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看到贴在厂门口的那块宝洁日化的黑色的字牌,笑着道,“这个名字起的不错。”
了解到这是凌二的创意后,并且凌二还是合伙人后,很认真的夸赞了一番。
凌二道,“王经理。”
他称呼的很郑重,“以后销售的事情就交给你管了。”
“我以前是做氯碱的,日化不是太懂,但是我想这个跟人相处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王祖勋做了一晚上的功课,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洗衣粉这一块叫什么南有白猫,北有熊猫,国内就这两个大厂家,剩下的海鸥、活力28等属于二线,但是也算是家喻户晓。
我的意思是咱们属于小厂,得找战略,走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可以先从小城镇开始招代理商。”
凌二听见他这样的话,松了一口气,对方要是再和他提供销单位之类,他真得认真考虑下对方是否适合管理业务工作。
供销社此刻虽然依然算是比较好的采购单位,但是在凌二看来,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费大力气搭上关系,也是白搭,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用心自建渠道。
凌二道,“王经理,以后都靠你了。”
晚上,梁成涛宴请,连刚刚上任为技术科长的江贤磊都喊上了。
设备到位、工人到位、印刷包装到位,一袋袋的洗衣服开始打包进纸箱子里,一袋250g,一箱子40袋子,一天下来,居然生产出来100箱,满满当当的堆在厂区的一角。
凌二不着急,王祖勋也不着急,俩人分头往各个报社跑,拿钱砸广告,广告位不要大,只要个豆腐块,上面写着“宝洁日化生产不伤手的洗衣粉,诚招代理加盟。”
最后一栏是座机号码和厂地址。
是王祖勋提议做广告的,而广告词是凌二想的,广告词实在一般,他脑子里倒是有不少的广告创意,奈何无法实践,毕竟连年度春晚都是一股土旮旯味,又能对广告业抱有什么指望呢。
一切才刚刚起步。
何况,做广告的目的是要效果。
在此刻,日化产品的竞争并不激烈,只要有货,就不愁卖。
既然不愁卖,何必多此一举
&nbs
68、伟大的诗人
每天吃完晚饭,凌二没事就往日化厂的那间小屋子钻,这就是所谓的实验室了。
实验室不大,只有二十来个平方,还是铁皮和石棉瓦搭的,白天吸热,晚上闷热,为了降温,只能开风扇,不过为了不影响试验,三台电风扇都是在地上放着,轰隆隆的响。
五个研究员,在里面忙忙碌碌,包括老板梁成涛,都是兼职,也是没谁了。
没有凌二想象中的高大上,全是一些瓶瓶罐罐,还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试剂和实验设备。
“不含磷吧”对化学上的东西凌二其实真心不懂,他擅长的还是物理学这一块的。
“不用磷做洗衣粉简单,无非是碳酸钠、偏硅酸钠、聚丙烯酸钠、4a沸石、柠檬酸钠、硼研做助洗剂,后面费点时间就行,”梁成涛笑着道,“主要难题是你说的是不伤手,怎么加柔顺剂,这个配比不好掌握,多了成本高,少了没除污效果。”
“不伤手,无污渍,不残留。”凌二道,“这是咱们的核心卖点,就是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如果想长久,必须得做到。”
“实验选取与洗衣粉中阴、非离子配伍性好的柔软剂,并做相应的原料柔软测试。筛选出了柔软性能较好的柔软剂加入洗衣粉中,进行量的筛选和优化,检测洗衣粉的去污、柔软性能。”梁成涛一边往滴管往玻璃杯中滴黄色的液体,一边和凌二解释,“说白了,就是碰运气,具体哪种能成,谁也不知道。”
江贤磊在一旁接话道,“刚刚梁老板说的,配方和工艺不是问题,关键是选择最优,一定能成功的。”
他得对得起人家给的八百块钱工资。
凌二在里面站了十来分钟,有点透不够气来,何况空气中还有某种试剂的怪味,他担心的道,“安全措施做好,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伤害吧”
他对化学品本能的有排斥,大部分多多少少都有毒性。
江贤磊道,“不会,就是味道不好闻,热稳定性低的试剂我们都是放在冰箱里。”
凌二看了看放在墙角的冰箱,整个实验室里最值钱的设备,也是进口的,因为没二手的,买的全新的。
日化厂一切上了正轨,凌二第一次见到了日化厂的法人代表温春华,四十来岁,中等个子,削瘦,白衬衫,黑皮鞋,脑袋梳理的一丝不苟,干巴巴的方脸,小眼睛上戴着厚厚的镜片,一个崇尚诗意的文艺老男人。
“来,小二啊,你看看我这首诗写的怎么样嘛。”只因为凌二夸赞了两句,温春华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知音,所以也随着王刚等人称呼凌二为小二,他拿着手里的纸片子,摇头晃脑的道,“浦江公交二毛钱,坐在车上梦还延。经年此景堪虚设,春风已绿仃洋沿。”
念完后很期待的看着凌二,只有凌二才能理解他的诗,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文学欣赏的素养。
“温大哥,逐句地看完这首诗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
题材独具匠心,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反正废话不要钱,凌二夸赞起来人毫不吝啬,“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你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谢谢您,温大哥,我真的很激动啊。”
“哎呀,哎呀,你这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温春华松开凌二紧紧握着的手后,笑呵呵的挠挠自己的油光蹭亮的脑袋道,“没有你说的那么好,这是我的拙作而已啦,只是和你交流一下,相互学习,互相进步。”
凌二道,“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这首诗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这首诗太好了!
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
真正不好意思的是梁成涛,凌老二得多不要脸,才能说出那种话来!
接着又听见凌二道,“但是...”
认真的停顿了一下。
他心想,原来凌老二良心发现了,不忍心再继续瞎白话了。
“怎么,有问题,请一定批评,我洗耳恭听。”温春华紧张的很。
凌二严肃的道,“这是一首里程碑式的诗,拔高了整个人类的智商,单枪匹马,把中国诗歌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你让后来人怎么超越啊
温大哥啊,我由衷的觉得,你这首诗还是不要发表的好,不然引起轩然大波,是对年轻人的伤害。”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温春
69、出摊
“来,看看,今年最流行的款。”看到有人过来,王刚冲凌龙使了个眼色,让他赶紧招呼,“十五块钱,统统只要十五块钱,刚好适合秋天穿,大姐你别说贵,看看啊,呢绒的,你到门市去拉,一尺就要15,还得费工夫做,是不是这个理,我们是厂家直销。”
凌二好像睡着了。
他得意的看了看对方的同时,不得不佩服,这条街口摆摊的多,卖服装的也多,不过大多是卖喇叭裤、内裤、牛仔裤、衬衫,卖击剑衫的,他们是独一份。
这也是凌二的主意,要的就是与众不同。
所谓的击剑衫是某些厂家在茄克衫档式基础上,吸收休闲衫和国内击剑运动衣风格改出来的,同香槟衫和宇航衫一样,算是年度流行款。
卖喇叭裤的那些摊贩,只有羡慕的份。
他们这个摊子,一直围着的都是人,就没断过。
邱家兄弟在不远处也支了一个摊子,主要卖在女孩子间流行的蝙蝠衫,两人去货很快,手里的家伙规整一下后便走到了凌二的摊子。
凌二在睡觉,潘宥诚蹲在一边,手里拿着话筒,也没喊,有过来问的,他才招呼一声。
邱绍亮道,“你干嘛呢,这样卖到猴年马月”
耗子药压根就没卖几包。
“嘘。”潘宥诚指着凌二,示意邱绍亮小点声,别打扰人家睡觉。
卖是不可能认真卖的,凌二之所以选择卖耗子药就是为了偷懒,他是看的透透的。
“好几百块钱货呢。”邱绍亮着急的很。
潘宥诚道,“慢慢卖,又不着急。”
“我都不着急,你着急什么。”这一次摆摊,并不是吃大锅饭,王刚和凌龙合伙,邱家兄弟一伙,至于潘宥诚就比较倒霉了,他和凌二合伙,卖的是最不赚钱的耗子药,最关键的是凌二还不怎么上心。
一星期下来,其他人么每个人都至少赚了大几千了,他跟凌二还没卖出本钱呢。
不过同邱绍杰一样,他对凌二同样有种信任,那种信任是毫无保留的。
皇帝不着急,太监着急啥
邱绍亮低声道,“你猜我这边今天挣了多少”
“多少”潘宥诚好奇的问。
“这些。”邱绍亮展开三根手指头。
“三千”潘宥诚咋舌,多少有点吃味,“尽的”
邱绍亮笑着点点头,去掉本钱,他哥俩一人能分到一千五呢!
这是有史以来,哥俩赚的最多的一次!
这钱跟捡来的没区别。
他朝着王刚那边看看,王刚也卖的带差不差了,转过头看向凌二,凌二刚睁开眼。
“有点困,不耽误你们,你们该咋喊咋喊。”
凌二起身去找厕所。
“二毛钱不算贵,买回去没有老鼠翻你柜,没有老鼠陪你睡。有买有送,厂家搞活动,今天我们受厂家的委托,领导的安排来到贵地做宣传,用上我们的药,你就不用担心老鼠杀不掉,1分08秒,120都救不了..”
凌二还没走两步路,便听见了潘宥诚那充满力量的嗓音在街头回荡。
公厕位于一个老弄堂的边缘,污渍横流,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的走到坑位那边,屏住呼吸的同时,逼着眼睛不往深坑里面看。
三下五除二接触问题,要不是怕踩到地面的污渍,他恨不得跑出来。
迎头差点撞着了人,真要说声对不起,对方两手堆了过来,骂骂咧咧的道,“没长眼睛啊,小兔崽子。”
凌二被推个趔趄,再反应慢点,一屁股跌地上,地上全是不明的黄色液体。
想想都有点不寒而栗。
抬起头看了一眼对方,是个腰大膀圆的中年男人,脖子上套着的那么个粗粗的金项链基本表示了他的身份。
评估一下形势,凌二确定自己单挑不过。
 
70、老套路
拿钱回家的那个晚上,他老婆给破天荒的第一次给他打了洗脚水,就是结婚的那个晚上,他也没这待遇啊!
接连几天,家里都是有酒有肉,结婚到现在,他是第一次活的这么滋润。
他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上升,连带他老婆和他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他看她老婆也觉得光彩照人。
激动之下,他还给他老婆写了情诗。
而且,他老婆居然还有点感动的样子!
他第一次由衷的感觉到,钱啊,有时候真是好东西。
如果有钱,他不用再听老婆关于柴米油盐的唠叨,那么自己可以一心的扎进诗歌的世界里,从而摆脱俗务。
每次来,他都看到王刚等人在那数钱,王刚每点张钱,他的喉头就要跟着耸动一下,好像王刚手里的唾沫星子是从他嘴巴里沾的似得。
凌二早就看得明白,笑着道,“温哥,你闲着也是闲着,明天跟我们去逛荡一会呗”
等于就差直接说,明天带你发财去!
你乐意不乐意吧!
对温春华,说不上讨厌,也说不上喜欢,总之这个人不坏,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固执,如果非说缺点,那么就有点死要脸。
谁能想象,一个在浦江有房的本地土著,居然交不起孩子学费!
而且,人家祖上还阔过的,本地亲戚朋友,早就赶上了改革的风口,赚了大钱,并且都还有海外关系!
所以,说他混成这样,说出去都没人信!
他挺想不明白的,都穷成这样了,还要脸干什么
因为脸早就丢干净了,索性豁出去得了,这样不上不下的,外人看着都挺难受。
“行,那我就跟你去体验生活,诗歌源于生活。”凌二的心思切合了温春华的心思,温春华欣喜的答应了。
“那明天早上,我们等你,跟我们一起。”凌二心里鄙视,想去赚钱,也能说的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也确实是人才,“多穿点,要出伏了,早上有点凉。”
“好,好。”温春华同凌二聊了一会自己的新作后,满意而归。
王刚道,“这老东西本事没有,谱倒是不小。”
他搞不明白凌二到底图个什么
凌二笑着道,“跟谁处不是处,多个朋友多条路,咱们这才哪跟哪,说实话,咱们要是不努力,他躺也能躺赢咱们。”
“你每次都吓唬人。”王刚早就习惯了凌二的做派,不过倒是认可凌二那句多个朋友多条路。
凌二笑着道,“说出来你也不信,人家一拆迁,到手就是几百万,咱要是自满,钱躺着不动,还不如他人躺着不动。”
他最怕的就是大家有了一点小钱以后膨胀起来。
“说的我都以为你在开玩笑,一破房子能拆几个钱”王刚还是不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