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外戚就了不得了竟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贸然上疏捅了这么
大的篓子,最后责任还是由我们来承担!”
马日磾也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附和道:“此人的确太不自重了,他恐怕尚且
不知,他自己所做的一举一动,实则在外人看来,并不只是代表他,还有我等的授
意。”
说完他便住了口,因为他眼角的余光突然发现,在一旁的士孙瑞在此时竟已闭
上了眼,像是在睡觉。
“他知道。”士孙瑞佝偻着腰,半垂着黑白杂生的头,虽然仍闭着眼,但语气掷
地有声,显得他的态度很是认真:“扶风宋氏从壮武侯宋昌辅佐孝文皇帝继任大统
的时候开始,便沿袭至今。数百年虽未再出过什么名臣儒士,但好歹显贵过几次,
自然有他们的处事之道。”
“这种给自己人招惹麻烦的‘处事之道’,我看也高明不到哪去。”马宇冷笑着嘲
讽道:“整日里就想着靠女儿光大家门,他也不想想,耕读传家才是正道,我家由
武功转经学,数百年乃得以有如今这般家世!宋氏创业比我家还早,临了到头却还
是这般妄图女子幸进的模样,一朝煊赫有什么用在宫里被人害死的宋氏女难道还
少了么”
他这话顺带提及了宋氏在朝堂立身的风格,也不知从那一代宋家人开始,宋氏
便不甘于苦研经书熬出头,将歆羡的目光看向了当朝那些声势煊赫的外戚。在他们
眼中,家中女子一朝选在君王侧,而后立即泽被家人,这无疑是一条见效快、收益
大的终南捷径。
于是宋氏虽然依旧在走经学传家的主流,但实质上已经开始舍本逐末,往别的
地方钻营了。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扶风宋氏通过共出了两个皇后,一个是孝章皇
帝的贵人,由于她生下的皇孙刘祜后来继位成了孝安皇帝,故而被追封为皇后,只
是在那之前,她就已经因受宠而遭受谮毁而死;另一个则是孝灵皇帝的第一任皇
后,同样也是死于宫廷斗争。
接连两个皇后的毙命,导致扶风宋氏旋起旋灭,骤兴骤亡,既没有留下什么好
处、也没有落得什么遗泽。如今宋泓竟还想着走前人的老路,虽然宋都比前辈更得
圣宠,与皇帝感情更深,看上去有那么一丝希望。但在马宇眼中,这种想法
第五十六章 快马一鞭
“少年壮志思绝尘,只今作计常后人。”————————【送刘晋卿】
汉初平四年十月初三。
汝南,平舆。
平舆是汝南郡治,位于澺水之北,地势平坦。其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使之
在战国时期就是楚国的北门锁钥。
大地的西方矗立着龙脊似得的山影,如同首尾难顾的长龙蜿蜒天地之间,龙脊
之上抹着暗红的晚霞,将天空晕染上浓郁的秋意。
再过几刻钟,天就要彻底黑下来了。
马蹄踏在坚硬的土路上,这支从东边来的队伍顶着冷肃的秋风,三四人呈扇形
分散,向着远方的黑压压的山脉驰去。他们踏上了一重伏起的斜坡,眼前豁然一
亮,那看似触手可及的群山像是活的一般,此时悄然退了一步,与他们挪开了一道
距离。更大的一片的平原山林在他们面前铺陈开来,一条虽然宽敞但是破败不堪的
小道像巨蟒一般穿行。
山还是那么遥遥无际,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把屁股放下!不准翘!”其中一个领头的中年男子蓄着浓密的胡子,少了一只
眼睛,凶神恶煞的对着身旁离他不远、正紧紧抓着缰绳的一个少年传授骑马的经
验:“对,把身子压低,两腿夹紧!”
这一番语意不明的对话,知道的是在骑马,不知道还以为是在骑什么呢。
少年咬紧牙关,死死地抓住缰绳,身子竟随着马身的起伏而渐渐保持了同一个
频率。
“哈哈哈,我会骑马了!老子会骑马了!你们看见没有,老子会骑马了!”少年
清秀的脸上自小伪饰出来的斯文矜持顿时被狂喜冲灭,露出了本来粗鲁豪放的性
子。粗鄙的言语与他清秀的外貌毫不相称,但在此时看去,却有那么一丝和谐。
“阿蒙,好样的!”一名斥候向他握了握拳。
“给我闭嘴!”独眼大汉压低了声音,表情仍是恶狠狠的:“让你跟着偷跑出来
已经不像样了,若是还没个斥候的样子,你就趁早给我滚回去,看谁以后还敢带你
出来!”
少年顿时闭了嘴,但那股兴高采烈、急欲向全天下人宣布的喜悦却写满了脸上。
“阿蒙,要是你姐夫怪下来,你该怎么办”独眼大汉被这孩子气的模样看得好
笑,不由问道。
“怪我也没办法,我就是喜欢打仗!当兵打仗多好,比整日里逼我读书轻松多
了,他老说这不好那不好,我偏要给他打出一个好来!”少年意气风发的说道。
“说得好!也不枉我带你出来一趟。”这时也不见独眼大汉有什么动作,在他身
前的三个骑兵自觉的分散开去,默默无闻的在前方履行着斥候的职责。
独眼大汉冲少年坐骑的屁股上轻轻抽了一鞭子,轻喝道:“还不去学着点!”
对斥候这一项刺激的军事行动新奇已久的少年,得了吩咐,立即高高兴兴的跟
着去了。
身后骑马追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满眼赞许的看着少年,对那独眼大汉说
道:“这小子第一回骑马就如此上手,一路随我等跑过来还没摔着,以后保不齐是
个将军!”
“十五岁,也不小了。”独眼大汉缓缓放慢了马速,无比欣慰的看着年轻的后生
兴奋的涨红了脸庞,激动的把他们甩到后头,一骑当先。
年轻人与独眼大汉并辔而行,无不感慨的说道:“可惜邓都伯一家人都舍不得
这个小舅子,听说他家有几卷从雒阳石经上抄下来的书,视若珍宝,想让这小子从
里面读个前程出来呢。”
“屁的前程!”独眼大汉脾气火爆,‘呸’的吐了口唾沫,扭过头来,用仅剩的那
只眼睛盯着年轻人,不屑的说道:“再大的道理,也没有手上的刀管用!尤其是这
世道,能活下去的只有咱们这些拿刀的,那些饿死、病死在道旁的士子,你在来的
路上见得还少了”
“你这次带他偷跑出来探视敌情,小心回去了领军法。”年轻人轻描淡写的说道。
这话对独眼大汉毫无威慑力,他撇撇嘴,说道:“宋定,你少拿这个威胁我,
就算都伯事后要罚我,那我也认了,不就是二三十个军棍么能有刀子看破我额头
的时候疼”他那只紧闭的眼皮微不可查的抖动了下,紧接着说道:“这小子是个当
将军的料,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都开始杀人了,都伯一家还把他当孩子似得养起
来……我是真舍不得这么好的苗子。”
“那也用不着你一个伍长操心。”宋定翻了个白眼,无奈的补了一句:“又不是
你成当的小舅子。”
“我操心不得”成当瞪起仅有的一只眼睛,做足了凌厉的气势。
“可惜你操错了心。”见成当脸色不善,宋定赶紧说道:“你以为带他做一次斥
候,回去了就能得到都伯的改观了想得倒美,都伯早就知道你这次会把他带出
&
第五十七章 舍身相代
“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近思录】
作为斥候不仅要有丰富的打探敌情的经验,也要有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应对的方
法。伍长成当等一行六人当机立断,在策马狂奔过了来时的一道山坡后,紧接着离
开大路,弃马躲进了密林深处。
然而身后的人越追越近,很快林子里便到处都是搜寻的兵马。
少年没有一丝被吓坏了的神情,反而打量着身遭的树木、地形,脑子里快速转
着无数个念头。
“你给我老实点。”成当一手将少年的头按在草丛里,这里是林间的一个小土
包,他们两人正躲在土包的背阴处,那里长满了枯黄的杂草和灌木,正好荫蔽了两
人的身形。
至于宋定以及另外三个斥候,则由远到近的躲在其他的地方。
按照刚才的观察,成当这次撞上的不是一支斥候小队,而是一支近百人的开路
先锋。这种先锋往往承担着探视前方路况、随时应对遭遇敌军、防备伏兵的重任,
距离他们不远的身后,定然尾随着军队主力。
一般这种前锋的数量与大军主力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军队近万,那么此次的前
锋就该至少有千人才对,可偏偏不过百骑。经验丰富的成当在心里很快估算了一
下,得出一个结论:这支军队的数量最多不过两三千。
但这并没有让成当轻松多少,因为从这一支前锋不仅人人都是装备精良,坐骑
也无一例外都是高大雄壮的西凉马。那种马往往都是匈奴、羌族等部精心培育的良
马,在中原极为稀少,就连成当也只在当年破虏将军孙坚还在的时候、见过他身边
的几个部将骑过,没想到这一支小小的前锋竟然人手一匹良马。
成当又妒又惧,这支突然闯出来的精兵倒是什么来路,他一个小小的斥候伍长
想破脑门也想不出。可他却明显的知道一点,若是不提前将这个突如其来的军情传
告给自家正准备、或是已经开始偷袭张超的主公的话,这一场本来稳操胜券的袭击
战,就会变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伏击战。
“这里有一个!”成当左前方的林子里突然伴随着这句吼声发出一箭,那箭矢不
容人有丝毫的闪避,登时扎进了茂密的草丛,箭羽犹在草叶尖上抖动。
只听‘呃’的一声闷响,一朵血花喷溅出来,染红了周围的草丛。那名斥候眼见
行踪暴露,立时站了起来,往成当等人相反的方向跑去,刚迈出几步,紧接着便又
是几箭将其射翻在地,其中一支箭射中了喉咙,眼见是活不成了。
“那是……唔!”看见平日里对自己照顾有加,把自己当子侄看待的长辈死去,少
年差点惊叫出声。好在成当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将他死死地压在身下,不然这少年
没准还会跳起来找人家拼命。
就在两人这么一番动作的当口,接连又有两个斥候被人找到杀死,这时候在成
当身下的少年已不再挣扎,反倒是突然想通了,莫名的冷静了下来。甚至还发现眼
前这些人手持弓箭,目光犀利的四处扫视的架势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倒有点像
经常逐鹿射兔的猎人。而他们,就是藏起来的兔子。
“王都伯有令,不得射杀,要抓活的!”林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了这么一声中气十
足的军令。
这声军令响彻林间,成当顿时就知道脱身的机会来了,身下的少年似乎察觉到
了什么,不安的动了动,成当赶紧像是捉猫似得将其按住,然后慢慢抬起头,往藏
在右手边一丛灌木里的宋定使了个眼色。
多年的默契让那丛灌木的一根树枝微不可查的抖动了下。
紧接着,宋定突然从灌木丛中蹿了出来,像是埋伏已久的豹子,趁着一人反应
过来之前,将其一刀砍翻在地。这动静顿时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注意,数十支箭矢从
四面八方向他射来,但射箭的人此时都有所顾忌,准头都没有瞄中要害,而且在密
林之中,这些箭矢也大都被树木给挡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