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头炮就击中了,好兆头。

    “当年老子征辽东的时候,若是有这等神机大炮,高句丽早就灭亡了,也不会有数十万汉家男儿魂漂异乡了。”

    《隋唐大猛士》第1488章先登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489章 顽抗
    砰。

    街巷暗处,突然跳出一名凶恶的新罗兵,举刀猛劈。幸好姚远一直小心警戒,马上就地一滚让开这记凶猛的突袭。

    七重城已经攻破,但是新罗人并没有投降,城主依然带着守军退守街巷,顽强反抗,这顽抗意志,让入城的秦军都很意外。

    本以为城池一破,守军必然投降,新罗人的反击让先入城的部队吃了不少亏,尤其是民兵们。

    “老三,丁哥。”

    姚远滚到一边的同时,迅速的呼喊。

    老三和丁哥都是姚远同村的村民,老三来自山东,丁哥来自淮南,这次出征,三人随军,编为一组。三人一组是卫府营兵的基础编制,三人一组,三组一火,五火一队,加上队头队副和旗手以及两个护旗手,刚好是五十人一队。

    战斗时,三三制的火组更利于相互掩护、配合。

    年纪比阿远大的老丁和比他小些的王三,马上就提着长矛回援。

    两柄长矛左右刺向那个新罗兵。

    新罗兵一击不中,还想追击,可身后两支长矛刺到,只能挥刀格挡,挡下了王三的枪,却来不及挡老丁的枪。

    长枪狠狠的刺入那家伙的大腿中。

    “抓活的!”

    已经迅速爬起来的阿远大喊一声,挺着长矛过来。

    矛尖抵在新罗人的喉咙上,那人不动了。

    “活的比死的值钱呢。”

    阿远笑道。

    生擒俘虏和斩首一样有功,但生口与战马,在上交后,还会根据价值返还部份给所获者。

    一个青壮俘虏转卖为奴,能值几十贯钱,擒获者一般能分到两成左右的折赏,这么一个战俘,能得近十贯赏钱呢,就算是三人分,一人也可以分好几千。若是一刀砍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

    王三也很关心的打量着这个战俘,发现身上虽不少血,但都不是什么致命伤,比较重要的也就刚才老丁刺的大腿那一枪。

    “捆起来,给他包扎一下,别死了。”

    王三拿出牛皮索开始捆人,阿远则负责掏出身上的急救药包,拿出点伤药和纱布给那新罗人包扎。

    新罗人想挣扎,可老丁的长枪抵在他喉咙上。

    同队一组民兵过来,看到他们捉了一个生口,笑着恭喜了两句。

    “队头命令,大家加强警戒,小心搜索,这些狗日的新罗人狗急跳墙。”

    原本是小组分散搜索,现在命令变成了以火为单位,三个小组相互支援,一起行动。

    遇有持械者,可直接攻击。

    “娘的,这些新罗人为何这么顽强”

    这是大家共同的疑惑,阿达城时,城主和城中军民都是不战而降,十分痛快,可是在这七重城,却遇到了极顽强的抵抗。

    出城的四千兵马被歼,他们依然不降。

    城池轰破,退守街巷也拒不投降。

    这太反常了。

    东明郡太守,自命为平叛先锋的刘仁轨,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

    毕竟,战争嘛,各种可能都有。

    秦军势大没错,新罗国弱也没错,可并不意味着就能不战而降人之兵。

    阿达城城主与军民愿降,很正常。

    如今七重城的城主与军民誓死血拼到底,也一样正常。

    如果只是比拼实力,就能不用打仗,那当年杨广发兵一百多万征高句丽,只有三十多万军队的高句丽岂不是直接就投降了

    但事实呢,几征辽东都没打下来,头次征辽,一百多万大军,海陆并进,结果先锋九军三十万大军,却几乎全军尽没。

    说到底,新罗国虽是大秦藩属国,可终于不是诸夏,他们对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而驻守七重城这座要塞的又是新罗国的精锐,故此在城主与将军们的动员下,他们拒不投降。

    “把阿达城城主叫过来,让他带阿达城的新罗兵负责清剿街巷。”

    刘轨仁派人把自己的部队撤下来,只管占据城门、衙门、府库以及各条大街的街口。

    至于具体的搜捕任务,交给了阿达城带来的新罗军。

    “告诉他,我只给他一天时间,一天时间里清理不干净街巷,那就是心怀不轨。”

    阿达城主叫苦不迭,根本不愿意干这种挥刀向同胞的事情,可刘仁轨也是不客气的,犹豫了一会,还是叫来了自己的手下,然后下达了死命令。

    挨街挨巷的清理,只要是活的,都必须跪降,谁敢持械,就直接杀无赦。

    每清理干净一条街,就交接一条街。

    另外,他还下令,禁止抢劫。

    因为秦军禁止抢劫。

    当高达城的新罗降军开始接替清理街巷后,效率大增,因为他们并不要活口,他们只要投降就行,不降的绝不废话,直接就是弓射刀砍杀死再说。

    阿远他们忙了半天,抓了三个拒不缴械反抗的新罗兵,又俘虏了许多投降的新罗百姓,然后清街的差事交给新罗人,他们接着负责搜查被清空的街巷商铺宅第。

    搜查战利品这活,当然更安全轻松。

    虽然搜出来的东西不能私藏,可大家还是挺兴奋。

    一箱箱一车车的东西被搜出来,然后运到七重城外。

    城外,跟随军队来的那些大小商人们早就已经等的眼睛都红了。

    刘仁轨为了抢时间,对战利品的处置很干脆也很简单。

    军队负责搜查清缴,然后直接搬到城外,稍加整理后,便直接向商人们拍卖。

    从俘虏到牲畜,从金银到钱帛,甚至连家具等都没放过,能卖钱的通通拍卖。

    价格上,当然很优惠。

    商人们一个个红着眼睛到处抢购。

    因为七重层的顽抗,刘仁轨对七重城下达了发卖为奴之令,所有城中之人,不论官民皆拍卖为奴,直接就卖给那些随军的商人们。

    战利品拍声所得,直接拿出了三成来发给将士们做赏赐,引的一片欢呼叫好之声。

    仅仅三天,七重层就成了一座空城。

    能拆的全都被拆走了。

    刘仁轨留下一个营看守,并把伤兵留下后,便带着军队继续前进。接下来刘仁轨的左路军一路高奏凯歌,却是再没碰到七重层这么顽强的了,一连三座城池,皆不战而降。

    加上右路军攻破的四座城,刘仁轨短短时间,已经拿下了新罗九座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490章 无法无天
    百济道,熊津城。

    承宣布政使司衙门签押房。

    左布政使杨温、右布政使韦挺站着迎接左都督指挥使席君买,右都督指挥使王君廓,还有左提刑按察使岑文本,右提刑按察使宇文士及。

    自长孙无忌回朝拜相后,百济道便取消了宣抚使一职,临时设置的位于三司使之上的宣抚使撤消,百济道恢复了三使司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的局面。

    不过今天,三使司的六位长官,却是难得齐聚一起。

    六位长官至布政使司衙门聚齐相议,也说明如今的百济道三司使虽说互不统属,实际上已经是以承宣布政使司衙门为首了。

    左布政使杨温字恭仁,是隋朝皇族宗室,观王杨雄之子,在隋曾任吏部侍郎、河南道大使等职,江都之变后任吏部尚书,归长安后,做了李渊的宰相黄门侍郎。后归秦,这些年慢慢的又得到重用。

    而韦挺,是关中京兆韦氏家族,他父亲是隋民部尚书韦冲。这两位如今主持百济道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等。

    “新罗紧急送来一道急书。”

    杨恭仁开门见山,拿出一封书信。

    刘仁轨率军攻入新罗,连战皆捷,攻破新罗九城。新罗贵族们也是惊惧万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秦军反应这么迅速。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刘仁轨个人决定,还以为是洛阳那边如此反应迅速呢,于是连忙向大秦遣使谢罪。

    一面派人去洛阳请罪,一面又派人来熊津城,希望大秦能先停止进攻。

    “要不是新罗人的这封请罪信,我都还不知道刘仁轨居然已经出兵新罗,还连夺了九城,真是有本事啊。”

    杨温一边说着一面目光望向两位负责百济道军事的左右都督指挥使。

    席君买看过信后,也很意外。

    “杨公,此事我也是刚听说。”

    席君买目光转向王君廓。

    “刘仁轨没有事先通知过我。”王君廓冷声道。

    杨温不满的道,“那这就奇了怪了,简直是有鬼了。他刘仁轨是得天子信任没错,是羽林郎出身,简在帝心,但是他也只是百济道东明郡的太守而已。他要出兵新罗,不说经过朝廷,起码也得先经过百济都督指挥使司吧,你们两个都督怎么能说不知情呢”

    “确实不知情!”

    席君买和王君廓在百济多年,可谓是老资历了,但如今朝廷撤消了宣抚使,三使司格局下,都督指挥使司确实已经不如承宣布政使司了。

    “那究竟是刘仁轨胆大妄为呢,还是你们都督指挥使司玩忽职守渎职之罪呢”

    负责刑名司法以及拥有监督之权的提刑按察使司的两位长官,宇文化及和岑文本也是很惊讶。

    “杨公,我以为现在还是先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主,至于追究责任,可以先放一下。”

    宇文士及道。

    “事情还不够简单吗”

    “可我们也不能听新罗人一面之辞啊,既然事情是刘仁轨弄出来的,总得先听听他的话。再说了,刘仁轨率军攻入新罗,连破九城,这也未必就是什么坏事啊,所以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调查,不急于下结论。”

    宇文士及与王君廓一样,都是当初流放到百济的长流罪官,这些年凭借着平定百济之功,一步步又做到了三司长官之位,他自然还是比较向着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两位都督的。

    岑文本也是差不多态度。

    “这事情还真是奇怪,怎么刘仁轨突然就出兵新罗”

    “莫非是贪图军功”

    “若只是贪功,他凭什么可以召集东明郡的所有卫府营兵和民兵大家为什么要跟着他一起疯”

    没理由啊。

    杨温则认为,新罗人的请罪书都到了,刘仁轨若不是有意的,那他也应当早就有报告上来了。

    现在城都破了九座,却没个理由,这不能原谅。

    他们都知道刘仁轨是极得皇帝信任的一个年轻将领,天子门生。

    但无论如何,他也没有理由这样隐瞒三使司衙门,擅动兵马。

    “立即查一查。”

    席君买道,“我去找下锦衣卫、皇城司还有枢密院和兵部在我们百济的人,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情况。”

    第二天一早,六位三司使再次齐聚。

    事情已经查的很清楚了。

    新罗国王忽然去世,然后内乱,刘仁轨得到消息后马上出兵,都没先奏报朝廷,也没跟三司使打招呼。

    “这个刘仁轨,出兵都十天了。”杨温拍着桌子。

    王君廓却是那副冷面孔,“事情已经弄清楚了,刘仁轨是以发生叛乱,紧急动员平乱为由调动兵马的,这倒不算擅动兵马。他调兵的时候也马上写了报告派人送过来,不过因为送信人路上生病耽误了点时间。”

    “你意思是刘仁轨一点问题没有了”

    王君廓很不客气的顶回去,“有什么问题新罗人的行为难道不是叛乱刘仁轨做为边郡太守,发现叛乱第一时间率兵平乱,难道有错他现在十天破了九城,这难道不是大功”

    杨温很不满的道,“刘仁轨只是一个太守,新罗是朝廷的藩属国,不是东明郡下的县乡,要平乱,他也得先奏请朝廷。”

    “他奏请了,只是送信人路上耽误了。”

    “可他没等回复。”

    “军情紧急,平叛如救火,耽误不得。”

    王君廓与杨温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这时岑文本便过来打圆场,“好了,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好办了。刘仁轨呢,确实做事有些不太守规矩,当然,新罗人叛乱也确实是事实。好在刘仁轨出兵新罗,结果还是好的。眼下我看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刘仁轨出兵的事实,而是新罗人现在已经派人来请罪求和,我们要如何回复呢”

    王君廓冷声道,“回复个屁,他们既然有种叛乱,那就洗干净屁股,等着被灭杀吧。”

    “这事情还是当由朝廷决断吧”岑文本道。
1...467468469470471...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