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赵嘉遂不听边城之言,召集三百护卫,对他们交代道“打开房门以后,尔等皆以佩剑击盾,齐声曰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众军士领命,纷纷涌入街道,以剑敲击盾牌,厉声高呼“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平岐君赵嘉在此,谁敢于廉颇将军门前放肆!”
嘹亮的喊声,以及那整齐敲击盾牌的声音,顷刻间盖过了夜晚的嘈杂之音,那些负责阻击魏无忌门客的城卫军,听到平岐君赵嘉之名以后,果然不敢再胡乱放箭,害怕误伤了赵嘉。
眼看箭矢停住,赵嘉这才披着重甲在众人簇拥下走出庭院,走到了双方交战中心。
他先是对着前面手持弓弩的城卫军喝道“谁人给汝等胆量,敢在廉颇将军门前放箭,难道就不怕本君上奏魏王,奏尔等图谋不轨,意图袭杀本君之罪”
领兵拦截魏无忌门客的那位城卫军将领,闻言当即吓出了满头大汗。
他跑上前来,满脸歉意的说道“某并不知道公子在此,若有惊扰之处,还望公子海涵,莫要禀报大王!”
赵嘉身份何等尊贵,哪怕魏王都要敬重有加。
区区一个城卫军校尉,只需赵嘉一句话,魏王绝对不会选择包庇此人而得罪了赵嘉。
赵嘉闻言,这才脸色稍缓,喝道“汝等为何在此处放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义士壮行
“踏踏踏!”
赵嘉话音刚落,就听到密集的脚步声传来,众人急忙抬头望去,就着火把看到了无数甲士蜂拥而来。
“何人敢在廉颇将军府前放肆!”
赵嘉如今名扬天下,哪怕在面对魏王的时候,也会以最高礼节招待,就如同后世国家元首出国访问那般,会受到严密保护,以免引起赵、魏两国战争。
为了保证赵嘉人身安全,魏礼亲自带领五百甲士驻守附近,听到这边动静以后,迅速赶来。
“公子、魏将军,末将此前并不知晓平岐君在廉颇将军府邸,之所以在此处放箭,乃是因为如果让那些人冲出这条街道,再想拦截可就不容易了。”
“此时已经宵禁,自然不可能让这些人在城中闹事,更不可能放他们出城。”
城卫军首领看到魏礼到来,当即心中一慌,急忙为自己辩解。
“公子对魏国有大功,吾等身为公子门客,得知公子逝世消息,自当连夜前去吊唁,尔等非但不开城门放行,甚至想要将吾等乱箭射死于此,心何其歹毒!”
一位魏无忌门客上前,指着那名城卫军首领厉声呵斥。
很显然,城卫军首领哪怕负责大梁治安,可是敢于在都城放箭杀人,也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否则,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袭杀魏无忌门客。
又有门客持剑上前,遥指城卫军首领喝道“公子已逝,吾等从今以后再无牵挂,今日你阻拦吾等出城祭奠公子,来日必然横死!”
这名门客剑尖染血,说话间有种凛然杀机,显然是个剑术高明的刺客。
魏无忌门客来自天下各地,自然也不缺乏热血的游侠刺客,以前是担心牵连魏无忌,这才不敢肆意妄为。
如今魏无忌已死,那些昔日的门客真要作乱,必能在大梁掀起滔天巨浪,这或许也是有人想要除掉他们的根本原因。
区区城卫军首领,除非始终躲在军营,否则魏无忌门客真的铁了心报复,早晚必然横尸街头。
“魏将军,你也看到了,这些乱臣贼子居然威胁本将,理当就地处死,以绝后患!”
城卫军首领听着那人的话,想起了魏无忌麾下门客中的那些能人异士,眼中不由闪过恐惧之色,继而面露狠色,就想要将所有魏无忌的门客杀死。
魏礼闻言,看着那些被乱箭射死,倒在血泊中的魏无忌门客,眼中闪过悲痛之色。
对于魏无忌,魏礼也十分敬重,自然爱屋及乌会怜惜这些门客。
更何况,他们都乃忠义之人,哪怕抵抗城卫军触犯了律法,初衷却是为了连夜出城吊唁魏无忌,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性命。
只不过,这些人的确违背了宵禁,晚上在大梁引起动乱,不仅动手杀了城卫军,还当着众人面威胁城卫军首领,这无疑是在狠狠践踏魏国律法。
魏礼身为魏国宗室,哪怕同情这些魏无忌的门客,可是出于魏国的维护,自然也不能太过偏袒。
“围起来!”
魏礼内心挣扎半晌,终究还是喝令属下动手,准备将这些人拿下。
“哗啦啦!”
魏礼麾下皆是魏国精锐,虽只有五百人,却令行禁止,得到命令以后,迅速将魏无忌的那些门客围了起来。
“尔等虽事出有因,毕竟还是违背了宵禁,触犯了律法,若束手就擒,本将自会给尔等公正审判,否则休怪本将无情!”
魏礼话音刚落,就有一位中箭的门客大笑数声,继而提着染血利刃,一瘸一拐走上前去。
“公子已经去世,吾又岂会独活于世间,你就算杀了我,也杀不尽天下义士!”
“今晚,要么放我出城吊唁公子,要么让我追随公子而去!”
言毕,那人毫不畏惧的向前走去,丝毫没有在意前面那些散发出幽光的利刃,可能下一刻能够让其身首异处,
“哈哈,吾等亦愿随先生同往!”
“今晚要么让吾等前去吊唁公子,要么让吾等尽皆横死于此!”
三十余人全都仰天大笑,丝毫不惧的手持利刃朝着前面走去,纷纷露出了视死如归的表情。
“真乃义士也!”
站在廉颇身边的廉颇,闻言忍不住击掌赞叹,继而对赵嘉说道“若有可能,希望公子能够救下他们。”
赵嘉却是紧紧皱起了眉头,只是静静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的赵嘉,心中有太多疑惑。
他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何会如此坚决的想要连夜出城,这么做虽然的确能够尽早替魏无忌吊唁,却也是取死之道。
而此时,魏礼眼中也满是挣扎之色,他甚至带着些许恳求的语气说道“吾亦敬重公子,恨不能此时就前去吊唁。”
“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历代大梁夜晚动乱,都乃不祥之兆,断不可能放任尔等出城。”
“更何况,汝等哪怕为了能够吊唁到公子,也不应该轻易舍弃自己性命啊。听我一句,此事就此作罢,纵然看着公子之面,我也会对你们从轻处置!”
对于魏礼,这些门客并无恶感,并不想让他为难。
只不过,这些人有他们必须要守护的东西,为了达成那个目标,就连性命都能舍弃,又岂会在意魏礼的感受
“还是那句话,要么放吾等出城吊唁公子,要么将吾等尽数斩杀于此!”
面对油盐不进的魏无忌门客,魏礼真的有些进退维谷了,让他下令斩杀这些义士,魏礼岂会下得了手
就在此时,赵嘉却是排众而出,走到了那些门客的前面。
他朝着这些门客郑重一拜,继而说道“诸位义士报主之志,赵嘉敬佩,嘉不敢阻拦诸位赴义之举,只愿备上美酒,替诸位义士壮行!”
“来人,将府内珍藏的天香楼美酒全部拿出来!”
那些本来视死如归的门客,听到了赵嘉的一番话,眼中却是忽然涌出了热泪。
终于,有人看出了他们的用意!
他们借吊唁魏无忌出城是假,故意以生命为代价全魏无忌之名才是真。
要知道,此前的魏无忌由于沉迷酒色,名声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许多门客弃魏无忌而去,天下间有许多人觉得魏无忌晚年不过如此。
可是现在,如果今晚三十多名魏无忌以前的门客,为了第一时间出城吊唁,甚至不惜送上自己性命,那么天下人对于魏无忌的感官,肯定会重新刷新,也会思考这些人为何离开了魏无忌,还甘愿为其赴死。
以数十人性命为代价,以全魏无忌之名,才是这些门客真正的用意。
从他们今晚走上街道的那刻起,这些人已经决定赴死。
赵嘉洞悉了这点,哪怕感觉心中遗憾,却也没有理由阻止这些人所要做的事情,只能让人抱来美酒,替众义士壮行。
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
街道上,多了几十具无头尸体。
赵嘉、廉颇、魏礼三人并列驻足,眼中都露出复杂之色。
“将今日之事,传遍列国。”
等待魏军都散去以后,赵嘉对着属下小声吩咐。
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这种事情,赵嘉并不知晓,或许发生过,只是因为魏国封锁消息的缘故,才没有被天下人所知。
只是如今,赵嘉既然目睹了事情的发生,无论如何也会让今晚发生的事情传遍列国,唯有如此,这些人才不会白白牺牲。
赵嘉也自信,纵然魏王权势滔天,也不可能封住自己的嘴巴。
次日,赵嘉、廉颇等人联袂前去吊唁魏无忌,发现魏无忌所居住的山庄早就人满为患,哪怕魏无忌沉寂多年,死讯传出去以后,仍旧有无数人前来祭奠。
“生而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赵嘉看着无数嚎啕大哭,因魏无忌之死而痛哭流涕者,甚至还听闻昨晚有数人自刎于魏无忌灵堂之前,追随无忌公子而去,再联想起数十人慷慨赴死之举,忍不住低声呢喃。
魏无忌的葬礼很风光,哪怕秦国都派人前来吊唁,魏王碍于压力,甚至以诸侯之礼厚葬魏无忌。
就在魏无忌身死以后,发生在大梁的事情也开始在列国传扬,当众人得知有那么多人为了提前去吊唁魏无忌,哪怕牺牲性命都在所不惜之事,无不肃然起敬。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思考,为何自暴自弃以后门客尽离去的魏无忌,在去世之时还有这么多门客愿意与其同死。
天下间,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特别是以前知晓内情的魏无忌门客,将真相说出去以后,天下人在感叹魏无忌艰难隐忍的同时,也忍不住对魏王指指点点。
而此时,魏王已经接到了楚、赵、齐、韩四国国君发来的责问文书,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再加上百姓的唾骂,已经苍老的魏王忽然变得心力交瘁起来。
秦国,咸阳,相国府。
“哈哈哈哈,魏无忌一死,魏国再也不足为惧!”
相比起诸侯国因魏无忌之死而悲伤,吕不韦显得兴奋异常,当年离间魏无忌与魏王关系,导致魏无忌被变相软禁,也是吕不韦忌惮魏无忌的结果。
饶是如此,只要魏无忌仍在魏国,秦国都别想灭魏。
现如今,魏无忌身死,魏王大失人心,魏国既无文臣统御朝堂,又无能征善战之武将,若无其余各国掺和,秦国灭魏易如反掌。
历史上,也正是在魏无忌死后十八年时,魏国灭亡。
“魏无忌身死,固然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然赵国赵嘉声望不下于魏无忌,此人不除,秦难东出。”
蒙恬如今平步青云,虽未及其祖蒙骜生前风光,却也算得上是秦国新贵,深得吕不韦、秦王政信任。
对于赵嘉,蒙恬可谓是恨之入骨,故哪怕吕不韦在兴头上,蒙恬仍然不忘记提醒吕不韦,警惕赵嘉这个最大的敌人。
吕不韦闻言,脸上笑容也逐渐收敛了下来。
赵嘉对于秦国的危害程度不言而喻,哪怕吕不韦这种老成谋国之辈,也屡次在其手上吃瘪。
如今的赵嘉,已经成为秦国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好在赵偃、赵嘉父子不和,若此二人齐心协力,哪怕秦国对于赵国恐怕也要暂避锋芒。”
这件事情,算得上是唯一安慰吧。
至少赵国内部没有完全整合之前,赵国仍旧难以与秦国争锋,甚至有可能被人设计,让赵国发生内乱,继而中断了赵国的中兴,甚至令赵国有亡国之祸。
“蒙恬,汝可有应对赵嘉之策”
蒙恬沉吟半晌,继而眼中闪过一道狠色,说道:“赵嘉气候已成,更兼其麾下文武兼备,想要以力吞灭,困难无比。”
“然无论赵国亦或是申岐之地,其强都在赵嘉一人,若赵嘉身亡,赵国不足为惧,申岐之地亦唾手可得。”
如今的蒙恬,可能因为家族的变故,已经与历史上那位温文尔雅的儒将略有不同,变得为达目的而不折手段,或许这样的蒙恬才更可怕。
吕不韦闻言抚掌大笑,道:“汝之言与本相不谋而合。”
“然赵嘉身边剑客武力高强,出行又有大队护卫,想要用黑冰台暗杀,恐怕并不容易。”
秦国黑冰台虽然恐怖,却也被各国打压,根本不可能成群结队行动。
如今以赵嘉出门携带的高手与护卫,除非秦国触动五百人以上,否则基本没有可能杀死赵嘉。
只是五百人目标太大,想要不被发现太难了。
事实上,如今的大梁安插的秦国情报人员,加起来也有五百人,只是这些人大多都不互相认识,就怕一人被捕牵连出许多人。
莫说很难组织这些人一起行动,就算真有这个执行力,秦国准备牺牲五百人刺杀赵嘉,也不可能在魏国城卫军眼皮底下成事。
吕不韦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蒙恬先是沉默不语,继而说道:“各国之中,除了秦国以外,恐怕燕国也恨赵嘉入骨。”
“相国若能让赵嘉入燕,并遣人说动燕王对赵嘉的保护放松,或许能以大量刺客将其刺死于燕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