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你说得对。”董昭亲自确认了帐内再无旁人以后,轻笑了一声,在帐中坐下,悠悠说道:“所以我说,这次算计的就是他麴义。”

    郝萌是河内人,早在河内太守还是亲附袁绍的王匡的时候,郝萌便已经是袁绍的人了。他本来与眭固一样,都是袁绍安插在张杨身边的棋子,后来为了控制吕布,这才转投吕布麾下。董昭作为主使,郝萌无法阻止对方所做的决定,只是此时听了解释,仍不免有些疑惑。

    “麴义为人骄纵,恃功自傲,自以为曾助袁公安定冀州、连着击败公孙瓒,便将自己当做是冀州第一人了。”无法,董昭只得对郝萌透露了这一个隐秘:“不止是军中众将不喜欢他的为人,就连袁公、大公子也不喜欢他、甚至是忌惮他……淮阴侯的故事,你听说过么”

    郝萌一脸震惊的吞咽着口水,轻声说道:“听说过是不假……可是,若是麴义败了,那这场仗又该怎么办”

    “他岂会那么轻易败亡”董昭轻笑了一声,说道:“若我所料不差,此战必然是由侯成、宋宪领兵,他二人如何是麴义的对手即便是有备对无备,有麴义手下精兵在,吕奉先也讨不了好。我笃定最后定是麴义惨胜,侯成、宋宪所部大为折损,到时候吕奉先就只能仰赖于你,还有李封那几个人了。”

    郝萌轻呼出声,心里同时想着,恐怕这一招两败俱伤的法子才是董昭所隐藏的真正水平,自以为是的吕布这一回可是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等到那时,吕奉先再无侥幸之心、也无反抗之力,就只能按我设想的走。”董昭最后缓缓说道。

    &/div>




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郝萌心中仍有不少疑窦,譬如为何董昭就那么肯定二者会两败俱伤,为何就不能是吕布力挽狂澜、颠覆青州战局,影响到大公子袁谭接下来的计划又为何不能是麴义洞察先机,将计就计,把吕布直接歼灭

    他不明白董昭制定这个计划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但根据以往对董昭智谋的信任,郝萌还是按捺下了种种疑惑,尽全力配合董昭的计划。

    此时的东莱太守、吕布的妻族魏续,在得知吕布退守高密以后,立即拼凑了两万余人的部队从黄县南下援助吕布。然而这支深受吕布厚望的援军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实力,在抵达即墨县时便为袁谭手下大将高览所部伏击,损失惨重,仅带着千余人遁逃。由于消息隔绝,吕布并不知道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战况,仍按部就班的在董昭的部署下进行着诱敌之策。而麴义这边与高览的消息却是畅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麴义在得知吕布派侯成等将赶往即墨救援时,不疑有他,亲自领兵前往追击。

    傍晚,一支甲胄齐全的锐士悄然借着夜色的掩护下绕过夷安侯国,不久就消失在夜幕之中,夷安县的城门紧闭,城头没有旌旗、没有守军,对先后两支军队的途径没有任何阻碍,只是木然矗立在哪里,仿佛一个旁观的看客。

    树林深处影影绰绰,在宿鸟归巢声中,时或有人窃窃私语:“敌情如何”

    “禀将军,彼等现已在山上扎营,正起灶烧饭。”

    “下去吧。”林中站着一个短小精悍的汉子,蜡黄的面皮紧紧贴着他高高的颧骨,上唇留着一绺短须,显得精明干练。这正是袁绍手下颇为倚重、同时也是甚为忌惮的大将麴义,他这一路以来受命于大公子袁谭调度,历经几番苦战,接连打败田楷、吕布,为袁氏拿下青州。

    由于他为人苛刻傲慢,又居功自大,军中许多人都很反感他。麴义已经开始察觉出袁氏对他的防范,不然这回也不会让高览去攻打东莱,让他留守淳于做牵制之用。只是这一番调令,在麴义看来不过是袁谭不希望他功高,而想分润一笔功劳给高览这些亲信。这也是人之常情,麴义心里虽然不屑一顾,但并未联想到其背后隐藏着的深刻危机。

    麴义想着,既然袁氏不肯给他立功的机会,那就自己去寻找战机,譬如这次只要他一战击破侯成的队伍,再返击高密,擒下吕布,高览纵然是得了东莱,又岂能比他的功劳要大那袁谭等人再瞧不起自己又如何自己才是冀州第一将,彼等再不满,难道还能自断羽翼不成

    这一路他带着四千精兵衔尾追来,总算觅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当即转身对副将说道:“那侯成还说是并州名将,居然这么托大,还夜宿山顶也不知这个名头是怎么闯出来的,此时不给他点教训,他以后恐怕还将视战阵为儿戏了。”

    副将是麴义从凉州老家带来的旧部,也是一个黝黑精干的汉子,此时奉承道:“将军说的是,侯成也就骑术了得,哪里会如将军这般懂得排兵布阵此番败在将军、而不是无名小辈手上,倒也算是他的福气。”

    “哼。”麴义轻声哼笑了一下,他不是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做事向来讲究直来直去,此时大手一挥,下令说道:“传我军令,全军上下摆开阵势,等到他们炊烟升起、预备用饭之时,我等便劫营去!他们煮好的饭,最后还得由我们来吃!”

    “末将遵令!”

    山顶上的营寨之中,高高的‘侯’字大旗随着夜风的吹动上下翻动。远远望去,侯成的大营黑漆漆一片,只是营门口对着两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营中时不时传来几声击柝声、吆喝吃饭的声音,一切看上去都很平静、很正常。

    简单的寨墙上倒是明亮许多,巡视的士兵也多一些,只是个个都处之泰然,全然没有一副战前的紧迫感。有的人没有往山下瞭望,反而是转身望着营中,一边张着嘴打哈欠,一边羡慕的看着别人先吃起了晚饭。

    看到这里,麴义心下一阵冷笑,手一挥,身边忽然闪出无数道兵器被火光、月色反射出来的银光,接着麴义一把抽出斫刀,立身大喊道:“众将士随我杀敌!”

    喊杀声霎时间遍布商业,无数将士如浪潮般向山上的营地里冲杀,刚刚还松松垮垮的守营士兵陡然惊醒过来,纷纷倒曳着兵器往后撤。一边跑的时候还不住的咋呼乱叫,把整个大营都惊动了。

    “吕布手下还是这么不经打。”站在林子前的空地上,望着自己麾下的士兵源源不断的冲进敌营,往后追去,手里握着长刀的麴义忍不住嘲讽道:“凭这些就像去救东莱”

    脑子里刚如闪电般的掠过这样一个念头,他的笑声的打住了,只见前方刚才还在不停追赶的士兵纷纷往后跑,追着他们的是震天的喊杀声,负责带兵冲锋的副将身上还插着一根羽箭,边跑边喊道:“将军,我等中计了!这是空营,山后还有伏兵!”

    此时周围的帐篷已经被飞射的火箭点燃了好几个,帐篷里没有一个人影,全是从山林中拾取的干柴干草。此时听到那名副将这么喊,有人还没反应过来,仍要亲自去把帐篷掀开来看一看,这才大惊失色的喊叫道:“果然是空的!”

    此时熊熊的大火与黑漆的浓烟已在空营中升腾起来,麴义只觉得浑身一阵燥热,不禁大喊道:“烧了此间营帐,中军变前军,先撤至山下结阵!”

    “晚了!麴义鼠辈,太原侯成在此,还不速速就擒!”

    话音刚落,一彪人马便从火光中杀了过来,直取麴义,为首那人身后是无数呐喊的士兵。此人正是负责诱敌、设伏的侯成,他作为吕布麾下得力的骑将,此前在齐国时,他便与吕布带领精骑向麴义的军阵冲击。那让他素以为傲、所向披靡的骑兵冲阵的战法,在麴义摆出的军阵面前完全不堪一击。最后一次冲阵时,为了掩护吕布撤退,他甚至还差点陷入重围。

    此时仇人见面,侯成如何会甘心放过麴义何况对方还是袁绍手下有名的大将,若是将他拿下,他便能一战成名。

    &/div>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结陈
    “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

    于是他冒着高温与周围混乱的局面,不停的催促着手下与之包围麴义,只有将麴义留在这里,他手下那数千精兵在失去主帅的情况下就不好结阵御敌,这是侯成的想法。而麴义却不欲与之在此作战,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就往回走,身边的亲兵们则挺身上前,与侯成等人厮杀搏斗。

    在无尽的烈火之中,双方迅速的混战到了一起,他们有些人在齐国等地便已在战场之上见过,此时俱是杀红了眼,各自手起刀落、血雾飞溅,一个个敌我士兵倒下,临死前有的发出痛苦的哀鸣、也有的紧紧抱着敌人拼尽最后一把力送出一刀。其他没有倒下的士兵则继续纠缠在一起,仍在不死不休的搏斗着,只有大营中那杆高高的‘侯’字战旗,在夜风与热浪的吹拂下无声的飘动着。

    侯成最后到底是没能在山上留住麴义,在好不容易杀尽麴义留下断后的亲兵以后,侯成才得知麴义早带着两千多残兵退往山下。他犹豫了一下,毕竟在这个暮色沉沉的时间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伏击,尽管作为主帅的麴义尚能保持镇静,但其麾下的士兵却未必如此。此时双方的士气是我长彼消,麴义带兵再如何不凡,也不可能扭转局势。

    当然,这些都是侯成自己的想法。

    等到他急求大功,带兵冲下山去,刚一出山林,摆在他眼前的却是一副重整旗鼓的军阵。虽然所有人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样子,但他们在麴义的指挥调度下,终于还是抢先扎下阵脚,两千多人的军阵,其中有上千人手持弓弩、短枪,身披轻甲。

    趁着山头的火光,侯成看到的就是眼前这一幕,他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是又回到了当初在齐国第一次冲击麴义阵营的时候,只是这个时候他明明是先胜一着的人,怎么倏忽之间就转变了形势呢

    侯成手下的兵马虽然是吕布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但追溯起来,这支军队还是吕布在去年来到北海国以后才匆忙招募的。虽然青州人向来高大健壮、北海国内又有不少流贼亡寇可以收编成军,但论及战力,依然不是麴义手下精通羌人战法的私兵精锐。哪怕刚刚以有备胜无备,此时见到对面的动静,不仅是侯成,就连他手下的这伙兵马也是在心里暗自发怵。

    “这是故意造作声势,想吓我等不敢进击。”侯成自言自语的说道,他有意用很大的声音,让周围的人都听见:“彼等输了一阵,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我等若不趁势追击,岂非坐失大功”

    于是这番话让众人放松了不少,是啊,对方都被自己打成这样了,临了弄出这么一副态势吓人倒算了,哪还能借此反击在侯成的鼓舞与指挥下,这些士兵一个个腰都直了起来,把盾牌提在手里,按照指示排成冲击的阵型,准备冲破麴义的军阵。

    先是数百人的队伍才一靠近,军阵当中便敲起了一下金柝,紧接着空气之中就传来了尖利的破空声,就这山上烧下来的火光可以看到漫天都是细长的箭矢如蝗虫般飞射不停。前面的人刚想蹲下来举起盾牌,就感觉到自己胸口、股肱传来一阵剧痛。

    低下头看时,几根短箭在自己的胸前微微颤抖,鲜血止不住的从伤口处往外流。双手一时再也举不起沉重的盾牌,抬起头看时,又见到一片密密麻麻的雨,穿透鲜红的火光,耳朵里的声音不断的放大,最后却什么也听不到了。

    “是强弩!”

    这是许多人倒下之前想到,冲到最前面的数百人每个人身上都插着几根箭矢。强弩是麴义手下精锐必备的武器,平日里都背在身后,适才在突然遭遇伏击时群情慌张,又限于狭窄的地势,不好发挥出强弩的威力。此时麴义带着千余人跑下山,抢占了宝贵的时间,让他得以重新安稳军心,布置阵势。

    当初就是靠着这几百私兵组成的先登,在界桥以步克骑,大破公孙瓒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从此一战成名,而这八百余人也在袁绍军中被称之为‘先登营’。如今麴义带着残存的先登营临时搭成阵势,希冀能借此阻击对方,趁机脱逃。

    侯成在此见到这熟悉的军阵,心头大恨,他没有叫人退下,反而不断增派了大批将士,誓要攻破麴义。双方太过接近,强弩往往能将人一击致命,后面的士兵忍不住惧怕,转身跑了几步,就被后面射来的羽箭钉死在地上,似乎只是一个呼吸之间的事,侯成派去冲击的士兵有一多半死在弩箭之下。余下的好不容易冲到阵前,却被突然弓弩手身后探出的短枪给刺死在地。

    对方的军阵进退有序,丝毫不见有任何慌乱的迹象,这哪里是刚被人从山上追下来的败军相比之下,对方才更像是伏兵!

    “这样打下去,我等不仅能转危为安,更能借此反败为胜。”副将简单的包扎好了伤口,站在麴义身边说道。

    “这些都是我从西平带来的精锐。”麴义向正有条不紊的阻击杀敌的麾下士兵看了一眼,面色一痛:“今日倒要多半折损于此了,此皆我身为主将,一时失察,落入埋伏。不然,何以至此等境地”

    “将军何必说这种话”副将奇道:“我等虽然初败一阵,但其实并未有死伤多少,泰半都是慌乱之下,逃散于山林之中,只等击破侯成,便可从容收束残兵,此战我等就是胜了。”

    “你不懂。”越是最危险的关头,麴义就会格外的冷静,哪怕是看到自己的家乡子弟一个个死在他的面前,他仍未有任何沮丧过激的情绪。麴义冲副将摆了摆手,语气十分坚决的说道:“派人预备退路,待我等将侯成击溃,再趁夜色择路离去。”

    副将不敢置信的说道:“什么”

    此时的战况就摆在眼前,分明是麴义的军阵让局势逐渐扭转,一开始都只是麴义麾下最精锐、最冷静的私兵在前面顶着,此时赢回几阵后,那些仍有些慌乱的士兵开始逐渐镇静、重新对己方恢复了信心。虽然弩箭用不了多久就要消耗殆尽,但他们还有枪阵,这是麴义从凉州羌人身上学来的战术,是他除开弩箭以外,对敌的第二道杀器。

    侯成面色煞白,又气又惧,浑身发抖,他生气的对败退下来的属下说道:“我等在麴义手下吃过多少次亏眼下彼等已然被打成这副模样,若是还不能击败,今后我等又有何颜面立足于世!”

    &/div>



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风火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属下们虽然没有说话,但明显是有些精神不济,当初亲身见识过麴义军阵的厉害的军官想起了那箭雨如蝗的恐惧,甚至在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不过他们毕竟是服从将令的精兵,如今只是劣势,还不至于徘徊不前。尤其是侯成再一次鼓舞道:“用不了多久,郝都尉与成都尉二人就要从后面带兵过来,两相夹击之下,何愁不能破敌”

    这是董昭在当时制定好的策略,务求前后夹击,一击破敌。只是侯成与郝萌、成廉之间还隔着一个麴义,两人并未有任何沟通,相距甚远,等成廉要赶到这里时尚且需要一段功夫。但这个问题底下的士兵并不明白,他们因此终于稳住了心神,在侯成的指挥下再次列阵,越过倒下的袍泽尸体,迈着大步向前杀去。

    这一次显然要比刚才好些,对面的箭雨在持续几阵过后,已经开始稀稀落落了。没有了弓弩的压制,侯成亲自带兵前去压阵,将军队稳稳的推进到麴义的军阵之前。

    “将军,这次让我来吧。”副将一脸肃容,对麴义说道。

    麴义打量着副将肩头的箭伤,摇头说道:“我从西平带来的家将就只有你一个了,此战我不能让你冒险。”

    副将备受感动,仍坚持说道:“在下深受麴氏恩义,如今正是报效的时候,还望主公允准!”

    自从随麴义到冀州、追随袁绍以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忌,副将就改口称麴义为‘将军’,而不称‘主公’。如今到了存亡的关头,副将也不再顾忌什么了,在他的坚决之下,饶是麴义也深为动容。见麴义态度有所松动,副将接着说道:“将军莫忘了家中的子侄,小郎君还在等将军呢!”

    麴义恍然想起远在西平老家的麴演、麴光等子侄,一时竟被副将给说动了。眼下由于副将受了箭伤,他身边确实没有断后的最佳人选,麴义本打算是留下一部分在此处面对侯成的全力进攻,自己则带着副将等人击破侯成大军,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及时撤退,但这却不能保证留下来的人能坚持多久、多少人能在两军夹击之下脱身。如今有了副将的坚持,他就能带领更多的人马平安撤离。

    于是副将接过指挥权,在侯成率领千余人压上来时,断然喝道:“弃弩,拔刀!”

    一声令下,射完弩箭的先登营士兵率然丢下弓弩,快速与身边的步卒拿着刀枪,组成阵势应敌。此时侯成一方也加快了脚步,双方立刻猛烈的撞到了一起,没有呐喊声,只有兵器‘当当当’不断交错的声音,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立即补上,如此简单的音调,每发出一声几乎都会伴随着一具身躯的倒下。

    麴义这时已经带着先登营最精锐、同时也是他身边最得力的人手聚集在军阵的后方,他站在一块巨石上,眼望着漆黑一片的西边。那半边夜色沉沉,天地融为一体,只有天空中零零散散的几颗星火才能勉强分出天地各自的领域。麴义的眼睛倒映着几点摇动的光芒,默默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1...15515615715815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