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李征并没有在长治停留,只是将李开莫,王永的骑兵队带上,便向着长子城外驰去。
出了堡,骑马驰骋。李征却是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气飞扬,只是觉得天地间的寒气不断的扑面而来,冷到人的骨髓里面。
流民营距离长子县城并不远,如今的长子县城可谓十室九空,只要无人居住,谁占着就算谁的,也省了这些流民建造房屋的力气活。
打马远远的便可以看见,流民营附近多为丘陵地带,可以开垦的田地并不少。至于城南则无人插手,这倒不是李征不想让他们去县城以南去开垦。那里虽然荒地众多,但是多为卫所所有,李征若是私自给百姓开垦,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如今的大明基本上已经斯文扫地,但是基本的脸面还是要的。李征也不可能为了这些还远未和自己一条心的流民,而大笔的将不多的金钱投入到公关之中。
远远的看去,开垦田地的流民并不多,在这寒风中还要如此不惜体力的干活,根本没几个人愿意。
虽然官府说,只要干活就给人吃饱饭,但是众多的流民也是心系故乡,极少的人愿意日后还留在这里,世世代代的成为离乡之鬼。
这种情况,也是李征阴沉着脸进入流民营之后,才从专门组织流民开垦工作的吴雄才口中得知。
“大人,我知道大人心系百姓,但是这般只养着不干活的闲人,就算每日只是供给一些稀粥吊命,长期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可是数千号人啊!一天吃喝拉撒的,也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吴雄才这些日子里也是分外憋屈,对这些流民也是没有一个好脸色。
事实上,无论换谁都不会觉得痛快。每日间,吴雄才好说歹说,最多也只是百多人参与开垦荒地,绝大部分人都是一天到晚躺在窝棚中,只有吃饭的时间才会乱哄哄的行出来抢饭。
最让吴雄才受不了的是,这些只吃饭不做事的流民,看着自己组织起来的开垦队员时的眼光,完全就象是看傻子一般。这种目光下,就连吴雄才也是有些觉得自己象是一个傻子头,带着一帮子傻子一天到晚的忙活。
在这种目光下,吴雄才手下的壮丁也是越来越少,开垦的进度也是更加的缓慢,效率更是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问题,吴雄才一点也没有向李征提过。
“都这个样子了,你都没有处理过至少也该给本官打个招呼吧”
李征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这个最为抠门的吴管家,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大方,肯白白养闲人了
“这不是大人的本意吗”
吴雄才也是睁大了眼睛,有些不能理解的问道。毕竟李征之前收留这些流民也是没有计较任何的麻烦和损耗,他是觉得李征是有意白养这批闲人。
“本意个屁!真当本官的饭可以随便吃了娘咧,还真是蹬鼻子上脸了!”李征怒不可遏,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将之前参与过开垦的流民都登记下来,不管是不是之后退出的,一率登记在册。其他不在册的,统统给我断了粮食,他们既然把自己当老爷,本官却不会下贱到当奴才侍候他们,让他们统统滚蛋到别处当爷去!莫弟,你去协助吴典吏处理此事!”
这些人给脸不要脸,在这个灾年,能够寻一个可以吃饱饭的事做,竟然还不愿意,既然如此,那就去喝西北风吧!
自己已经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反而觉得自己软弱可欺,既然如此,那就拿乱世的法则说话吧!
“遵命!属下这就去办!”
明显憋了一肚子火的吴雄才兴奋的应了一声,就准备领命而去。
“大人且慢!”正在这时,李开莫却是阻止了已经狂怒的李征,在李吴二人疑惑的目光下,李开莫这才有些紧张的说道,“大人何不利用他们去挖渠引水来时小弟曾看过地形,这里有一条沟渠,只是年久未修,如今堵塞严重。何不从这些人中挑选青壮,疏通水渠,只要能将水引来,西北那数千亩薄田,也能化为中田!”
“这些偷懒耍滑之辈,怕是没有这般好安排吧!”
&n
第七十三章 护田队
李征注定是个闲不住的人,长子县这边刚刚开始有了章程,他便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韩店堡。
一天不统一潞州府的事权,李征一天都觉得难以安睡。
这次韩店堡守备徐勇向自己靠拢,他是需要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不仅仅是韩店之事,还有壶关方面,以及屯留等方向的卫所军未来可能的整合。
回到长治城潞州营处后还没坐稳,便有人报告韩店堡守备徐勇已经来了一日了,一直在等着李征接见。
李征当然不会让人久等,直接命人出去招呼徐勇等人到来。
不多时,徐勇便带着十余人行了进来。
这些人从千户到百户,还有同知,佥事等各个阶层的实权都有。在徐勇的带领下,众人唱了一个肥诺,战战兢兢的立于一旁,不敢稍有声音。
如今的李征给人的压力太大了,远的从李征刚刚入主潞州营便直接斩了孙光守,并且直接以谋逆大案直接处置了孙光守一家,这份狠辣委实惊住了整个潞州府。
紧接着,便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而且对手还不是以百人为单位,而是以千、万为单位,直杀的潞州府各地的山贼流寇人头滚滚,也杀出了他自己的威名。
更吓人的是,这厮还是二百新兵起家的,向来都是以少打多。尤其是这次平定流寇作乱,更是打出了数百人大破数万的仗,完全就是一个野兽一般的家伙啊!
甚至还有传闻,这家伙基本连府尊都不恭顺,接连顶撞潞州府的最高领导却还能安稳坐于自己位置上,这份本事就让人不敢小窥了。
这么一个一来就破坏官场规矩,处处挑事的人,就如同鲶鱼效应,让整个官场都动荡难安。
一个能打,能惹事,谁都不放在眼中的家伙,一般情况下怎么看,都应该是在官场都是一个月都混不下去的存在。可偏偏这家伙却是依旧活蹦乱跳,这种人要么是背后有人撑腰,要么就是一人见人怕的疯子。
无论那一个可能性,都不是他们这帮子小小千户,百户能够得罪的起的。因此一听到李征召唤,无论心底愿不愿意,却没有人敢称病不来,甚至有人是真的病了,却依旧拖着病体前来拜见。
“都坐吧!”
李征挥挥手,一指两侧的椅子,温和的说道。
众人七嘴八舌的谦让着,听着无非是‘不敢’或者‘在大人面前,哪有卑职的位置’之类的客套话,本就因为连续奔波而有些疲倦的李征顿时脸色一沉,冷哼道,“坐!”
这一声‘坐’威力立杆见影,原本还在谦让的这群人,顿时一个机灵,一瞬间便找准自己的定位,稳稳的坐于各自位上。
“这次来,本官是想整顿一下韩店的军备和军务。各位有什么意见,说说看吧!”
眼见气氛安全被这些混蛋给破坏殆尽了,李征也不再客套了,单刀直入的问道。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没人开口说话。
这场面谁敢开口若是说的不好,惹恼了这杀神,随便给扣一个帽子拉出去一刀宰了,岂不冤枉
“既然大家都不开口,那本官就来说说吧!”
李征见众人都不愿意做这出头鸟,便开口道,“祝千户有田共计三千五百余亩,其中上田二千三百余亩,中田一千二百余亩,下田无。另有铁矿三处,每日矿产产量为二千到三千斤上下……”
“王副千户有田共计一千九百余,其中……”
……
李征取出一个帐本,一条条的念着,每念到一人,便看那人的脸色变得极为精彩,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家田地的准确数字。
此时听到李征的话语,心中也不禁的咯噔一声,脸色极为难看,所有人都感觉从心中发出一股寒气。
这姓李的将他们的底线调查的这般仔细,到底是想做什么难道是想将他们连皮带骨全部吞下去他难道真的已经百无禁忌了
“各位,本将所言可有错漏”
十几人的家产,李征一口气念了快十分钟,这才堪堪念完,喝了一口茶水,平静的问道。
没有人回答,人人都是紧盯着李征,有些头脑鲁莽的人眼睛都已经开始红了起来。
“拿祝千户来说吧。另外你还有五成以上都在抛荒,其他的每年每亩收成应该不足三斗麦子吧!如果均拉下来,你一亩田应该连收一斗半赋都做不到吧!”
“你的铁矿出产的矿石,每年带给你的收入估计连三百两都不到吧。”
“韩店堡外的军田最多三万余亩,你祖上分到的田地应该远远不及这个数字吧!至于铁矿,原本应该一直是卫所财产吧”
似乎完全看不见众人那已经开始有暴走趋势的目光,李征悠悠的接着说。
听到李征点名,尽管愤怒都已经开始向头话的音调,“大人明鉴,确实如此。”
“如果本将每年给你每亩两斗的粮赋,你可愿将你所有的田地租于我”
李征玩味的看了一会儿有些愤怒的祝千户,直到盯的对方再也不敢直视,这才淡然的问道。
“啥”
祝千户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转头看向几个同僚,却看到人人脸上都是充满意外。
原本听到李征居然拿他祖上分得田地的数字说话,估计接下来就是想象中李征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准备拿好刀具在自己家产上割肉下来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反而李征竟然愿意自己贴补一些钱粮来租用自家田地,这个反差上他一下子完全反应不过来,顿时愣在一旁。
“你那几个铁矿,本将也想接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本将拿银子入伙,有钱赚大家商议出一个合理的章程,另一个便是本官每年予以你五百两租下,自己经营。”
就在祝千户迷迷糊糊之时,李征平静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不过这一次李征并没有给他太多的迷糊时间,话音未落,李征便接着道,“祝千户,你意下如何”
凭心而论,这两个条件在太平年间并不算太优厚,但是在这一年比一年灾害严重的情况下,却是极佳的方案。
尤其是今年流寇四起,韩店做为潞州南大门,虽然大股流寇还是第一次入境,但小规模的山贼、盗匪却是从来没有断过。
否则的话,他的田地也不会有那么多抛荒的。今年的光景更是差的多,大股流寇虽然被挡在韩店堡外,但他堡外的田地可没有城墙阻挡,几乎被祸害了个干净,今年的收成已经完全没了指望。
铁矿这种远离城池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在两三年前就因为小股贼寇不断骚扰之下已经完全关停了,更加的不用指望。
未来的事情他虽然看不清楚,但泽州府那边的流寇却还没有被伤筋动骨,完全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若是每年都会有流寇来这么一躺,就算每次李征都会带兵来救,那这些田地也算是完全毁了。
不过若是直接拒绝李征的建议,恐怕下次丢的就是地里的产出了,李征就算出兵晚个十天半月,他丢的可能就是这颗大好人头了。
而李征如果接手租下这些东西的话,那他就可以旱涝保收这些东西了,就算田地再被流寇破坏,那也不管他姓祝的何事了。
这些想法只是片刻间便在脑海中形成,他快速衡量了一下利弊,这个提议倒是他占了不少便宜,因此十分小心的问道,“敢问大人,想要租多久”
“契约就写十年吧!”
李征想了想,定下了这个数字。
如果十年之后,他还需要这些田地来维持的话,那他也根本不用抵抗了,留小辫子当一个顺民好了。
听到李征竟然还肯立契约,祝千户精神一振,再无疑惑,便直接回答道,“大人好意,卑职哪敢不从。”
说完这句话,祝千户顿时如同卸下千斤重担,长长的舒了口气。
能够混到这个位置并且安稳坐这么多年的的人,就算是世袭的,也都不会是傻子。虽然盘算利弊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大多都得出完全是占便宜的事情。
既然是占便宜,见到自家上司祝千户都这么痛快的答应下来,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尤其是有契约在,这些田地十年后便还是自己的,那还有什么害怕的
当李征的目光再次望向他们时,这些便纷纷行礼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李征的好意,将田地租于李征。
“那各位回去好好看看这契约,如果没有异议,等本将三日后去韩店之时便给本将一个答复吧。”
李征见众人已经明白过来,便取出一踏厚厚的契约,一一分发了下去。
看到李征并没有让自己当场签下契约,众人更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不当场表态有些不尊重上司,但事关自家产业,还是小心些好。
“各位同僚,若是到时大家同意将田地租于本将,那本将就要负责这些田地的安全。本将到时会组建一个护田队,若是各位麾下的军户有被选到,还请各位能够抬手一二!”见到气氛终于开始融洽了些,李征也图穷匕现,将自己最终的目的提了出来。
租田虽然可以帮忙李征安排失田的流民,但李征最看重的却是多握住一股力量,名字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一个名分。
事实上,李征不仅要在韩店有一股自己掌握的力量,在长子,在屯留二城,他都会组建护田队。
这护田队挂着一个民间团练的名字,但李征打算,它的训练程度却是奔着正规军而去的,虽然做不到手下这近千人这般每日操练,但五日一操却还是要的,这可是正规军的后备力量,是一支随时可以补入正规军的准军事力量!
不过很显然祝千户一伙人根本不会想到李征的打算,而且这东西跟他们的关系也不在,有了固定收成,手下的军户们就有些可有可无了,若有人愿意养他们,他们有空饷吃更是求之不得。
李征的要求,也就在毫无反对的情况下顺利通过。
第七十四章 混乱
腊月十七,寅时。
这一天并不是什么好天气,天色阴沉更是寒冷刺骨,尤其对于韩店堡的内的军户们来说,更是冷到了心里面。
由于这些日子来,一直是被流寇在外面压制着,也没有人敢于出堡寻找野菜之类的东西补充。
堡外田地的粮食已经被浩劫一空,就算再怎么节省,坐吃山空之下,粮食也是如同水滴一般快速的蒸发掉了。
绝大多数军户家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许多人家甚至已经开始断粮了。
虽然流寇兵败而逃,堡门也是再一次敞开,但是军户们依旧没能找到多少可以充饥的食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