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设备方面我们想办法向国外购买一些,但是人才人家不会给咱们的,需要自己来培养,那些老工人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已经学习能力就差多了,也没有激情,最
第三百一十章 成功了
在刘琅前世,大众公司在八十年代初就进入中国了,但要等到第一款汽车,也就是第一代桑特纳的面世,那足足要到了九十年代才会成功,将近十年的时间就是在不断的搞国产化,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即便大众公司没有把最核心的科技交出来,只是把最简单的零部件交给国营企业,可依旧把企业给难住了,螺丝钉大小的零部件做不了,车体做不了,轮胎做不了,车座做不了,最后弄来弄去只有车上的天线可以做出来,但是标准方面又不行,总之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企业面前,国家就是把家底亮出了也是一文不值。
为此全国上下的机床厂和配套厂都开始针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研究,提升生产线的精细化程度,直到进入九十年代,配套产品才达到了大众公司的标准,第一台合资出厂的桑特纳轿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的国有化率。
德国大众后来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同时也给国家的工业体系带来的巨大的改变,通过汽车的国有化率提升了国家的技术水平,也直接培养了一批相关的人才,也为后来的合资企业创立了一个合作方式:你要想进入中国,那就把技术交出来让我们做,不过这个方式在刘琅看来还很肤浅,没有让国家掌握到最核心的技术,比如汽车的发动机技术。
当然,人家外国人也不是傻子,这种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技术当然不会交个你,可是对方不给国人难道就不会偷偷学只是当时国人太过实在,没有想到更深一层。
“教授,这个消息非常重要呀!看来咱们有时间要去沪市一趟,会一会那些德国人!”
刘琅若有所思。
“会一会德国人为什么”
熊怀志不解。
“大众汽车的国有化率沪市一家可做不来,那得需要整个国家所有的厂子才能做到,而且,我觉得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可以引进一批德国的先进机床,绝对是一个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大好机会!”
刘琅的思考要比熊怀志深刻的多。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国有化率速度很慢,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才完成,主要原因自然是国有企业水平不高,想造也造不出来。
而要想制造高尖端的零件,机床当然是最重要的,国家现在最先进的机床也是六十年代初从苏联进口过来的,后来在这基础上又自己发展了一些,什么车床、刨床、铣床、冲床等等,在种类上绝对不差,除了数控机床外国外有的国内基本都有,就是技术太落后,精细化程度太低,而国外都已经大规模使用数控机床了,控制系统都是电子化,当然,因为计算机还没有应用开来,此时的数控机床还无法与十多年后的相比,但在精细化程度上至上是国产机床的十倍以上。
刘琅觉得现在国家和国外在机床上的差距还不是太大,要是奋起直追,在十年之内还是有望拉近距离的,等到计算机控制的机床普及开来,想要追赶就更难了。
现在世界的产业结构还没进入到变革期,国外的机床充其量在电子系统方面比国内要强,双方的最大差距是人工控制和电子控制方面的差距,这个差距还不是太悬殊,算起来也是处在同样的直道上,而以电脑控制的工业化变革就是一个大弯道,及时改变就会利用这个大弯道进行加速行驶,没有改变就会一下子被甩的老远,
如果国家加速前进,或许可以在工业化变革之前拉近和
第三百一十一章 都在进步
“刘琅,我要谢谢你呀!是你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也是你们华夏大学带领着全国的精英强将攻关克难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你是第一功臣!”
李长田走到刘琅身前高兴的说道。
“李部长,这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我们整个攻关小组所有人的,而且在我们身后还有很多企业和工人们的支持,没有他们,我们也不会成功。”
“刘琅你说得没错,但你们华夏大学的功劳最大这是毋庸置疑的,要是都像你们华夏大学这样,咱们国家的工业水平就会飞速提升,所以你们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我李长田会全力支持你们的!”
“李部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国家和领导们的指示,而且有刘琅这位小神童坐镇,我们华夏大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一旁的赵天明说道。
“好,为了表彰大家这几个月的努力,工业部会让你们所在的单位,凡是参加这次“大会战”的同志,每个人上调一级工资,还要全市通报表彰!”
对于这些工人们来说,工资才是最重要的,上调一级工资每个月就会多两块多钱,一年下来几十斤猪肉出来了。
“谢谢李部长,谢谢李部长!”
很多人都鼓掌叫道,不过他们心里也是暗自唠叨:人家刘琅一个月给我们补助一百块钱,你才给调一级工资,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这台不锈钢冶炼炉被命名为一号炉,并不会真正用来投入生产,而这第一号炉将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被国家工业博物馆收藏起来。
“bxg━1”是这一号炉的编号,意思是不锈钢一号,以后再生产出的冶炼炉就会以bxg━2、bxg━3为编号排列下去,
真正需要投入生产的冶炼炉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制造了,是由沈城的几家机床厂来制造,一个多月后就会制造出五台来投入使用,这么算下来,一年后国家在优质不锈钢方面就会有近万吨的产量。
攻关小组成为了国家的英雄,回到各自单位后自然免不了各种嘉奖,什么劳模、标兵等等,还上调一级工资,可谓是名利双收。
小组在解散前的最后一天晚上,刘琅请客,所有人被带到了全聚德烤鸭店大吃了一顿,大多数工人们哪里到过这种高级的地方吃过饭都听过首都的烤鸭最好吃,今天可是逮到了,一个个甩开腮帮子就是一顿猛吃,光是烤鸭就吃了四十多只,差一点把饭店吃断货,还有茅台酒也是管够了喝,三十多瓶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消灭干净,什么烤大虾、干炸里脊等等,各种好吃都端了上来,这一顿饭花了一千多块钱………。
一千多块钱呀!普通工人两年也就赚这么多钱,不过……还没有刘琅打一次长途电话的钱多。
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喧闹”后再一次安静了下来,没有了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不少人还有些不适应,尤其是那些大学生们,一个个都有些不舍,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干什么好。
这三个月来,他们每天虽然很累,可过的非常充实,每时每刻都没有浪费,一点点积累下来,进步显而易见。
大学生们进步明显,刘琅更是如此了,他在整个过程中很少亲自动手,毕竟年纪小嘛,也干不动,但他的身影就像是人们的影子,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会出现,每次出现时不是手里拿着个苹果就是嘴里嚼着巧克力,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而究竟他学到了什么,连熊怀志都不知道了。
刘琅学到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叶金生的苦恼
八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国人对元旦没什么感觉,春节才是中国的节日,不过一年一度的首都高校联合会还是要举行的,江宏凭借着去年刘琅在联合会上的两首“神曲”成为了华夏大学的学生会主席,不过今年他没来找刘琅的“麻烦”,不是不想,是不敢。
江宏的父亲是国家四机部的部长,对于刘琅现在在国家高层中的地位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偷偷告诉自己的儿子要多和刘琅接触,但千万不能给刘琅添麻烦,什么参加联合会这样的事情就不要找刘琅了,人家现在干的都是国家大事,哪里有时间和你们这帮半大小子瞎扯淡。
另外江宏手里也有一本《第三产业浪潮》,没事就要学习,因为父亲告诉他,只要能把这本书学通,以后就能在仕途上走的更远,江宏这个人的确非常有管理才能,甚至组织了一个学习会,带领几个人学习这本书。
刘琅虽然不会在高校联合会上表演,但还是很有兴趣,也参加了在外交学院举行的联欢会,崔军演唱了自己的新歌《一无所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好吧,这首歌按理来说应该在八六年才会被创作出来,现在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其中原因也是刘琅的那首歌启发了他。
崔军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乐队,里面的不少人都是前世著名的摇滚乐歌星,什么窦伟等等,这支乐队也加入了叶金生的京生文化有限公司。
叶金生这一年来可谓是“悲喜交加”,灌制的磁带非常火,可是盗版磁带比他卖的还火,虽然间接的促进了国家音乐产业的发展,可是也让他损失惨重,明明可以大卖百万,结果最后只赚了二十几万块钱,刘琅看他“可怜”,自己那一成的钱都没要。
刚过完元旦叶金生就找到了刘琅。
“刘琅,实在是对不住,磁带卖的非常好,结果都被那帮骗子给搞砸了………你那份钱,我先给你攒着,等我成功了以后加倍还给你!”
叶金生有些灰头土脸,当然,他这一年可是没有赔钱,公司收入超过十万,在八四年有几家公司能有这么多的收入只是跟叶金生的希望相差有点大,要是没有那些盗版,他的公司收入都能达到百万,现在大街小巷里都能听到“同桌的你”“新长征路”这些歌曲,可是这些磁带大都是盗版买来了,而且价格也比他正版的要低一些,简直把叶金生气得要死,可是也没办法,这种盗版磁带制作非常容易,人家买一盘正版第二天就能给录制出数百盘来,全国上下不知有多少人在弄,想抓人都不知道哪里去抓。
“叶大哥,钱什么的好说,我也不缺钱,你要是缺钱,我这里也有,太多没有,几十万还是有的,就算是暂时借给你!”
刘琅缓缓说道。
“几十万”
叶金生一听傻了眼,我一年下来忙前忙后累死要死就赚十几万,这个小孩子就待在华夏大学怎么赚了这么多钱是了,他和木小五王老三他们搞什么变形金刚,听说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人比人得去死呀!我怎么就没碰到这种好事!
当然叶金生也只是羡慕而已,他在国外学的是音乐,让他去做玩具模型恐怕不成。
“刘琅,我不缺钱,虽说磁带销售没有达到预期,但也让我大赚了一笔……就是那帮南方人,盗版磁带都是他们搞的,简直是太可恨了!”
叶金生恨恨地说道。
“叶大哥,现在国家法制不健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南方人的盗版那是世界闻名,别说你京生公司了,就是耐克公司那些世界大品牌还不是没办法,只能吃哑巴亏。
刘琅暗道。
“是呀!国家法制太不健全了,尤其是专利法,国家刚刚经过通过,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跟国外差的太多了!”
叶金生叹了口气道。
“叶大哥,咱们国家才刚刚改革开放,最要解决的是人吃饱肚子的问题,娱乐方面,说实在的还需要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毕竟大家都没钱,你这磁带能卖出十万多已经是非常不错。
咱们内地的娱乐产业是潜力巨大,但还需时日,这是娱乐市场的现状,所以我觉得你要想搞娱乐事业,不如到港岛去,港岛、澳门和湾湾他们经济非常好,娱乐事业比在内地发达多了,各种娱乐节目遍地都是,只要你有好的节目,相信会闯出名堂的!”
刘琅给叶金生出
第三百一十三章 闯荡港岛
“真人秀什么是真人秀”
叶金生问道。
“就是把明星或者普通人的生活搬到电视上来让大家观看,这种节目接近真实,贴近生活,最关键的是可以满足了人们偷窥欲,呵呵,偷窥欲可是人类的一种本性,而真人秀就是让人类的这种完全释放出来!”
“这………!”
叶金生没听过真人秀,但听起来似乎有点意思。
“明星真人秀主打的是满足大家的好奇欲,让普通人了解那些明星在幕后的一些生活,比如说做饭了!干家务活了等等,甚至恶搞他们一下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普通人的真人秀主打的是梦想,就像选美那样,一旦成功就可以麻雀变凤凰。
当然,港岛有港姐的选美,咱们不能跟风,但是咱们可以搞什么歌曲或者跳舞比赛,而且还让明星们担任评委,谁能赢得冠军谁就能签约成为明星,这就是实现了普通人的明星梦,一旦出现必定会得到老百姓的追捧到!”
“以梦想为题目,嗯,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
叶金生一听就跳了起来,谁不想当明星可是普通人要想当明星的确是非常难,而这个节目却让他们有了希望,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节目,注定会引起轰动的。
“对,就是梦想,另外你也可以搞一个答题类节目,比如参加比赛的选手需要回答各种问题,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等,只要能回答上所有题目就能得到十万元钱,对于钱的,恐怕没有人能够抵抗吧!”
“刘琅,你真是个天才呀!”
叶金生高兴的差点狂笑起来,刘琅这两个创意简直都绝了,毫无疑问,一旦被创作成节目,想不火都难!
“太好了,太好了,刘琅,你不去搞娱乐简直都是暴殄天物,简直都是没天理呀!”
叶金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叶大哥,这两个节目只要搞得好,足以让你在港岛立住脚,即便是邵氏集团,也得重视你,甚至就算是和邵氏集团谈崩了,你也能笼络一帮明星自立门户!”
“对,现在我可是自信满满呀!有这两个节目,别说是港岛,就是美国我都敢闯上一闯!”
叶金生意气风发。
“叶大哥,港岛毕竟是个小地方,就那点人,娱乐业再发达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其实咱们内地才是真正的市场,只是现在咱们的老百姓还没有钱,娱乐业的春天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但你现在就要时刻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转战内地才是咱们事业真正腾飞的日子!”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是港岛娱乐业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明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天王,不过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内地经济飞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内地的娱乐事业也开始迅猛发展,就如刘琅所说的那样,内地可是有着十多亿的人口,市场太大了,港岛连一千万人都不到,怎么和内地比
伴随着本土娱乐公司的崛起,电影、电视剧和明星也是大量的出现,港岛的娱乐业在内地娱乐业的冲击下飞快没落下去,最后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港岛明星也不得不到内地来淘金。
刘琅自己是不太喜欢娱乐的,尤其是什么明星,要是具有正能量的明星还好点,起码能起到榜样作用,但是这样的明星不多,更多的还是有了钱天天惹是生非尽是传播负能量的家伙,这帮家伙在刘琅眼里就是一帮人渣,给国家带不来任何好处。
人渣之所以能出名,还是那些“粉丝”的无脑,为了追星什么工作也不干,甚至有的人没有看到偶像还要死要活,这种人称不上人渣,只能算得上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垃圾”。
当然,娱乐事业绝对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好恶而消失,在未来娱乐产业的价值是无比庞大的,比如美国的漫威公司和迪士尼公司等等,每年创造的财富都是近数百亿美金,刘琅的变形金刚也是娱乐业,在未来也必定会和好莱坞掰掰手腕。
叶金生的京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有刘琅的股份,所以他当然也希望对方能够把企业做大起来,所以他把未来那些很火的节目形式告诉了对方,相信这些节目能让叶金生在港岛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