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考虑再三,他在自己收藏的众多近代战列舰型号中,选中了外形与“美洲号”非常相似的船型:双桅纵帆船。

    这种快速纵帆船操作灵活,速度快,不考虑武装的情况下,只需十人就能运作,非常适合远洋冒险和海商巡逻作战。

    “这船,有一千吨排水量吗”

    林啸目测此船大约只有七十来米长,比“独角兽”的八十三米要小了不少。

    “有,而且,比同时代的船都要先进。”一旁的孙雷自豪的应道。

    “走,上去看看。”

    上船后,林啸首先指着风帆,疑惑地说道:“此船,为什么还是硬帆独角兽,不是已经用了软帆了么”

    “软帆的帆布很难搞到,而且操作也太复杂,硬帆制作要求低,操作灵活,没什么不好的。”

    孙雷信心十足的应道,“其实,等会你就知道真正原因了。”

    相比之下,首先,软帆的材料必须是特制的帆布,并且三角帆是复杂曲面,需要专业工匠的缝制,孙雷手下这些船工本身并不掌握制造软帆的技术。

    而中国式的硬帆是平板一块,由于有支撑骨,对材料要求不高,一般的布甚至草席、苇帘之类的东西也能代用,即使少许破损还能继续使用,临时修补也很方便。

    其次,除去制造上的问题,软帆帆装对水手的技能要求高得多,不比硬帆船那么简单便捷。

    而硬帆的升降则方便得多,由于没有软帆那些复杂的帆缆索系统,一般人几乎不需要任何的专门训练就能执行收放船帆的工作,它的收帆速度极快,危及关头甚至只要砍断主索就能哗哗地几秒就搞定,在航行中也不需要经常调节,可以节约操作人手,当然,硬帆船的缺点是一般比软帆船航速要慢。

    下到船舱的时候,林啸就发现此船和“独角兽”的第二个不同之处——两侧船舷没有火炮窗口。

    由于不准备安装侧舷火炮,它的甲板下可利用空间要大得多,大大提高了船只的自持力和运载能力,船员的生活条件自然也比一般的风帆战舰要好得多,有着更多的船员房间和卫生设施,更好的采光和通风,怪不得孙雷认为这吨位足够了。

    “准备安装什么样的火炮还是……不准备安装了”

    林啸问道,他知道,仅凭他们手中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就可以秒杀现时空所有战舰,即使不安装火炮,他的舰队也一样横行各大洋,陈一鸣他们的“龙升号”此次美洲之行,就是靠导弹护身。

    “没炮,怎么能叫战舰”

    孙雷呵呵笑道,“已经和曹工商定了,准备暂时在船头和船尾各安装一门24磅前膛炮,是在给你们陆军生产的火炮基础上改装的,加装了一个回转炮台……以后,随时可以换装现代化后膛炮。”

    “哦,射程够吗”

    “曹工他们试射过了,最远能打五公里,比独角兽的同口径炮厉害多了,足够超过这个时代的所有大炮了,只不过精度还差点,和后膛炮没法比。”

    孙雷信心十足的说,“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射程取胜,尽量远距离射击,避免两败俱伤的近距离对轰。”

    “哦,是吗”

    林啸扫了他一眼,有点不相信他的话,就两门炮,打的再远,火力密度够吗一旦遇到数量众多的敌舰队的话,不是很容易被敌船突破防线吗,还是得靠导弹和步枪护身吧

    然而,到了底舱尾部,林啸立即哑然失笑起来,一下子就信了,因为他看




第135章 卢华赴任
    “钦州号”顺利下水,接下来就是武器舾装和船员的训练了,这些都不用林啸操心,估计至多三个月,这艘战舰就可以加入战备值班了。

    到时候,这艘虽然不是现时空最大,但有着逆天航速的机器驱动战舰,将成为某一支舰队的旗舰,林啸打算至少制造四到六艘同类战舰,将来需要三支远洋舰队,才能确保横行三大洋,以阻止欧洲殖民者的东进步伐,甚至护我华夏旗帜插遍全球各战略支点。

    ……

    这一天,卢华要走了,他将去钦州赴任新式学馆督学。

    钦州新学馆已经落成,先生的招聘、学生的选拔以及教材的编订都需要时间,需要她尽早赶去,好在那里诸事有莫原炜和南宫强等人的帮衬,安全上当初夏博敏也留有一个连驻扎,林啸没什么不放心的。

    本来林啸是想陪同她一起去看看的,但隔夜和各营通话的时候,却接到了各部当面清军纷纷异动的报告,于是决定留在白沙岛指挥部分析敌情,整军备战。

    好在卢华不是孤身一人出门,何守信的新婚妻子南宫嫣然自幼熟读诗书,听说后主动请缨前往教书。

    一来反正她的新婚郎君也很快要出征了,她留在家中也无所事事,还不如找点事做做,二来钦州也离自己父母更近,新嫁娘总是更留恋娘家故土。

    林啸征得何翼老掌柜同意后,便决定任命她为学馆助手,这样一来,卢华也好有个伴,不至于过于寂寞。

    南宫嫣然是大家闺秀,此行自然带上了陪嫁婢女小翠在内的几名仆从,之外,还有一人,那就是当初林啸救下的双儿姑娘。

    前段时间,双儿只身来到防城镇,寻找林啸报恩,林啸不便收留于白沙岛,就把她托付于何翼,让她在镖局打打杂,也算解决了她的生计。

    这双儿手脚很勤快,许多活计都抢着干,此次何翼就让南宫嫣然把她一同带上,他觉得这姑娘本来就是林啸的人,这一次给她个机会,说不定她慢慢就能熬上一个公职,总比一直待在镖局强。

    谁都没想到的是,何翼的这个出于好心的决定,却将带来一场滔天大祸,当然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

    送走卢华一行,林啸回到指挥部,立即凝神分析起军情来。

    桂林祝俞嘉当面的湖南方向,发现有大批清军集结在永州和新宁一带,其先头小股已经在全州以北不远处频频活动,驻守全州的三营一连的侦察兵抓到了好几个俘虏,祝俞嘉亲自审讯下来,确认衡阳、宝庆(今邵阳)等地还有重兵集结,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而刘旭磊的梧州当面,以及夏博敏的玉林当面,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情报表明,最近有数量不少的清军从北方陆续运来广东,目前意图不明。

    “该来的,终归要来。”林啸心中默念。

    从战略防守,转向战略进攻,这一天,随着洪承畴的主动进犯,终于要提前到来了。

    正好丁帅的新兵训练也结束了,林啸当即颁布全军整编命令,全军正式启用“讨虏军”番号,林啸自任总指挥,以尚在安南的肖凯峰为参谋长。

    麾下丁帅的原第一团第一营升级为“讨虏军”第一团;刘旭磊的第二营升级为第二团;祝俞嘉的第三营升级为第三团;夏博敏的第四营升级为第四团。

    每团野战军的正式编制人数,林啸都按旧例规定



第136章 孙可望反水
    首先前来送信的,是留在南宁监督放粮的一营一连长派来的侦察兵。

    自从林啸带主力出走后,他们便只管埋头放粮,朝中大事不是他们能够过问的。

    李元胤的两千骑兵归建以后,按林啸的建议派出了一千余人前往百色驻守,张同敞奉命募兵,招到了三万余人正在加紧操练,只不过暂时使用的仍是老式兵器。

    永历采纳瞿式耜的建议,暗中派人与云南李定国联系,一方面请他能否出兵南宁护驾,借以制衡孙可望与林啸任何一方的威胁;另一方面相商共同采矿事宜,也算是对林啸有个交代,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军队能够早日用上新式火器。

    这一天,突然接到前线来报,清军重兵在降将吴三桂的统领下,突然从川南掩杀过来,很快就击溃了大西军刘文秀部,兵锋直指贵州。

    永历君臣上下一片惊慌,正欲派人再探,忽闻孙可望降清,数万大军不仅没有北上抗敌,反而引兵东进,其前锋已经逼近百色。

    ……

    邕江,绕南宁城而过,它的下游便是一路东去的郁江,它的上游在南宁西北方向,有两条支流,一条是左江,弯弯曲曲往西南而去,途中流经中越边陲重镇崇左。

    另一条,则是右江,在茫茫群山之中一路上溯,便可直达四百里之外的黔桂边境咽喉——百色。

    途中距南宁西北两百里处,有一个叫果化镇的地方,地形狭小险要,是除了百色之外,南宁西北方向第二重要的咽喉之地。

    秦王孙可望立马于一处土丘之上,看着下方大军缓缓而行,这只是他的前锋部队,大队主力尚在数十里之外。

    ……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均为老秦王张献忠之义子,手中均有自己的精锐亲军部队,时称四大金刚。

    张献忠战死之后,四人一同把余部带入滇黔一带再作计议,虽说四人以兄弟相称,但其中孙可望最为年长,且手握五万之众势力最大,占据了整个贵州,艾能奇早亡,刘文秀率本部万余人在黔北川南一带活动,李定国则率三万余人退据云南,募军备战,明面上全军都以孙可望为尊。

    自从孙可望受封为张献忠的老封号秦王后,俨然以皇帝自居,甚至规定一切衙署的称谓前都要加“秦“字,不仅屡屡压制李定国等人,对永历帝也极尽侮辱之能事,永历帝实在难以忍受下去了,便采纳瞿式耜之计,派人持密诏与孙可望有矛盾的李定国,望他前来护驾稳定大局。

    当初大西军奉行联名抗清策略,孙可望便与李定国抱有不同的心思。

    李定国认为,当前清军大举进攻,闯王血溅九宫山,老万岁中箭身亡,我们与清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敌当前,如果再与明军厮杀,只会使清军渔翁得利,当务之急在于联明抗清,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但孙可望对联明抗清,恢复中原已失去信心,只想保住所得土地,称藩于滇、黔一带,故对李定国的建议颇不以为然,然而李定国的建议得到了多数将领的赞成,孙可望见人心归向李定国,不得不同意其进兵云南,联明抗清,但对李定国产生了猜疑。

    在幕僚的建议下,孙可望不仅消极抗清,还欲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法,以图压服李定国、刘文秀等人,这与李定国联明以恢复中原的目的有着根本区别。

    年前,郑国等人被朝廷赶回贵州,孙可望大为恼怒,那郑国又添油加醋地说朝廷新招一支人数不多却拥有先进火器的队伍,并且欲抢夺滇黔两省的铜铁矿,以便打造更多火器进一步扩军。

    孙可望闻言大怒,在郑国等人的煽动下



第137章 李元胤临危受命
    约至未时,郑国已指挥前锋在明军对面摆开了阵势,步卒五千在阵前摆上数道拒马,之后是火铳手、长枪手、刀斧手严阵以待,步军身后,则是他的心腹骑兵,正在有序列队,不愧都是百战老兵,行军列阵丝毫不乱。

    孙可望满意地举起单筒望远镜,只见远处明军两翼大约两千骑兵,中间列阵的则是挤成一团的步卒,阵中隐约可见十多门大炮。

    孙可望心中一阵冷笑,从对面步卒的布阵队形来看,恐怕新兵不少,待己方大炮开始轰鸣,这些人怕是要吓破了胆,不是一窝蜂逃跑,便是被砸成肉泥。

    孙可望收起望远镜,优哉悠哉地下了土坡,他要去行军营帐休息一会,这仗不用看了,不会有太多悬念。

    ……

    对面领军的,正是南阳侯李元胤,此刻,脸色严峻端坐马背的他,却心如止水,静静等待着孙可望的进攻。

    每临恶战有静气,这正是李元胤能成为名将的一大原因。

    接到紧急军报后,朝廷上下又乱成一团,永历帝第一反应又是迁都,这厮习惯成自然,又想要逃跑了。

    结果遭到瞿式耜、李元胤等人的哭谏。

    “万万不可呀陛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这一迁都,莫说会造成民心大乱,就连军队也将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局势将不可收拾了呀。”

    瞿式耜趴伏于地苦苦哀求,这情形,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是呀陛下,民不可一日无主,兵不可一日无帅,请陛下坚守行都,以安民心,臣等当死战拒敌,绝不让孙可望那逆贼得逞便是。”

    李元胤也连连磕头苦谏道。

    “臣请陛下坚守。”

    “臣,请陛下坚守。”吴贞毓等人见势,也纷纷磕头劝谏,跑了四年了,再强悍的心也被折磨得麻木了,死就死吧。

    “罢了……就依卿等所言吧,无非就是个……君王死社稷而已。”永历流着泪,嘶哑地应道,这个皇帝,做得实在太苦了。

    “陛下无需过于担心,臣等有办法守住行都,”

    瞿式耜沉吟片刻,说道,“除了数千禁军精锐之外,张同敞的新军已训练一月有余,胡一青、赵印选在昆仑关尚有万余步卒,总兵力不比孙贼少,臣请陛下谕令各部即刻开拔,前往百色拒敌。”

    瞿式耜是有底气的,除了上述各部之外,当初林啸临走前曾暗中嘱托,他留下的一个连士兵,明面只负责协助放粮,其实还有为瞿式耜撑腰的用意在内,遇到紧急情况时,他可以直接指挥。

    “瞿爱卿所言甚是,”永历有气无力的说道,略一凝滞,又对李元胤问道,“李爱卿……以为如何”

    眼前这些人,真正武将出身的,就剩这位了,他的意见必须尊重。

    “陛下,臣以为,兵贵精而不贵多,张总督所练新军尚未成熟,不宜悉数上阵,昆仑关驻军远水救不了近渴,臣自请独领禁军前往拒敌,新军就留守行都,作为守城护驾的最后屏障吧。”

    李元胤沉声应道,“只是……臣以为,单凭臣等恐是只能阻敌数日,尚不能确保行都万无一失,若要彻底击破孙贼,还请陛下速传琴川侯前来勤王,毕竟……那吴贼三桂,也已兵临贵州。”

    “陛下,云南李定国那边,也请陛下再下一道密旨,请他火速发兵,尾击孙贼,并北上遵义御敌。”

    一听李元胤提到清军吴三桂部,瞿式耜立即想到了李定国,据最新线报,李定国在昆明总共新练了五万多人,总兵力已达八万余众,还训练了一支很有规模的象兵,实力甚至超过了孙可望。

    他认为当初单纯要求李定国与孙可望反目,致使他有所犹豫的话,如今孙可望投敌,那他必定会立即出兵的了,毕竟李



第138章 血战来临
    李元胤目光望向郭景云所指之处,那道山峰在前方两里多的地方,呈一个不规则弧形凸角状伸出,如果说这里是葫芦底的话,那儿就是葫芦口,如果能在关键时刻从那儿拦腰杀出一支奇兵,那……

    再仔细一看,那山坡很陡,骑兵无法藏身,但山石林立,树木茂盛,躲藏几个步兵还是问题不大,他赞许地看了看郭景云,立即爽快地分出一营朴刀手交给了他。

    郭景云派人把战马赶回果化镇,带着这些人来到山脚,嘱咐带队的营千总,要他们各自分散,爬上山坡寻找山石背后隐藏,没有命令不得擅自活动,一旦暴露行踪决不轻饶,到该出击的时候自然会通知他们。
1...353637383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