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乃红颜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啾啾红叶鸟
坤宁宫。
有董贵妃帮着杨皇后协理六宫,杨皇后也不再似从前那般忙碌,闲来无事之际不是读书练字,便是去小佛堂里诵经祈福,至于求些什么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因此而心安。
小佛堂门侧芳姑伺候着,外间突然一个小宫女走了过来,等到芳姑回头的时候向她示意了一下外间,芳姑心领神会。见佛堂里间杨皇后还在诚心念经,便轻着步子小心走出了佛堂。
走到外间看到一个小太监站在院里,那小太监见芳姑过去施了一礼,这才压低声说了一些话,芳姑从袖子里拿出一锭小银赏给小太监,小太监拜谢着这才离去。
少时佛堂里的杨皇后诵经完毕,芳姑搀着她回到正殿,端上一杯新茶,这才主动开口道,“娘娘,有件事很是滑稽,奴婢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你都这么乐的事儿,本宫倒是想听听。”
“方才前朝那边传过来消息,说是碰见师大人和刘小姐两个人”说着,芳姑双手同时做了一个搂抱的动作。
杨皇后不敢相信,反问道,“真有此事”
“奴婢哪敢说假,才传过来的事儿,那小太监瞧的真真的,眼珠子都吓傻了。”
“这两人难不成疯了这可是在宫里。”
芳姑跪在地上为杨皇后捶着膝盖,笃定回道,“能干出这种事的,就算不疯也跟疯子没二样了。”
“前番本宫还以为他们是在弄虚作假,用来迷惑本宫的,如今看来,他们两个之间还真是有问题。”
杨皇后眯着眼睛,显得有些吃惊,脸上突然一喜,道,“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本宫也不打算再让那刘硕佳作宏儿的正妃,而现在他们两个光天化日之下竟做出这种事儿,若是让那个丫头知道了,哈哈哈哈,怕是宫里又有好戏瞧了。”
“想想就觉得开心。”
芳姑也跟在一边儿笑。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具体是谁不清楚,不过那小太监倒是说四周人很多,那二人抱的时间还不短,所以看到的人有很多。”
“天助我也。”
杨皇后得意一笑,吩咐道,“吩咐下去,宫里的人不论听到什么,决不能在外嚼口舌。看到的人有那么多,想必不用多久就会传到玉华阁去,到时候也传到了皇上耳朵里也指不定。”
“依着皇上的脾气,听到此事肯定会龙颜大怒,不能堂而皇之的追究二人的事情,肯定会在宫里找出替罪羊来撒气。”
“这宫里怕是又要不安生了。”
见杨皇后如此开心,芳姑也笑着回道,“娘娘放心,奴婢一会儿就吩咐下去,让下面人这些日子都老老实实的办差事,擎等着看其他宫的好戏。”
刑部。
“扣扣扣”
“进”
“吴大人,这是仵作刚刚填好的尸格,请大人过目。”
“拿来我看”
小吏双手高举着尸格,移步呈递了上去。书桌后坐着一位国字脸,半须胡的男子,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衬的脸不再那么黑,从小吏手里接过尸格,打开凝眉细看,男子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啪嗒!”
挥手让小吏退下,男子将尸格扻在桌上,摊开白纸,抽出毛笔,轻啄黑墨,开始在白纸上龙飞凤舞的挥笔,完毕将白纸上的墨迹吹干,小心的叠好放在一黄匣中,这才对外喊了一声,将黄匣交给小吏速速呈交宫中,同时命人将刑部郎中钱一州唤来。
“卑职见过大人”
不一会儿,进来的是一位圆脸小眼睛的年长男子,脸上一捆一捆的褶子。
“何久翁的尸格你可曾看过”
钱一州摇了摇头,吴思明指了指桌上的尸格,示意他去看,钱一州这才上前执起认真看了一遍。
“皇上将此案交由刑部处理,两天内给出死因,现在何久翁死因已明是被人谋杀致死,接下来,只有七日的功夫查明真凶。”
“你可有什么想法”
钱一州放下尸格,稍作思考,回道,“回禀大人,这个案子之前在大理寺的时候,卑职听说大理寺监丞是主抓前任监丞为疑犯,当时还抓了几名人证以及物证。现下物证已经移交到刑部这里,人证方面,一个已确认死亡,还有两个没有任何消息。”
“为预防何久翁是被人所杀,卑职便事先安排人手去盯紧前任监丞吴苗家,现下抓或不抓,还请大人示下。”
“只有物证,没有人证我们擅自抓人的话会被人落了口实。”吴思明想了想,道,“你继续派人盯着吴家,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将人拿下。”
“再派出一队人马继续追查其他两个人证的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喏!”
“还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最好的打算,若是找不到这两个人证就要从其他地方着手调查。你吩咐人先去查明何久翁生前是否有什么仇家,赌债,诸如此类的全部查清楚。他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吗,这个人也要详细调查,说不定她就知道些什么。”
钱一州点了点头,好像想到了什么,表情有些奇怪,犹豫了一下道,“大人,听说这个何姑娘好像在驸马府上住。”
“啪!”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管什么驸马不驸马的!”听他还在顾虑这不着四六的事情,吴思明当场火起,厉声道,“皇上命我们七日查出真凶,若是时间一到我们找不到凶手,到时候不是你的脑袋就是我的脑袋拿去交代!”
“还什么驸马,就算他是天王老子,你也得去查!”
“喏,卑职遵命!”
钱一州老脸一颤,忙不迭应了下来,关乎自己脑袋的事情那可是至关紧要的。22
。
第139章不教
仕林街张府。
“你随我进书房。”
刚吃过晚饭,张承礼连一口喘气的时间都不给,直接冲着还在与张夫人聊得欢实的师中泰低声命令了一句。
“你这老头子这是又抽的哪门子的风,孩子饭都还没吃完呢,你就叫人家去书房!”
训斥完张承礼,张夫人便笑着对站起身的师中泰亲切说道,“中泰,不听他的,坐下咱们继续吃。”
师中泰自然也想坐下继续吃,不是因为贪吃,而是他真的还没准备好聆听张承礼的说教课,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是个聪明人都知道该如何做。
“没事的师母,学生刚好吃饱了。师母做得饭菜是好吃,可学生的肚皮着实是装不下了。”说着,师中泰还打了一个饱嗝,憨憨的冲张夫人傻笑。
“真的吃饱了你可不许骗我。”
见她不信,师中泰立马保证道,“师母面前,学生自然不会说假话,若不是来府上之前学生贪嘴多吃了一份炸糕,这桌上现在肯定不会留一点的饭菜。”
“噗嗤”
张夫人噗嗤一笑,圆亮的大眼睛弯如一道月牙,配上和善可亲的笑容,让人忍不住心中一暖。
“吃饱了就好,我呀,就担心你吃不惯我做的饭菜。平日里就老头子和小玉两个人吃我做的饭菜,日子久了我都不知道这饭菜做的到底可不可口。”
“如今多了你,时而也能经常来家里吃顿便饭,我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听到这话,师中泰不由得眼睛微红,情不自禁道,“师母做的饭菜咸淡正佳,味道很好,只要师母不嫌弃学生贪吃,学生以后定时时常来。”
本以为张夫人会很开心呢,却不料她朝师中泰翻了一个白眼,幽幽道,“你上次就这般说,也没见你常来家里。”
噗
俗话说得好,自己挖的坑,就算里面是黄汤也得捏着鼻子跳进去!
这就叫,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一句话把师中泰臊的满脸通红,正在师中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时候,张夫人的声音又到了。
“哈哈哈,好了,我跟你开玩笑呢,你以为你师母我真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哪,我就是逗逗你而已。”
“闲话说够了吧,现在可以让他随我进书房了吧”
坐在一旁的张承礼等了有些时间,忍不住插了一句,却又被张夫人狠狠瞪了一眼,“就你事儿忙,我这儿还不能跟中泰说两句啊!”
张承礼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闭上嘴巴老老实实一边儿坐着。
看他老实了,张夫人这才转头再次看向师中泰,带着慈祥的目光,笑呵呵道,“你如今已是官身,平日里也都在忙着处理政务,自然是没工夫常来家里,什么时候想师母了就什么时候来家里转转,不管什么时候师母都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饭菜。”
“嗯,谢谢师母。”
再一次眼泪溢满眼眶,师中泰重重点了点头,心里暗自告诉自己,以后定要常来看看。
“好了,跟他去吧,若不然这老头子一会儿又得跟我吹胡子瞪眼睛的。”
这话师中泰可不敢接,傻呵呵笑笑沉默无语,一旁的张承礼黑着脸撇了师中泰一眼,起身走向书房。
“你可知老夫为何让你再来见我”
“学生不知。”
看着面无表情的师中泰,张承礼淡淡问道,“你是真的不知,还是在装作不知”
师中泰思忖着该如何回话。
“你若是真的不知,那老夫就是看走了眼,皇上当初金銮殿上赐你探花头衔也是圣上圣明。”
师中泰心中有些犯嘀咕,这老头的意思好像是很看重自己,而自己“不知”显然是让他有些失望了。
“你若是装作不知,坊间传言的状元或许亦是真的,老夫亦以为皇上之所以定你为探花,也只是为了磨炼你的意志。现下,老夫是你的先生,是你的授业恩师,可你在老夫面前却依旧露拙,此不可谓明智之举。”
“学生不才,让先生蒙羞了。”
张承礼的话师中泰听明白了,可是他是着实不明白在中书省为何还会让自己晚上到府上再来拜见。
“罢了,既然你不愿说,老夫也不想再讲。”
张承礼抚了抚须,复问道,“皇上让你拜老夫为师,可拜师以来我却从未教过你什么东西,你心中可有什么怨言”
什么情况
这老头今晚找我是为了自我反省
师中泰被问得有些发懵,可却他明白肯定不能说有怨言了,说实话可是会被打死的。
“学生不敢。”
“哦”张承礼有些惊讶,继续抚须好奇问道,“你是不敢意为也就是心有怨言了。”
啥,啥,啥玩意
我,我是说没有啊,咋就变成心有怨言了呢
本来是学着古人的样子咬文嚼字,没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师中泰竟然把要表达的意思生生扭曲了。
“不是,学生不是这个意思,还请先生千万不要误解。”
“没有啊,你说的老夫明白,老夫也没有生气。”
张承礼笑了笑,继续道,“老夫只是想知道你是如何想的,你都有什么怨言,说出来与老夫听听。”
惨了,惨了惨了惨了,这下拐不回来了。
一紧张师中泰就忍不住搔脖颈,紧皱的眉头将抬头纹硬生生挤了出来,突然“不教”二字浮现心头,眼前一片明朗。
“学生斗胆揣测先生想法,若是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先生见谅。”
“无妨”
深呼一口气,心中有了些底气,师中泰这才道,“学生是皇上强塞到先生门下的,先生不喜学生,学生亦能理解,但先生达济天下,见学生桀骜不驯,不时对学生疏导圣人之言,力争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利于百姓,利于朝廷的栋梁之才。蒙先生不弃,学生心存感激。”
“孟子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至于先生所言的‘不教’,学生自以为是此五者中的‘有成德者’。学生顽劣不堪,迷途不返,先生在几番教导,好言相劝,却仍无结果。无奈之下,先生对学生进行‘不教’,而‘不教’却正是先生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
第140章顺理而行
“因材施教”
张承礼低声念了一遍,按照字面意思破解一番,觉得此词甚为合适,忍不住连连点头,只是说了半天,只听师中泰变相夸赞自己,却还未听到只字片言的“不教”怨言。
“后面还有吗”
还有
吞了一下口水,师中泰摸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舔了舔嘴巴,硬撑着继续道,“多番规劝不听,先生选择‘不教’,通俗来讲可为‘放养’,意为任由学生自由成长,任意发展品德个性。先生看出学生是个不喜说教之人,选择‘不教’实则就是‘教’,让学生自由探索学习的机会和心得,从实践和生活中磨炼经验和意志,以此作为对学生的实时教育,也就是方才的因材施教。”
“以上,就是学生的话,学生说完了,还请先生指导。”
有了方才的教训,师中泰算是学精了,一番胡拼乱凑的鬼话说出去,下一局就表示自己完结,他可不想再这么接着“还有”下去。
“嗯”
张承礼眼含深意的点了点头,欣慰道,“你果然没有辜负老夫对你的期望,皇上对你也是给予了厚望。”
“不错不错。”
纳尼
啥子情况
又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