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步真几人却感觉心里一阵发冷,这位太子瞧着人畜无害,可怎么却感觉他这笑容却十分的让人惊惧呢。
这是挖好了坑等贺逻施来跳啊,居然能够做的这么无声无息滴水不漏,看来这位太子殿下根本不是外界传说的那什么仁厚本份啊,这根本就是深藏不漏啊。
碎叶河畔,一张大网已经张下。
就待从怛罗斯赶来的突骑施贺逻施了。
外松内紧。
平静的河面下是汹涌的激流。
丝路,驿站的快马正快马加鞭的传递着一条条消息,把突骑施人的行踪报往碎叶城。
“来了,他们来了!”
第1504章 杀伐
罗步真在不远处停下队伍,下马步行来到老贺逻施面前。
这位曾经野心勃勃的突厥王族,如今没有以前那么张扬,一双鹰一般的眼睛也更加内敛了许多。
他没有因为老贺逻施不上前迎接就面色不快,反而是笑呵呵的上前来。
步真身穿蟒袍,腰系玉带,这件紫色的蟒袍彰显着他的身份,他姓罗,是
《隋唐大猛士》第1504章杀伐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503章 玩火
如雷的蹄声从远处传来,打断了贺逻施郡公的野餐。
蓝蓝的天空下,初秋的碎叶川还是一片青绿色,宽阔的碎叶河蜿蜒流过。
灰白头发的莫贺施郡公抬起头,还不忘记轻轻甩了一下头,把那披到颈间的披头索发甩开。
皇帝早有蓄发令,要求四边蛮夷胡狄都改汉姓名,易汉风俗,连衣冠发式也都要改成汉式。
西域诸族,都争相蓄发改冠,可老贺逻施却依然我行我素,他依然保留着打小就习惯的索头,偶像还会梳上几个小辨,他也不喜欢汉式的衣裳,就算是朝廷赐给他的郡公袍服,太守绯袍,他也很少穿。
放下手里的小刀和把子肉,老贺逻施看到前方来了一大队骑士。
全副武装。
身着鲜红的披风,细看那披风上还镶着金边。内里的铠甲也是金边银甲,他们跨下统一着白马,手持马槊,个个精悍。
“是皇太子的旅贲军。”贺逻施的儿子提醒他,他这个儿子也曾去中原为质六年,曾经加入过皇帝的亲军,因此对秦军的铠甲等很熟悉。
红袍金甲的皇帝亲军,金边银甲的是太子亲军。全银甲的是北衙禁军,玄甲的是羽林骑军,而黑铁甲的是南衙诸军。
三衙军队的铠甲颜色各不相同,并且军袍颜色也不同,甚至就是三衙同衙下的各军卫,也还各有相差,并且每军卫都有自己的军卫图案标识。
旅贲军属于三衙中的内衙亲军,直隶于太子统领,数量倒是不多,一万二千兵额,可却十分精悍,皆由大将统领。
老贺逻施看到阿史那步真策马飞驰在前。
“步真什么时候也成为太子走狗了”老贺逻施不屑的对着旁边吐了口痰。
那史那步真,密点室可汗五世孙,曾经跟堂弟弥射争夺可汗之位,而突袭谋杀弥射弟侄二十余人,结下死仇。后弥射率处月、处密等部归附大秦,步真自立为咄陆叶护,但部落多有不服,最终在大秦的压力下,被迫率部归附大秦。
朝廷扫平西突厥诸部,让步真为继往绝可汗,统辖原西突厥弩失毕五部,让弥射为兴往昔可汗,统辖西突厥原咄陆五部。
后来又让两汗对调。
突骑施曾经就是隶属在弥射麾下,再又转隶步真麾下。
不过自射匮可汗兵败远循,虽然步真和弥射都曾经想要争可汗之位,可老贺逻施一个都不服,这也是两人最终都只能归附大秦的根本原因。
老贺逻施很瞧不起步真他们,做为高贵密点室的子孙,做为阿史那王族,却甘愿做秦人的狗,认贼做父,还不如射匮,虽然败了,可远走西边,起码现在还保留了部落人马地盘。
微风不躁,阳光正好。
羊肉也正好。
老贺逻施重新拿起刀子,开始熟练的从骨头上削着羊肉。
“父亲,步真带着太子旅贲前来相迎,是否要起身迎一下”
“迎什么,若是天子亲临,我自然要起身相迎,可现在来的只是步真,我为何要迎他”
“可步真带着旅贲来,就是代表太子啊。”
“就算是太子亲来,我也不必迎他,他又不是天子,一乳臭未干的小儿而已,来趟西域,也搞的这么兴师动众,摆什么谱呢”老贺逻施不屑道。
老家伙自认为在西域也是纵横半生,几十年来征战不断,各方势力你争我夺,可他依然带着突施骑横行不倒,关键就是实力。
不管谁来当可汗,他带领的突骑施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可大秦这些年,却慢慢的坏了这里的规则。
尤其是这汉化政策,让他极度不满。
把他突骑施分成了贺逻施部、索葛莫贺部、阿利施部三部,又置五郡三十县,封了一郡公四郡侯三十伯爵,以及一堆的子男、骑士等,又是派驻汉人流官,又是驻军建堡屯民垦田,这是他十分不满的地方。
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十年,突骑施只怕就成了一盘散沙了。所以他现在努力做的,就是要重新凝聚起突骑施的力量,甚至重新把原来的十姓联合起来,他们可以继续臣附大秦,效忠秦天子,但是大秦也不能过份的干涉插手他们。
“你兄长去联络葛逻禄部,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了,到现在也还没有消息回来。”老贺逻施皱眉。
葛逻禄在伊丽河谷以北,金山以南地区游牧,有三姓,为谋剌部、炽俟部、踏实力部,他们属于突厥别部,其实是铁勒人。实力挺强,过去夹在东西突厥之间,犹如墙头草,最是喜欢摇摆。不过自大秦称雄以来,他们就干脆倒向了大秦。
朝廷在天山以南,伊丽以北地带,设置了三个郡,安置葛逻禄三部,下面又设了十五个县,把三大部又细分置了十五部落,搞层层分封,并推行划界。
葛逻禄的首领过去有突厥授封的叶护封号,现在其首领也因为朝廷的这些分封、划界和汉化政策,暗怀不满,贺逻施便屡次派人去游说,想要劝说他们与突骑施、车鼻施、处木昆等原突厥十姓等部联合起来,一起争取更大的自主权。
“葛逻禄首领不是可信之人,这人摇摆不定,毫无立场。”儿子劝说老贺逻施不要跟这种人走的太近。
反复无常就是葛逻禄人的传统,他们出卖过太多次朋友了。
“我也知道葛逻禄人的反复无常,可是我们得拉拢更多的部族,才有筹码向朝廷争夺更多的自主权。”
“父亲,我担心这会适得其反,或许朝廷会认为我们想要造反,一旦他们感觉我们难以控制,或许会直接掀桌子,而朝廷有这个能力。”
“掀桌子”老贺逻施摇头,他始终认为,只要他们一如继往的表示对朝廷的归附效忠,那么只是多要求点自主权,朝廷没理由就掀桌子,他们若是能联络到多一些盟友,到时有数十万众人马,在这西域之地,朝廷会甘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掀桌子吗
虽然这是在玩火,但老贺逻施始终认为,他能掌握住局势。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第1505章 斩草除根
一场突起的变故。
碎叶城血色弥漫,碎叶河水为之染红。
突骑施首领贺罗施啜的首级被高高挂在碎叶城门上,八千突骑施的勇猛骑士,三百余贵族无一幸免。
黄昏时分。
碎叶城边的血腥味还未散去,又一支浑身浴血的队伍到来。
葛逻禄首领匐延郡侯带着葛逻禄三姓首领贵族们,领着五千骑到来,他们的马鞍上,挂着一颗又一颗的首级,皆是车鼻施和处木昆部贵族和骑士们的。
安西道右都督裴行俨向太子奏捷。
车鼻施和处木昆两部,五百余贵族和六千余骑精锐,皆被围歼,斩杀殆尽。
看着那提着首级前来领赏的三姓葛逻禄战士,太子嘉文面色有些冰冷。
这一刻,他心里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一个命令,就夺去了一万多人的性命。
北庭左都督牛进达上前。
“殿下,首战告捷,旗开得胜,如今突骑施、车鼻施、处木昆三部之上层已经清洗干净,正是群龙无首,而且他们各部还不知道此事,请太子殿下发令,令天山南北各路兵马一起进剿三部,彻底将他们抹除消灭”
太子不忍心道,“牛都督,如今三部首领贵族等皆亡,是否可招安三部”
“殿下,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都已经做了初一,就不能再留十五了,斩草不留根,后患无穷啊。趁此机会,将三部全部铲除,正好把碎叶川和药杀水一带都拿下,北庭则安矣”
嗣业也劝说太子,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再停手的。
既然动手了,就得干脆果决。
“好吧,不过孤还是有一个要求,只要三部之民弃械,不再反抗,就不要徒增杀戮。”
“臣明白,只要他们弃械投降,臣等绝对不胡乱屠杀。”
牛进达虽如此说,但也改变不了这三部的命运了。就算弃械投降,等待这三部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俘为奴隶,运往中原等地区挖矿或种田做工。
罗嗣业代太子召见碎叶城诸贵族,嘉奖众人,赏赐骑士们,命令他们兵分数路,开始迅速扑向三部,对他们进行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无情打击。
这是灭族之战。
老贺逻施的固执,终究是为三部带来了灭顶之灾。
牛进达统兵直扑怛罗斯,裴行俨攻攻千泉,罗大奈扫荡白水。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突骑施、处木昆、车鼻施这三大部族,曾经西突厥的十箭之三,足五十余万众的强大势力,北庭道最强的一股势力,就这样在数万秦骑,以及葛逻禄、沙陀、粟特等诸部封侯的围剿下,灰飞烟灭。
或是顽抗到底被斩尽杀绝,或是最终弃械投降被俘为奴。
北庭的雪山下,大河边、草原上,一个接一个的部族被扫灭,一座座原本他们控制的城池,也被秦军接管。
大秦的北庭道,官军的实际控制也从伊丽河谷,扩大到了南面的碎叶川以及真珍河谷,还有千泉山区。
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
大宛郡,柘折城。
不仅天山南北的汉胡诸汉尽至,就连河中与大夏两道的诸侯们,也都不远千里的赶到。
挟灭突骑施等三部五十万众之威,如今原突厥、铁勒诸部,还有昭武粟特诸部,无不慑服。
谁也想不到,上次天子西巡,过来西域也就是灭掉了一个勃律国而已,还是因为当时勃律王和王族皆被叛军杀害,因此天子最终灭掉的只是勃律叛军,算不上是主动灭国。
可这次,不管大秦这边如何宣传说突骑施他们暗中结盟谋反,但那些封侯们也不傻,也是清楚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的。
可杀鸡儆猴,谁敢做仗马之鸣呢。
太子越过千泉,进入大宛,正式进入了河中道。
太子没去怛罗斯城,而是拐到大宛来,明显也是来者不善。
石国位于后世的塔什干,又名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的卵石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八百年前就有城池,在百年前就开始以商业和手工业著称,是丝路上的必经之路。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优势,在于距离葱岭西的大宛盆地仅数百里,而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是一个封闭的低海拔盆地,东西长达六百里,南北最宽有三百五十里,由东向西倾斜,盆地被群山环抱,出口非常少,且极为肥沃。
冬季也气候温和,有着大量的绿洲与河流,物产丰富,盛产瓜果、苜蓿、棉花,有极伊丽河谷是天山以北最大的粮仓,那么这块大宛盆地就是河中地区的粮仓。
大宛郡柘折城虽不在盆地内,但他就在那群山之下,在山谷盆地之外,守着重要的通道。
这里就如同是盆地的门户,控制住这里,既连结南北丝路,又看守住了大宛盆地这个巨大的宝地。
朝廷只要能控制大宛和大宛盆地,那么就能依托这个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把整个河中地区牢牢掌握在手中。
当着西域四道上千封侯和万余骑士的面,罗嗣业站在太子面前,历数石国与突骑施暗中眉来眼去,相互勾搭阴谋做乱的种种不法之事。
“臣请太子殿下下令擒杀大宛侯”
大宛侯,便是原石国国王,不过这位大宛侯却不姓石,也不是昭武粟特人,皆因在隋朝时,原石国国王被西突厥所灭,后西突厥可汗便令王室子弟匐职特勤为石国王。
当年的昭武九国,其实除了康国外,多数粟特国都已经被突厥改换王族,由突厥贵族取代了原先的昭武粟特王室。
现任的石国王也就是大宛郡侯,本身是西突厥阿史那王室,是匐职的子孙,且与突骑施的关系确实极好,当代大宛侯的王妃还是突骑施首领贺逻施的女儿呢。
太子率大军前来石国,直接要擒杀大宛侯瞰土屯摄,其实也并不出人意料。
这是斩草除根。
大宛侯就算想反抗,可也没有余力了。
太子南来,有如泰山压顶之势。
“斩”
随着一声令下,片刻后,又一位西域突厥族的封侯被砍掉首级。
太子随后下令,以大宛郡为朝廷正郡,并设为河中道的三使司衙门所在,而大宛盆地,也同样设为朝廷正郡,赐名宁远郡。
不过对于大宛以及大宛盆地内的部族,倒没有如对突骑施那般清剿。太子主动提出了一个更显温和的方案,就是把原石国和大宛盆地内的突厥人和粟特人,全都迁往中原,分散安置到云南、西山、黔中、湖南、江西一带,这二三十万人口一分散到数道中,一个县内也就几百上千人,再折分安置到那些乡村去,不让他们单独聚居,那么就再不用担忧他们会做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