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第一百八十章 乐乘奔逃
    ,

    阴安。

    廉颇自从得知赵王丹逝世的消息以后,就没有继续往南进兵。

    他有心想要领兵返回邯郸,奈何邯郸并未发来诏书,廉颇也只能暂且按兵不动。

    等待的时光,漫长而又揪心。

    “上将军,大事不好!”

    心腹将领郭旭冲进屋内,脸上满是愤恨不平,其中却也夹杂着些许惶恐。

    “何事”

    廉颇虽亦有了不好的预感,却仍旧稳如泰山。

    以廉颇在赵国的威望,再加上此番大破魏国,连拔两城,纵然新王赵偃不怎么待见自己,却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更何况,赵偃此时尚在守孝,并未完全继承王位,哪里敢铤而走险,过分逼迫领兵在外的廉颇

    然而。

    当廉颇听完郭旭接下来的话以后,顿时变得脸色铁青,身体都气得有些瑟瑟发抖。

    “太子颁布诏书,说上将军好大喜功,先王只下令攻取繁阳,将军却接连攻下了繁阳、阴安两城。”

    “攻取繁阳,还能师出有名,再多取阴安,就是蓄意破坏赵、魏联盟。”

    “太子以此事为由,派遣乐乘南下代替将军统兵,并且勒令将军迅速返回邯郸。”

    “砰!”

    廉颇勃然大怒,将案几上所有东西以扫在地上,须发皆张。

    廉颇年轻时候,本就脾气火爆,现在年龄大了,修养反而变好了许多。

    赵偃今日所为,却已经彻底激怒了廉颇这头猛虎,令其再也压抑不住心中怒火。

    “吾为赵国出生入死数十载,两代贤君皆对吾委以重任。”

    “此番既然出兵伐魏,赵、魏盟约本就不攻自破,多取阴安又如何”

    “且阴安据黄河而建,若不将其拿下,必然要在繁阳驻守重兵防备魏国,如此岂不牵制住了赵之国力!”

    “赵偃小儿,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大王刚刚过世,彼便急不可耐想要剪除有功之臣,让那个投降的燕将取吾而代之,简直气煞我也!”

    廉颇大发雷霆,既愤怒于赵偃的所作所为,也对乐乘愤恨不已。

    这些年来,赵偃利用乐乘打压廉颇。

    廉颇虽没有吃任何亏,却也对乐乘早有不满,这种不满在今日,可谓一起爆发了出来。

    郭旭亦是咬牙切齿的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王虽器重将军,然太子素与将军不睦,此番继位又怎会放过将军”

    “将军若回邯郸,轻则像公子无忌那般被永久闲置,每日郁郁寡欢。”

    “重则有杀身之祸,晚年难保,还望将军早作决断。”

    廉颇闻言,右手按剑在屋内来回走动着,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功劳与威望,赵偃纵不待见自己,却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却没想到。

    对方刚刚掌握大权,尚未真正继承王位,就已经如此迫不及待,想要夺了自己兵权。

    如此看来,郭旭所言倒也并非杞人忧天。

    来回走动许久,廉颇有些心浮气躁的说道:“如今太子不信吾,彼以诏书压我,徒之奈何”

    郭旭脸上露出狠色,道:“既然彼不义在先,将军何不索性直接带着五万大军投降魏国。”

    “以将军之名望,再以繁阳、阴安作为献礼,魏王岂会不委以重用”

    不曾想,廉颇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太子虽对我不义在先,然两代先王皆与我有知遇之恩,若贸然带兵叛逃入魏,于吾名声有损,断不可为之。”

    廉颇还有些话没说。

    别看廉颇在军中威望很高,也培养了不少心腹之人。

    然绝大多数士卒家眷还在赵国,真要带着这些人投降魏国,恐怕士卒们会首先造反。

    廉颇可以投降魏国,那是因为赵偃辜负廉颇在前,若带着赵国兵马投降魏国,性质可就大不相同,势必会被扣上通敌叛国,卖主求荣的大帽子。

    真要如此,此后也没有人再敢启用廉颇了。

    “吾闻太子与平岐君多有不睦,今太子夺将军兵权,必失天下之心。”

    “将军不若统兵奔西北,前去投了平岐君。”

    “以平岐君在赵之威望,更兼其身负王室血脉,想要保住将军易如反掌,甚至在将军帮助下,统兵前往邯郸夺下王位,亦非难事。”

    郭旭很快就想通了廉颇心中的担心,再次出谋划策。

    廉颇闻言,脸上却是露出犹豫不定的神色。

    “报,乐乘将军统领三千,带着邯郸诏书而来,让上将军亲自前去接见!”

    就在此时,忽有传令兵跑了进来,大声禀报。

    廉颇闻言大怒。

    “老夫为国征战数十载,乐乘区区燕国降将,怎敢让老夫前去接见!”

    “左右何在”

    “速速点齐兵马,老夫倒要看看,乐乘匹夫是否敢收下老夫的接待。”

    郭旭亦是怒火中烧,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前往校场调兵遣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乐乘统帅着三千兵马,立于阴安城外,意气风发。

    “过了今日,廉颇老匹夫就再也不能压制我了,有太子的器重与支持,此后吾当执掌赵权!”

    此时的乐乘,非常庆幸自己以前选对了人。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只要赵偃能够顺利登上王位,早就暗中投效的乐乘,自然也能从此飞黄腾达。

    “以前,廉颇那个老匹夫对我颇为不屑。”

    “今日吾有太子诏书,就要当着众人之面,让廉颇老匹夫亲自出城迎接!”

    相比起乐间,乐乘心胸狭小了不少,也非常记仇。

    这些年,乐乘仗着有赵偃在背后支持,屡次与廉颇针锋相对,却每次都被弄得灰头土脸。

    两者之间的仇怨,亦是越积越多,几乎到了难以调和的程度。

    面对乐乘,廉颇甚至不屑将其当做对手,就像在应付一个跳梁小丑那般。

    廉颇的态度,无疑让乐乘自尊心大受打击,心中的怨恨也积攒了许久。

    今日有了机会,能在廉颇面前耀武扬威,乐乘又岂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

    “咚咚咚!”

    就在乐乘意气风发,等待廉颇卑躬屈膝出城迎接之时,忽然听到了震天动地的战鼓声。

    突如其来的鼓声,顿时让乐乘心中大惊。

    他抬头望去,正好看到阴安城门打开。

    全副武装的廉颇立于战车之上,带着众多兵马,杀气腾腾冲了出来。

    “难道廉颇还敢反叛”

    乐乘见状大骇,看着领兵杀气腾腾而来的廉颇,已经产生了怯意。

    乐乘自命不凡,并不认为自己比廉颇差。

    奈何廉颇麾下兵马众多,乐乘只有三千人,若廉颇果真想要反叛,率领大军攻来,乐乘根本没有丝毫获胜的可能。

    “乐乘匹夫,上将军在此,还不速速前来拜会!”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临城下
    “汝所说之人,莫非是庞暖”

    赵偃惊愕过后,眼睛微微发亮,继而有些惊喜的问道。

    说起庞暖,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如果提起鬼谷子高徒,曾经在魏国担任上将军职位的庞涓,恐怕许多人都有所耳闻。

    庞涓、孙膑二人,本为同门师兄弟。

    奈何庞涓嫉贤妒能,认为自己才能比不上孙膑,担心对方威胁到自己地位,遂捏造罪名断掉孙膑双足。

    不曾想,孙膑的才能终究还是被齐人所知。

    齐人偷偷将其送往齐国,于是孙膑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

    这两场战争,不仅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基础,也是魏国衰弱的开始,更让孙膑得以报仇雪恨。

    从以上史料来讲,庞涓可谓是反派典型。

    却是不要忘了,当时魏国之强冠绝天下,庞涓能够担任魏国上将军,绝非庸碌之辈。

    可惜相比起孙膑,庞涓终究略逊一筹。

    自庞涓战死马陵以后,魏国便一蹶不振,庞氏在魏国就失了势。

    魏王后来派庞葱陪伴太子,前往赵国充当人质。

    庞葱担心此去之后,魏王不再亲近自己,便说了个‘三人成虎’的寓言,奈何后来还是失去了魏王的信任。

    庞暖,正是庞葱后人。

    此时的庞暖,已经接近八旬,乃是战国末期被极大低估的赵国名将。

    何出此言

    盖因庞暖拜将之时,正值廉颇叛逃入魏,乐乘、乐间不受重用之际。

    那时除了驻守北疆的李牧,赵国几乎无人可用。

    燕王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再次出兵攻赵,想要一雪前耻。

    赵偃以庞暖为将,取燕军二万,杀剧辛。

    若仅仅如此,庞暖的战功也并不算什么。

    庞暖真正辉煌之时,乃是统帅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合纵攻秦之战。

    从结果上来讲,这场五国攻秦之战,以失败告终。

    然而从战略上来讲,庞暖此次统领合纵兵马攻秦,几乎有着突破性的进展。

    以往诸国合纵伐秦,都是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最终被阻拦于函谷关外,不得不退兵。

    庞暖合纵,却一改往日战略。

    庞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均在函谷关被阻,不如绕道蒲阪,南渡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直扑秦都咸阳。

    事实证明,庞暖制定的这个战略非常有效。

    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绕过了函谷关,长驱直入杀至秦国腹地,居然抵达了蕞。

    蕞在哪里

    蕞以西乃弋阳,弋阳以西就是秦都咸阳。

    蕞相距秦都咸阳,路程只有百里,几乎相当于打到了咸阳城下,可以预料秦国当时有多么惶恐。

    纵观历史上数次合纵之战,能够率领合纵大军打到此地者,又有谁

    可以说,此番合纵之战,由于庞暖制定的战略,合纵大军初期势如劈竹,占据了绝对优势。

    可惜的是,正是这种势如劈竹的行军,却是滋生了联军的骄傲、轻敌情绪。

    特别是楚队。

    由于楚国力最强,虽说庞暖乃名义上的联军统帅,楚军却并不怎么听从指挥。

    楚军轻敌冒进且防守松懈,被吕不韦夜袭营寨。

    楚军溃败,楚王得知消息以后,下令溃兵返回国内,并且由于畏惧秦国报复,迁都寿春。

    楚国的败退,导致这场本来开局很好的合纵之战,迅速以失败告终。

    从那以后,诸国再也没有成功合纵。

    庞暖富智谋,善纵横,通战略,奈何统兵之才终究有些缺乏,再加上各国人心不齐,以致有此大败。

    虽如此,却也不能就此否定庞暖的才能。

    赵偃想起庞暖,知道这位大佬在赵武灵王之时,就已经与其谈论兵法。

    这些年,庞暖跟随鹖冠子钻研学问去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亡魏
    “至于汝等各级将领,待事情查清楚以后,皆可官复原职。”

    说到这里,庞暖停顿了一会儿,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此番,吾奉太子诏书而来,又有宗室以及满朝公卿支持,廉颇将军若负隅顽抗,非但乃以卵击石之举,更会牵连军中数万将士。”

    “廉颇将军,就算汝不为自己名声着想,也要考虑麾下将士身家性命吧。”

    庞暖声音虽然略显苍老,却仍旧中气十足,雄浑异常,城墙上不少赵人都听见了。

    庞暖这些话,可谓是点到而止。

    不过城墙上许多将领,都听懂了对方隐晦之言,那就是以将士家眷作为威胁。

    事实上,就算庞暖不这么说,各级将官也能猜到。
1...6667686970...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