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第二天早上跑完步,开拉法出门转转,轰轰油门,突然接到张威电话,希望约时间面谈。
来到光辉国际会议室,张威拿出几份资料,展示道:“经过我们严格筛选,暂时有两位候选者入围,这是所有简历,请您过目。”
庄臣拿起简单浏览,第一份堪称豪华,mit商学院毕业,华尔街投行三年经验,有七八个成功项目案例,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
挺满意,打开第二份,有些吃惊道:“这是……”
“她叫丁薇,我的一个朋友。”张威坦然道:“举贤不避亲,虽然她的投资经验不如前者,但对慈善很用心,作为朋友,这些年点点滴滴看在眼里,所以……”
庄臣点点头,仔细研究简历,沉默片刻道:“尽快约时间,我想见见丁薇。”
张威露出一丝微笑,果然如此,第一次听完客户的要求,脑中瞬间出现丁薇的名字,简直是完美匹配的人选。
不过出于专业,还是精挑细选另一个候选人,绝对投资精英,年富力强,两个放一起,看庄臣更中意谁。
马上打电话,一个小时后就能到。跟庄臣介绍道:“她原本是上市集团高管,北大高材生,三十出头的年纪,绝对前途无量。”
“可惜一场意外失去儿子,老公也离婚,从此一蹶不振,辞去百万年薪,毅然决然去山区支教。”
“这几年过的很苦,整天为孤儿四处奔波,甚至卖房卖车,不惜倾家荡产做慈善,身为朋友,的确很不容易……”
张威长叹口气,正色道:“虽然有点违规,但还是希望您能当面聊聊,毕竟机会难得,所以……”
庄臣摆摆手,轻笑道:“我很满意你的效率,早就说过赚钱不赚钱不是首要条件,人品才是关键,待会肯定好好聊聊。”
张威松口气,能得到客户理解最好,见庄臣感兴趣,边聊天边介绍对方的事迹,很快秘书敲门,说丁薇来了。
“您好,我是丁薇。”
庄臣站起身,跟丁薇握手,示意对方坐下。外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衰老,打扮简朴,甚至是素颜,但能看出当年的风华正茂。
张威让秘书倒两杯咖啡,离开会议室,让两人单独聊聊,算是面试。
庄臣见丁薇有些紧张,安慰道:“放轻松,随便聊聊,实话实说我对你做慈善的事迹很感动,准备成立个孤儿基金。”
丁薇深吸口气,用手撩撩发丝,轻声道:“我的确有点紧张,不过不是为个人前途,而是为那些可怜的孩子!”
如果换成别人,可能听不懂是什么意思,而简简单单一句话,如同闪电,瞬间击中庄臣内心。
强压有些颤抖的声音道:“你放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捐一笔钱支持你!”
“真的”丁薇眼前一亮,面露惊喜,赶紧平复心情道:“我先替孩子们谢谢您的善心,对不起,您可以开始发问。”
庄臣抿一口咖啡,淡淡苦涩道:“你对慈善有什么看法尤其是孤儿。”
丁薇一愣,这个问题太模糊,见对方很认真的表情,沉思片刻,组织语言道:“我只能说点个人理解,很多是这些年的亲身体会,正确与否……”
见庄臣点头,平静道:“根据我的实际经验,总结现在做慈善有几种目的,第一种就是黑金慈善!”
“某些公益项目,消耗巨大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费,变成中间费用,或者干脆交学费。
第127章 真真假假
庄臣越听越严肃,很多事情身为亲历者,感受更深,但面对面亲耳听见,心中还是五味杂陈。
“我曾经接待过几批专家团队,其中有两批是国内知名院校硕导所带的团队。跟他们进行痛苦的沟通,具体过程不想回忆,整个感觉很像一段经典的历史故事……”
“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发生饥荒,很多百姓饿死。晋惠帝在深宫大内,听完大臣关于百姓饿死的奏报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丁薇露出不屑道:“有些所谓专家,很像晋惠帝,他居深宫大内,根本不知行业内幕和一线疾苦。整天闭门造车设计出很多方案,经过自己多次宣讲,真以为是真理”
“如果他们只说出一些不接地气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代表相关部门做调研,还会为相关部门做规划,而这些规划是要用于直接指导实践的。我后来看过他们所做的规划,心里哇凉哇凉的。”
“很像娱乐圈某些明星背后的经济公司,过段时间就拿新闻炒作,没有新闻就用绯闻炒,反正必须保持在投资商和公众眼中的曝光率,这样有利于接到片约,拿到更高的片酬。”
“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可悲的结论:专家不论大小,能接地气就好,能不误导相关部门更好,不误导公众最好,能闭上嘴不说话,那绝对是行业良心。”
庄臣听完,忍不住露出苦笑,一股子悲凉油然而生。
“专家心里其实很清楚,相关部门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一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报告,而是报告背后的那份权威,那份合理,那份科学与正确。”
“如果这个专家不懂行,必须要在报告中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让相关部门不好解决,不好操作,下不来台,那只能说明这个专家是个愣头青,可真正的愣头青会混到专家吗”
“通常都深谙世道人情,人家请你来就是演一场戏,你那么不配合,以后大家还能不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谁都不傻,心知肚明,高高兴兴带着手下硕士生、博士生全国各地走一圈,活儿也不用自己干,出场露个脸就行。一年做几个项目,两三百万轻松到手,美其名曰课题费、顾问费、项目费,其实就是演戏的报酬!”
丁薇长出口气,两人陷入短暂沉默,回过神道:“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都会出现多极分化。公益行业也不例外,只是国内公益行业的这种分化,好像显得过于激烈,反差太大。”
“某些机构和从业者仿佛置身于万里云端之上,而我们这些草根则处于万丈深渊之下,大家各忙各的事,云端不知深渊的苦,深渊不知云端的冷,白天不知夜的黑。”
庄臣深有体会,所谓云端主要是指有官方背景的机构或基金,深渊则是生存艰难的草根组织。前者高大上,后者矮矬穷。
能去基金会工作,特别是国际型基金会工作,外语通常是基本的要求,硕士博士也比较常见。而对于很多草根机构而言,长期挣扎在生存线上,吃饱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只要有两条腿,能喘气的,肯吃苦的就是人才。
“2014年岁末,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在京城开会,一位业界大佬信誓旦旦说:假如今天这里发生地震,国内公益事业可能会倒退十年!”
“可笑的是差不多同时,一帮草根公益组织也在聚会,他们认为自己才是行业的中流砥柱。以某基金会作为批判靶子,比如前些年做儿童项目,筹款较难,后逢某次大灾,筹款很多,所以此后该基金大幅度削减儿童项目,改以救灾项目为主。”
“在我们草根看来,你这个基金会战略调整的主要考量指标不就是钱为了钱可以把当年包装得天花乱坠的项目说停就停,然后摇身一变打扮得那么高大上,那么花枝招展,干出的事却和奸商逐利有什么差别”
“在美国,某些基金会负责人的年薪比总统还高。在国内,基金部门经理的年薪可能以十万作为计数单位。而这可能是一家草根组织全年的运作经费,更不用说团队、工作环境、圈子、人脉……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丁薇摇摇头,无奈道:“算了,这种大道理听听就算,没任何实际用处。”
庄臣站起身,帮对方倒满咖啡,问道:“你们如何筛选救助对象”
&nb
第128章 不得不请的高人
庄臣脑中闪过各种回忆,终于忍不住,赶紧站起身道:“我去厕所!”
飞奔到卫生间,用冷水拼命洗脸,许久才站起身,接过夏龙递过来的纸巾。
夏龙有些担心道:“老板,您没事吧”
庄臣用力擦干脸,深吸几口气,苦笑道:“没事,回去吧。”
见庄臣进门,丁薇站起身,看着对方有些萧索的神情,心中仿佛明白什么,安慰道:“对不起,我……”
庄臣摆摆手,微笑道:“不怨你,是自己不争气,继续说!”
丁薇重新坐下,见对方坚持,长话短说道:“老师们来了一波又一波,留给孩子的只有更多期待和期待之后的失望,留给学校的是散漫纪律和浮躁学风。”
“这么以偏概全地讲,可能对广大支教老师很不公平。但准确来说,这确实是支教泛滥带来的现实问题之一。我们必须尊重每位伟大教师,可如果做不到为孩子们呕心沥血,请不要轻易讲支教两个字。”
“因为这真的是一件神圣的事,不能很随意地去做,然后随意地放弃。因为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尤其对于那些孩子们。”
庄臣点点头,当年在孤儿院长大,明白一个家庭若要收养孩子需符合很多条件:比如无孩、年满30岁、有抚养能力等等……
收养硬件条件满足后,还需要准备一系列耗时耗力的材料。其中涉及收养人是否违反计划生育、是否有送养人、福利院如何签订送养协议等具体问题。
需找各部门办证明、盖章、找证人,其中更是有各种以赞助费、社会抚养费名目存在的经济门槛。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经历漫漫无期的等待,最后还不一定收养成功。
很多家庭不得不放弃通过福利院收养孩子的途径,孤儿院几百个同伴,最后被人领养的屈指可数。
更可怕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儿,而是越来越多的事实孤儿。
留守儿童!
父母为生活远离家乡,拼命打工赚钱,只有过年才可能回来一次,他们有错吗
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生活、教育、甚至安全都是问题,他们有错吗
到底是谁的错
庄臣看着丁薇,询问道:“你的组织叫什么”
“爱心妈妈!”丁薇自豪道:“虽然只有七八个志愿者,但我们很满足。”
“改成小太阳基金吧。”庄臣坚定道:“前期先投两千万,让张威再找几个会计和法律顾问,人手重新招聘,你负责整体运作。”
盯着对方,目光灼灼道:“有没有问题”
“两千万!”
丁薇打个激灵,回过神,赶紧站起身,激动道:“没问题,我替孩子们谢谢您!”
说完开始鞠躬,庄臣双手扶起,笑道:“应该是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以后多多辛苦了!”
叫张威回来,听说庄臣的决定,对方也很高兴,握着手保证道:“您放心,基金成立后我是第一批志愿者,万一丁薇跑了,您直接来找我!”
庄臣很满意,当场签订合同,其他的让张威和丁薇负责,资金到位直接办理手续,升级成私人慈善基金会,取名小太阳。
希望给所有孩子带来阳光,哪怕只是一丝一缕,也能得到片刻温暖。
离开cbd,心情很沉重,夏龙几次开口都不知道说什么,连夏虎竟然开始讲笑话……
听完巨冷的笑话,庄臣心中有些感动,笑骂道:“心情不好,必须吃点好的补补!”
打电话约谭家菜,上次太史菜无比惊艳,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大户人家,希望与其并驾齐驱的谭家菜不会令自己失望。
一九四三年谭瑑青、赵荔凤相继辞世,小姐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继续经营。四九年谭令柔参加公干,家厨彭长海负责红案,崔鸣鹤负责冷荤,吴秀全负责白案。
搬出谭宅,在果子巷经营,五四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参加公私合营,谭家菜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
五七年西单商场扩建,曲园酒楼并入恩承居,自此一居两菜。五八年,总理亲自安排谭家菜驻京城饭店西七楼,延续至今。
吃谭家菜有个条件:请客必须要连谭家主人请在内,每次承办三桌席,不管客人与谭家是否相识,都要给主人多设一个座位,主人也总是要来尝上几口,陪着聊聊天。
另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吃客有多大的权贵,都需亲自走进谭家门来吃谭家菜,绝不外卖!
民国有四大私房菜,军界段家菜、政界王家菜、商界任家菜和谭家菜。风云变幻其他三家更迭很快没落,唯有谭家菜一枝独秀,风流至今。
来到地方,金碧辉煌大门,到处雕龙画凤,十分气派。一间餐厅三间餐室,家具全是花梨紫檀,配以鲜花盆景,名人字画,博古架都是上好古瓷。
客人进门,先在客厅小坐,上茶水和干果。待人到齐后,步入餐室,围桌坐定,一桌十人。
先上六个酒菜,叉烧肉、红烧鸭肝、蒜蓉干贝、五香鱼、软炸鸡、烤香肠。这些酒菜都是热上,陈酿绍兴黄酒也烫得热热端上桌,供人交杯换盏。
庄臣心情不好,让夏龙坐下陪着喝酒,酒过三巡,慢慢才开始品味,精致典雅,细节处理堪称一流。
&nbs
第129章 贵圈真乱
扒大乌参,一只参便有尺许长,三斤重,软烂糯滑,汁浓味厚,鲜美适口。
第五道菜上鸡,草菇蒸鸡,刀工精美,鸡肉改成1厘米宽、6厘米长的长方条,冬菇、冬笋、火腿要切成7厘米左右的长方条备用,最后还要配以谭家菜独有的胡萝卜叉作为装饰。
第六道菜上素菜,银耳素烩、虾子茭白、三鲜猴头,清香爽口,淡雅迷人……
第七道菜上鱼,如清蒸鳜鱼,第九道菜上汤,清汤蛤士蟆、珍珠汤。所谓珍珠汤,用刚刚吐穗、两寸来长的老玉米制成的汤,清热败火,甘甜可口。
最后一道是甜菜,杏仁茶、核桃酪,随上麻茸包和酥盒子两样甜咸点心。至此燕翅席告结束。
服务生上热手巾,众人起座,到客厅,又上四干果、四鲜果,一人一盅大红袍。茶香馥郁,醇厚爽口,饭后回甘留香。
庄臣不由感叹人算不如天算!
当年那些屯积田产的军阀大佬,没一个经得住时世摧残,从满门富贵变成满门速朽。
反而谭宗浚父子,以食为天、未必关心终极价值的人,却名扬天下,留下一门国宝级食坛精馔,因嘴馋而流芳百世
离开谭家菜,不虚此行,第二天照例去长安俱乐部,游泳健身,中午打电话,约宋乔出来吃饭。
就在十楼意大利餐厅,宋乔见到庄臣,露出风情万种,微笑道:“庄老板,您可回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