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淘
李曜见到冲出峡谷的敌军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觉得已方对敌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向传令兵吩咐道“传我帅令,命中郎将李安俨、独孤达各率五千矟手,郎将韦师实、梁建方各率三千刀盾手立即参战。”
有道是“位置决定眼界,地位决定想法”。
李曜自从进封护国公主和担任关中道行军总管以来,可谓是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人权力骤然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
若想减轻这种心理压力,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培植自己的势力。
因为只有自身势力足够强大,才能保证权力的稳固,而一日之间突然失去具体效忠对象的前太子东宫、齐王府的文武属官们,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李曜重点拉拢和吸收的群体。
尽管在这个时代的封建社会体制主导下,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让求贤若渴的李曜为此受到许多英才豪杰的冷遇和婉拒,但仍有一些替宗族做政治分散投资或寻求个人功名前程的士庶子弟愿意投身于她的门下,而这四名即将领兵出战的将官正属此类。
其中李安俨出自陇西李氏顿丘房,乃是郑观音的妹夫,与已故太子李建成有着连襟之谊,再加上妻家荥阳郑氏的支持,早在李曜搬入东宫显德殿的第一天,他就主动上门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能继续留在东宫任职的意愿,李曜对此简直求之不得,不但当场立刻答应下来,还将他提拔为左屯卫中郎将。
独孤达同样来历不凡,作为前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侄孙,说起来还是平阳公主的表弟,此君担任齐王府库真的时候,曾经与李曜有过一段并肩作战的经历,对护国公主展现出来的本领和魄力一直深感折服,李曜自是轻而易举地将其纳入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韦师实是京兆韦氏东眷房子弟,其族人过去多为李建成效力,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前东宫党。
尽管他的父亲右卫将军韦云起没有表明立场,但朝中稍微耳目灵通的人都知道,韦云起和郭行方被调回京师掌管皇宫宿卫,并深得圣宠,正是源自护国公主向皇帝提出的建议。
至于前秦王府裨将梁建方改换门庭投靠护国公主的行为,倒是很好的诠释了“良禽择木而栖”这句话。
当初“玄武门之变”发生后,绝大多数前秦王府僚属都不看好护国公主的政治前景,依旧对唯一的嫡皇子李世民寄予厚望,唯有长期郁郁不得志的梁建方立马赶到显德殿向李曜毛遂自荐。
梁建方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是个不大讨李世民喜欢的闷葫芦,当年他与尉迟敬德、高甑生三骑直入敌阵力擒王世充侄子王琬,为李世民平定洛阳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数年过去了,尉迟敬德早已成为秦王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大将,就连同期加入秦王府的高甑生也因功得封游骑将军,他却依然只是一个品秩卑微的振威校尉。
李曜知道梁建方颇具将才,未来必有大用,二话不说,当天便以举荐能人的名义,向皇帝李渊进言,使之连升数级,直接擢任为右屯卫郎将。
然而即便如此,李曜仍觉得李安俨、独孤达、韦师实、梁建方四人的官阶偏低,对她的帮助非常有限。
所以,在这场战斗胜负已定的时候,李曜把他们派上场,其实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十拿九稳的立功机会。
“杀!杀!杀——!”
一万六千步卒口中发出撼人心魄的声浪,排成整齐的战阵,从两侧的山坡由上而下,向谷中平地快速推进,势如排山倒海。
在唐军步骑的猛烈打击下,半个时辰之后,山谷间再也没有一个骑在马背上的突厥人,到处都是血流成河、尸堆如山的场景。
除了伏击战的开始阶段放了两、三轮箭矢,刘弘基的井钺军自始至终都没有真刀真枪地投入战斗,刘弘基望见狼狈逃窜的溃兵,顿感手痒难耐,遂兴冲冲地来到李曜面前,主动请缨道“贵主让臣也杀点游勇活动一番筋骨吧!”
李曜微笑着摇了摇头,抬手指向谷口外弥漫的一大片烟尘“这些溃敌显然都归李药师了。”英雌
第三百四十二章 晴天霹雳
英雌我命由我第三百四十二章晴天霹雳滚滚黄尘之中,溃散的突厥骑兵三三两两地拼命逃向堕落山下的大营,李靖如同驱赶牛羊一样,率领体力充沛的灵州铁骑大驱败兵卷杀过去。
负责拱卫突利可汗营帐的奚人最先受到冲击,奚部俟斤苏支紧急组织部民抵御来敌,不消片刻工夫,就聚集起本部全数人马,行动速度不可谓不快,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好战斗准备,却被一窝蜂奔来的大群残兵败卒扰乱了阵脚,灵州骑兵紧随其后,挥舞枪槊长刀,有如秋风扫叶,转眼间便将奚人的军阵冲得七零八落。
苏支见唐军来势太过凶猛,认为自己根本抵挡不住,立马放弃营地,领着一众部民夺路而逃。
李靖师从前隋名将韩擒虎,不仅精通兵法韬略,还有着一身相当不俗的武艺,现在他虽然已是五十有五,但打起仗来,仍旧骁勇非常,薛孤吴仁和高德逸两位猛将及八百重骑紧密地护卫在他的四周,犹如一头威猛无双的铁甲巨兽一般,引领着上万灵州骑兵横行于突厥绵延不绝的营地之中。
唐军左冲右突,火烧连营,所经之处,无不残肢翻飞,伏尸累累,李靖挥师进击之处,皆是突厥诸部之间无法快速相互呼应支援的所在,换作隋末时期的农民军早就土崩瓦解,但毕竟游牧部民都是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长大,意志较为顽强,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炸营的迹象,甚至为了阻止对方继续长驱直入,许多突厥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然后有如飞蛾扑火似地杀向唐军铁骑,直至全部战死。
如此一番冲杀下来,唐军先锋甲骑渐显疲乏,李靖意识到不能继续冒险下去,当即命令停止攻击,回马沿着火光冲天的营区扬长而去。
颉利可汗吃一堑长一智,不敢再派兵追击,任由灵州骑兵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李靖领军一路向东驰行了十数里,方才驻马歇息,这时关中军业已休整完毕,不等堕落山脚下的大火熄灭,李曜派勇将冯立对突厥人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喊杀声又再次响彻了夜空……
……
……
凌晨时分,战事稍休。
面对唐军不分昼夜地轮番袭营,突厥诸部只能被动地疲于应对,再加上此前连吃败仗,军心已然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许多部落首领私底下都认为颉利可汗此次发兵攻唐,纯粹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于是联名请求颉利可汗遣使与唐朝约和,结果遭到汉臣赵德言的强烈反对“我军损兵折将,迄今未取一胜,只因上下错估唐军实力所致,如果可汗向唐朝求和,岂不是向世人表明,尔等尽皆不如护国公主一介女流”
诸部首领闻言顿时羞愧难当,颉利可汗向来对赵德言言听计从,环看众人一眼,正色道“当下形势虽对我们不利,却未至于到了主动向唐人求和的地步,还请诸位群策群力,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反击唐军,重新找回我们突厥儿郎的尊严。”
经过一番集思广益,颉利可汗最终决定步步为营,命令诸部人马分批行进,并派遣骨咄禄特勤和统特勤各领精骑五万,寻找反攻唐军的良机。
之后数日,唐军与急欲挽回颜面的突厥军连番激战,直至李曜和李靖两路人马会师于盐州治所五原,并在城郊联手击退骨咄禄特勤和统特勤,方才遏制住对手发动的亡命攻势。
与此同时,关中的后续部队大半已经抵达五原,使得唐军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三十万以上。
而突厥人经过一系列不间断的战斗,前后一共损失了六万人马,到得如今,颉利可汗帐下可战之兵已不满十八万。
只不过,盐州属于一马平川的地形,非常适合骑兵作战,相比唐军而言,突厥军在整体战力方面,依旧未落下风。
有鉴于此,李曜和李靖一番商议,决定让全军沿着五原附近的汉代古长城扎下营垒,然后借助地利阻挡住突厥人回返草原的步伐。
颉利可汗发现归路被断,心中大急,命令诸部组织敢死队下马步战,集中兵力针对唐军防线一处薄弱位置发起猛攻,战斗可谓惨烈至极。
眼见突厥人即将冲上城墙,李曜赶紧把求战心切的刘弘基及其麾下两万井钺军填了过去,双方在古老的长城上展开拉锯战,以致城墙几度易手。
虽然伤亡惨重,但唐军上下斗志昂扬。
因为到了这一步,李曜准备一举扫除北患的意图已是再明显不过,所有将士都希望建立起这个令人扬眉吐气的不世功勋。
一日鏖战,颉利始终久攻不下,只得悻悻领兵退去。
此后两天,突厥都没有再对长城上的唐军发起进攻,李曜只道是敌人见无隙可乘,一时难以下手,于是打算趁着双方对峙之时,亲赴防线抚慰众将士,可她还未登上长城,就收到了快马送来的一个利好消息庆州都督刘世让已经说服郁射设归降唐朝。
九月十五这天,郁射设随同刘世让抵达五原,当面向护国公主谢罪,请求举部降附,并表示愿意入朝为质,李曜欣然允诺,随后便唤上骑官将军马三宝,在五原城内置筵款待郁射设和刘世让。
席间,马三宝不断向郁射设殷勤劝酒,这位柴氏家僮出身的将军,表面形容坦然,实则机敏狡黠,颇具口才,郁射设心思淳朴,与他一番推杯换盏过后,只觉彼此相见恨晚,便敞开心怀,向在座众人具言突厥汗国的虚实。
马三宝听他说起颉利可汗重用汉臣赵德言,仿照中原体制推行新政之事,不禁哈哈大笑道“此乃自取灭亡之道,想不到颉利竟是这般愚不可及之人!”
坐在首位上的李曜其实早就知道这些事情,面上自然毫无波动,只是淡淡地说道“颉利若自灭,我等可就少了一份堂堂正正的功勋啊。”
郁射设闻言,对李曜顿生高山仰止之感,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一个敬酒礼“护国公主欲以战场决胜负,实在是志气可嘉,我敬公主一杯!”
马三宝和刘世让也高举酒杯,同声应和。
这顿酒筵一直持续到郁射设喝得烂醉才宣告结束,李曜也因饮酒有了醉意,由兰韶英搀扶着返回寝帐,很快就沉沉睡去。
“贵主,快醒醒!”
不知过了多久,李曜突然被兰韶英大声唤醒,揉了揉眼睛,瞧见到窗外天色未明,惊疑道“发生了何事”
兰韶英语气凝重地道“有军情急报,说是淮安王、苑游将军钱九陇、右屯卫大将军窦琮与突厥战于回乐东郊,十万步骑全军皆没,淮安王、钱九陇、窦琮仅以身免。”
李曜如遭晴天霹雳,气得浑身直抖,咬牙切齿地问道“此三人何在”
兰韶英撇撇嘴道“此刻……皆在五原城中。”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痴人说梦 一溃如泄
英雌我命由我第三百四十三章痴人说梦一溃如泄夜未央,大厅中灯火通明。
李曜端坐在主位上,左右下首分别坐着灵州大都督李靖和行军长史杨师道,各个面沉似水,气氛显得颇为压抑。
自率军出征以来,李曜殚精竭虑,运筹帷幄,从泾州到灵州,再从灵州到盐州,挥师转进千里,连战连捷,斩俘数万,令突厥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她已成功阻敌于长城脚下,只需集结起数倍于对手的雄兵,以泰山压顶之势,一鼓作气全歼突厥汗国主力,生俘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即可成就一个彪炳青史、堪比卫霍扫荡匈奴的辉煌功绩。
可谁知一转眼的工夫,李神通、钱九陇、窦琮就给她打出了一个本朝史无前例的大惨败,不仅使得唐军此前取得的胜利黯然失色,还极有可能会彻底打乱李曜苦心经营的作战计划。
而且十万唐军尽没,让人不难想象关中与河洛地区将是怎样一副缟素遍地、哀声不绝的场景,毕竟李曜身为此番征战的统兵主帅,若朝野上下细究起来,只怕她也脱不了干系。
李曜正兀自气闷,兰韶英快步走到她近前,禀报道“淮安王、钱将军、窦将军已在堂外守候。”
李曜神色一肃,沉声道“带他们进来!”
兰韶英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将李神通、钱九陇、窦琮引入大厅,待这三个浑身带伤、形容凄惨的家伙站定,李曜向兰韶英递了一个眼色,兰韶英见状心领神会,悄然退到门口侍立,面朝门外,神情警惕,似乎不准任何人靠近一步。
李曜的表情很平静,但一双眸子却冷若冰霜般地反复扫视着眼前三人。
尽管护国公主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但被她那两道直透人心的目光扫过的人,无一不是如坠冰窟,手脚冰凉,额头脊背冷汗涔涔。
沉寂半晌,李曜的视线突然停在李神通的身上,此刻这位淮安郡王顿觉有一股无形的沉重压力袭上心头,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李渊建立大唐,陇西李氏一族鸡犬升天,李神通得封郡王,几年下来,身上也养出了一定的上位者气势,言行举止自我感觉颇有威仪,可现在他发现自己和护国公主一比,立时相形见绌。
所以,他可以确信,对方还是那个杀伐果决的李三娘,一点都没有变。
对于这位堂侄女的脾性,李神通自觉还是很了解的。
当年李兆月以“李三公子”之名起兵响应李渊义旗,耗尽家资,许以重赏招揽来的人马里面,大多都是难以管束的流民草寇,其中有的人发现“李三公子”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甚至还动起了歪脑筋,却不料她的手段竟是相当了得,每次与隋军交锋之前,她都会将一些疑似细作和冒犯过她的人绑到阵前,当众枭首以激励士气和震慑全军,随后亲自提刀上阵督战,凡是退却或止步不前者一律斩杀,毫不留情,以至士卒畏她更甚于来敌,无不向前奋力冲杀,硬是把一群乌合之众打造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血精兵……
李神通回忆起对方过去种种严酷行为,再联想到自己现在所犯下的大错,虽说不上生死难料,却也让他感到命运堪忧。
李曜看到李神通一副惊惶失措的样子,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按捺住发泄怒气的冲动,竭力保持平和的语气问道“请叔父将你们此战的前后经过,统统都如实告诉我。”
李神通喉头发涩,话音微颤地惊问道“我来说”
李曜忍住心中的不耐,轻轻点头“叔父若不想承受今上的冲天怒火,就莫要有所保留。”
她说着,忽然睨了眼垂首而立的钱九陇和窦琮二人,补充了一句“当然,二位将军也应同样如此。”
李神通、钱九陇、窦琮三人面面相觑了片刻,随即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把战斗的起因和全过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原来,当初唐军在泾州取得大捷,突厥开始退兵,朝野上下一片欢腾,都以为这场战事就此结束,谁料护国公主又下令驻于关中平原的诸路兵马全部开赴盐州五原集结,大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之意。
这道劳师远行的军令,使得许多将士都感到无法理解,但军令如山,无论他们有多么不情愿,也不得不赶紧启程上路。
淮安王李神通已有四年未获任何领军出征的机会,终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再加上年逾半百,受不住车马劳顿,竟于半途染疾,最后行至青刚岭,自觉无法再坚持,只得就地驻军休整,以便他疗养身子。
次日,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也率领苑游军进驻青刚岭,虽然他作为戍将,身体硬朗得很,可在雨天行军时,由于道路湿滑,不慎落马摔折了一根腿骨,所以他的行程也不得不耽搁了下来。
而右屯卫大将窦琮所率的六万河洛府兵则因开拔地点距离目的地最远,成了最后一支抵达青刚岭的唐军部队,结果窦琮前脚刚到,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后脚外围游哨就把突厥兵至盐州的消息送到了青刚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