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戍边铭东
西北风萧瑟万物枯萎之下,根本无从知晓从哪里可以找到吃的。
许多人家已经揭不开锅了,巧妇也难解无米之炊,不仅大人已经开始面露青色,以往喜欢乱跑疯玩的小孩们也是已经饿的没了精神,大街小巷也是听不到小孩的玩闹声音。
总旗那里依旧没有发粮的趋势,不过,这也是在军户们的预料之中,大人没有伸手相要已经是十分仁慈了。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成群结队的向堡外进发,寻找那越来越少的野菜充饥。
如同以往的每日一般,他们满身疲累的回来之时,依旧没有多少收获。看着一家老小失望的样子,听着孩子小声的叫着,‘我饿,我饿’,这种揪心的声音也是让许多汉子都是默默的流下眼泪。
眼见这日子越来越让人绝望,再呆下去可能就是全家活生生的饿死。许多人都是开始认真的思量着逃跑的可能性。
在饥饿的折磨下,尤其是连续多天外出,毫无所获的情况下,生存的可能显得越发的如同雨中泡沫。
流寇虽然退走了,但绝望的生活还得继续,缺衣少粮的他们早就总结出了生活经验,那便是冷天少运动,少说话,各自躺在床上望着破房屋,这些饿的会慢一点。
不过今日他们这个打算注定要落空了,还未到晌午时分,一阵激烈的战鼓声便即轰然敲响。韩店军户们虽然根本没有经过什么操练,但是祖辈传承下来的知识,还是让他们知道这是聚兵。
这种鼓声许多人从小到大都是第二次听到,上次听到还是上个月流寇逼近,但是他们都知道一旦鼓响,肯定会有大事出现。
于是乎,数百人也是匆忙的从床上跳下来,许多人拖儿带女,慌慌张张的从各自分得的房屋中爬了起来。
更有心思敏捷的人想到了可能是流民大军又到来了,动作更是惶急,东张西望的看着可能的逃跑路线。
这种紧张情绪也是会传染人的,不多时,在‘心思敏捷’之人的‘提示’下,所有人都是慌乱起来。
数百上千人人齐齐嚎叫之下,更是让人觉得世界末日都要到来。尖叫者有之,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者有之,哭儿唤女声有之,高呼与流寇拼了也有之,人生百态,不一而足。
很快各个小旗和总旗开始在各个街区不断的吼骂着,用皮鞭抽打,努力弹压着众人惶恐的情绪。但恐慌的情绪一旦蔓延,想要中止下来,又何其的艰难。
本来站在点兵台上的李征,也是被这乱七八糟的情景给惊住了。做为始作俑者,李征也是没有想到这些军户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差,不仅没有一点军人世家的模样,甚至连一般的百姓都不如。
眼看着一通鼓要是敲完,估计直接就得炸营了,甚至都有人开始浑水摸鱼了,李征叹了口气,果断的让李悦停止击鼓,原本就不算好的心情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激昂的鼓声骤然停歇,原本惊惶失措的军户们也是如同中了定身咒一般,呆呆的立于原地,根本不知所措。
“游击将军有令,所有人都到校场,大人有将令传达!”
正在军户们一片疑惑之际,不断的吆喝声也终于清晰过来,声音不断的从各个地方不断的冒出来。
这些声音他们都很熟悉,都是自己直属的小旗或者总旗,听着这些人平静的语气,军户们这才明白,这完全是虚惊一场。
不同于李征的坏心情,刚刚升为千总官的李悦却是满面红光。他是李征选定的护田队正官,原本听到这个名字还觉得有些不上台面,但一听说李征准备招募五百人的护田队,而且还有粮饷和正规训练后,他便喜上眉梢了。
虽然官职并没有上升,但无论怎么说,他如今已经是数百人的上官,而其他追随李征时间并不短的老人,如今大多还只统领十人小队,这种差距感让他心中却是满满的喜悦与荣幸。
这时的祝千户一行人,却是无奈的奉着李征下的命令,用这种最为原始的喊话来聚集军户。
不过,这种方法明显更加适合这些原本就不知旗鼓军纪的军户,随着一遍遍的喊话,这些心存疑惑的军户们也是开始慢慢的向校场方向聚集。
近半个时辰之后,数百军户男丁这才拖拖拉拉的汇聚于小校场之上,好在韩店是一处军堡,现在还未到开门时间,也没有军户慌不择路的趁乱跑出去。
这种效率也是让见过后世三分钟紧急集合场面的李征眉头皱的高高的,身边的李悦看着李征紧皱的眉头,还以为是李征对于这种乱嘈嘈的情景不满,顿时威严的喝道,“安静!将军大人有话要说!”
一般的小民见官总是怕的,尤其是这些还受到军规束缚的军户们,人群也是慢慢的安静下来。
看着安静的人群,李悦也是有些得意自己一嗓子就有如此效果,对于官身更是内心火热。他有些庆幸一直对李征不离不弃,否则哪有他祖坟冒烟这一天
李悦还远远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上位者本色,此时正得意的他根本不会掩饰自己的心情,也是尽入了李征眼中。
李征心中一颤,心中也是有了一个明悟,自己是时候加快整合潞州的想法了。这些跟随自己日久的心腹们,虽然已经有了富,但若是迟迟没有贵,这些心腹们迟早会心怀不满。
清了清嗓子,李征也是开了口,“各位兄弟,本将就是潞州府分守游击将军李征!”
对于这些军户们,李征还做不到如同当权者那般视之为缕蚁,他的口气也是十分的温和,“可能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韩店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你们祖祖辈辈驻守的地方,是潞州府的南大门!也是流寇想进潞州腹地的必经之路!”
人群嗡的一声炸响起来,人人都知道,若是流民大军进击,这里就是死地。李征的话也是让他们抛弃了心中那万一的指望,已经蜕化为普通百姓的他们,面对这种无法后退的险地,也没能力改变什么,人人脸上都是一片的绝望。
“肃静!肃静!”
原本没有在意的李悦,这时也是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处境,那当上数百人的护田队正官的得意和兴奋,也是消退了许多。但是他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大声的喝斥道。
但是下面的军户们这一次却没有快速的安静下来,处于死地的这种事实,也是让他们快要失去了理智,对于上官的权威也是因为恐惧降低了许多。
“肃静!廖呜弘!”
眼看着军户们的情绪无法平息,李征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肃静!”
廖呜弘应了一声,带着十多个亲兵抽出腰刀,猛的踏前一步,高声的警告着。
寒光闪闪的腰刀终于让军户们从歇斯底里的状态中清醒过来,这些腰刀不是木头制成,寒光闪闪的刀身有着十足的说服力。
至于对于这些基本上赤手空拳的军户们来说,已经是犀利的杀人利器了。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敢出声了。整个场面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静的让人觉得压抑和恐惧。
第七十五章 安顿
在一片安静中,李征低沉的声音也是响起,不过这一次却是温和多了。
“虽然这里是险地,但是本官在这里保证,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你们想多了。流贼大军根本不可能到这里来!因为有本官在,他们不敢来!”
李征的话显然是让这些军户有些惊讶和怀疑,面对铺天盖地的流寇大军还敢说这种话的上官,真的没有见过。不过,因为这话是李征说的,他们不得不信。
这主可是上个月杀的流寇寸步难进的狠人啊,只是一个突击便俘虏了数千流寇,听说那些流寇还在长子做苦力呢!
“将军,你在这里他们是不敢来。但是你早晚要回长治的,到时俺们该咋办”
气氛终于不再死寂了,李征说完之后,一个军户便大着胆子问道。
听到居然有人敢质疑自己,李征也是有些疑惑的看过去,却是看到一个一脸桀骜的汉子正盯着自己,目光敬畏之中隐约还带着一些不服。
“放肆,你个狗东西敢这般和大人说话!”
李征还未说话,一旁已经心惊胆战的祝千户生怕李征迁怒到自己头上,马上跳出来骂道。
“祝千户稍安勿燥。”
李征伸手拦住就要下场打人的祝千户,声音十分平静。
“你叫什么名字”
对于这个刺头,李征并没有动怒,相反对于他如此捧自己的哏,心中还添了些许好感。
“小,小人,小旗官许国忠!”
虽然胆子很大,但也要看是对谁,这许国忠看到李征望过来的目光,顿时便有些怯了,噗通一声跪倒于地,低着声音结结巴巴的回答道。
“本官没有责怪的意思,本官就是为解决这事而来!而且已经有了办法!放心,本官不会流寇欺侮你们任何一人!”李征笑了笑,十分温和的说道。
有这种狠人为他们做主,虽然只是几句很可能只是客套的话,但莫名的,军户们的心思都安稳了许多。
因为这话也是十分的接地气,很和他们的口胃。不知不觉间,军户们觉得对于游击将军,心中竟然有了几分亲近。
见到军户们已经开始认同自己,李征舒了口气,接着说道,“各位兄弟,你们之前可有田地”
李征知道他们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不等他们说话便替他们做了回答,“就算你们不说本将也知道,你们辛苦一年,分得东西也不会有多少,完全是替别人辛劳。”
“但是从现在起,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如此。今年愿意停留在这儿的,每亩除缴纳三斗粮食之外,再无需其他赋税!”
“什么每亩收三斗粮!”
军户发展到了如今,也只是大大小小的军官的佃户而已,他们每年辛苦耕种,所得还得向上交纳六七成之多。
虽然军户们也觉得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如今这灾年连连,能够收个七八斗就是不错的田地了。大多数田地收成只有四五斗,若是薄田,则很有可能颗粒不收,连种子粮都赔进去!
这亩收三斗的政策,他们还真的有点不敢相信,不是太好,而是差的没法想象。完全就是敲骨吸髓啊!连他们的上官也不敢这般,这完全就是将人往死里逼啊!
人群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人人都再次回到死人脸的模样上,脸上的希望和笑容再一次无影无踪。
“若是本官说,每亩均产达不到一石者,本官分毫不取呢”
面对着这死寂难看的场面,李征如同没有看到般,慢悠悠的说道。
“什么!”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若是这般说法,那三斗的赋税就完全是德政了!
“你们没有听错,每亩收成过石才会收三斗赋税!但是有个条件,你们每户都需出一壮丁参加护田队训练。”
虽然如今李征有足够的粮食来练兵,他一系列作战收获多多,有了这些钱粮,他才有底气在规矩之中寓兵于民。
“大人如何做到每亩一石各位上官可同意”
不出意料,出头的依旧是那个刺头许国忠。
这一次祝千户没有跳出来,而是看向李征脸上的表情。
果然李征还是一副不以为忤的模样,依旧带着一副笑脸,不过却没有回应许国忠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这个你无需知晓,本官自有安排。本官想问问你,你家的粮食可够食用能否度过来年夏收”
“流寇来了一躺,地里的庄稼分毫未剩下,哪里够吃,许多日都未曾半饱了!”
许国忠摇摇头,一想起自己那十几亩被流寇吃个干净的田地,脸上就不断的抽搐。
“你一个小旗官都没有存粮,想必你们这些军户家里多半都已经断粮了吧!”
李征看向其他普通的军户,声音也郑重了起来。
“求大人垂怜,赐些口粮吧!”
听了李征的话,许多军户都垂下了头。李征猜的没错,他们这些军户,根本就没有存粮,许多人已经就着草根,挣扎了许多日了。
“本官正是为此而来!”
李征只是简单的一句话,顿时让这些军户们个个精神抖擞了起来,人人目不转睛的盯着李征,期盼他下一句话便是放粮赈济。
“不过本官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想吃粮,除了家中没有男丁的,想要粮的必须出一丁入护田队!只要入队,就可按月领五钱银子,半石米粮!”
“粮饷本官可以提前在报名后便下放,不过本官丑话说在前面,若是有人敢于不听号令,或者触犯军律,便会被逐出护田队,所下发的粮饷直接收回!”
“另外别想着以次充好,不是青壮推来护田队者,后果自负!”
“若是有人一户出一丁想多领多占,欢迎举检,举检人奖粮食一斗,被检人逐出堡去!”
“现在开始重新统计军籍,每统计一户便自行推举青壮一名,家属到那边领粮饷!”
李征将规矩全部说完,伸手一指高台一旁数十辆大车,人群顿时沸腾了。
看李征当众郑重的说出这些话,又见到无数物资就在一旁等待。军户们也是大多选择了相信,毕竟大厅广众之下所说的话,想要吞回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家老小活命的希望就在眼前,众人发疯一般的向着高台涌去,场面一时间又开始乱了起来。
“排队!”
李征有些后悔把那个有眼力劲的张俊才打发去屯留安排事务独挡一面了,不得不自己来维持会场,用力的踢了一脚迟钝的廖呜弘,同声高呼道。
但是人群立即兴奋过了对,根本无人理睬。
这个时候廖呜弘终于醒悟过来了,拿出了自己的火铳,小心的用火折子点燃火绳。
“轰!”
两支火铳的轰鸣声,终于压盖了全场,校场又一次安静了下来。
看着又一次拨刀在手的十几个亲兵,再听到列队的命令后,终于开始笨拙的开始列成纵队。
第七十六章 统一事权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的除夕到了。
这一年新年是李征过的最踏实的一年,因为他终于完成了在潞州统一事权的工作。
在一个月的忙碌下,韩店、长子、屯留三地的开荒都完成的很不错,各地的护田队,治安队也纷纷成立。
这也让李征手下的近千人一下子缩水了小半,毕竟每地的护田队都是五百人上下的规模,每一个走马上任的家伙都会带上一队数十人的官兵当作骨架,好快速的形成组织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