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阿琐
映之、敏之能摆脱兴华堂的压抑,虽也是各自担心姨娘,终不及慧之来的放不下,慧儿既要担心在边境的哥哥,又要担心襁褓中的小弟弟,最最重要,是她那个性情张扬爱与人争吵的母亲。
扶意温柔体贴地安抚她:“嫂嫂会替你照顾好一切,你安心跟着姑姑玩耍去,这个年纪,本该是无忧无虑的,你就想着,你在靖州好,这里的家人就全都放心了。”
说罢这些话,便命丫鬟送小姐们回去,想着至少该让慧之和三婶婶再多相处一些时辰,韵之将妹妹们送到门外,打着哆嗦回来说:“这天可真冷啊,可一场雪始终也下不来。”
扶意递过手炉,问道:“家里可还好”
韵之窝在软垫子里,抱着手炉缓过几分,摇头道:“我婆婆病成那样了,还有几位婶子去问她讨月例,又闹着要搬回老宅去,是怕被牵连吧。我好心替她打发这些事,请太医请郎中的,到头来被她指着鼻子骂扫把星,说闵初霖若有什么事,要拉着我陪葬。”
扶意叹息:“不怪老相爷走得那么干脆,也是知道他官袍一脱,家里什么奇奇怪怪的事都要冒出来,不愿在京城丢人现眼吧。”
韵之懒懒地靠在垫子上:“这样的人家,一想到将来,我要当家作主,心里就没底。”
扶意说:“至少咱们不能学各自的婆婆,都是不长久的。”
“你是要以德服人吗”韵之苦笑,“也看他们配不配,有些人呐,你就得下狠手,像我婆婆那样的,我若不厉害些,就落得大嫂嫂和初霞的下场,你是真没见过我嫂嫂嫁来时,瘦得什么似的,那可是宰相府千金呢。”
她们正说着话,兴华堂的管事婆子来了,向少夫人和二姑娘请安,倒也和气
第364章 家里的被子最舒服
嘉盛帝眼中是冷漠的笑,摇头道:“说吧,这次是想对谁动手,皇后还是你姐姐”
贵妃连连摇头:“臣妾不知道,那东西和臣妾不相干。”
嘉盛帝叹气:“这么多年了,是朕不了解你,还是皇后不了解你,朕来,只是想听实话,你既然不愿说,朕只好走了。”
“皇上、皇上……”贵妃抱着皇帝的腿,“看在臣妾侍奉您二十多年的份上,皇上,饶过臣妾这一次,求您饶过臣妾。”
皇帝冷漠地问:“你想对谁下手,皇后,还是闵姮”
贵妃却说:“这并不重要,皇上,您没看见项尧年的本事吗,她一步一步引着您上套,她是原就知道初霖身上带着砒霜。还有、还有祝家的儿媳妇,那个纪州来的小丫头,她好大的胆子,这样的事换做谁都要吓得半死,可她竟然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和项尧年出谋划策,把您都算计上了。皇上,那几个丫头胆大包天,更是精明透顶,您一定要当心。”
嘉盛帝蹲下来,看着贵妃:“在你眼里,朕是有多愚蠢,能被几个小丫头算计”
贵妃摇头:“臣妾不是那个意思。”
嘉盛帝怒声道:“朕问你的话,你却始终不回答。”
贵妃被逼无奈,自知逃不过皇帝的眼睛,继续撒谎否认只会磨光他的耐心,万般无奈地坦白:“是您的儿媳,她一味纵容皇儿不求上进,对我也不如从前那般顺服,这样下去,皇儿的前尘都毁了,臣妾不能让她毁了……”
皇帝突然逼近她眼前,言语里带着杀人的戾气:“什么前程,你想要他当太子,要他做皇帝,动摇属于他哥哥的一切”
贵妃浑身僵硬,再说不出话来,她知道,自己的所有**,都是皇帝的逆鳞,就因为她生的是小儿子。
皇帝伸手抚过她的脸庞,每一下触碰都让贵妃颤抖,最后只轻轻一推,眼前的人就朝后跌坐在地上。
“皇上……”贵妃绝望地呼喊。
“朕告诫过你无数回,不要有痴心妄想,可你始终不听劝,但看在今次你替朕试出那几个姑娘的深浅的份上,也算功过相抵,皇后会对你网开一面。”
“真的”贵妃双眼放光,颤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皇上,您原谅臣妾了”
皇帝冷漠地走开,只撂下一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夜已深,京城里,大街小巷灯火渐灭,此刻闵家上下的人,也已各回各屋,纷乱的一天,终于要过去。
闵延仕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父母房中退出来,面对这件莫名其妙的事,母亲还是没来由地责备他的不是,而父亲则唉声叹气,并不在乎女儿的死活,只盼着不要被闵初霖牵连。
他后悔了,后悔没答应韵之跟她回娘家,至少在那里,会有人关心他的冷暖,担忧他的辛苦,哪怕只是表面的客气,也好过被责备被怨怼,被无休止地否定和嫌弃。
独自回到卧房,下人们来侍奉洗漱,反倒是看见这些从祝家来的人,他的心情还能略好一些。
“这燕窝粥,是少夫人吩咐,要您当宵夜的。”丫鬟端来了热粥,说道,“清火润肺,要您一定吃下去。”
“放着吧,我一会儿吃。”闵延仕道,“你们也可以歇着去,我这里不用人。”
众人领命,询问是否要将房内烛火熄灭后,便纷纷离开。
待房门关上,闵延仕松了口气,走到桌边看了眼燕窝粥,虽感激韵之的体贴,可他实在没有胃口,想看几眼书,又定不下心来,只能自行将蜡烛一盏一盏吹灭,留下最后一点火光,就重重倒在了床榻上。
一切归于宁静,闵延仕闻到了淡淡的清香,是韵之平日里用的香,他早已记住了这清甜的气息。
如今闭上眼,他已经能在脑海里勾勒出韵之的模样,清晰地看见她的笑容,但这一切却让闵延仕惶恐,他还是不明白,自己对妻子究竟是什么感情。
但韵之清清楚楚地说过,期待自己有喜欢上她的那一天,期待着他们彼此两情相悦的爱意。
可闵延仕却害怕,怕自己仅仅是渐渐习惯,渐渐熟悉,害怕他只是贪图和韵之在一起的轻松愉悦,害怕他永远也无法回报韵之的真情实意。
扪心自问,是不是还幻想着和言扶意的感情,闵延仕总算能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他早就放下了。
翻过身,他下意识地小心一些,怕惊醒身边的人,直到看见空荡荡的床铺,才愣住了。
身体的意识,比他的心更早地习惯了身边有一个人,闵延仕疲倦地闭上眼睛,没来由地想起了那一晚,韵之贴着自己的身体,要他拍拍才能睡。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开了,闵延仕半梦半醒,便道:“把燕窝粥拿走吧,我没有胃口。”
却传来妻子的声音:“那我吃了,我正觉得饿了。”
闵延仕怔然,再一个激灵起身来,见绯彤点亮了蜡烛,再从她家小姐身上取下风衣。
韵之则端起碗,吃了两大勺燕窝粥,一面扭头看向丈夫,问:“你真的不吃了吗
第365章 为天下人一搏
那一夜,小两口依然没有圆房的冲动,可都睡得香甜踏实,直到天明,彼此都在一条被窝里不分不离。
清晨,熟睡的人儿在丈夫的轻声呼唤里,迷迷糊糊醒来,睁眼就看见心爱的人,韵之甜甜地笑了,又往闵延仕身上贴。
可惜今早没有时间再多几分温存,他们要赶去公爵府送姑母离京,再者皇后今日会正式提审闵初霖,这件事总要有个了断。
天微微亮,忠国公府门前,已停下几辆马车,祝平珞今日告假半日,要护送姑母和妹妹们出城。
靖王妃不要兄弟们来送,只应了三夫人和初雪,扶意则因天气太寒冷,姑姑心疼她的身体不叫她出门,反正该说的话都已说罢,将来的事,也不急于眼下。
三夫人和女儿难分难舍,慧之倒是冷静干脆,既然必须要走,她不愿拖泥带水,叮嘱了母亲一些话,就灵活地爬上马车,只在窗口挥了挥手。
车马出发前,韵之夫妻二人刚好赶来,闵延仕主动要求与姐夫一起送姑母出城,被平珞拦下说:“你家姑娘的事,还等圣上与娘娘发落,你先管好自家的事吧。”
靖王妃邀请小两口将来到靖州游玩,揽过韵之,慈爱地说:“好孩子,别着急,你们夫妻要一辈子长长久久,你只管在乎自己的心意,不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要记着,是你选择了延仕,谁也不能影响和阻碍你喜欢他,不要为了任何人忍气吞声。我们祝家的姑娘,该是天底下最骄傲的女子。”
韵之回眸看了眼丈夫,晨辉落在他的身上,格外明亮耀眼,想起昨夜的温存,想起闵延仕说她回去了便安心,她一时脸颊绯红,赧然对姑姑说:“我们好着呢,姑姑放心,我绝不会被人欺负,我可是奶奶的孙女,是您的侄女。”
为了车马不与大臣们上朝的人流相逆,平珞催促姑母出发,一家人挥手惜别,三夫人捂着帕子不敢哭。
初雪不知缘故,只哄着婶母:“慧儿玩几天就回来,婶婶您这样就舍不得,将来妹妹出嫁,可怎么办。”
三婶婶念叨着,将来找个上门女婿才好,她们进门去了,唯有闵延仕和韵之还在门前。
闵延仕说:“姑母和妹妹们一下子都走了,祖母必定不舍,你留下安抚奶奶,夜里我来接你。”
韵之说:“也好,我回家去,不过是和母亲拌嘴,她又不能领我的情,没得再把她气得病更重,你别怪我。”
闵延仕道:“我自己尚不能忍受,怎么会强求你呢,安心在这里,等我来接你。”
韵之答应下,叮嘱他一切小心,目送丈夫上马往皇宫去,直到不见了踪影才进门。
刚好遇上父亲叔伯陆续要上朝去,祝承乾见了侄女,严肃地告诫:“你嫂嫂需要静养,不要在清秋阁叨扰她。”
韵之只管听着,没接话,再后来遇见父亲,自然也没几句好听的。
而她一听见父亲的声音,就能想象到闵延仕被他的父母责备埋怨的光景,心里就更疼惜丈夫。
皇城里,嘉盛帝早起预备上朝,太子前来请安,父子俩说了几句话,太子离去后,皇帝便问内侍:“祝承乾到了吗”
内侍立刻去朝房询问,直接将祝承乾带来,嘉盛帝带着他一路往大殿走,路上问道:“朕听皇后说,你妹妹带着几个侄女离京了,怎么走得这样突然”
祝承乾道:“臣惶恐,皇上见笑,只因昨日内子与王妃大吵一架,姑嫂不和睦,王妃从小性情刚烈,又无端端地嫌内子不慈,强行带走了姑娘们,臣怎么劝也拦不住。”
皇帝笑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朕就不多问了,不过你那妹子,还有朕那小姨子的性情,朕都知道,难为你夹在中间。”
祝承乾躬身道:“臣实在羞愧难当。”
可嘉盛帝话锋一转,站定了说:“靖州那里,可有什么动静”
祝承乾严肃起来,谨慎询问:“陛下的意思是”
“沈家的家风做派,你是知道的。”嘉盛帝眼眸阴冷,“一旦起了干戈,你猜他们会倒向哪一边”
祝承乾道:“臣不敢说。”
嘉盛帝冷笑:“是啊,朕也不敢说。”
君臣二人继续往前走,皇帝冷不丁提起:“昨天的事,你家儿媳妇,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祝承乾心中慌张,险些停下脚步,但迅速又跟上了皇帝,冷静地禀告:“臣已细细盘问,她一无所知,还请皇上明鉴。”
嘉盛帝仿佛满不在乎,负手往前走,好半天才撂下一句:“太聪明的人,要看管好,这一代年轻人,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千里之
第366章 活罪难逃
在弟弟的豪言壮语之下,祝镕已经带人进山,排摸可从山中越过国境的路线。
自然,此行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见一位重要人物。
但这一切,除了姐夫,谁也不能知晓。
毕竟在这军营上下,并非人人都值得信任,皇帝的眼睛耳朵无处不在,他必须十万分的小心谨慎,是以舅兄二人连平理也瞒下了。
这个时辰,皇城大殿升朝,提起了边境首战告捷,赞西人落荒而逃,眼下项圻主张穷寇莫追,先重修边境,好让百姓回迁,安居乐业。
“那个被掳走的新娘,也接回来了。”嘉盛帝说,“果然胜字旌旗下,所向披靡,诸位对于边境重建一事,可有什么妙计良策。”
话虽如此,大臣们的反应却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在边境驻留百姓本是错误的决定,赞西人今日不来,明日不来,难保后日也不来。
一人道:“正因为有百姓在边境,有米有粮甚至有姑娘可抢,才会勾得那些赞西人犯境,不如我们命百姓后撤,他们看不见摸不着,自然就不会再来了。”
“放你娘的屁!你敢后退,他们就敢再往前,退到何处是底线”慕尚书大声呵斥,指着那人的鼻子骂道,“不如将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塞入京城来,留下江河土地供外邦蛮子随意糟蹋,把京城用铜墙铁壁围起来,从此世世代代都住在这牢笼里,岂不是天下太平了?”
那人被骂得哑口无言,开疆他爹又向皇帝道:“大齐国土,分寸不让,严守国线不犯境,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仪,赞西小人野蛮贪婪无道义可言,只怕背后还有雍罗国的怂恿撺掇。我朝议和十年,他们作耗十年,这一次出兵清缴,他们转身就跑,可见是欺软怕硬,皇上的仁慈友好,都被他们糟蹋了。”
嘉盛帝听得毫无激情,反而安抚慕尚书:“且不要急躁,慢慢说来。”
慕尚书转身与众大臣道:“只要是在我大齐国境之内,哪怕从百姓手里的烧饼上掉下一粒芝麻,赞西人若敢伸手来捡,来一只剁一只,来两只剁一双,这才是天朝帝国的气魄,尔等,可有异议”
殿内鸦雀无声,有不敢反驳的,也有不想和慕尚书牵扯上的,毕竟以中庸之道明哲保身,才能长长久久地立足于朝廷之上。
便是此刻,内侍得到消息,向皇帝耳语几句,嘉盛帝微微皱眉,听罢后与
第367章 内心动摇
闵氏姑侄的最终处罚,很快传遍京城,公爵府中,韵之与扶意一同陪祖母下棋,听说这消息,她不禁叹:“这下家里可热闹,我这会子若回去,必定看见那些女人围着婆婆讨钱,就怕家里有一日败了,他们人财两空。”
老太太严肃地说:“不该你说的风凉话,难道那里不是你的夫家你不为别人想想,也该为延仕考虑,赶紧换了衣裳回家去吧,替你婆婆料理起来。”
韵之起身站着,不情愿地应道:“昨日我好心照顾她,被她骂得狗血淋头,险些拿滚烫的药泼我,今日是您孙女婿说的,不要我再去碰钉子,叫我在这里等他来接。”
老太太道:“话虽如此,可你不能放下自己的本分,你还是不是闵家的长孙媳妇就算你回家什么事都不管,这会儿也不该在娘家待着,回去吧,你和延仕还要过一辈子,延仕将来飞黄腾达,重振家门时,能有你一半功劳吗”
韵之再要辩解,被扶意劝走了,离开内院的路上,韵之浮躁地说:“就算是闵延仕,我也不愿意只为他活着,奶奶平日里很开明,怎么这些事上又是男尊女卑起来。我不想料理那个家,自然有我的道理,我是盼他们赶紧散了,闵延仕能和我单独过日子。我连往后过日子的账都算好了,富贵荣华是不能够了,但温饱足以,难道你们嫌我穷,就不和我做亲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