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相传是佛祖登场时候背后那一道圣光,只有经过挑战和历练,才能一睹其风貌,所有人当时充满感动和敬畏。”

    庄臣看着照片,太阳很漂亮,天边还有朵荚状云,地平线上则是有一层薄薄的雾。

    “当见到一块叫登顶三十三次的石牌,意味着已经到达最神秘的山顶。没有住宿的地方,因为山顶是神住的地方,有个神社可以进去进贡香油钱……”

    “买装备太贵,差不多每套十万,咱们不如直接租,最多不过几千如何”

    庄臣捏捏惠美可爱的俏脸,租

    到时候问问有没有直升飞机,直接飞上山顶,还用爬

    到达目的地,找最顶级温泉酒店,包总统套房,惠美很兴奋,时间还早,强烈推荐去附近的富士急乐园,号称是国内超人气游乐园之一。

    庄臣看着眼前巨大过山车,至今保持着吉尼斯




第192章 剖腹的真谛
    还有一条有意思的规矩就是有刺身的人不能泡温泉,源于以前社会团体必须纹身,只能委婉要求有刺身的人不能入内。

    现在游客多的酒店也接受时尚纹身,会贴心准备类似创可贴的胶布,供客人遮住。

    第二天上午,来到附近的公园,这是樱花灿烂的季节。作为国内最高峰,富士山给人带来壮美永恒之感。而作为整个文化风土象征,樱花则是精致而又短暂的视觉享受。

    当巍峨富士山遇上美丽樱花,一幅幅极具特色的画面完美呈现。

    众人来到河口湖畔,在国内见惯各种各样的内陆湖,诸如洱海的浩瀚无垠、太湖的烟波浩渺,庄臣面对眼前的河口湖,感觉就一个字:小!

    这也叫湖

    顶天不过是小水潭!

    不过湖面上波光粼粼,蓝天与微云映在湖里,别有一番娴静之美。

    村子周边山峦起伏,民屋错落有致。让人不由想起新雾田园处,夕阳禾黎明……

    樱花正处于全盛时期,一朵朵、一簇簇,挤满枝头、争奇斗艳。沿湖走一圈,到处都有樱花树,远远望去,像飘在湖畔的一抹抹粉色云霞。

    樱花树下,很多欣赏美景的游人。有春游的学生队伍,有踏青的一家老小,有专程赶来的摄影师。

    听说富士山和樱花的相遇,每年只有两三周左右的时间。

    大家都很珍惜这短暂时间,人人都手机相机、长枪短炮,用心记录着瞬间,仿佛是一场樱花和富士山的新闻发布会。

    惠美换上传统和服,乌黑秀发,小小木屐,拿着一把小花伞,小鸟依人般靠在庄臣身边。

    在日语中有个词叫花见,樱花季,或全家老小、或三五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畅饮、边赏樱、聊聊家常、叙叙过往,谈笑春日、尽情捕捉浪漫春光。

    沿着河口湖转一圈,人太多,便出发前往位于吉田市的富士御浅间神社。

    位于新仓山,樱花、松树、枫树、青青葱葱的小道显得格外静穆。缀满樱花的枝头竭力往山路的中间延伸,争相吐露芳华。

    两排石灯笼立在通道旁,青苔长在灯笼顶上,阳光撒下满地斑驳树影,偶有飞鸟掠过树林,愈显静谧。

    沿着古色古香台阶拾级而上,透过樱花枝头,神社所在地区的全貌渐渐浮现在眼前。

    山下是整齐排列的日式民居,远处河口湖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粼粼波光,浮光耀金,美不胜收。

    走过397级台阶,来到神社跟前,五重塔身的忠灵塔映入眼帘。

    典型的日式神社,包括五重塔在内的各种传统建筑,粉刷成耀眼朱红色,红柱红墙,青砖青瓦,木质的雕刻,古朴而神秘,和浅色的樱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极目远眺,视野宽阔,伴随富士山烂漫春光,山在左,塔在右,粉色樱花点缀其间,浓浓的和风,自然和人文的完美冲撞让画面看起来十分和谐,绝色美景让人沉醉……

    曾经看过一本书,岛国为什么痴迷喜欢樱花

    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就是:在最美的那一刻凋落!

    民谚叫樱花七日,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七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边开边落,与佛教中的生命之无常颇有几分相似禅意。

    岛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天气变化无常的国度,这种不被过去所累,不为未来而累,活在当下的无常,在他们看来是消极



第193章 御三家
    离开富士山,下一站京都,如果说最能代表岛国传统文化的地方,必然只有那里。

    京都,一个细雨的下午,我坐在柊家窗畔,

    看着雨丝丝落下,时间仿佛静止。

    就在这里,我清醒地认识到,这只属于古老京都的宁静。

    ——川端康成

    到达目的地已经华灯初上,选择传说中的御三家之一美誉的柊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先生创作《古都》时就住在这里。

    至今有将近200年历史,成为岛国最受欢迎的传统旅店之一,有趣的是柊家对门竟然就是御三家中历史最悠久,也是最负盛名的俵屋。

    岛国版的工商银行vs建设银行

    相比较东京的喧闹,京都的傍晚出奇的安静,小鸟扑腾着翅膀落在枝头的声音仿佛近在咫尺。

    借着走廊的顶灯和旅店窗户里透出的光,踩着石板的路径,穿过略显昏暗的巷弄。

    惠美拨开冬青枝叶,推开木栅门,眼前忽然明亮起来,随着摇铃发出轻微叮当声,心里愈发感到有种从尘世走向桃源的惊喜……

    摇铃恢复平静后不久,接待人员满脸笑容,持着一副特有谦卑姿态出现,帮忙提行李、换拖鞋,甚至一位老人趁着摆放脱下鞋子的时候,竟然帮忙擦去鞋面上的尘土。

    庄臣抬头,不远柜台正中央挂着一幅字:来者如归。恍然大悟,二百多年来这应该就是是柊家始终秉承的待客之道。

    入门厅,到前台,四周保持和式朴素却考究的装修风格,除了灯光,地上樱红色的盆景是这里唯一的亮色。

    跟随女侍来到二楼,沿着走廊往里走,地板开始发出咯吱咯吱的松动声,透着沧桑的味道。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装饰细节,无不体现了旧时匠人的点滴用心。也正是这种沧桑感,区别于其他现代化酒店,给人带来最特别的体验。

    走廊两侧有21间房,门头很小,毫不起眼,但当打开房门的瞬间,庄臣眼前一亮,居然有种小中见大,别有洞天的感觉。

    无论是墙上挂着的柊字图案,还是正对院落的小型的茶案,虽然小巧,面对窗户打开后,窗外是四面包围的景井,真有点苏州园林的味道。

    见客人安顿得差不多,女侍拿来迎宾抹茶和甜点,再次刷新庄臣对于细节的理解。

    绝不会背对着你,盛饭递物都不会远远地让你用手接,直接端到你身边,然后双手奉上。

    服务完退席时,会用跪姿跟你说谢谢,然后始终面对着客人,半曲双腿、拱着上身,慢慢后退直至离席。

    饺子状的脆饼表面抹上糖霜,内芯填满红豆泥,入口甜而不腻,配以外脆里嫩的口感挺好吃,再啜口抹茶,涩苦茶香中和口中甜腻,搭配恰到好处。

    刚吃完点心,敲门后盈盈走进一位和服丽人,端庄地跪下,自我介绍道说是柊家旅馆六代目女将。

    也就是这间百年老店代代传承的豪门媳妇。到各房间行欢迎礼,她每天必须的工作。

    晚餐时间,为融入旧时旅店的餐食习惯,众人选择在房间用餐。听说这里的晚餐颇负盛名,获得米其林餐厅一星。

    女侍逐道菜从厨房端至房间的餐桌前,十分用心。

    足足两个多小时,虽然味道一般,但服务的确恭敬,加分不少。

    美中不足是看见浴室,小的可怜很失望,毕竟是百年老店,受制建筑古老程度,只能到公共浴室,限两人。



第194章 一期一会
    回到庭院已是中午,在禅房享受正宗素斋,听说这里最著名的是豆腐

    说到岛国豆腐,可能第一印象就是那种超市袋装的鸡蛋豆腐,其实那只是豆腐的衍生品。真正岛国豆腐跟国内差不多豆腐,只是因为水源地质的关系略有不同。

    公元7世纪由遣唐使带回国,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贵族与僧人们的高级食品,到18世纪的江户时代,才成为百姓的日常菜肴。

    听惠美说市面上可以买到十几种,主要分木棉豆腐和绢豆腐。木棉豆腐质地较硬,相当于老豆腐。而绢豆腐比较细嫩,和嫩豆腐相似。

    尤其是料理店经常可以看到所谓高野豆腐,其实就是冻豆腐。从江户时代开始,很多僧侣苦修,豆腐变成最经常吃的食物,所以手艺最精湛。

    关键是呈弱碱性的京都水质非常适合用来做豆腐,寺院和老铺坚持使用弱碱性的地下水做卤水,所以在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的京都遍地开花。

    豆腐三味,前菜的芝麻豆腐,四四方方浸泡在淡黄色中,浓浓芝麻香和淡淡豆香相得益彰,唤醒你的味觉。

    接下来是最经典的绢豆腐吃法,冷努,其实就是凉汁豆腐。一撮青葱,一撮姜蓉,再浇上一点酱油,每口都是鲜香。

    旁边还配上一块柔嫩爽口的红豆生麸,堪称绝配!

    跟其他料理一样,也讲究原汁原味,豆腐本身就是味道淡泊的东西,为突出味道和口感,庄臣发现这里的调理方法都非常清淡与纯粹。

    尤其是开水豆腐,只用豆腐、水和高汤昆布做成的料理。上桌前放一些生麸和柚子皮。柚子皮让豆腐的鲜嫩感呼之欲出,而生麸让整锅开水豆腐的口感更变化多端。

    没想到毫不起眼的生麸也是很难得的美味,沾上锅边小壶里的专用的蘸汁,此刻尽丝滑……

    然后是生豆腐皮,直接是新鲜嫩豆腐皮,在这里它属于刺身的一种。

    吃上一小口,浓郁豆香瞬间在口中融化,如同薄薄轻纱,慢慢笼罩味蕾。

    绝品是雪消饭,八杯豆腐烹熟,盛入加热过的小宁乐茶碗,置萝卜泥、汤取饭即成。

    豆腐切细长条,以高汤六分、酒一分、酱油一分之比例煮熟,是所谓八杯也。

    复以葛根粉勾芡,豆腐百珍对这道饭的评价是:如此清味无第二品也!

    最令庄臣惊艳的是汤叶豆腐,整锅豆乳烤热,表面凝结一层薄膜,以竹签挑起薄膜,蘸上酱油便可食用。

    软滑细致口感好似一匹上好丝绸,特殊香浓豆香缠绕于舌尖,温顺而醇厚。

    汤底是用昆布高汤熬制,将其放入炭火中保温,手工豆腐特有的绵密,蘸上手工酱汁,摈弃所有豆腥味,流于舌尖的唯有甘甜……

    最后是白饭、味噌汤、泡菜,加上一盘现炸的京野天妇罗。南瓜、竹笋、狮子椒和海苔卷芝士的天妇罗放进嘴里。

    南瓜柔软香甜,竹笋醇香脆口,狮子椒辛香爽口,芝士浓郁可口,各种味道汇成洪流,把味蕾彻底淹没……

    六分饱,很舒服。靠在窗边,品一杯热茶,观赏庭院风情,着实是人生一大美事。

    休息片刻,众人换上和服,来到旁边的茶道部。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来,带领众人出门。

    进入茶室前,必须经过一小段幽深庭院,让大自然使人静下心,除去一切凡尘杂念,身心完全融入,才能体会茶道之美。

    &



第195章 艺伎回忆录
    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后举起茶碗,恭送至庄臣面前。品一口,皱起眉头,很苦,远没有龙井好喝。

    然后轮流品饮,最后将茶碗递回给茶道师,她鞠躬示意,安静从侧门内退出,继续煮茶,留下空间让客人自由交谈。

    听说正宗茶道里,绝不允许谈论金钱、政治等世俗话题,更不能用来谈情说爱,必须装的清心寡欲,人人都是看破红尘的高人隐士才够逼格。

    傍晚离开寺庙,挺不错的感觉,庄臣喜欢这种清净悠闲的生活,以前过的太累,终于能休息休息。

    坐出租车,无比干净整洁,听司机说在去年评选出岛国三大服务最佳,排名第一的是东京迪斯尼乐园,排名第二就是帝国饭店,排名第三的就是mk出租车公司。

    车辆之干净,用白毛巾用力擦都难以擦出灰尘,司机和蔼可亲,甚至有种家人般关怀。

    打赏小费,下车来到最著名的祇园,传说中的艺伎花街,至今三百多年的历史。最繁华十九世纪初,多达三千多人,也是京都名片之一。

    走在街道上,脚下是经年累月被人来人往磨到光可鉴人的石板路,两边排列着很多小小居酒屋。

    每到夜幕降临,屋外纸灯笼全部点亮,狭小街道响起三弦,夹杂着女性轻盈咯咯笑声,点燃整个夜色。

    随处可见一些匆匆走过的和服艺伎,奇怪的是脸和脖子没有画上那种特殊的白

    惠美笑着解释,这些肯定都是体验和服拍照的游客,真正的艺伎绝对不会如此招摇过市!

    所谓艺伎,其实分成舞子和艺伎,舞子必须是未经人事的少女,服饰区别在于背后有一块很大的兜布。

    “别看居酒屋很小,消费很高很高!”惠美低声道:“游客最多来这里看看,只有真正有钱人再能让艺伎陪着喝酒聊天。”

    庄臣摆摆手,哥就是真正有钱人,走!

    惠美露出微笑,也很兴奋,跟着土豪就是爽,无论是帝国酒店,还是传说中的御三家,甚至京都艺伎,对于普通岛国人来说也只是听说而已。

    来到最气派的店门口,先斗町,进门简单交涉,被大厅,三个女孩跪在榻榻米上,屈身给庄臣行礼。

    身穿粉红色丝绸的和服,脸若粉笔苍白,唇如蔷薇鲜红,头发上还佩戴着蝴蝶发饰,看起来就像是一件活动的艺术品。

    进包间,惠美坐左边,一个艺伎坐右边,其他两个陪着夏龙夏虎。偷偷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美月两个字。

    “这是规矩,作为艺伎是不可以与客人发生单独联系,一切都听茶屋主人,也就是妈妈派遣。”
1...5152535455...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