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敢问公子,魏国所得利益在哪里”
不患寡唯患不均。
这段时间,魏国将领已经开始心生怨气,特别是看到各国都有所斩获,唯有魏国一无所得之时,更是嫉妒无比。
在魏将看来,魏国出力远远大于韩、燕两国,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事情无论放在谁身上,心中恐怕都会有所不忿。
各国将领闻言,也纷纷将目光放在了赵嘉身上,想要看看对方会如何处理这种事情。
说实话,各国跟随赵嘉合纵攻秦,远远比以前屡次合纵感觉要好,毕竟跟着赵嘉攻打秦国,胜利以后还能有口肉吃。
可是以前,各国纵然合纵攻秦,大多也只是为了遏制秦国东出,却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占据秦国领地,生怕战后被秦国报复。
那样的合纵,各国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结果除了遏制秦国东出以外,根本得不到任何实质性好处。
有远见之人,自然知晓合纵攻秦的必要性,可是许多饱受其害的本国百姓,却是有颇多微词,甚至不少因此服徭役、兵役者,对于国君此举心生怨恨。
如果赵嘉真能保证,各国每次合纵攻秦都能有所斩获,他们自然乐意跟着赵嘉一起打秦国。
只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齐、燕两国并未与秦国接壤,想要获得秦国领地的可能性比较低,如果只是一块飞地,两国也未必守得住。
以前,魏国也与秦国接壤。
不过上次合纵攻秦以后,由于南阳郡被楚、魏、韩三国瓜分,导致魏国与秦国接壤的边界线大为减少。
此番楚国占据武关,魏国已经没有国土与秦国接壤。
这样的话,魏国想要瓜分秦国领地,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反之,魏国受到秦国的威胁也大大降低。
赵嘉知道,若不能给魏国满意答复,以后再想让魏国心甘情愿加入合纵大军,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不过对于此事,赵嘉心中早有计较,当即笑道“此番合纵攻秦,魏国出力甚多,自然不会让魏国毫无斩获。”
“魏国若是不嫌弃,我可以代表赵国,将上党郡端氏以南,李城以北尽数割让给魏国。”
“甚至于,只要魏国野心够大,河东郡平山以东七城亦能让魏国占据”
魏将闻言,当即目瞪口呆,呼气也变得急促起来。
上党郡端氏以南,李城以北乃是韩国之地,这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共有七座城池。
河东郡人口虽然都被迁走,平山以东七城疆域却也不小,若是分给魏国功臣作为封地,也能很快将那里发展起来。
若魏果真得到这些领地,那可就一共获得十三座城池,相当于半个郡,魏将岂会不兴奋
不过很快,魏将就冷静了下来。
“此番魏国已经不与秦国接壤,相当于去掉了一大强敌,若是接受那十三座城池,魏国日后仍然是秦国东出的重要目标。”
“只不过,如今有了赵国主持合纵事宜,秦国短时间内未必敢大举东出,假如因为畏惧秦国就不敢接受十三座城池,难免有因噎废食之嫌。”
就在魏将准备答应之际,韩国使者却是厉声说道“上党南部乃韩国领地,公子岂能随意割让给魏国”
众人闻言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将目光投在了赵嘉身上,想要看看对方会如何应对此事。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二百四十二章 温水煮青蛙
赵嘉听到了韩国使者的质问,却是脸色微冷,继而转头质问“昔年冯亭将上党献给赵国,以致祸水东引,使得秦以举国之力攻赵,致赵有长平大败。”
“请问战争过后,韩国为何不如约将上党交给赵国”
各国将领脸色微动,想到了当年因为上党赵国所遭逢的大难,都不由将目光放在了韩国使者身上。
赵嘉见状,却是悄悄松了口气。
此番赵国占据上党,可不准备再还给韩国,之所以将上党南部给魏国,不仅是为了笼络其成为盟友,也为了让魏国继续与秦接壤。
那样的话,魏国就会时刻保持对于秦国的畏惧与警惕,赵嘉才可以将其绑在合纵这辆战车上。
只不过,韩国毕竟乃是合纵国之一。
如果贸然占据上党不归还给韩国,难保其余各国不会因此心寒,继而影响各国合纵信心。
现在,赵嘉提起长平大战旧事,就是为了给赵国占据上党一个合理的借口。
楚国与赵国亲近,自然会毫不保留的支持赵嘉。
魏国有了赵嘉割让上党南部六城的承诺,自然也不希望上党重新被韩国拿回。
有了楚、魏两国的支持,齐、燕两国纵然有些想法,也必然不会为韩国说话,彼时上党归属自然能够由赵嘉说了算。
韩国使者闻言,当即脸色涨得通红,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当年献上党给赵国,只是冯亭个人之举,并未经过大王同意,自然当不得真。”
“更何况,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公子现在拿出来说事,未免有些太过勉强。”
赵嘉却是笑道“既然阁下说那是很久以前之事,不能拿出来说事,那么我们就拿如今之上党说事。”
“请问韩国加入盟军以前,上党被谁占据“
韩国使者尚未说话,魏将已经大笑道“自然是被赵国占据。”
赵嘉对着魏将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彼时赵、韩两国为敌,秦国甚至攻下野王,切断了韩国与上党之间联系,赵国既然占据上党,上党理因属于赵国。”
“更何况,此战韩国除了粮草以外,出力并不算多,齐、燕两国都寸土未得,反而让韩国占据两周富庶之地,韩纵以两周富庶之地换上党,恐怕也不吃亏。”
“韩国难道还贪心不足,占据了两周富庶之地,还想要回上党”
齐、燕两国将领听到这里,也都纷纷附和“相比起吾等,韩国已经获利甚多,若不将上党分给赵、魏两国,他们此战岂非寸土未得”
“公子早就说过,合纵各国都要获得利益,又岂能让韩国独获利耶”
楚国与赵国交好,这次又托赵嘉的福攻下了整个南郡,国力大增,春申君黄歇以及楚国各个将领,自然也纷纷为赵嘉说话。
一时间,各国将领纷纷同意将上党分给赵、魏两国,韩国使者见此情况,根本不敢再说什么。
韩毕竟乃是小国,此番占据两周富庶之地,已经引起了各国眼红,如果再人心不足蛇吞象,难保各国不会索性灭了韩国,将其领地瓜分。
直到此时,韩国使者才反应过来,为何当初赵嘉会将两周富庶之地让给韩国了。
原来,赵国早就不准备归还上党,让韩国占据两周富庶之地,也是变相给韩国补偿。
奈何弱国无外交,特别是在各国瓜分战利品之时,弱小的韩国根本没有丝毫话语权,只能寄希望于大国的施舍。
韩国使者也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各国翻脸,否则纵然各国不灭了韩国,韩国也挡不住秦国的进攻,早晚难逃亡国命运。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与无奈。
更何况,当初秦、赵两国攻韩之际,韩国已经决定将上党献给赵国,却没想到局势变幻莫测,这才导致上党最终被赵国强占。
既然无力讨回上党,韩国使者也不会自讨没趣,只能默默忍耐。
现如今,韩国虽然失去了上党,却获得了两周富庶之地,疆域也不像以前那般容易被人拦腰斩断,也算是因祸得福。
眼看韩国使者已经无话可说,赵嘉这才语气稍缓,沉声道“汝回禀韩王,就说上党分给赵、魏两国,然韩国据有两周富庶之地,只要好好经营,国力未降反升。”
“以后若再攻秦,韩国必能再广疆域。”
韩国使者不敢反驳,只得唯唯诺诺。
眼看上党归属已成定局,魏将有些贪心的说道“如今秦国龟缩不出,河东予取予求,既然如此,魏国索性占据了整个河东,岂不美哉”
赵嘉却是反问道“魏国占据整个河东,守得住吗”
魏将疑惑道“魏国力远不及秦国,自然挡不住秦国兵锋,然获得河东七城亦要防备秦国,占据整个河东也要防备秦国。”
“既如此,何不索性占据整个河东,以弱秦之国乎”
赵嘉走到地图前面,指着河东说道“若魏国占据整个河东,函谷关已成摆设,日后联军就能自河东出兵绕道蒲坂,直扑咸阳。”
“将军难道以为,秦国会坐视整个河东被魏国占据”
魏将闻言,默然无语。
如果魏国真的占据整个河东,秦国为了自己的安全,哪怕倾尽国力也会持续这场战争,重新将河东夺回来,建立起以函谷关为中心的防线。
那个时候,纵然联军作为威胁,秦国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赵嘉可以肯定。
只要联军撤退,秦国必然会出兵夺回河东,纵然守不住,也不会落入魏国之手。
反之,若魏国只占据河东一小块无人领地,秦国还能仰仗景山之险进行布防,未必会不惜代价鱼死网破。
饭要慢慢吃,肉要缓缓割,温水煮青蛙才是正理。
真要彻底逼急了秦国,让秦国感受到了莫大危险,那时真的要战火连天了。
联军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乃是消化战利品,而不是继续与秦国死磕。
若继续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秦国自然很难支撑下去,六国也有可能会被拖垮,不确定因素太多,双方都不愿铤而走险。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二百四十三章 请廉颇入申岐
公元前244年底,联军诸将在函谷关前歃血为盟,众人尽皆对天起誓,秦国若敢东出,诸侯共讨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位于军中的秦王政耳中,秦国上下皆忧虑异常。
次月,赵嘉代表联军作书与秦国讲和,要求秦国承认被楚国占据的南郡、被韩国占据两周的故地、被魏国占据的河东七城,秦王不许。
赵嘉于是陈兵黄河南岸,欲掘黄河之堤水淹曲沃。
若黄河堤坝被挖开,函谷关以东数百里地皆成汪洋,纵联军撤退,秦国亦只能收复一片哀鸿遍野的土地,死伤的也都是秦民。
不少秦国将领上表求情,秦王政迫于无奈,同意讲和,与各国重新划分疆域,战事乃定。
然秦国上下言战者不在少数,哪怕双方暂时讲和,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大变。
为了防备秦国突然反悔,在联军撤退以后出兵收复故土,赵、楚、魏、韩各自占据险要地形,陈兵五万于边境,与秦国对峙。
有了这些兵马驻守险要之地,哪怕秦国突然反悔,也能为各国再次联盟争取到足够时间。
战争结束,赵国不仅获得燕国河间十城,又得到了上党北部广袤土地,不过上党北部十八座城池成了赵嘉封地。
如今赵嘉之封地,疆域甚至不比韩国小,已经成为国中之国,纵然被成为战国第八雄也不为过。
魏军营帐之内。
“老师,和我一起回申岐之地吧。”
赵嘉看着须发皆白的廉颇,知道若继续让其闲置下去,恐怕还没有等到自己执掌赵国,廉颇已经没有力气再上战场了。
重活一世,于公于私赵嘉都不愿意看到,廉颇这位当世名将继续孤零零在魏国受到冷遇。
可能有人会说,廉颇现在不是魏国上将军么
这么说廉颇的身份自然无妨,不过当初廉颇为了赵国,敢于豁出性命在魏国国都袭杀秦国使者甘罗,这也就注定了廉颇不可能得到魏王重用。
此番合纵攻秦,魏王之所以让廉颇统兵,除了看重廉颇才能以外,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向赵国示好。
战争既然结束,只要廉颇带领魏军回到大梁,魏王绝对不会让这个仍旧心系赵国的猛将,成为统帅魏国所有兵马的上将军。
廉颇若不返回赵国,等待他的命运只能是被无休止的闲置。
“我若去申岐之地,大王那里公子如何交代”
说实话,这次赵王能够与赵嘉齐心协力抵御秦国,也让廉颇非常吃紧。
可是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廉颇,对于人情世故看得更为透彻,知道纵然赵王与赵嘉父子关系有所好转,可是随着赵嘉实力的持续膨胀,猜忌将在所难免。
如果说,此番胜利以后,赵嘉将上党十八座城池献给赵王,自己仍旧蜗居在申岐之地,赵王必然不会再忌惮赵嘉,反而会对其器重有加。
可惜的是,赵嘉没有将上党十八座城池献给赵王,反而据为己有。
这样的话,赵嘉的封地急剧扩张,必然再次给赵王造成极大压力,彼时父子两人之间必将再生间隙。
对于赵嘉此举,廉颇也有些疑惑,想不明白赵嘉为何会这么做。
按照廉颇的想法,只要赵嘉再忍耐十余年,等待赵王驾崩以后,赵国早晚都会成为赵嘉囊中之物。
他完全没有必要因小失大,为了上党区区十八座城池,再次引起赵王忌惮。
廉颇有廉颇的考虑,赵嘉也有自己的考虑。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赵嘉无时不刻不笼罩在秦国的阴影之下,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赵国就被秦国所灭。
他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壮大赵国、削弱秦国,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让赵国有机会能与秦国争锋,绝对不愿意看到大好的局面葬送赵偃之手。
他太了解赵偃,对方虽然也希望赵国能够强大,却有些志大才疏,而且好大喜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