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第三百一十四章 文化和制度的缺失
当然,娱乐事业对刘琅来说充其量只是个副业,即便未来叶金生搞的好,他也就是多些钱罢了,对于国家没什么贡献,他关心的还是工业,这才是根本。
元旦后不到半个月,国家召开了大会,会上由赵弘扬汇报了一年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扶持企业引入外资和技术、全力扩大商品种类、鼓励外企在华投资。”
这是未来五年国家重点的任务,与《第三产业浪潮》中所写几乎完全一样。
“看来国家还是采纳了我的建议,也好,该来的总是要来,这本国家未来五年发展问题也该露面了!”
刘琅手里拿着一摞纸,这本书才是关键………!
国家的改革开放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一件大事,它将一个孱弱而落后的国家带出了泥泽,改变了十几亿人的命运,国家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当十几亿人的腰包里有了钱,这是否就说明国家富强了呢当然不是,这只能说富裕了,但并不能说是强大,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有钱,还要有自信,这体现在自信文化和自信的制度。
中国拥有着自己的文化,谦虚、礼让、文明、坚韧、勤奋这都是优秀的文化,而在这个时代,还要加上尊重这一项,尤其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更是尤为重要。
而制度方面,或许有些人认为美国式的民主非常好,连总统都由老百姓来选举,世界所有国家都要学习人家,可实际上那是对民主的误解,即便是美国总统也绝不是由所有老百姓选举出来的,他们实行的是一种所谓选举人的制度,真正的民主西方倒是出现过,那就是法国大革命,其结果就是血流成河。
到了三十年后,世界科技和文化都在迅猛发展,全球化下的人类社会更像是一部巨大机器,既存在差异又保持着同步,而让这台机器不停运转的基础应该是法制,即便是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但每个国家所制定的法制一定要符合人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公平原则。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却忽视了文化和制度的发展,这也为国家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国家工业为什么大而不强为什么中国制造出的衣服、皮鞋、玩具等商品享誉全球,却没有几种能拿得出手,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更不用说什么汽车、飞机、芯片这些支撑国家工业基础的产品了。
就是因为国人在赚钱的过程中失去了勤奋、坚韧这两种优良传统,不去下苦功研究,将国外的东西拿过来稍加改造就去赚钱,变得浮躁而缺乏耐性,反正什么来钱快就搞什么
还有,国人在有钱之后,整个社会到处都充满了一种以利益为根本的扭曲关系,人们变得自私自利,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真诚,似乎只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钱,人们可以去拐卖儿童;为了钱,人们可以去杀人放火;为了钱,人可以去碰瓷乞讨;为了钱,一些官员可以不顾多数人的利益,那些最基本的人性在钱面前一文不值,以至于在二十多年后会出现老人摔倒没人敢去搀扶,路遇小偷,没有人敢上前大喊一声的现象,甚至有人这么做了还会
第三百一十五章 当头一棒
首先就是最先要解决的事情,就是国家加大的开放的力度,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一个失控的局面,一个只为引进而引进,完全不去理会市场的大乱局。
刘琅前世,这段时期开始于八六年左右,但是现在国家在新的五年规划里明确指明要全力开放,这就是让那段大乱局提前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什么样的乱局呢,说白了就是重复引进国外的生产线,而且根本不考虑这些生产线是否过时,大部分生产线都濒临报废,这些过时的乃至报废的生产线卖出了数倍的价格,堂而皇之的以高科技引进国内,最后大都以无法使用而告终。
这个时期如果一个外国公司不能使政府接受合同购买他们的产品,他们完全可以下到省市级的单位完成一对一的交易,就这样他们卖给了中国大量劣质设备和过时技术,由于对高技术的狂热,任何称为高技术的都能卖得很好,即使它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或者中国本来就有了更好的技术。
刘琅前世就看过关于这段时期的很多材料,企业的浪费和愚昧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比如南方一家轧钢厂引进上千万美元的设备,因动力问题无法解决长期闲置,最后只能报废;川省花了八亿元从岛国引进了一整套维尼龙生产设备,建成后发现天然气供一应无法解决,就算把重庆钢厂的天然气全部移过去也不够维持一半的开工;大庆化肥厂引进一条美国生产线,将原有职工1520人一精一简到315人,其后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技工素质无法保证专业协作,两年后不得不“改回去”。
还有盲目引进,利用率低下,在87年,汉江市对引进工作进行普查,发现全市87家企业共有911台设备,价值5100万元,长时间空置,有的连包装箱都没有打开。87年12月15日的美国《商业周刊》估计,中国工厂的闲置设备价值约2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为一年前的引进设备。
另外成套设备偏多,技术性引进少,在引进热中,成套设备占80%,单项设备占17%,而被当作目标之首的技术引进则只占3%。很多设备引进后,其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和设备维护等仍然全部依赖外国公司。
重复引进,缺乏规划,1986年前后,沪市共引进12条彩电生产线,两年后,只有7条在运转,其余的全部闲置报废,此类现象,在各行业和地区比比皆是。
在引进热中,泥石俱下的事情常常发生,比如青江省通过港岛的一家贸易公司,从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引进了一套混凝土输送泵,结果发现竟是30年前的旧设备,整套设备除了标牌是新的之外,其他部件都已磨损不堪。
诸如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对于国家来说,大量的浪费让外汇白白流出,让原本外汇储备就不多的国家更是捉襟见肘,到八六年底,全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137.8亿美元,相当于出口总额的52%。
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造成了不必要的竞争,以至于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在八六年一年就有9个省市一起从意大利某家公司引进了9条同一型号的“阿里斯顿”电冰箱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价格均为3000万元,年生产能力30万台。一时间,中国先后产生了徽省美菱、牡丹江北冰洋、南京伯乐、沪市远东、景德镇华意、重庆五洲、宝鸡长岭、兰州长风和中意冰箱,组成了所谓的“阿里斯顿九兄弟”。
在其后的家电抢购热中,这些企业还都风光一时,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极盛时,而10年后,8家早已不复存在,仅剩美菱一家………。
&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针见血
..,
“刘琅这个家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一个刚满五岁的孩子知道这么多东西不光知道,还能做出如此深刻的剖析,这份本事,简直把政府里的那些高级智囊们甩出不知多少条街了!难道,他真的有特异功能要不然怎么解释他这些种种神奇的行为呢”
赵弘扬作为国家最高层之一,按理说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可是事实让他对刘琅有了各种想法,要不是有特异功能,一个五岁小孩子怎么能想到这么多的东西
会场上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所有人都在低着头翻看着手里的小册子,同之前大家在讨论第三产业浪潮时那热烈的气氛完全不同,此刻只有压抑。
“好了,大家开会吧!”
邓老突然开口道,大家都是一振,然后抬起头来看向了这位老人。
“大家好呀!刚刚开完会,原本想休息休息,不过刘琅不让大家休息呀!你们要是想埋怨,就去找刘琅算账吧!”
邓老还是一副非常幽默的语气。
“呵呵,老人家说笑了,我们怎么会和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计较这些”
一位官员开口道。
“五岁小孩子唉,他要是五岁小孩子,我这六十多年的老头子可是白活了!”
另外一名官员笑了笑说道。
“是呀!一个五岁小孩子竟然能写出这么一本书,真是不可思议呀!”
一位官员说道。
“那一本第三产业浪潮我还在学习,现在又写了这一本国家未来问题,我这脑袋可是真有些不够用了!”
一位官员接口道。
“你不够用,我也一样,不过,这本书的语言可是够厉害呀!刘琅这个小家伙是怎么回事刚才还给我们展现出大好的希望,现在又泼了一大盆冷水,前后矛盾嘛!”
一人有些不解。
“老杜呀!我看也不能算是太矛盾,社会发展嘛,一定会有大量问题出现,这是必然的,别说以后,就是现在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不过刘琅这本书,可真是让我有些出乎意料,真的会有这么多问题吗”
另外一人道。
“问题是有的,只是我们想不到而已,不过很好,刘琅替我们想到了………这个小家伙,脑袋里面到底有多少东西他的水平我看比你们办公厅的人强多了!”
邓老笑着说道。
“老人家说得没错,别说是那帮秘书了,比我都强多了!”
赵弘扬笑着回答。
“邓老,这些问题您怎么看”
赵弘扬问道。
“我这两天一直再想,美国当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岛国当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他们是否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呢那么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邓老自言自语道。
“邓老,美国的飞速发展完全靠的是战争,尤其是二战,他们没有遭受打击,反而向世界兜售武器,这些武器是他们强大的根基!”
一个人回答。
“没错,战争的确让美国大发横财,但是他们的工业也的确非常好,不过这些都是以剥削工人为基础,这与咱们国家是不一样的!”
一位官员说道。
“岛国的崛起那也美国人在背后支持,不过他们那样的发展可要不得,主动权全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人一句话,就得让他们国家陷入瘫痪。”
“是呀!咱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不能照抄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刘琅也说了,这是一场从没有过的大事件,在未来会创造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可他同样也说了,我们面对的问题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必须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才能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形势,这个结论还是非常准确的!”
赵弘扬说道。
“是呀!就好比我们要过一条河,河里面没有船,谁也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可我们还得必须渡过去,怎么办掉头离开不过了当然不成,过不去就没有出路。
不顾一切冲过去也不成,淹死了怎么办那就只能摸索着一块块石头小心的渡过去,要是有的地方深,咱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两手都要硬
邓老提出的这个问题大家为什么不吭声其实谁都明白,就如木小虎那样,靠着双轨制的弊端低价买入各种生产资料然后以高价倒卖入市场,这本身就是刘琅所说的权利,如这样的事情现在比比皆是,可这样的行为却并不违法,因为法律没有相关条文说明要如何处理,法无禁止即为合法嘛。
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公平的,现在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十亿人民就亿倒,还有一亿在观察,就是对不公平的一种调侃。
在座的人不知道这种事情吗当然不是,但没有人会提出来,因为这牵扯的问题就太多了,一旦调查,恐怕整个官场都会引发震动。
“是呀!真是一针见血呀!而且会血流成河呀!”
邓老微微摇了摇头道。
他虽然看起来不问世事,国家什么事情能瞒住他但即便是他,也不敢轻易去管这件事情,他总是觉得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事情都会慢慢的解决了,可刘琅直接把这件事写了出来,还写出了如果不解决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按照书中写的,这足以影响到国家的一些根基了。
“弘扬呀!刘琅的眼光非常厉害呀!看到了我们内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法制的问题,随着国家不断发展,我们的法律必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是肯定的,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制定出解决一切的法律来吧,矛盾是绝对的,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事情。”
“法律呀!法律……!”
邓老皱着眉头,手轻轻地在桌子上敲着。
“法律的本质是公平,现在国家公平吗又或者说,对于中国来说,法律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些问题萦绕在老人的心头。
这个时代的国家,主要还是以人治的方式,如果法律面前真的人人平等,那十年浩劫也就不会发生了,可放在每个人身上,谁不希望自己能享有很多的权利
“邓老,刘琅还是一个小孩子,他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知道了很多先进的知识,但他始终还是个孩子而已,知识可以学的来,但是很多东西是学不来的,西方那套东西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咱们是人民民主专政,跟西方的法制完全不同,我觉得他关于法制的这些描写都是多余的!”
冯友军此刻说道。
“邓老,刘琅也说了,现在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法制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公平,所以法制还是要多一些公平的,这个方向没有错!”
赵弘扬紧接着说道。
法制表面上只是法律的问题,但深层次来说,那是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掌权者的利益,这些都是禁忌,如果刘琅不是个小孩子,而是一个成年人,那么他这种关于法制的话题,绝对会被冠以“反革命”的帽子,也就是刘琅,纵然这种禁忌的问题摆在了国家最高层面也会有人觉得他有什么“非法”的想法。
当然,之所以这个话题让邓老沉默不语,因为刘琅说得的确是有些道理呀!
刘琅也知道自己将法制、公平这两个话题拿了出来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甚至有些人会因此记恨他,但他也要说出来,反正没有人会把他怎么样,年龄就是他无所畏惧的根本。
公平会损害一些的利益,但他维护更多人的利益,对于社会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至于能不能实行,刘琅觉得现在还没可能,但还是那句话,只要做出一点点改变,那对于未来就会有大影响,关键是看国家的高层们是否能够做出那一点点的改变。
&nb
第三百一十九章 国家的一些改变
(第三百一十六章被屏蔽了,我改完后发到免费章节里了,对不住各位读者了!)
对于刘琅这本国家未来五年问题,国家的高层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刘琅书中所写都是他自己的设想,按理说一个设想,即便国家重视,也不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刘琅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加入了很多逻辑推导,一步步一环环,让人无法辩驳。
再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提前做出对策总归是没错的,所以国家的高层们专门为此开了几次会议研究各种方案,有些紧要的问题还把很多专家找来
当然,这本书被国家当成机密文件,绝对不会让外人知道,能看到这本书的人只有高官以上的干部,就是专家,也只有像吴荷厉为宁这样的智囊才能接触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