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刘仁轨是边郡太守,我是边道都督,遇叛乱,自当平定,何需处处等待朝廷,惊扰圣人我今日就要以都督指挥使司衙门名义下令,召集百济卫府营兵和部份民兵,也要杀到新罗去平定叛乱,支援刘仁轨!”
“王都督,你说话可要负责!”杨温恼怒。
“我当然为自己说的话负责。”王君廓说完,便甩袖离开了。
“席都督,你身为左都督,难道不应当拦着王君廓吗”杨温问。
左都督指挥使王君廓笑了笑。
“抱歉,杨公,我认为王右都督的话并没有错,新罗人既然敢叛乱,那我等边将自然就要镇压,我也先告辞了,对了,杨公文笔好,就代我等向朝廷详细说明下这里情况好了。”
两位都督离去,杨温气的面色发青。
“这些跋扈的武夫,无法夫天了。”
“杨公,切莫如此说,他们也是根据紧急动员法用兵的,并非无法无天。”宇文士及提醒老朋友杨恭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491章 韩侯
洛阳。
宣政殿。
皇帝召开御前会议,宰辅等重臣参与。
“新罗已经连续派遣多批使者前来洛阳谢罪,贡篚相望,并请求皇帝册封世子金春秋为新王,让他回国继位。”
锦衣卫都督黄君汉奏报。
皇帝罗成坐在龙椅上,“诸位大臣议一议吧。”
中书左侍郎房玄龄奏言
《隋唐大猛士》第1491章韩侯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492章 贼配军
李世民在广陵港登上远洋海船昆仑号时,腋下夹着几份在码头上买的报纸。在艉楼舱中坐下,李世民把手里的报纸摊在了桌上。
几份新刊的报纸,头条上都是关于刘仁轨征讨新罗叛乱之事,这位年轻的将军被各种称赞,都说他深得皇帝兵法真传,用兵如神等等。
李世民迅速的翻阅了一遍,就没有什么兴趣再看下去了。
把报纸扔到一边,他抬起脚架到桌上,闭目养神。
身下的船只有轻微的晃动。
什么时候,刘仁轨这样的无名之辈,也成为英雄了
想他李世民当年在辽东一战成名,得天子杨广赞赏的时候,刘仁轨又在哪呢他李世民在浅水原大败薛仁杲父子的数十万西秦大军时,刘仁轨又在哪
天子门生,新一代名将
如今的新罗军,早就是僵尸莽莽,二十万不可能有这么多,新罗虽说能凑起二十万大军,但短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在买肖城集结起二十万大军的。
所以事实的真相,肯定不过是几万军民的乌合之众,因为大意轻敌,结果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秦军大败而已。
想他李世民打过的仗,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比这个精彩。
他在林邑时,只靠着一群海贼,都能攻下林邑都城,生擒国王。打真腊都城文单时,更是可称经典,全军总共才万二,他李世民亲率一千五百骑兵为前锋,奔袭三百里,直接闪电般攻下敌都文单。
若是他跟刘仁轨一样,手底下有朝廷的精锐府兵,只要三四千人,他都敢横扫大秦周边诸国了。
舱门被人敲响。
李世民冷冷的吐出一个字,“滚”
敲门的水手知趣的离开了。
他现在的心情不太好。
从林邑经略使任上干满两届入朝,政事堂说给他论功升迁,授他兵部侍郎之职。
但李世民不愿意做兵部侍郎,罗艺说帮他走太子的路,为他谋一个外职。他违心的给太子送了点礼,又说了一些效忠的话,然后太子倒真是给他谋了个外职。
可他娘的什么红海道宣抚使算什么玩意
宣抚使确实比经略要高一级,也是封疆大使,但红海道在哪
在那遥远的泰西。
太子召他去见面,还说没给他谋到好差事,说本来想为他谋个西山道可是安西道的差事,谁知如今朝廷刚好要在泰西的红海那里布局,以保障海外贸易的利益,所以要新设一个红海道,还要选一个能臣干将过去主持大局。
皇帝看中了他,钦点的。
李世民能说什么
不管他愿不愿意,诏书已经颁下,他李世民不想去也不行。
他确实也发了牢骚说不想去,本来想装病的,结果刚递了个病折上去,皇帝就亲自批复了,说让他好好养病。结果马上又有一名内侍带着一些御药过来慰问,可李世民一看那些御药,全是些大毒的药材,用对地方是良药,可用错地方就是毒药。
看着那些大毒药材,还有内侍那含蓄的话语,李世民只能说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他相信,若是他继续称病不去上任,只怕他真可能会死的不明不白,他比任何人都相信皇帝干的出这种狠事来。
出京这一路来,李世民整天都在研究这红海道,研究什么麦加城之类的。
数万里之遥的异域之地,大海边的一片沙漠里的几个商业城市,那里到处都是海盗以及沙匪,还有复杂的各方势力。
这简直就是最坏的局面了。
皇帝给他拔了一百多个官吏同行,还有一团两千士兵。不过这两千士兵可不是朝廷的精锐府兵,而是给他招募的长征健儿。
实际上就是群雇佣兵,好听点叫志愿从征健儿,实际上鱼龙混杂,什么样出身的都有,什么来自大漠草原的突厥人啊铁勒人啊契丹人啊奚人啊室韦人啊,还有东北的人啊高句丽人啊百济人啊,西北的吐蕃人、党项羌人、吐谷浑人等等。
这些家伙精悍倒是很精悍的,可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管的刺头儿。
甚至许多人干脆就是身上都带有一些罪名的人,他们接受朝廷的征召随李世民去红海,然后抵消他们的罪刑。
说白了,这就是群流放充军犯。
当然,除了这一团两千贼配军,皇帝还许诺说远洋舰队的四大分舰队都会配合他,协助他控制红海道三郡。
可仔细研究过后,他就知道这很坑爹。
什么红海道三郡,就是三座城三块沙漠里的据点,问题是现在这三块地都还是有主人的。
而且还被半岛上新兴的异教势力盯着。
他这是赶去救援抢地盘的。
头疼。
非常的头疼。
他在仔细的研究了那些新兴异教后,发现他们的实力很强,短短不过十年左右,他们以麦地那为圣地,已经积聚起十分强大的实力。
甚至,现在波斯萨珊帝国,都基本上放弃了对半岛上的干涉了,那些半岛上的莱因贵族更是被打的鼻青脸肿,不得不向大秦称臣内附。
他现在最头疼的地方在于这鬼红海道太遥远了,从海上过去,数万里之遥,距离最近的一块朝廷疆土还是他亲自打下的林邑。
但林邑过去,还要经过昆仑海和天竺海,得有数万里远。
当然,从西域那边也可以到红海,先从安西再到河中,再南下大夏,这时距离波斯海已经不远了。可问题是,大夏到波斯海,还有很漫长的一段陆地,而且那是属于波斯人的地盘。
这意味着,陆路其实是行不通的。
这也意味着,他李世民带着两千贼配军到了红海,是得孤军奋战,跟那新兴的强悍异教争夺地盘。
人生地不熟的,就凭这两千号贼配军
李世民也不由的升起一股无力感。
那里没有华夏汉人百姓,顶多就是海上会有些秦人商船经过。
心情烦躁的李世民坐好,从怀里掏出一份最近天天研究的波斯海地图。
地图不是很精细,但也大致标明了各个势力。
红海与波斯湾夹着的阿拉伯半岛,势力太复杂了。
罗马、波斯,还有阿拉伯人。
现在他又要过去加入其中。
皱着眉头盯着地图许久,李世民目光离开红海北岸,移到了波斯海的东面。
信度河流域。
第1493章 殖民据点
这条大河的上游,是在昆仑山和大雪山之间的勃律,而勃律国原是大秦的一个藩国,后来因为内乱,皇帝出巡经过时,干脆发兵平定,改设为朝廷正郡了。
信度河的东面,是波斯的高原山地,西面也是天竺的南部高地,两边还都有大漠阻隔。
当然,信度河中上游有一个山口,可以通往朝廷的大夏道。
李世民捏着下巴,盯着这条大河。
“若是他能想办法先在信度河入海口处夺下一二座海岛做自己的大本营,然后沿河向北征讨当地的土邦藩国,若是顺利的话,可以打通到大夏的通道。这样他就不再是远离国内,而是能与朝廷的大夏、河中、安西诸道相连了。
若有事,从那边求援也绝对好过从数万里的南海来援啊。
更别说,信度河流域,这可是一块好地方,特别是其独特的地形,与周边几个大势力分开,这让他谋夺这里的阻力小很多。
现在信度河上游在朝廷手里,东面通往大夏的山口也在朝廷手里,中下游有信度和徤陀罗等几个小国,实力都不算强。
摇了摇头。
李世民觉得自己想太远了,若是只凭他这两千人,想在数万里之外,灭掉几个国家,不太可能。
但若是只在信度河海口附近谋夺几个岛,或是在河口陆地上占一小块地,建立一个据点什么的,倒也不是不行。
若是先跟信度的土邦打好关系,然后疏通到大夏道的路线,则他再去红海,那就有了一条后路。
越想李世民越觉得这似乎可行。
再怎么说,信度国和健陀罗国这样的小国,总比现在半岛上的波斯、罗马、异教等各路势力要弱的多啊。
他那两千人没准备好半点后路,直接就跑去什么麦加,说不定被那些异教一围城,就要来个关门打狗,想跑都没地跑,只能被困死在那沙漠之中。
远洋舰队也未必能救的了。
“船长!”
李世民大叫。
戴着黑色软脚幞头的船长进来。
“经略唤我”
“船长,你这昆仑号是远洋舰队四大分舰队之一的昆仑舰队的旗舰,我问你,可有经常跑泰西”
“有的,每年都要跑。”
“那我再问你,你在波斯海的信度河口附近,可有去过”
“信度河有去过,我们昆仑舰队跟信度国有贸易往来,每年都有不少货物交易,我们昆仑舰队如今可是东西方最大的香料商。”船长很自豪的说道,过去昆仑海香料群岛上的香料,多是由天竺、狮子国的商人们掌握着,依靠贩运香料到东西方,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现在大秦的海上舰队实力强横,对于昆仑海的香料产地岛屿,以及香料航线的控制更强,已经逐渐掌握了绝大多数的香料贸易,而昆仑舰队,又是主要负责这块的。
信度国跟昆仑舰队的贸易往来,现在主要就是从舰队这里买进香料等,然后再贩运到北部的戒日国、徤陀罗等国去,当二道贩子。
“我想要在信度河口弄块地方,在那里建立一个据点,能行吗”
“经略不是要去红海吗”
“你就说行不行吧”
“当然能行,咱们昆仑舰队跟信度国贸易往来密切,关系很好,其实我们舰队在信度河口有好几个贸易站和商馆,经略看中哪个,直接用就是了,哪用那么麻烦。”
“那贸易站有港口吗靠近信度河吗”
“有,就在波斯海边上,离信度河也近,而且是深水码头,避风良港呢。”船长道。
李世民有些无语,他算计了半天,想不到人家昆仑舰队早就取得好几个据点了。
“好,你把舰队的贸易站位置地图上标给我看下。”
“可以,除了我们昆仑舰队,远洋舰队其它三个分舰队也在信度河口建有贸易站呢,若是经略需要,我也可以把他们的也标出来。若是经略有看上的,我写信跟他们要。一个贸易据点而已,不算什么。”
李世民差点想骂娘,想不到这远洋舰队路子这么野,居然能在人家信度国建这么多贸易点。
“经略有所不知,那信度国跟咱们远洋舰队合作良好呢,尤其是他们沿海地方上的贵族官员们,早被我们喂熟了,要那么一两块渔村港口啥的建个贸易站,他们哪有不愿意的。”
“甚至他们还争着要拉我们去他们的地盘建贸易站呢,这贸易站一建起来,源源不断的商船过来,带来无数的货物,也会有无数的商人前来交易,他们坐地抽税,还能买到最便宜的好东西,这好事,谁不抢。”
李世民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据船长说,远洋四大舰队其实各有侧重,比如昆仑舰队就主要是经营香料贸易的,船上贩的主要是香料。
但不管是什么货物,信度国都很欢迎的。
他们在信度河下游,又沿海,占据贸易有利地位,只要秦船在这里下货,他们吃下后转手再贩到内陆地区去贩卖,就能大赚一笔。
信度河口是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有无数的小岛和港口,秦人想要几块荒地荒港建贸易站,他们当然是尽力满足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