好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刘琅决定把技术拿出来,给所有人分享,这些技术不仅仅只是机床方面的技术,而是涉及整个制造行业,就好比武侠中的顶尖内功功法,学会之后就能一通百通,随便一拳一脚都带有威能。
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毋庸置疑,可能国人缺乏创新能力,毕竟这是历史原因,一个农业国家从不会主动自我改变,但是国人对于一项技术的改造能力那是当世无双,只有一项技术传进来,经过一系列改变后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甚至这些结果连技术的发源地都想不到。
刘琅把这些技术传播出去,尽量让更多的人学会,这些工人中必定藏有高手,技术在他们手中也一定会得到发扬光大,谁知道以后他们能创造出什么技术来
即便这些机床厂以后还可能没落,但只要培养出一批产业工人,这些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还是会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这就是大功一件。
于公刘琅要这么做,而于私,刘琅也要这么做。
别看在其他人眼里“探索一号”象征着国家最高科技,其他人都无法望其项背,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也只能算是勉强二流,小安德鲁来北方工业集团时基本上就没怎么在意,在他眼里这种机床太普通了,不足以让他感到惊叹,当然,他没有参考中国的工业平均实力,如果参考这一层的的话那他就不是那种态度了。
先不说达到世界二流水平了,就是这台“探索一号”的控制系统,也就是伺服系统不也是没有解决呢吗还是通过国家的外贸公司在德国获得,每一套系统得三万多美金,伺服控制系统才是数控机床的灵魂,灵魂都解决不了叫什么自主生产
所以对刘琅来说“探索一号”的技术只是通向更高技术的一个阶段,不是什么高深技术,接下来公司会向更高的山峰攀登,刘琅为何还要留恋这些呢
至于说别人得到这种技术会对北方工业集团形成威胁,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刘琅花了三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弄出的各种技术岂是那么好学会的就算把这些技术告诉对方,你也要有人来完成它们才行,光是实现恐怕其他人就得花费两三年的时间,甚至其中一些工艺别人也学不会,到时候还得来找刘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