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同时呢,也能帮助朝廷开拓南方地区,改善如今那边蛮夷不服王化,朝廷又无人可移的局面,更减少了不必要的杀戮。
经过一番商议后,最终嗣业和牛进达等勉强同意了太子的提议。
对于这些人给他们保留入籍归化自由良家移民身份,不贬做奴隶,但是同时,对他们现有的一切,都全都要没收。
第1506章 大势所迫
那些原来分封的贵族、骑士们,也都剥夺爵位头衔和官职,没收财产。
这种很严苛的政策,相比对突骑施三部的毁灭性打击,又显得仁慈许多了。
对于嗣业等秦将来说,过去朝廷对河中与大夏其实没什么控制力,就是控制二十里宽的丝路而已,丝路以外,就真的只能靠他们的忠心了。
但谁愿意把主动权放到他们手上呢。
这次在碎叶川灭掉了突骑施三部,当然要趁机把跟突骑施有牵扯的石国一起灭了,这样一来,控制了大宛盆地和大宛城,则朝廷就牢牢的在河中立足了,更能占据险要,对康居等昭武诸胡,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进而对大夏道也有足够的震慑力。
同时还能与勃律郡一东一西扼守葱岭,守好西域的门户。
至于说石国人是不是有点冤,其实也没什么冤可叫的。
大业五年,突厥处罗可汗灭掉石国粟特王族,派自己王室子弟取而代之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这般手段,突厥人大举进入石国,占据那些肥沃的绿洲,控制城市商业,不都是一样。
弱肉强食,到哪都是一样。
与此同时,太子对于河中、大夏的那些诸侯们则是大加安抚了一番,给予了许多赏赐。
反正大量赏赐也都是灭掉突骑施三部和石国所得。
虽说河中诸郡的封侯,在上次改国为郡后,依然还是由许多突厥贵族、粟特贵族们占据把持着,但灭了一个石国后,太子也就点到为止,没有再搞的众怒纷纷。
那些暗里怨恨的诸侯们,见太子没有究追不舍的意思,也就悻悻而止了,毕竟真要撕破脸皮,他们又干不过朝廷,只要朝廷给他们留一点余地,他们还是不想真跳出来拼命的。
不过对于朝廷来说,这次行动也是收获大丰。
碎叶川、大宛盆地,这可是两个大粮仓,战略宝地,更别说灭掉突骑施三部后,北庭道现在基本上已经尽在朝廷直管下了,剩下的一些分封郡县,也都零零散散,难成势力。
而灭掉石国,更是让朝廷一举打开了在河中道的关键一步。
不说其它,这一次大战,仅是或屠或迁走的胡人就有七十多万,这几乎占据了西域大半胡人人口了,在射匮带着十余万众迁往伏尔加河,鼠尼施二十万帐被屠,龟兹灭国为奴,再加上这七十万,等于是清掉了西域百万胡人。
西域现在已经没多少胡人了。
河中道和大夏道虽还大部份没在朝廷直接控制之下,可原来的吐火罗诸国和昭武粟特诸国,都是小绿洲国家,根本没多少人。
或屠或迁七十余万,废除罢撤的分封大小诸侯一千余,骑士五千余。
碎叶川、大宛盆地,药杀水真珠河,这腾出了无数的新地来,能够移民安置上百万汉人。
“孤请裴将军暂代河中道左都督兼大宛太守之职,由张士贵将军暂代宁远郡太守。”
太子听从罗嗣业的建议,准备从安西道调裴行俨和张士贵这两员大将过来镇守大宛。
两将自然也是遵令。
冬天,太子干脆进入大宛盆地,在宁远城过冬。
一批批的大宛突厥、粟特人被强制迁移往中原,沿着丝路东行。
大宛也调来了许多士兵和他们的家眷,太子嘉文还根据上次大战,授封了一千名骑士,将他们调到大宛,给他们每人分封五百亩的永业骑士田,赐他们战马、铠甲、弓刀等,令他们为朝廷镇守大宛。
过年的时候。
大宛盆地外寒冷如冰窖,可盆地里却还很温暖,吃着羊肉饺子马肉包子过大年。
皇帝的旨意也从遥远的洛阳传来。
之前朝廷对于太子在西域搞事情,并没有怎么过多干涉,似乎没有发生一样。
如今随着皇帝的这道诏令,算是给出了一个态度了。
皇帝表示很满意,认为太子终于成熟了,这次的事情虽然有些过于匆促,但时机把握的极好,结果也是极好。
就在这道诏令到达不久。
疏勒和于阗两国的诸侯们,一齐来到大宛请求改为朝廷正郡。
这是大出乎太子等人意料的。
疏勒和于阗两国,皆在天山以南,于阗更还在大漠之南,昆仑山之北。
于阗位于西域丝路南线的关键要地,往南越过昆仑就到勃律,往西沿昆仑山可抵天山南重镇疏勒。
这两国其实在之前西突厥统治时,也跟龟兹等差不多,国家被征服,王统被更换,成了突厥贵族统治下的国家。
这些年,朝廷对西域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天山以南诸地,或降或灭,基本上就只剩下了于阗和疏勒两大势力了。
在这次太子西巡,连根拔起突骑施三部,再灭石国后,疏勒和于阗的诸侯们坐不住了。
因为随着葱岭以西的石国也被灭,改设为正郡后,天山南北、葱岭东西,实际上已经尽皆纳入朝廷的直辖之中,仅剩下他们两国,完全被包围了。
且末、勃律、龟兹、碎叶、大宛,周边尽为朝廷正郡了。
在这种形势下,这两国的突厥贵族们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思考,再这样下去,估计他们的结局不是跟突骑施人一样被直接亡族灭种,就是跟大宛一样,要被举族迁到中原去了。
朝廷不可能在现在这种局面下,还让这两个重要的丝路大镇不在掌握之中。
纠结、煎熬了几个月后,他们还是只得无奈主动提出来了。
倒不是他们识时务,而是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太子那边并没表现出要趁热打铁,对于阗和疏勒也来一下子,可朝廷那边却几次派人暗示,另外已经开始在周边的且末、勃律、龟兹等地做军事部署了。
无数的消息汇总起来,他们知道他们没有半点选择余地了。
甚至他们境内的丝路上的巡营也增加了人马。
再等下去,搞不好哪天人头突然就没了。
主动提出改为正郡,辞去太守等职,只保留点封地或是爵位,或许还能跟罗步真他们一样过几天清闲富家翁日子。
第1507章 长卿不争
于阗和疏勒虽然位置重要,也挺富庶,可做为绿洲城市,商业城市,他们极度依赖丝绸之路的贸易,人口不多,军队更不算强。
完全没有跟朝廷拼斗的能力。
突骑施的贺逻施还有几分实力,但不也一样被干的死不瞑目吗
再说了,上层的突厥贵族们就算愿意坚持顽抗到底,可底下的粟特人等为主
《隋唐大猛士》第1507章长卿不争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508章 弑父夺位
太子嘉文骑在一匹大宛宝马上,这马极其雄骏,肩高超过太子,浑身金黄,那毛如锦锻一样的光滑,其耐力更是极其了得,据献马的人讲,这马曾经用三个月时间奔驰了一万二千里。
这是大宛到长安的距离,大宛贵族们骑着汗血马从大宛到达京师朝见天子,基本上只要三个月时间。
它能够连续十天以每天三百里以上的速度奔驰。
其耐力极其惊人。
想当年西汉征大宛朝,李广利从大宛夺走了不少汗血宝马回长安,可惜后来这种优良的马匹却并没有在中原保存下来,不过倒也是成功的改良了中原的马种。
而嘉文所骑的这匹,是纯种汗血宝马,这样的纯种汗血宝马,如今就算在大宛也不过三千匹左右。
得知这个消息后,太子立即下令,在大宛盆地的绿洲上,建立起大秦汗血宝马牧场,以培育繁殖汗血宝马,增加数量,并新建了几个专门的育马场,用来与青海马、河套马、突厥马、契丹马等马种改良。
不过献马的人告诉太子,纯种汗血宝马离开了大宛盆地的绿洲,会很快的褪化,几代之后就会不再那么优秀,而如果进行杂交改良,那更加艰难,极易失败,与其它马种杂交所得的新马种,很能有汗血马这么优良。
大宛盆地特殊的地理、气候,造就了这种举世无双的名马,不过太子依然还是想试一试,如此优良的马种若只能在这片绿洲上奔驰,就太可惜了。
当然,太子也还比较谨慎,派人征召大宛盆地的养马专家,还让人去中原请养马专家过来,他打算分两步走,一步就是扩大纯汗血宝马的族群数量,另外则是先拿出少量的汗血马出来与其它马种杂交,看能不能获得优良的新马种。
“孤听说在阿拉伯半岛上,当地游牧的贝都因人有一种良马,这种马个头清秀,擅长奔驰,尤其是其母马做为战马,在接近敌人时不会嘶鸣,不会暴露目标,而在战斗中冲锋陷阵,又英勇无畏,有着迅捷的速度和持久的耐力,是战马的上选!”
太子身边的罗嗣业点头。
“阿拉伯马也是在沙漠绿洲中成长的,这些马个头比起汗血马要小的多,但极其聪明,容易训练,它还有一大特点,却是汗血马难以相比的,就是这种马极适合做种马,来改良其它马种。不过这马不擅于负重,适合做轻骑兵的战马,却不适合重装骑兵,也不适合耕地拉车。”
这种马个头不算高,也就是五尺或不到,重量七八百斤到**百斤左右,一般都在千斤以下,这种马最大的优点在于耐力和持久。
他很聪明,且容易与人配合。
不错的爆发力,以及出色的持久耐力,让这种马极适合做为轻骑兵的坐骑,或是普通的骑乘马。
“想不到皇伯父对这马也如此了解!”太子笑道。
“我在伊丽多年,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马种,然后驯养在伊丽河谷的牧场上,并配种培育改良一些新品种。一样事情投入的精力多了,做的久了,自然也就熟悉了。”嗣业笑道。
马做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可不是一般的重要,战马是军队最重要的一项战斗力,而民间也对马需求很大,骑乘、拉车、耕地,处处可见马的身影。
而伊丽河谷,又极适合养马,因此嗣业大力养马,并收集各种优良马种,加以培育改进,有针对性的培育一些专门的马种。
阿拉伯半岛上贝都因人的这种马,并不算出名,但其性能之优还是得到嗣业的青睐,他的马场里就有上百匹阿拉伯马。
“这次会盟,见到波斯人,得向他们讨要一些阿拉伯马了。”太子笑道。
“波斯那边,估计也差不多安定了吧”
嗣业点头。
“锦衣卫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在我们西域用兵这段时间,波斯萨珊也经历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宫廷政变,波斯萨珊皇子发动宫变。
皇子在大部份波斯贵族,以及罗马和我们大秦的暗中支持下正式登基即位,称卡瓦德二世皇帝,成为波斯萨珊第二十三代皇帝。
执政波斯萨珊三十八年之久的皇帝库思老二世,随即被卡瓦德二世毒杀,这位曾忍辱负重,被波斯人称为得胜王的皇帝,最终还是惨淡落幕。
当年他被其父贺尔米斯达四世皇帝的手下叛将们拥立为继位,即位后就把他父亲处以盲刑,后又杀死,可当时波斯名将不肯拥他为皇,起兵自立为王,打的库思老二世败逃到罗马,不得不迎娶了罗马皇帝莫里斯的公主为王后,然后向罗马借兵杀回波斯,在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割让了许多土地后,靠罗马的援兵击败了波斯的叛将,重登王位。
随后向罗马进贡多年,等莫里斯皇帝被弑杀后,库思老二世马上打着为皇帝复仇的旗号杀向罗马,夺取了罗马无数的土地。
只可惜他的高光时刻很短,波斯虽然暂时赢得了许多胜利,可波斯早就国库空虚,连年的战争,又让贵族和百姓们对皇帝不满,最终在罗马和大秦这两大巨头的暗中谋划下,皇子兵变弑父。
库思老二世当年弑父,想不到如今自己也没逃过被儿子弑杀的结局。
“人人都想要库思老二世死,他又怎么可能活呢,不过被自己的儿子弑杀,还是太悲惨了些。”太子摇头叹道。
之所以大秦和罗马都支持卡瓦德二世兵变弑君夺位,那是因为库思老二世皇帝虽然想要停战,可却并不想放弃夺取的罗马诸地,甚至并不愿意让大秦在红海畔建立殖民地。
他不死,那么波斯罗马就不可能真正停战,大秦也不可能在红海、波斯海建立殖民地,大秦的海贸会受到波斯人的极大影响。
各种原因之下,最终所有人都希望库思老二世死掉,让罗马公主所生的皇子来当新皇帝,而这位新皇帝又比较亲大秦,自然是能让各方满意的。
“波斯萨珊的这弑父夺位,怕是要开启恶性循环了。”太子感慨。
“亡国之兆!”嗣业也道。
“皇伯父,你知道宋王长卿现也在军中吗”太子突然问。
嗣业沉默。
第1509章 夜宴宋王
太子一句话,让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嘉文侧头看着这位宗室大将军王。
良久。
嗣业终于开口,“太子当是早就知道宋王在军中吧”
“说不上早就知道,但也不是现在才知道,我知道宋王三年前就与他的护军张超离开长安灞上来到西域了,他们在安西巡营干了三年,护军张超还因功授
《隋唐大猛士》第1509章夜宴宋王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510章 内圣外王
夜晚。
那密水河畔,康居郡,萨末鞬城。
太子在城中摆下酒宴,宴请兄弟宋王,西域四道一千多位大小封侯皆来赴宴相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