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吕不韦闻言,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思索半晌以后,笑道:“如今赵偃、赵嘉父子二人不和,想要让赵嘉出使燕国,并非什么难事。”

    大梁城外,一队赵国使团大张旗鼓而来,为首者正是赵相韩仓。

    如今赵国变得越来越强盛,韩仓身为赵之相国,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出使魏国期间处处受到礼待,好不春风得意。

    廉颇府邸。

    “君上,公子无忌之事已经耽误了许久,我们是不是应该回申岐之地了”

    廉颇言语中,颇有些担忧。

    如今赵嘉几乎身为一国之主,固然名扬天下,却也有不少仇人,长时间离开自己领地滞留在外地,并非什么好事。

    赵嘉闻言,先是沉默半晌,而后忽然说道:“我还要等一个人。”

    就在此时,边城却是跑了进来,脸色凝重的说道:“君上,邯郸派遣使团来大梁了,为首者乃是韩仓!”

    赵嘉却是面露笑容,对着廉颇说道:“要等的人,来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棋
    却说韩仓带着赵国使团,被魏国公卿出城迎接,并未先去拜访魏王,反而直奔廉颇府邸。

    “公子就在这里吗”

    韩仓看着守卫严密的廉颇府邸,转头对着随行魏国官吏出声询问。

    “回禀韩相,公子嘉正在此地。”

    那些守在门口的护卫,看到韩仓等人走来,却丝毫没有让开路的打算,抽出武器喝道“来者何人!”

    韩仓并未动怒,那些跟随左右的魏国公卿更不敢有任何意见。

    韩仓满脸笑容的说道“吾乃赵相韩仓,特奉大王诏令,有要事面见公子,此乃本相印绶,还望诸位代为通禀!”

    那些跟在身旁的魏国公卿,见赵相韩仓对赵嘉门前护卫都露出如此神态,纷纷暗叹“公子嘉威望,果然如日中天,无人能及啊。”

    与此同时,不远处一名乔装打扮的秦国细作,见到这一幕,嘴角却是露出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

    “此时的赵嘉越是风光,越会成为赵王心腹大患。”

    守卫在门前的士卒,并非嚣张跋扈之辈,先前所谓只是为了确保府邸安全罢了。

    既然对方态度很好,且有赵相印绶,门口守卫自然不会故意刁难,为首那人示意韩仓稍等片刻,自己却是小跑进入屋内,向赵嘉禀报去了。

    “让他进来见我。”

    赵嘉听到士卒禀报,脸上露出笑容,丝毫没有亲自前去迎接的打算。

    士卒领命而去,廉颇却是有些迟疑的说道“这韩仓虽是奸佞小人,终究乃赵之相国,如今更是带着大王诏令而来,公子不亲自前去迎接,恐怕有些不妥。”

    赵嘉笑道“无妨。”

    廉颇府邸门口,士卒小跑回来,对着韩仓行礼道“君上请相国入内详谈。”

    那些跟在韩仓身旁的亲信,以及魏国公卿见状,全都脸色微变,纷纷暗忖“韩仓说什么也是赵相,更是带着赵王诏令而来,赵嘉如此做未免有些太过!”

    果不其然,韩仓闻言脸色微沉,喝道“公子虽为大王之子,终究只是一地封君,吾乃赵相,又携带大王诏令而来,公子为何不亲自前来迎接!”

    “就是,就是,公子此举未免也太不将相国放在眼中了!”

    “不仅没有将相国放在眼中,也没有将大王放在眼中,否则也不会如此无礼了。”

    魏国公卿见状默不作声,却是暗自想到“传闻赵偃、赵嘉父子不和之事,果然并非虚言,若果真如此,赵如今虽然强势,终究不足为患。”

    不远处暗中观察此地的秦国细作,见状心中暗喜,微不可查的呢喃着“如此飞扬跋扈,真乃取死之道也!”

    “锵!”

    然而就在韩仓亲信出言指责之际,门口护卫却是纷纷拔剑,为首那人更是厉声喝道“汝等要进便进,要走边走,再有妄议君上者,杀无赦!”

    这些人能够充当赵嘉护卫,每人都是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勇士,皆能以一当十,此时骤然爆发杀气,方才还议论纷纷之人,全都吓得脸色煞白,不敢再出言不逊。

    他们不仅勇武凶悍,对于赵嘉更是忠心耿耿,只要是赵嘉的敌人,无论对方有什么身份,众人都能拔剑而战!

    面对咄咄逼人的士卒,韩仓也不敢再摆架子,冷哼一声当做是自己台阶,继而就朝着门内走去。

    他的那些亲信以及魏国公卿,也想要跟着韩仓进门,可是刚刚迈出两步,就被门口士卒拦住。

    “君上交代过,只有韩相能够进去!”

    刚刚走进门内的韩仓闻言,不由气的浑身发抖,喝道“欺人太甚!”

    就在此时,使团中有一个带着斗笠之人,却是沉声说道“相国,大事为重,还是先进去吧。”

    韩仓闻言,这才甩了甩袖子,在士卒的带领下,大步朝着内院而去。

    “君上,相国来了。”

    赵嘉闻言,目光看向了站在门口的韩仓身上,对着那名士卒道“所有护卫都退下吧。”

    众人都退下了,房门被关住。

    廉颇看着佩戴赵国相印的韩仓,内心深处却是五味杂陈,既有怨恨,亦有丝丝嫉妒。

    廉颇被逼逃到魏国,与韩仓的进谗言脱不开关系。

    最重要的是,廉颇曾经为赵国出身入死立下那么多功劳,也只混到了个假相的职位,这位韩仓没有什么本事,却靠着溜须拍马能够做到相国之位,心里自然感到不忿。

    只是对方如今毕竟乃赵相,廉颇纵然心中不忿,却也不想继续得罪韩仓,以免为赵嘉树敌。

    “韩仓,拜见公子!”

    然而就在廉颇心中五味杂陈之际,却是看到了韩仓朝着赵嘉郑重拜了下去。

    廉颇见状,却是感觉有些发懵。

    哪怕赵嘉乃赵偃之子,如今声望也极高,韩仓作为赵相,也没有必要行如此大礼啊。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廉颇目瞪狗呆。

    “你应该先向廉将军赔礼道歉。”

    韩仓闻言,再次转而对着廉颇拜道“韩某以往多有得罪,今日特来赔罪,还望将军原谅则个。”

    看着语气诚恳,言语中甚至带着些许乞求之色的韩仓,廉颇彻底风中凌乱了。

    他转头看向赵嘉,眼中带着询问之色。

    赵嘉却是微微一笑,道“真心投靠者,皆可为我所用,以后你们二人一明一暗,希望老师今日能够与韩相握手言和。”

    廉颇惊得目瞪口呆。

    “可是……”

    他本来想要说,似韩仓这样的小人有什么利用价值,可是转念一想,若对方真的投靠赵嘉,那么赵嘉就能通过韩仓,暗中掌控赵国朝堂。

    只不过,廉颇终究不喜这种小人,也怀疑对方的忠诚度。

    赵嘉似乎看出了廉颇心中的担忧,笑着说道“老师但请放心,韩相绝对是真心投靠,你可以像信任我这般信任他。”

    韩仓虽是小人,却并不愚蠢,虽然才开始成为赵相的时候意气风发,可是很快就感觉到了赵王的疏远。

    作为依靠关系上位的韩仓,知道自己若是失去了赵偃的信任,下场将会有多么凄惨。

    就在韩仓惶恐不安之事,范增却是暗中前去拜访。

    范增带去的东西,有韩仓所有与秦国勾结的证据,并且还告知对方,赵王早就知道这些。

    韩仓得知消息,吓得魂不附体,只得暗中投靠赵嘉,且以家人为质。

    赵嘉若愿意,韩仓随时都能举族被灭。

    如今的韩仓,可谓三面间谍,也是赵嘉在邯郸布下的一颗重要暗棋。

    (第二章可能会比较晚,大家明天再来看。)

    。



第二百五十章 谋天下者
    谋天下者,当胸怀宇宙。

    相起比以往嫉恶如仇的性格,如今的赵嘉已经大有改变,至少不会再像数年前那般,见到厌恶的郭开,甚至毫不掩饰心中的厌恶。

    现在的赵嘉,只要觉得对自己有用,甚至连韩仓这种奸佞小人都会收入麾下。

    事实上,有些人在昏君麾下可能会成为佞臣,在明君麾下或许就变成了能臣。

    所谓的佞臣,大多比较自私自利,却也能够投君主所好。

    君主猜忌贤臣,佞臣则添油加醋。

    相反,若君主喜好取贤纳士,佞臣为了讨君主欢心,或许就会推举贤才。

    君主若好色贪财,佞臣必然上行下效,以美色、财物腐蚀君主;君主若爱惜百姓,勤于政务,佞臣为了讨君上欢心,或许就会收百姓之心,劳君主所劳。

    说到底,佞臣其实就是最大的投机者,或许不如正直的臣子忠心,若是驾驭得当,却未尝不会成为能吏。

    且赵嘉有自信,自己能够不受佞臣蛊惑,对方若不知上意巧言令色,根本活不了多久。

    廉颇深深看了赵嘉一眼,继而转头望向韩仓,道“既然都在君上麾下任职,以往恩怨自然一笔勾销,只希望未来能与韩相携手,助君上成就大业!”

    经历过起起伏伏的廉颇,也变得圆滑世故了许多,不会再像以前那般,仅仅因为不服气就对蔺相如步步紧逼。

    “廉将军大度,韩仓自愧不如!”

    韩仓深知廉颇在赵嘉心中地位,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廉颇谅解,以后很难被赵嘉重用,最多也只能成为一颗随时都会被抛弃的棋子。

    若是得到廉颇谅解,韩仓再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无论自己家人还是自己,至少以后都不会有生命安全。

    毕竟,似赵嘉这等名声在外之人,还是能够信得过。

    “君上,范增先生就在使团之中,只是如今被挡在门外。”

    很快,韩仓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忙对着赵嘉禀报。

    如果说,廉颇这位老将对赵嘉而言亦师亦友,那么范增这位谋士,可就是能够左右赵嘉心思之人,甚至能够给申岐之地的未来进行大方向上的规划。

    韩仓虽没有那个本事,却也知道范增既然有这个能力,其在赵嘉心中的地位,必然非常重要。

    “范先生也来了!”

    赵嘉闻言,当即欣喜异常。

    李斯、范增,前者主内,后者主外;前者偏重于政务,后者偏重于谋略,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自从范增前往邯郸以后,赵嘉很久都没有见过对方,自然想念异常。

    “我这就亲自前去相迎!”

    赵嘉欣喜之余,就准备出门迎接。

    韩仓却是急忙劝道“范先生秘密跟随使团来此,就是不想让人发现踪迹,若君上此时亲自出门相迎,必然会引起有心人注意。”

    “以臣下之见,君上不如召所有邯郸使者进入院内休息,再秘密会见范先生,如此则能掩人耳目。”

    若在赵偃身边,韩仓只会溜须拍马,只要讨得对方欢心,身份地位自然唾手可得。

    只是面对赵嘉的时候,韩仓却非常清楚,自己必须展露出自身价值,而不是以前那个巧言令色之辈。

    赵嘉,也的确是能听进人言之君主。

    果不其然,赵嘉闻言当即反应过来,拍着额头道“看来我是太过惊喜,以致有些昏了头,也多亏有韩相提醒,这才不至于让我酿成大错。”

    赵嘉遂从韩仓之言,召邯郸使团进入廉颇府邸休息,更是给范增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之后就顺理成章与其相见。

    “范增,拜见君上!”

    再次看到范增,赵嘉心中自然无比喜悦,先是扶住对方双臂,示意范增莫要多礼,继而开始细细打量着对方。

    如今的范增,或许是待在王宫时间久了,每日小心翼翼算计别人的缘故,相比起以往显得越发沉稳、内敛,已经初步有了历史上那位霸王亚父的风范。

    “先生怎会离开邯郸”

    寒暄过后,赵嘉却是面露疑惑之色,直接出言询问。

    如果按照范增书信中所言那般,赵偃又开始猜忌自己,那么在得知范增乃自己左膀右臂的情况下,又岂会放任对方离开邯郸

    范增闻言,却是笑道“我光明正大向大王辞别,而后随使团前来面见公子,此事大王皆知。”

    赵嘉脸上疑色更甚。

    范增没有急着解释,反而后退两步,对着赵嘉深深一拜,道“还望君上饶恕范增自作主张之罪”

    赵嘉疑惑道“先生何出此言”

    范增道“臣曾经作书于君上,言大王心中猜忌,欲将上党纳为己用,其实并无此事”

    范增话音落下,不仅仅是赵嘉,纵然廉颇、韩仓也面露惊愕之色。

    韩仓更是直接说道“先生此言何意“

    ”我在邯郸之时,大王的确曾在战争即将结束之前,屡次三番流露出不欲将上党封给君上之意,甚至言语中还透露出对君上的忌惮。”

    赵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疑惑的眼神放在了范增身上,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先前正是因为范增书信,才让赵嘉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甚至改变了许多战略部署,可是如今,居然得知并无此事,又让赵嘉作何感想
1...9192939495...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