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黄李玉起床,照例先去了一趟卫生间,从卫生间出来后,看到端坐在沙发上的付家老太太,哭笑不得。
回到屋里,把凌代坤鼓捣起来后,跟付家老太太一起把熬好的鸡汤投到了保温壶里。
她跟老太太已经先吃好早饭,凌代坤还在那磨蹭着刷牙洗脸,她没好气的道,“我下楼取车,你快点。”
在夏天的时候,凌二给了凌代坤一辆代步车,说是给凌代坤的,其实给她的,因为凌代坤没有驾照,所以这辆车,每天都是她在开,她除了上下班开,还会用来接送老五。
对于现在的生活,她是由衷的感觉到满意的,有大房子,有车开,自己还有得体的受人尊敬的工作。
至于男人,虽然油腔滑调,懒散了一点,但是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内,在她手心里翻不出来浪花。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俩人未免她孤单了一点。
生活中是有老五,可是老五毕竟不是她的亲闺女啊,她愿意对孩子好是基于后妈的义务和责任,是原始的本性让自己做不到恶。
凌家的孩子们现在大多没有成家,眼前看着都不错,谁知道以后是怎么样的呢
她和凌代坤结婚的日子也不短了,肚子依然没有动静,她自己偷偷的去医院检查过,她是没有问题的。
好几次,她都想鼓足勇气跟凌代坤说一声,让他也去医院查一查,只是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她心里明白,许多事情上,凌代坤绝对以她马首是瞻,她说一不二,但是在生孩子这种事情上,凌代坤大概率是要征求儿女的意见的,不可能全部听她的。
浦江的西北风刮起来,冻得人瑟瑟发抖。
凌二骑着小毛驴,先到了大姐的超市。
大姐和付宝路都在医院,所有的压力都落到了陈维维的身上,凌二肯定不放心的。
陈维维正在超市里拖地,抬头看到凌二,笑着问,“凌姐还好吧,我这走不开,要不然我就去了呢。”
“生了一个男孩子。”凌二笑着道。
“那真好的很。”陈维维见凌二要帮他换拖把桶的水,急忙拦住道,“你在那放着,我来弄,你赶紧去医院帮大姐才是真的。”
大姐知道凌二在意陈维维,所以在陈维维面前,把自己的弟弟夸成了一朵花。
但是,听在陈维维的耳朵里便是,凌二是有钱,有才,有能力,高不可攀的人物呢,她哪里敢让他帮着做活。
135、命名权
“我帮你忙,你不也快点嘛。”凌二说话的同时,有客人进来,喊着要买烟,陈维维匆匆跑到柜台,他就趁着这个功夫把拖把桶的水给换了。
等他从厕所间出来,柜台边站着的还有人,陈维维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拿着拖把拖地。
拖了两下,就感觉没多大耐心了,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压根就没怎么做过家务活。
他倒不是懒,只是烦这种没有效益的繁琐事。
只要有钱,啥都好商量。
刚好,陈维维回来了,夺过他手里的拖把,笑着道,“大忙人,可不能耽误你时间。”
“我确实很忙,一天都很难保证有20小时的睡眠。”凌二认真的道。
陈维维噗呲笑了,接着道,“要不这样,你帮我看会超市,有客人来了,你扫码,会收钱就行。
我去菜场买只老母鸡,给凌姐炖一只,回头你去给带上。”
“不用了,我家老头子夜里就炖上了,这会估计已经拿过去了。”凌二道,“店里你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留这里不算添乱吧。”
“真不用你帮忙,”陈维维笑着道,“我一个人没问题。”
“你中午能有吃饭的功夫”凌二问。
“多大个事,旁边有个饭店,早就处的熟了,吃饭的时候,让人家给送碗面就中了。”又有客人拿了一沓草稿纸和一支笔,她熟练的扫码,收钱找零,招呼完后,继续对凌二道,“你真的可以去忙你的了。”
“哪里是帮你,这是帮我大姐。”凌二想摸摸自己的脸皮有没有红。
他凌二不管有钱没钱,都是很成熟稳重,秋衣塞进秋裤里,秋裤塞进袜子里。
从来没有这么厚过脸皮追女孩子啊
这些年,他对待女孩子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果有狂蜂浪蝶喜欢他,他就给喜欢他和追求他的权利。
每天收到的表白短信有一百多条。
但是都没有成为他女朋友的命。
他凌二洁身自好,硬是在乱花丛中博得了一个“君子贱”的名号,撩完就走。
她们继续做钓凯子的美梦,他继续做他的富豪。
哪怕是上辈子,他表白的方式也简单粗暴,有时间一起睡。
负罪感
不存在的,因为他从来不会给老实男人送绿钻会员。
底线还是有的。
“好吧。”陈维维居然无法反驳。
凌二帮着搬货理货、一直忙到中午,两人倒是没有说过几句话。
吃饭的时候,凌二从饭店里叫了六个菜,有鱼有肉,陈维维不满意了。
一下子叫这么多,她没法子跟凌一报账啊
好嘛,她还没帮着给看几天超市呢,就这么大手大脚,完全不能堪大任啊
一咬牙,正准备自己出这个钱的时候,凌二已经把钱给付了。
凌二还能不了解她
要不然也不能跟自己家大姐成为好朋友,经常能在一起交换省钱过日子的心得。
饭菜全部摆在了门口的柜台上,她默不作声的守着一盘青椒土豆丝,偶尔有客人进来,她还得张罗着收款。
等回过头的时候,发现碗里全是肉和鱼。
“多吃一点。”自己媳妇是无肉不欢的,顿顿吃的都比凌二多,但是,凌二到三十以后大肚腩就起来了。
而她媳妇,大概是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哪怕是在生完孩子以后,身上也没长过膘。
在所有女人都嚷着要减肥的新世纪,她媳妇愣是没有这个觉悟,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
反而是凌二就比较素了,每天宿醉过后,顶多吃上半碗饭,夹上两筷子的蔬菜。
“谢谢。”她从始至终都不适应凌二的热情。
吃好饭,凌二去了医院。
病房里只有老五和付家老太太,老五趴在床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大姐怀里的孩子,她始终不敢相信,这么个小东西是从大姐的肚子里出来的。
而她自己却是大姐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年龄越大,她越对大姐给的这个说法产生了怀疑。
毕竟,她更相信她是从河边捞上来的。
大姐就从河边捡过来一个孩子,抱回来的时候,她亲眼瞧见,那小孩子的耳朵都让大蛆钻烂了。
她陪着大姐去了医院,孩子耳朵没了蛆后,隔天她看着一个牙都掉光了的老头子兴高采烈地抱走了孩子。
向来小气的大姐还给了老头子五百块钱。
大姐跟她说,那是吴燕青的舅公。
付家老太太在一旁给大姐剥鸡蛋,一边剥一边道,“要多吃,不然没奶水。”
她的口音很重。
这里的护士听不懂她说的,她也听不懂护士说的。
这就让她十分有理由不喜欢这里了。
只盼着儿媳妇赶紧养好身体,赶紧的离开这里。
她不识字,看不懂账单,但是光从儿子嘴里出来的数字,就足够把她吓个半死了。
付宝路提着一大袋子的葡萄进来,只因为他媳妇想吃,他骑着电驴,跑遍了周边五六个市场才买到。
“你吃饭没有”他问凌二。
“吃了,你们没吃的话赶紧去吃,我在这里照看着。”凌二冲着熟睡的孩子笑了笑。
“我们也吃了。”付宝路道。
“你给起个名字吧。”大姐对着凌二说完后,冲着家里的老太太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吃了,“那个葡萄随便洗洗就行了。”
然后看着婆婆提着葡萄,拎着盆出了病房。
她这个婆婆没有坏心眼,只是有点糊涂,她要是不时常凶两下,她这个婆婆能把她捏的死死的。
说白了是欺软怕硬,一丁点儿不值当同情,她不虐待老太太,已经是对得起良心了。
“你们自己起就是了。”凌二笑着道。
“我一个字都不识得。”付宝路谨慎的提醒道,“宝字后面是传。”
“起名字和识字不识字没关系。”凌二笑着道,“我可不会起名字。”
他是做过老子的,他心里明白,自己再怎么样,也不会把自己孩子的命名权交给名字交给别人。
亲爹都不行。
他能想到付宝路为了给孩子费了多大的心思,做了多少演练,他现在要是随便给起了,付宝路的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136、脸皮薄
付宝路谨慎的看了一眼凌一,跃跃欲试。
凌一哪里能不明白他的心思,从她怀孕开始,付宝路就不止一次和她研究过孩子的名字,只是大多是都被她给否定了。
没文化,能想出来什么好名字
什么付传虎、付传豹、付传兵
这是给儿子的,她其实无所谓。
至于女儿,更土气了,什么枝、青,各种花木的名字都有
她想着她家里现在三个大学生呢,随便找一个人出来给起名字,也比他男人抠破脑筋想的好。
“你说吧,看你能说出什么好名字。”
她压根不做多大的指望。
付宝路清了清嗓子,认真的道,“付传承,你们看行不行”
“挺好的。”没出凌二的意外,他大外甥终究还是叫了这个名字。
上辈子的外甥和这辈子的外甥不一定是一个人了,但是名字却是没有变化。
“这名字好听继承的承”大姐疑惑的看向凌二。
他男人能想出来“音”已经不错了,至于是哪个字,还得她和弟弟帮着选。
“对,就是这个吧。”凌二对付宝路道,“付传承,就是付传承这个名字吧。”
付宝路得到认可,高兴地不能自已。
凌一在第二天就出院了,黄李玉作为名义上的后妈跟着忙前忙后,主要工作是买菜,帮着给孩子换洗。
而付家老太太的任务就是做饭,她儿媳妇嘴巴叼,只吃得惯老家口味。
而且,还特别能吃,一只老母鸡,不到两天就能吃个干干净净。
至于老四,在凌二的强行要求下,被指派到超市帮忙了。
帮着大姐做事,老四自然是义不容辞,但是,被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凌老迫,就不是她所愿了。
就你这怂样的哥哥,还想找对象
不给你搅和黄了,简直枉为亲妹妹
“这也就是我亲哥,要不然我早就打死他了,懒得不成人样,臭袜子脏衣服,你说放个洗衣机多简单的事,他都不乐意,堆一堆,我大姐这都结婚了,还得抽时间去给他洗衣服,打扫卫生。”
早上开始,纷纷扬扬的雪花渐渐下来了,地上已经铺满了厚厚的一层,很少有人愿意出门,而且是年关,外来务工的大多数都返乡了,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面,瞬间就看不到几个人了,超市的生意也一落千丈,等半天,也没人进来,趁着空闲的功夫,老四向陈维维滔滔不绝的数落凌二的不是。
“男孩子都这样。”在超市工作的日子也不短了,凌家是个什么情况,她也知道一个不离十。
“本事呢,肯定有一点,但是赶不上脾气大,”老四抿一口茶后,又把保温杯续满,接着道,“一点点小事情哦,不合他心意,他就得炸啊。”
“有本事的人都有点脾气,其实我倒是挺佩服你大哥的,我听你大姐说,他上高中的时候就自己做生意了,而且读书也很认真,你们几个都是被逼着要求读书呢。”
雪越来越大了,陈维维的两只胳膊肘搭在柜台上,两只手撑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外面。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
自从初中下学后,她就跟着父母走南闯北,基本上很少在老家过春节。
但是起码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第一次,她一个人在异乡过春节。
“这倒是。”老四叹口气道,“有时候是得服气凌老二,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其实,她很早就明白,如果家里没有大哥做支撑,肯定是家不成家了。
有时候,暗地里,她也为有这样的哥哥而自豪,上初中以后,她就没受过冻,挨过饿,条件比大多数孩子都强。
众所周知,她家里一对“五百”组合,俩哥哥各个都是二百五,学校里也没有人敢轻易招惹她。
能给她委屈的,也只有家里这几个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