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再过30~4




第118章 重口味
    庄臣摆摆手,说白了还不是垄断

    废话这么多干什么

    直接一百万打包三箱十年陈酿,一箱二十年精品,留着以后喝。离开酒厂,正好中午,找到当地最大酒楼,让大厨准备一桌特色宴:

    全竹宴!

    香竹烤饭,原料用的竹子必须是赤水土生土长的香竹。打开的瞬间清香浓郁,软糯洁白,形美划一,而独具一格。

    竹子香气和糯米完美融合,焦香四溢,莫名香气熏陶着味蕾,无法用语言形容……

    第二道竹编鸭,散养土鸭子的大小1公斤,熟后0.7公斤左右。把活鸭杀后洗净,然后腌制,再用竹编把鸭子整只编入竹编筐放入水中煮。

    完全冷却去掉竹编剁成小块,加入炒好黄豆酱料,味道略咸,火候差一些。

    竹筒蒸蛋,土鸡蛋搅打均匀,倒入竹筒,上锅小火蒸,盖子留一小缝,防止形成蜂窝眼。撒上枸杞和葱。

    淡香如同清晨山间竹林冉冉升起的朝阳,散发着露水清澈,舌尖暖暖的,沐浴太阳的味道……

    少女送上一碗茶,听说是将采下新鲜茶用锅蒸煮,当叶子柔软时,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把它装入竹筒,用棒椿实,封口,让它缓慢发酵。

    经过二三个月后,筒内茶叶发黄,劈开竹筒,取出紧压的茶叶晾干,装入瓦罐中,加香油浸腌,随时可以取出作食用。

    清香扑鼻,咬一口刚采摘的鲜嫩竹笋,简直……

    竹筒鸡,选生长当年生青竹,一头留节,一头开口。鸡身装入鸡肝、眩、冬菇、玉兰片和火腿,合拢成全鸡状,塞入竹筒,芭蕉叶塞紧,放在栗炭火上烧烤两小时,取下去掉芭蕉叶。

    制法独特,古老朴实。既有鸡肉之鲜甜,又有青竹之清香,天作之合。

    最后大厨亲手端上一盘菜,放在面前,庄臣哈哈一笑道:“等着就是你!”

    一只只乳白色,比小拇指还细,小虫不停蠕动着……

    大厨笑道:“野生竹虫,全竹宴压轴菜,专门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

    “小东西寄生在竹筒内,以食嫩竹为主。从竹尖逐节往下吃,二十天左右就能长大。每到捉虫时节,家家户户都上山,到竹林中寻找。”

    “见到有病斑或竹节变形的新竹,便砍开竹节寻找,竹虫长大后就会咬断笋尾走掉,所以抓竹虫需要靠运气。”

    “就算在我们当地,每斤也能买到两百,换成外地大饭店,几百上千都很正常。”

    庄臣想起当地一句老话:绿的都算菜,动的都叫肉。

    竹虫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味,可以说一生都在竹子里,小时候就在竹笋尖里孵化,然后随着竹笋长大成竹子,它也平步青云,直上半空,可是竹子外面一点看不出来潜伏的蛛丝马迹。

    当地人喜欢砍竹子来做竹器,偶然才在竹子梢头发现一堆盘踞的肥家伙,把躲藏在内部的敌人倒出来,点上火堆,寻芭蕉叶子来包好,放在火堆灰下面煨着。

    竹虫烤熟发出清香,有盐巴就撒一点,扔在嘴里,脆里带着绵软,还有一股竹子的清香,尤其是伴随它们还在蠕动的身体,一口下去,爆出汁……

    &n



第119章 穿越无人区
    见面后余谦拿出地图,介绍道:“曾经进过几次藏区,咱们到市区先休息一夜,明早约好当地资深导游再深入藏区,来回估计差不多三四天,最后参观景点如何”

    庄臣无所谓道:“没问题,这次就是来散散心,有劳谦哥做陪,你这次主要是买藏獒,有目标吗”

    说到这里余谦兴奋的指着地图,介绍道:“虽然藏獒园遍布全国,可纯种藏獒的核心产区依然集中在三大区域:西藏、玉树、河曲。”

    早就做好功课,设计好线路道:“根据我的经验,喜马拉雅山南侧以及藏北区,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隔离,很少发现杂化现象。”

    “高大雄壮,厚重扎实,四肢粗壮,属呼吸型。毛色以黑背黄腹最多,又以黑背而腹部红棕色的最为名贵。”

    “然后是青海省玉树、果洛以及周边地区,大多数藏獒的颈毛丰厚,不过一旦离开原产地后,比如转移到冬季干旱的北方,常有脱毛现象。”

    “那里血统最大特色在于其颈毛发达丰厚,呈环状分布于头颈部,归类于狮型,能充分体现藏獒的神韵。”

    “甘川青交界被藏民统称为河曲地区,该产区相对封锁,在高寒生态环境下,长期选育保存下来珍贵血统。归类在虎型,体格粗壮,体型协调,个性张扬,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最适合守卫。”

    众人打车找酒店住下,余谦开始联系导游和车的事情,准备明天尽快出发。

    挂断电话,满意道:“朋友介绍一个专业资深导游,巴扎,不少朋友进藏区找獒都联系他,经验丰富,需要东西对方负责准备,配有司机和两辆悍马。”

    庄臣无所谓,身边有夏龙夏虎,到哪里都不怕。安排好行程,找到最出名饭店,享受一顿特色美食。明天就要开始风餐露宿,深入无人区。

    都说高原反应难受,可是庄臣没有什么感觉,睡到自然醒。刚吃完早饭,余谦接到导游巴扎的电话,说已经到酒店门口,收拾行李退房出门。

    “你们就是余老板和庄老板吧”刚到约定位置,四十出头的藏族大汉迎上来,打招呼道。

    “巴扎你好,我是余谦,这几天要辛苦你带着我们转转无人区。”余谦客气道。

    巴扎大声笑道:“客气什么我巴扎就是靠着导游赚钱,应该的事。走,先上车,路程还远,边走边聊。”

    把行李放上悍马车,空间很大,里面还堆满其他物资。这次要去的远离城市,东西必须要带齐,光汽油都好几桶。

    司机是巴扎的亲戚,三十多岁,经常跑藏区,经验丰富。巴扎上车后,拿出地图,让庄臣和余谦看。上面密密麻麻标注好几条路线,都是他这几年导游经验,先让客户心里有个谱。

    余谦看完道:“我们相信专业,你决定吧。”

    巴扎点点头,比较满意,见过不少土豪大款,什么也不懂,喜欢下命令,瞎指挥,既然找专业导游,不听人家的算什么

    “既然你们目的明确要找藏獒,那我推荐这条线路。”巴扎用手指着地图上一条红线,解释道:“这条是最有希望遇见纯血种藏獒的路,我认识几家藏民都有好獒,不过就是辛苦点,行不行”

    看见两人点头同意,巴扎暗自点头,做导游最怕客户身体不行,眼高手低。开始选择最难的路线,还没到人就受不了苦,只能回头,浪费时间。

    巴扎突然严肃起来:“既然要深入藏民的地盘,规矩要先说明,藏民有藏民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信仰,真要到了一定要听我的!千万不要擅自行动,引起什么误会很麻烦。”

    两人答应,藏民信仰淳朴,民风彪悍,有很多规矩,入乡随俗的好。

    “第二就是缘分,每年都要带十几批人进藏找獒,但基本上都是空手而归。在你们城里人眼里,藏獒可能就是一条大狗,威风能赚钱。不过在真正藏民眼里,它们就是兄弟,是家人,是他们的守护神!”

    巴扎语重心长解释着,现在养獒热,有钱人都喜欢进藏选好獒,结果都不太理想。

    &nb



第120章 好心有好报
    开始在村里寻找,见到几只藏獒,不敢走进,远远看去很威猛,明显比城市里养的有杀气。怪不得都说离开藏区的獒,几代下去和一般狗没什么区别。

    村里人都说藏语,没有办法交流,原本余谦还想去问问,被庄臣阻止。本来就是外人,听巴扎的话,等他交涉更稳妥。

    “看见藏民家里养的獒了吧有收获没”回到驻地巴扎满脸笑意问。

    余谦摇摇头,遗憾道:“真有几只不错的獒,可惜不能和藏民交流,只能远观……”

    巴扎大笑道:“知道就好,你们还算懂事,以前有不少客人直接去问价,惹出很多麻烦。我说过这里的狗不是城里的宠物,身份不一样,贸然去肯定要打架。”

    “那咱们什么时候才能遇见能买的獒”余谦有些急切。

    “明天就能到几家我熟悉的藏民,那里有两条好獒,每年也会卖几只小獒,耐心等等吧!”

    没有办法,一夜无话,整天颠簸,所有人睡的很早,第二天早起吃完饭,又继续出发。

    路越来越难走,见到不少野生动物,还有藏民放牧,大群牛羊被两三只獒驱赶着,藏民骑着马,挥舞着鞭子,喊着口号唱着歌,和谐自然。

    “买买提大叔,在家吗”

    下午三四点,终于到达第二个村落,下车后巴扎带着两人去藏民家,听见叫声,一个五十多岁老汉走出来。

    巴扎热情的拥抱打招呼,两人用藏语交流着,这个应该就是他说的朋友,出售幼獒的人家。

    “这么样能见见他的藏獒吗”看巴扎回来,余谦亟不可待打听。

    “他家正好有小狗崽,交涉好了,咱们去看看。”

    余谦拉着巴扎就走,跑两天终于能见到真正藏区的獒,真不容易。众人跟着买买提进院子,地方很大,这里地不值钱。羊圈里有几十只羊,这才是财产。买买提走到屋子后面,果然见到两只大藏獒。

    “别动,让主人先去,陌生人走进会被攻击!”

    巴扎赶紧拉着庄臣和余谦,怕贸然走进,被藏獒攻击。一见有生人靠近,两只獒马上戒备,低下身体低吼着,一幅攻击状态。

    买买提走近后,不停安抚着两只藏獒,慢慢它们才放轻松,重新爬在地上,这时买买提才示意三个人靠近些。

    “走,咱们可以靠近点看看,千万不要动手摸,看看就行!”

    巴扎有些紧张,再次警告余谦,每到这个时候他最害怕。就算有主人在身边,生怕有些人手贱,这里的藏獒不可能被陌生人摸,肯定会出事。

    三个人慢慢靠近,走到离藏獒两三米处,它们又开始低吼起来。买买提示意就到这里,再近不好控制。

    只见两只獒最少有一米五长,站起来五十多公分高,一黑一黄,威猛凶悍,眼睛也充满野性。

    买买提跟巴扎又交流完,转身去屋里抱出两只小幼崽,估计也就刚一个多月,毛茸茸很可爱,都是黄色,应该就是黄獒的孩子。

    余谦赶紧接过来,宝贝般抱在怀里,心花怒放。巴扎笑道:“这是上个月刚下的崽,原本买买提打算自己留下,看你们有诚意,所以破例选一只,要不要”

    “要,当然要!”余谦激动着,左看看右瞅瞅,哪只都喜欢。不过人家说明能选一只已经是给面子,再贪心就失礼。最后好不容易选了那只发育大一些的,估计更强壮。

    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环节,虽然买买提破例让一只出来,不过价钱也不会便宜,毕竟每年就只有四五只,很金贵。最后余谦以二十八万现金拿下,皆大欢喜。

    告辞买买提,继续上路,行程才完成一半,还有几家没有去。既然来一趟,好獒再多也不嫌,手里还有钱,接着出发。

    第二天没有收获,去过几个藏民家,都来晚一步。幼崽都被别人捷足先登,只能等明年试试运气。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个目标,巴扎道:“村子叫哈石村,很原始,连电都没有。藏民靠天吃饭,放牧为生,环境险恶,经常有大批狼群出没。当地人为生存,自己训练獒犬,保卫家园。”



第121章 盘它!
    余谦喜出望外,原本就是来碰碰运气,收一只都算满载而归。现在老乔作为村长,竟然主动提出长期供应原生獒

    “其实我最大希望就是在村子附近建一所学校,有老师来教孩子们读书。”

    老乔无奈着:“可惜根本不现实,只能通过卖点幼崽,送他们去附近城市读书,接触一下社会。”

    庄臣没有说话,明白老人的想法,要是能在村子建学校最好,小学一直到高中,到大学自己选择。既不用离开家人,还能接受教育,两全其美。

    等慈善基金成立,第一件事就是帮哈石村建学校,让孩子们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把车上所有现金交给老乔,得到两只原生獒幼崽,以后巴扎作为联系人,负责运送其他幼崽到京城。

    跟余谦商量干脆合作搞獒园,自己投资,他负责管理,以后可以靠配种赚钱。要知道现在找纯血獒打一炮,留个种,没有二三十万想都别想。

    回城路上,余谦仿佛打了鸡血,滔滔不绝计划着獒园。夏龙夏虎也很兴奋,不但出谋划策,还主动推荐两个战友,特种训犬师,水平绝对过硬。

    庄臣对猫狗不感兴趣,养起来太费心,跟小孩一样。旅游也不能带着,等过几年懒得动,再考虑养几只玩玩。

    余谦没有停留,赶着回京城安排原生幼崽,庄臣打电话,让宋乔安排一个藏族导游,吃喝玩乐一条龙。

    见到卓玛,身材高挑,明眸善睐,小姑娘很热情。拉着庄臣出门,直奔市区。

    “我们高原什么都有,神山圣湖、转经辩经、雪域高原、蓝天白云、纯净天堂……”

    “但拉萨最著名的还是八廓街,千里迢迢过来如果不去转转那也太可惜了!”

    走着走着,感觉迎面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人群有穿白袍的,有着红衣的,有的着装朴素,也有的衣着亮丽。

    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串念珠,有的还手持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都按照顺时针方向围着大昭寺疾步而行。

    卓玛满脸虔诚,低声介绍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每当傍晚转经特定时间一到,所有互不相识的信徒仿佛得到佛祖召唤,严格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

    “大昭寺中供奉着纯金打造的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围绕着八廓街这条路,我们把这里称为圣路。不论什么时候来到这里,都会看到滚滚转经人流,尤其清晨和黄昏最为热闹……”

    庄臣边走边看,人很多,八廓街保留着古城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石块铺成,旁边很多老式藏房建筑。

    街心有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两侧店铺林立,宗教用品,生活日用品,唐卡绘画、手绢藏毯,各种手工艺品以及古玩特产,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环形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上,竖立着一根叫觉牙达金的大柱。听卓玛说藏族姑娘年满十六,就要到觉牙达金大桅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
1...3031323334...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