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以臣之意,大王当趁此良机,秘密派人收买赵偃心腹臣子,并且派遣使者赠送厚礼,以示较好之意。”

    “若能与赵结盟,关东六国合纵之势不攻自破,如此我秦国才能大举东进!”

    嬴政皱眉道:“秦、赵两国积怨已久,赵国未必愿意与秦结盟。”

    “且寡人听闻,那平岐君赵嘉狡诈异常,又对我大秦拥有极深戒备心理,先王在世之时,赵嘉诈称献城之事,便是最好例证。”

    “与赵结盟,恐非易事。”

    吕不韦闻言,脸色不由略微有些阴沉。

    当年那件事情,乃是吕不韦心中之痛,堂堂秦相吕不韦,居然被一个毛头小子耍得团团转。

    可惜的是,赵嘉那时直击人性弱点。

    秦国仅仅付出不攻赵的代价,就能得到赵国西部数城,且赵国无论攻下多少燕国城池,都会分半数给秦国。

    这可谓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难怪吕不韦会心动。

    那个时候,吕不韦也不是没有想过,赵国可能会事后反悔,最终让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吕不韦思量再三,认为赵国正在伐燕,齐国偏安一隅,韩国又惧秦已久。

    那时秦国大举攻魏,绝对会大获全胜。

    只要关东六国不能合纵,以秦强大的国力,就不怕赵国出尔反尔。

    却没想到,赵国暗中扶持周子贵于齐,又裹挟燕国加入合纵大军,以致秦国被魏无忌所率的合纵大军所败,还丢了不少土地。

    那场大败,是秦国多年来最大的失利,也是吕不韦政治道路上的一大污点。

    若说吕不韦最恨谁,非赵嘉莫属!

    “此一时,彼一时也。”

    “赵王丹经历过长平大败,哪怕虚与委蛇多年,仍旧心存怨恨,只要有丝毫几回,就会不惜代价与秦作对。”

    “相比较而言,赵偃却大为不同,未必有作为秦之死敌之决心。”

    “且吾常闻,赵偃与赵嘉父子之间不太和睦,赵嘉如今割据申岐之地,对于赵偃王位也是一种威胁。”

    “赵嘉之所以能够割据申岐之地,乃因赵国需要仰仗彼防备我秦国耳。”

    “若秦与赵结盟,赵国西部威胁解除,赵嘉是否继续驻守申岐之地,都无关紧要。”

    “且吾闻赵偃心腹韩仓嫉贤妒能,贪婪无度,若暗中赠以重金,有了韩仓极力撺掇,结盟之事必然能成。”

    嬴政以为然,遂遣使者前往邯郸,商议和谈事宜。

    却说廉颇入魏以后,虽有魏礼引荐,却被魏王冷落,只得居于大梁,无所事事。

    而此时,魏国朝堂之内,也在商议着一件大事。

    “赵破坏盟约在先,攻我繁阳、阴安两座重城在后,今赵王丹逝世,赵偃刚刚继位就迫不及待剥夺廉颇之权。”

    “以我之见,当起兵伐赵,夺回繁阳、阴安!”

    魏国本来并不敢与赵国为敌。

    可自从廉颇跑到大梁以后,魏国文武就已经断定,此时赵国内部不稳,正是夺回繁阳、阴安的大好时机。

    甚至于,魏国还能趁此良机,北上攻取赵国领地。

    魏王听着众臣建言,野心亦是蠢蠢欲动。

    自从魏王罢免公子无忌以后,其在朝堂以及民间的威望,就已经一落千丈。

    此番被廉颇连克两座重城,魏王的声望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

    他必须发动战争,获得一场漂漂亮亮的胜利,这样才能转移国内矛盾,顺便挽救一下自己的名声。

    “既如此,那就开始调兵遣将,准备攻赵吧!”

    又有人谏言:“燕国苦赵久矣,此番大王决心伐赵,若邀请燕王一同出兵,燕王必然倾尽全力。”

    “有了燕国作为助力,伐赵胜算必然大增!”

    魏王深以为然,当即派遣使者入燕,请求一同伐赵。

    魏国大规模调兵的举动,如何瞒得过其余各国,不仅赵国知道了这个消息,秦国、燕国亦是如此。

    对于秦国而言,关东六国相互攻伐,乃是大好事。

    燕国早就不满赵国所为,有心想要反抗,奈何根本打不过赵国,只能暗中蛰伏。

    如今骤然听闻魏国欲对赵国用兵,当即怀了别样心思。

    可惜的是,鄗代之战燕国被打怕了,国都两次被围,燕王已经对赵国产生的畏惧心理。

    直到魏国使者抵达燕都以后,燕王终究被魏国使者说动,才开始秘密调兵遣将。

    当然,燕王虽然开始调兵,却绝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只有魏国率先北上攻赵,燕国才会紧随其后出兵相助,收复失地。

    邯郸城,王宫内。

    赵偃得知魏国举兵北伐,燕国蠢蠢欲动的消息以后,




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对(上)
    第一百八十六章岐山对

    岐山花苑,山顶凉亭。

    赵嘉、李斯对弈,前者执白子,后者执黑子,却见黑子势大,白子疲于招架。

    李斯却一改往日中庸性格,变得攻击性极强,丝毫不给白子喘息之机。

    “啪!”

    黑子落地,白子已成困兽之斗,虽未陷入绝境,却已经被极大压缩了生存空间,只能节节败退。

    “是我输了。”

    赵嘉皱眉思索良久,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挣扎。

    棋盘上的白子,虽与黑子浴血奋战,却根本不是黑子对手,只能龟缩一隅。

    直到此时赵嘉才明白,往日对弈,乃是李斯让着自己。

    李斯眼中露出莫名神采,轻声说道:“君上未败也!”

    赵嘉摇头叹曰:“白子偏安一隅,黑子大势已成,纵能勉力支撑,早晚难逃败亡命运,何苦继续”

    李斯却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拿出了另外三个棋盘,接着放在白子所在那个角落旁边,四张棋盘拼凑成了更大的一张棋盘。

    “先生何意”

    赵嘉见状,却是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斯笑曰:“若棋盘上仅有原来空格,白子自然必败无疑,若是多出了这些新出现之棋盘,又当如何”

    赵嘉盯着李斯,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李斯面含笑意,而后又拿出来了五种不同颜色的棋子,将他们有序的摆放在空格棋盘之上。

    赵嘉凝神望去,发现棋盘上七种颜色的棋子,居然与如今的战国七雄有些相似。

    黑子占据西方半壁疆域,白子被压缩在东北角。

    其余五种颜色棋子,所占据疆域大小不一,位于南方的绿色棋子疆域最大,位于中央的红色棋子疆域最小。

    “规则是这样:双方轮流落子,各种颜色棋子皆可用,若用除己之外的其余颜色棋子,就代表两种颜色棋子结盟。”

    “单方落子七次为一轮,一轮之内,不得使用对方选用颜色之棋子。”

    “君上觉得,如何才能让白子消灭黑子”

    赵嘉闻言,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知道,李斯并非在与自己下棋,而是讨论天下大势。

    自从赵偃继位以后,赵嘉很多计划都被打乱,除了固守申岐之地以外,对于未来却多了份迷茫。

    今日邀请李斯前来山顶,正是为了此事。

    他朝着棋盘上看去,只见西方几乎全部被黑色棋子占据,想要将其消灭绝非易事。

    反观其余六种棋子,却是犬牙交错。

    特别是位于北方的白色棋子,情况大为不妙。

    “恕嘉愚钝,还望先生指教!”

    李斯伸出左右双手,说道:“左手代表李斯,右手代表君上,就由李斯执七种颜色棋子,左右对弈,君上看着便是。”

    说到这里,只见李斯伸出右手拿出一枚白子,落在了与南方蓝子交接的位置。

    “上将军率兵至此,拔繁阳、阴安二城!”

    李斯左手执蓝子,放在了繁阳、阴安附近,继续说道:“魏国兴兵攻赵,欲夺回二城。”

    赵嘉听到这里,神情变得十分专注。

    他想要知道,假如李斯如今乃是决策者,将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李斯脸色也变得十分严肃,他右手缓缓伸向了黑子,看得赵嘉眉头大皱。

    右手代表赵国,右手执黑子,说明李斯准备让赵国与秦国结盟。

    赵嘉向来奉行合纵攻秦之策,却是有些想不明白,李斯为何会忽然如此做。

    “啪!”

    李斯右手执黑子落于蓝子西侧,数枚蓝子被黑子所替代。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赵偃接见秦国使者以后,秦国使者非常有诚恳的表达了秦国与赵交好之意。

    赵偃思量再三,不顾部分朝臣反对,答应与秦结盟。

    条件却是:秦国需发兵攻魏,解赵国之忧。

    使者返回秦国以后,吕不韦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令秦将麃公攻魏。

    魏王得知秦军来犯,急忙调回了北方攻打阴安、繁阳的军队,并且紧急调兵三万,于卷邑抵御秦军。

    麃公十日拔卷邑,三万魏军尽被斩杀,得卷。

    燕国得知魏国撤兵,哪里还敢继续出兵攻打赵国,只得龟缩国内不敢妄动。

    秦攻魏之举,解赵国之忧矣。

    赵嘉看着李斯



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对(下)
    “哗啦啦!”

    李斯看着赵嘉郑重的模样,也不再继续卖关子,挥手将石台上棋子全部拂在地上。

    继而,李斯从怀中掏一张地图,将其平摊在了石台上面。

    地图,正是战国七雄之疆域。

    “自周王室倾颓以来,诸侯割据地方,混战不休,历经数百年只余七国耳。”

    “自古以来,强者的天下,弱者灭亡也。”

    “如今秦有吞灭六国之势,诸国仍旧各怀鬼胎,不能真正倾尽全力合纵灭秦。”

    “合纵既然难以灭秦,唯有使赵国不断壮大,方能与秦国争锋,而得九鼎之尊也!”

    李斯右手指着赵国地图,道:“敢问君上,如何才能使赵国版图得以扩张”

    七国版图,早就被赵嘉记在心底。

    他目光率先放在秦国上面。

    不过很快,赵嘉就摇了摇头,视线从秦国版图上移开。

    当年赵嘉能够占据申岐之地,也是由于运气缘故,同样的错误秦国绝对不会再犯第二次。

    以秦国之强,除非六国齐心协力攻秦,方有可能侵吞秦国领地。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六国各怀鬼胎,没有了魏无忌此等有威望之人,想要真正整合六队攻秦,难如登天。

    就算赵嘉努力奔走,再次促进了六国合纵,六国也不太可能倾尽全力。

    灭不掉秦国,合纵也只是空耗国力罢了。

    紧接着,赵嘉将目光放在了燕国身上,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燕国屡败于赵,若没有其余国家插手,赵国想要灭燕并非什么难事。

    只不过,诸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却注定赵国难以灭燕。

    他目光在地图上游弋着,却是悲哀的发现,赵国根本没有能力灭掉任何一个诸侯国,用以扩张自身版图。

    更何况,赵嘉还要考虑合纵大局,也不敢轻易挑起战端。

    直到此时,他才有所领悟。

    合纵固然能够暂时保全赵国,却也限制了赵国的发展。

    赵国若想让合纵联盟继续存在,就必须保持与各国之间友好的关系。

    贸然发动战争,必然不被允许。

    “为了保持合纵关系,避免给秦国有可趁之机,就不能大举进攻其余诸国,除了塞外,赵国想要扩张版图,恐怕不易!”

    最终,赵嘉声音有些干涩的说道。

    李斯目光灼灼:“不错,合纵固然能够暂时抵御秦国,却也绑缚住了赵国手脚,限制住了赵国的发展。”

    “赵国若想越战越强,就必须撇弃这道枷锁!”

    赵嘉眉头紧皱,问道:“先生此言何意”

    李斯起身,对着赵嘉躬身作揖,朗声道:“李斯大胆进言,请赵国与秦结盟,趁着秦国东进之时,攻城掠地,壮大己身。”

    “请先生详细告知!”
1...6869707172...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