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悲情扈三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郑鸿魁
“你的水” 赵匡胤指着他鼻子问。
“糟糕!被人下毒了!” 孔春秋跳下马,去扶皇上。
赵匡胤下了马,坐在树下大口地喘着气。
天底下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忠子领着一队人马过来,一位跟赵匡胤长得极像的人安坐在高头大马上,一指真赵匡胤鼻子问:“这是何人”
小忠子大声说:“他是假皇上!”
“放屁!”孔春秋大骂一声,抽出宝剑要削掉小忠子的脑袋。可剑刚刚举起来,就被乱箭射死。
赵匡胤昏迷过去,等醒来已躺在一个小黑屋子的床上。小忠子居然还在身旁。赵匡胤一把揪住小忠的衣领,就要揍他。
“老皇上,你别激动,我是来救你儿孙的!” 小忠子一点都不慌张。
赵匡胤什么都明白了,弟弟赵光义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权已经夺了。自己被困在这里,那个傀儡皇上什么都得听弟弟的。
“小忠子,我对你不薄,你为什么背叛我” 赵匡胤松开了,拳头还是握的紧紧的。
“老皇上,这不能怨我呀。我早就让你防着点,可你不听啊!现在人家拨根汗毛比你腰都粗,我不听只有死路一条。像我们这种当奴才的,谁的大腿粗就得抱谁的。”小忠子倒是实话实说。
“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他肯定是不会饶了我的。你说一说吧,如何才能救了我儿孙们的命”
“这个简单,老皇上只要你在《金匮遗诏》上签个字,我想新皇上就不会难为你的王子们。”
赵匡胤一听《金匮遗诏》四个字,脸上变了颜色,许久没有说话。
《宋史》有个扯蛋的说法,说赵匡胤之所以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不传给儿子,是因为奉母亲杜太后的遗命才这办的。——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遗诏》。
比较而言,杜太后是比较喜欢自己的小儿子赵光义的,生前也在赵匡胤耳边聒噪过。赵匡胤左耳听右耳冒,根本就没当回事。
赵匡胤没当回事,赵光义可当回事了。
赵匡胤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出生不久就死了。可二儿子赵德昭,四儿子赵德芳茁壮成长,一天一天长大了。赵匡胤从小就是练武之人,身体倍棒,自然死亡不一定是哪一天的事呢。
赵光义急了,加快了夺权的脚步。由于哥哥的信任,他大权在握,等到了开宝末年(公元976年),已经完全架空了赵匡胤。他并没有立刻杀死哥哥,而是将他秘密地关了起来,弄个假皇帝当摆设。为了顺理成章地当皇帝,他让哥哥在《金匮遗诏》上签字认可。
赵匡胤看着那所谓的《金匮遗诏》,果然有母亲杜太后的签字,可是自己不签字,还是不能生效。
他咬了咬牙说:“我就是不签,看他怎么当皇上”
小忠子冷笑一声说:“老皇上,你黄袍加身的时候,需要柴家的皇上签字吗你签字,人家也当皇上;你不签字,人家也当皇上。只不过走个形式。这个形式走了,你的儿子还照样可以当王,你的这支血脉就能保存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没看出来,你小小的年龄看得还挺深呢!”
“这不都是跟老皇上学的嘛!”
赵匡胤想了许久,大声说:“我要见一见我弟弟,只要见一面,我就签;不见,我永远不会签的。”
马上有人去传话。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赵光义真的来了。二人见面是通过一个墙洞,彼此只能看见脸。四只眼睛相对,谁也不说话。
最终,还是赵匡胤打破了沉默,说:“老弟,念在我们一奶同胞的份上,放过德芳他们吧!”
赵光义诚恳地说:“大哥,你放心,他们是我的亲侄子。我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
“《金匮遗诏》我已经签好了。你就安心当你的皇帝吧。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把花蕊夫人据为己有,我知道你喜欢她。”
“哥,你别说了。这个时候谈那个女人,会伤咱们兄弟感情的。”赵光义居然滴了两滴鳄鱼的眼泪。
赵匡胤将签好字的《金匮遗诏》送出一半,又抽了回来。
“哥今晚就走。不能当饿死鬼呀!”
“大哥,你放心走好了!好酒好菜早就准备好了。”
赵光义
095 老妪冰室读老子
095老妪冰室读老子
上阳宫的房子朝向都不是南,有东有西。扈三娘住的那间朝向为东,也就所谓的西厢房。东西两面的墙又厚又高,南北两面的墙,相对薄一些矮一些,那也有一丈二尺高,一般人也是无法逾越的。
扈三娘从来没有逃出去的想法。因为她不甘心,总觉得有一天,皇上会回心转意,风风光光地把她接回去。
几片黄叶从远处飘到院子里,天一天比一天冷,已经是深秋了。上阳宫所有的小院都没有树,怕被关的人借树逃出去。
扈三娘拾起一片黄叶,卵形的,不知是什么树掉下来的。忽然想起,老父亲让自己背的范文公(范仲淹)的一首词。随口吟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扈三娘刚刚诵完,传来一声叹息,一个苍老而幽远的声音吟诵道——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扈三娘知道这首诗是元稹写的,叫《行宫》,听完特别震憾。不是诗本身,是那苍老而幽远的声音,听起来六分像女人的声音,四分像男人的声音。这是什么人呢也跟自己一样,被关到冷宫里。再听,却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天一天比一天冷,扈三娘担心自己会被冻死。忽然有一天,屋子里有了一股暧和气,一摸墙温温的。原来屋子里有火墙,“供暧”了。陈旧的柜子里有皮衣,是那种老羊皮袄,也不管谁穿过,套上再说。
走到外面,虽冷空气却特别新鲜,吸一口十分冷爽。打了一趟拳,出汗了,索性把老羊皮袄扔到石桌上。端起石盆练力气,一下、两三、三下……一气练了一百下。出了透汗,身子特别爽快。
忽然,又传来那苍老而幽远的声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扈三娘虽然不全明白,可知道对方诵的是《老子》,声音仍然是苍老的,可并不悲凉。这回没有停,而是不停地诵着。听声音,来自南边。一定要看一看,这个邻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扈三娘退后几步,猛跑一纵,手一搭墙,几下子攀上丈二高墙,蹲在了墙顶上。向下一望,一清二楚。那个看上去60岁上下的老妪,也穿一件老羊皮袄。一边走,一边诵《老子》。手里面并没有书,看得出那“五千言”早已倒背如流,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出任一段。
“危险!”老妪看见扈三娘在墙头上,要往下跳,叫了一声。
“前辈,打扰了!” 扈三娘话音刚落跳到了地上,如针掉在棉花上。
“武德妃,好俊的功夫!”
“你怎么知道我是武德妃”
“我还知道你是梁山‘好女’——扈三娘呢。”
扈三娘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老妪笑道:“我会算呢!——其实,都是你自己告诉我的。刚进来的时候,你大吵大闹,把什么都说出来了。”
扈三娘恍然大悟,明白了隔墙有耳的道理。
老妪把扈三娘让到屋子里,里面跟外面一样冷,冰室一般。样子跟自己住的房间差不多,只是床边多了个书架,上面立着几十本书,其中就有《老子》。
“前辈为会什么会在这里呀” 扈三娘好奇地问。
“小孩子没娘,说起话长。” 老妪似笑非笑说,“我叫水龙吟,熙宁元年(
096 武妃雪屋念武经
096武妃雪屋念武经
好一场大雪,院子里积了有一尺深。扈三娘翻墙跳到了水龙吟这边,两个女人一高兴,先是打了一阵子雪仗,然后,又堆起了雪人。那雪人堆得比真人还高大许多,像个金刚似的。
“前辈,到我屋子里坐一坐吧!” 扈三娘盛情邀请。
“我老天拨地的,怎么能过得去呀!” 水龙吟摇了摇头。
“我可以带你过去,走吧!” 扈三娘说着,将水龙吟提了起来,一纵先是跳到了雪人头上,一借力又上了墙头,轻轻落到雪上。
水龙吟站稳,一看房子乐了。扈三娘将院子里的雪,都堆在了房子的墙上,给墙做了保温层。
“三娘,真有你的!你的房子都成雪屋了。” 水龙吟赞美说。
“前辈,等一会送你回去,也给你造雪墙。” 扈三娘兴奋地说。
“凡事有利就有一弊。雪反光很厉害的,太阳的温暖就进不去了。”
“那倒也是。”
扈三娘请水龙吟进屋,今天屋子里还挺暖和。不知是雪墙的缘故,还是烧得好,或许是两个人嘘寒问暖的关系。
“到底是年轻,你的屋子里看上去,比我的亮堂多了。——从哪儿弄的花呀” 水龙吟走到西边的墙边,才看出不是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扈三娘笑说,“这是院子里飘进的红叶,我捡了起来,多了就用饭粒粘在了一起,远一点看上去,就像一朵大红花似的!”
“好好!心里有花,离结果就不会太远了!”
“前辈——”
“你不要老前辈前辈的。”
“哪我叫你什么呢”
水龙吟沉吟一下,笑了笑说:“无论从哪方面论,你都应该叫我奶奶。”
扈三娘一笑:“对呀!水奶奶——”
“奶奶不水。”
“奶奶!”
“嗳!”
祖孙二人大笑起来。
“好长时间没这么乐了!临了,临了,我白捡了个大孙女。” 水龙吟握着扈三娘的手,乐得合不拢嘴。
“奶奶,你就别走了。今晚咱们住在一起。”扈三娘也乐呵呵地说。
“你一个人的饭,咱们两人吃,谁都吃不饱。”
“我的给你吃,我不吃。”
“我老太婆饿一顿没关系,可不能饿了我大孙女。”
“奶奶,等我出去了,就把你接出去。”
“不不不!我在这儿已经习惯了,你还有很多大事要做,多一个奶奶就会分心的。等你——还是不说了。我该回去了。”
祖孙二人又说了会儿话,扈三娘将水龙吟送了过去。回来后,又开始“日课”——读《孙子兵法》。近来,她迷上了《孙子》,差不多能背下来了。
扈三娘在雪屋里大声朗读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最初,扈三娘不能理解,“百战百胜”还不是最好的,“不战而胜”才是最好的。你不打一下,谁会服你呢《孙子》这本书中,不但有理论,还有很多战例,看多了她明白了,历史上确有许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扈三娘最喜欢孙武训练女兵的故事,等有机会自己一定要训出一支响当当的娘子军来,谁说女子不如男。你看,孙武训出的女兵,一点也不比男兵差——
孙武带着他刚写完的兵法去见吴王。吴王将兵法一页一页认真读完,啧啧称赞。转念一想,兵法写得头头是道,是
097 朱武翻写长门赋
097朱武翻写长门赋
扈三娘病了——一半是真病,一半是装病。既然兵者诡道也,小病装成大病样。一连三顿没吃饭,声传出好远。赵佶始终没有忘记扈三娘,马上派小顺带着安道全前往。
那厚重的铁门第二次打开,小顺子引着安道全进了“雪屋”。
安道全给扈三娘号脉,眼泪差一点流出来,对扈三娘,更是对小顺子说:“武德妃,我要是晚来一步,你命休矣!”
小顺子也仔细观察扈三娘的脸,虽然他不懂医,也觉得挺重的。脸蜡黄色,浑身抖动……
一股异味,让小顺子打了两个喷涕,捂着鼻子出外面换新鲜空气。
“安大哥,你出一趟宫,找一下朱武,将我的处境说给他。” 扈三娘小声急切地说道。
“找他有什么用还不如求皇上呢!”安道全有些不解。
“没时间解释,你跟他说:千金难买相如赋!”
“好!”
安道全借口进药,出了一趟宫,急急忙忙见了朱武。
朱武协助卢俊义打王庆与田虎,一路高歌,如今凯旋。别看梁山好汉打“辽老大”不行,可打“自家兄弟”还是有一套的。皇帝一高兴,上上下下都论功行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