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赵公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城流烟

    范增没有直面回答,反而问道“数年之内,赵国连战连捷,国土扩张许多,君上更是扬名天下,赵国中兴势不可挡,就连秦国都感到巨大压力。”

    “敢问君上,若赵国持续这种强势姿态,诸侯又会作何感想”

    赵嘉闻言,不由皱眉不已。

    诸侯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别看列国此前愿意追随赵嘉合纵抗秦,那却是建立在秦国太过强大,诸侯国感到惶恐的基础上。

    秦国如今屡次遭逢大败,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反观赵国,已经逐渐有与秦国分庭抗礼之势。

    若赵国此时不知内敛,很可能会引起诸侯忌惮,以致让秦国有了连横的机会。

    赵国如今虽然扩张的比较厉害,却也有些根基不稳,不像秦国那样禁得住折腾。

    正是考虑到了这些,范增才向赵王献计,故意让父子二人不和,如此赵国虽强,诸侯却以为赵国有软肋,自然不会将赵国与秦国的威胁相提并论。

    那样的话,赵国就有了消化胜利果实的时间。

    “原来如此!”

    赵嘉、廉颇、韩仓三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继而都对范增之谋赞不绝口。

    走一步而看三步,这才是能够谋天下的谋士啊!




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择
    卧室内,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范增身上,哪怕廉颇眼中都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继而,廉颇也是长长舒了口气。

    说实话,哪怕赵偃对其不公,廉颇也不愿意看到赵国内乱,因为那样有极大可能会断送了赵国的中兴。

    更何况,赵嘉如今名声极好,若与其父争王位,纵然最终能够成功,所失去的东西也会很多。

    “能得先生相助,实乃赵嘉此生大幸也”

    赵嘉亦感叹于范增的深谋远虑,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自作主张而恼怒,反而郑重一拜,表露心意。

    不过很快,赵嘉就疑惑道”既然父王猜忌于我,都只是故意做给别国看,先生为何会来此“

    范增闻言正色道“增此来乃是想问君上,是愿意让赵国按部就班慢慢走向强盛,还是冒着大风险迅速壮大”

    赵嘉瞳孔微缩,有些疑惑的问道“先生此言何意”

    范增道“若想让赵国按部就班慢慢中兴,君上只需返回申岐之地,且与大王保持明面上的不和,就能让赵国有充足时间消化战果,步步为营走向强盛。”

    “君上若选择这条路,只要君臣同心,且君上不犯大错,在赵国中兴的同时继续联合诸国,寻找机会削弱秦国,三十年以后,赵国或有希望成为当世最强”

    赵嘉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依照赵国如今的发展势头,若能继续这样下去,三十年以后的确有希望超越秦国,成为当世最强诸侯国。

    只不过,赵嘉那时恐怕也已经垂垂老矣。

    更何况,秦王政也在慢慢成长,这位华夏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又岂是易相与之辈

    如此苟的计划固然好,可惜中间充满了变数,赵国中兴之路必然不会太轻松。

    且赵嘉还有其余担忧。

    如果始终联合诸侯国对抗秦国,赵国在壮大的同时,其余各国也会跟着壮大,纵然最终能够灭掉秦国,也必然会出现六国并立之局面。

    赵嘉重活一世,自然想要做出堪比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并不想熬到老年之际,赵国只是区区一介霸主。

    思考到这里,赵嘉忽然想起李斯曾经的谋划,在削弱秦国又不破坏合纵联盟的同时,蚕食其余各国以壮大赵国。

    只是想要达成那两个前置条件,未免有些太过困难。

    将韩国大半个上党纳入囊中,也是在经历过各种谋划以后,才最终得以完满实施,饶是如此,为了稳住各国情绪,让合纵联盟继续下去,赵嘉仍旧送出了小半个上党。

    “敢问先生,如何能够让赵国迅速壮大”

    范增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继而摊开一张地图,指向了位于东北的燕国。

    次日,赵嘉前往魏国王宫向魏王告别。

    临行前,魏礼问道“公子不返回申岐之地,反而转向燕国,却是为何”

    赵嘉闻言沉默许久,才有些无奈的叹道“王命难违,不得不如此”

    魏礼目送赵嘉逐渐远去,继而喃喃自语“希望发生在公子无忌身上之事,不会在公子嘉身上重演。”

    就在赵嘉从魏国出使燕国的同时,赵偃、赵嘉父子不和的消息,已经越传越烈,赵嘉的行踪,无疑成为最有力佐证。

    众人得知这个消息,有些暗中欢喜,有些却是叹息不已。

    而此时,赵嘉正在赶往燕国的途中,范增与韩仓在大梁待了一段时间,亦是启程返回邯郸。

    至于廉颇,却是带着赵嘉的书信、印玺,朝着申岐之地而去。

    燕都,蓟县。

    攻秦之战结束没多久,燕国上下就迫不及待密谋着对齐战争,想要夺回丢失的城池。

    赵国他们惹不起,燕国却有信心与齐国一战,为了夺回富庶的督亢之地,哪怕燕国连年征战国库已经十分空虚,仍旧想要尽早发动战争。

    “大王,攻秦之前赵王曾有过承诺,日后燕国夺回督亢之地,赵国绝不插手,甚至会暗中协助我燕国。”

    “如今大王准备攻齐,赵王是何态度”

    面对臣子的询问,燕王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赵王已经派遣平岐君出使燕国,要不了多久便能抵达蓟,想必是为了商议督亢之地归属”

    攻齐夺回督亢之地这件事情,燕王只是派人前往邯郸想要试探赵王口风,却没想到赵王居然会如此重视,派遣声名显赫的公子嘉前来燕国。

    以赵嘉之声望,只要愿意站在燕国这边,燕国甚至有可能兵不血刃夺回督亢之地,燕王又怎么可能不欢喜

    不曾想,就在此时有人出言说道“平岐君与齐相周子交好,彼出使燕国,未必会相助大王夺回督亢之地,还请大王早做准备”

    燕王抬头望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曾在秦国担任秦相的蔡泽。

    如今赵国势大,再加上有齐国虎视眈眈,燕国文武对于赵国的态度也大为转变,从以往的觊觎、不怀好意,变得卑躬屈膝起来。

    不少燕国文武都希望,燕国从今以后能与赵国交好。

    故此,蔡泽话音刚落,当即有人出言反驳道“赵乃强国,赵王又岂会出尔反尔“

    “且如今赵国之强,就连秦国都要避其锋芒,燕国屡战屡败,早已国力大损,如今有齐国这个强敌,更不应该再与赵国为敌。”

    向来亲善赵国,主张联赵抗秦的燕相将渠,更是冷声道“阁下所言早做准备,莫不是又想劝说大王与秦结盟”

    “前番割城联秦攻赵,已经让赵国损失督亢之地,如今秦国自保尚且不足,怎会有余力助燕攻赵”

    “莫非汝在秦国任职多年,早已忘记燕人身份,置燕国利益于不顾,而处处为秦国打算耶”

    燕国数次结盟秦国攻赵,结果都是大败亏损,丢城失地,好不狼狈。

    故此,面对蔡泽这位曾经的秦相,一心为燕的将渠才会如此咄咄逼人,不给对方丝毫情面。

    面对众人的指责,蔡泽选择了沉默。

    不过蔡泽相信,赵嘉此来燕国,绝不会是为了相助燕国夺回督亢之地。

    燕国若将希望都寄托在赵嘉身上,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燕国早晚都会无法忍受赵国的压迫,继而选择与秦国联盟。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来
    河间,易城西郊,易水河畔。

    赵嘉带着三百全副武装的护卫,在此地驻足,遥望着不远处的易城。

    “君上,过了这座城,就进入燕国了。”

    边城指着远处广袤的土地,对着赵嘉说道。

    无论易城亦或易水,曾经都归属于燕国,可惜自从李牧夺取了河间十城,并且燕王亲口同意将这些城池划给赵国以后,这里就属于赵国无可争议的领地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如今虽正值春季,然燕国处于北方,春寒料峭之际,易水河畔吹拂着的春风,也让众人感到了丝丝寒意。

    看到了在寒风中奔流不息的易水,以及近在咫尺的燕国,赵嘉忍不住在心中低声呢喃着。

    “踏踏踏”

    忽然间,远处百余骑朝着这边奔腾而来,三百甲士见状全部举盾,满脸戒备。

    “君上,那好像是易水守军”

    赵嘉凝神望去,果然看到了赵国的旗帜,当即示意众人莫要太过紧张。

    以赵嘉如今声望,途径易城之际,易城守将亲自出来迎接,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只不过,赵嘉并未在易城过多逗留,而是与易城守将寒暄过后,当即举着赵国大旗,拿着通关文牒,进入了燕国领土。

    “君上,前面好像有人”

    两国边境比较荒凉,赵嘉等人深入十几里以后,边城忽然看到远处有数人在官道上驻足,不由心生警惕。

    “派人过去看看”

    出门在外,赵嘉也十分警惕,哪怕街道上只有数人,也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提前派人过去探查。

    没过多久,前去探查的将官当即带着一人匆匆回返。

    “君上,此人乃信陵君门客,说有要事禀报”

    赵嘉闻言,却是看着那人,反问道“你如何证明自己乃是信陵君门客”

    那人倒也不恼,从怀中拿出一块玉佩,道“这便是证明”

    赵嘉接过玉佩,细细打量之后不由瞳孔微缩,这种玉佩赵嘉听魏无忌介绍过,乃是其心腹门客才拥有的信物,一般门客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种玉佩的存在。

    魏无忌曾经告诉赵嘉,如果遇到携带这种信物之人,可以相信他们。

    “果然是无忌公子信物,是我疑心太重了”

    赵嘉双手捧着玉佩归还那人,脸上带着惭愧之色。

    那人却是笑道“平岐君千金之躯,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这才是明智之举啊。”

    不过很快,那人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

    他忽然对着赵嘉深深作揖,道“大梁发生之情,吾等已然尽知,若非有公子相助,吾主名望恐怕也不会这么快恢复,请受我一拜“

    赵嘉急忙上前扶住那人双臂,叹道“我素来仰慕信陵君,且与公子无忌一见如故,可叹只能为公子做如此微薄之事,说起来真是惭愧,又岂敢受先生大礼”

    那人却是正色道“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昔日平岐君为公子正名,今日吾等便来救平岐君一命。”

    赵嘉闻言,不由瞳孔微缩,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那人道“公子若信得过在下,这就返回赵国,最好是绕道魏国直接前往申岐之地。”

    赵嘉拱手拜道“还望先生明言”

    那人沉默半晌,最终叹道“这段时间,有不少秦国商队进入燕国,聚集在燕国都城蓟,这些商队之中,许多人都孔武有力,明显经过严密训练。”

    “若我所料不错,定然是秦国欲派人行刺平岐君,才会如此大动干戈。”

    “此番秦国动作颇大,或明或暗究竟有多少人不可预测,平岐君乃千金之躯,最好还是不要以身犯险”

    赵嘉闻言,不由瞳孔微缩。

    魏无忌属下的情报能力不言而喻,当年魏王得到信使禀报,说赵国陈兵边境,欲伐魏。

    魏王闻言惶恐不安,魏无忌却是笑道“此乃赵王围猎耳,王兄无需担忧。”

    果不其然,最终又有信使来报,说赵王围猎于两国边境。

    正是发生了那件事,魏王才猛然醒悟,魏无忌的耳目已经安插到了各国,其情报能力甚至还在自己之上,从此便开始猜忌魏无忌。

    如今魏无忌虽然不在,其麾下探查到的东西,想必也不会是虚假消息。

    不过很快,赵嘉就笑道“吾有三百精锐护卫,又有燕国协助,区区秦国刺客,何惧之有”

    “更何况,吾受王命而来,若就此返回,岂不违抗王命”

    并非赵嘉不相信这些人,也并非赵嘉将人身安全寄托在燕国之上,只是他有必须赴燕的理由,且对自己的护卫绝对信任。

    那人闻言大急,道“此番秦国动作不小,公子莫要大意啊”

    赵嘉上前握住那人双手,感激的说道“无论如何,先生报信之恩,赵嘉必将铭记于心,也会提高警惕,随时防备秦国刺客来袭。”

    “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若因区区秦国刺客,便惶恐逃回赵国,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我赵嘉”

    二者告别,魏无忌门客目送赵嘉离去,最终叹道“既然公子不惧,吾等当以死相护,也好报昔日大梁维护主人之恩”

    楚国,兰陵。

    东郊山林之中,乃是一片坟地,附近十里八乡死去的楚人,几乎都会被埋葬于此。

    而此时,山林深处的一块风水宝地之上,背剑的黑衣青年却是跪在坟前,将葫芦中的酒缓缓洒落在碑前。

    “老头,你死了,本大侠终于自由了。”
1...9293949596...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