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最开始赵頵这位嘉王愿意和杨怀仁这么一个小厨子交朋友,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在里边的。

    但是处在地位低的那一方,却不能因此就有恃无恐,难免要有自知之明,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不遵守。

    杨怀仁觉得他刚才的语气有些不太礼貌了,想想人家对他恭敬,也是出于礼和理,便和和气气地解释道,“几位把头不必把我当外人,那样的称呼,真的就见外了,不如……就直接喊东家吧。”

    依据雇佣关系而来的这种称呼,在杨怀仁看来,总是比出于阶级不同来的称谓要好上许多。

    老孙头这才放松了心情,缓缓地说道,“东家,这样的饭食,当做是开工饭也就罢了,若是平时就这样层次的饮食,怕是工程要干不好了。”

    听着听着杨怀仁便皱起了眉头,这话他就实在搞不懂了,工匠们做工,难道不是吃得好了吃的饱了,干起活来才更卖力,更有干劲吗

    对于杨怀仁的疑问,老孙头只有苦笑。

    “东家,你说的道理也对,但是不全对。”

    杨怀仁拉长了脸一副如何他都弄不明白的样子,好似从老孙头的嘴巴里说出来的,简直就不是人话。

    老孙头接着解释道,“让匠人们吃饱了吃好了,他们干活就出力,这个说来好像也合理,可是放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就不那么合理了。

    说出来不怕东家笑话,我们几个手下这些匠人们,都是些草包肚子,平时谁家也不是天天这么个吃饭的。

    偶尔一次往肚子里塞了这么多油水,吃的时候觉得好吃,觉得吃得爽,嘴巴是爽了,可肚子受不了的。

    东家若是不信,可以留下来看。中午吃得这么饱,还都是些油腻的猪肉,到下午再喊他们干活,干不了多久,肯定有不少人要闹肚子的。”

    这种解释,杨怀仁以前确实没考虑过,不过让他从科学的角度讲,老孙头的说法,也的确是合情合理的。

    平常肉类蛋白和脂肪摄入比较少的人,如果一下子在一顿饭中吃了过多的肥腻的肉食,吃的时候是




第592章:史上第一根冰棍
    一个人,心肠好,心地善良,这都是好事,但是做好事,不一定就是做对了事的。

    杨怀仁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午休之后,匠人下下午再开工,果然像孙把头预计的那样,出现了不少跑肚拉稀的。

    好在老孙头等几位把头提早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没有让问题扩大化,不然整个工期,怕是又要耽搁几天。

    各行业有各行业的道道,他们当把头的,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只是让杨怀仁自责的是,作为一个厨子,只想着让人吃了他做出来的食物发出赞美,自己得到了满足感,却忘了食物之美,除了外观,香气和味道之外,最重要的还有让人吃了能健康,让食物中的营养均衡,膳食合理。

    扭头再去看一边热得忙着直擦汗的两位王爷,杨怀仁才想起来,忽悠着他们帮忙种菜,不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嘛。

    过午之后天变得更热了,即便站在阴凉里,如果没有风,人就很难呆得住。

    初夏的热是那种燥热,人也会在这种气氛里跟着性情急躁起来,可以理解。

    眼看着没几天就会入伏了,那种夏季的热很快就会变成闷热起来,汗水总是挥发得不那么及时,粘在皮肤上,其实让人感觉更是憋闷得难受。

    对于两位王爷,杨怀仁觉得今天也已经让他们体验了生活了,毕竟他们皮娇肉嫩,老待在这种地方,他们要是热出个什么病来,可就又是他的一项罪过。

    他们几个干站着,都能感觉到额上身上不断的出汗,就更不用说那些顶着个大太阳还在做工的匠人们了。

    杨怀仁摸着额上的汗珠,想起来这一年来,可是没吃过冰激凌了。

    这时他捏了捏鼻子,心想对啊,后世



第593章:宋朝的冰饮子
    由于杨怀仁这是第一次做,所以很大程度上是试验性质的,他咬下一块来尝了尝,感觉冰棍儿的口感是有了,但是味道上,多少差点事。

    不过这也不是多大的问题,果汁的调配,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试验来尝试,才能找出最合适的味道。

    最关键的,是他随意想出来的这种在当时的条件下制作冰棍儿的工艺,基本上算是成功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造一套完备的设备和器具,能把冰棍儿规模化量产。

    如果这个主意成功的话,那么这个夏天,在东京城内的连锁酒店里,就可以每一家都设立这么一套设备,从而面向市场推广他的随园冰棍儿。

    赵頵和赵佶也分别拿了一支,学着杨怀仁的样子咬了一口尝了尝。跟杨怀仁审视的品尝观点不同,在他们尝起来,这样的冰棍儿,已经很好吃了。

    赵佶年纪小,他吃得很开心,“刚才你说这东西叫什么来着吃起来味道还真不错,冰冰的,夏天吃刚好可以降温解暑。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这么一根,那可太好了!”

    “这叫做‘随园冰棍儿’!”杨怀仁笑着答道。

    赵頵吃了开始点头,觉得确如赵佶所说,冰棍儿确实是个好东西,只是他好像想到点什么。

    “仁哥儿这冰棍儿,我怎么吃着便想起来城内的冰饮子呢”

    杨怀仁也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只是我做的这冰棍儿,和冰饮子相似,却又不同。”

    冰饮子,是北宋时期开始在民间盛行的一种夏季的解暑食物。

    饮子这种叫法,自秦朝就有了,起先就是对各种无酒精饮料的一种统称,可以是茶,也可



第594章:养胎工程
    制作冰棍儿的全套设备器具,其实也不需要杨怀仁多么操心。

    需要的只是他比划出一个大致的流程和形制,在已经有的几样器具的基础上,让庄子里的木匠和铁匠们自己去琢磨,相互配合着搞出来就行。

    果然没用三天,比较成熟的设计方案就出来了,经过试验之后,量产冰棍儿的想法就可以很快实现。

    实际上冰棍儿主要成分还是水,含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所以成本也不高,稍微贵一点的原材料就是水果,糖霜和牛奶而已。

    看上去材料消耗很大,可平均到每一支冰棍儿的成本上,就微不足道了。

    硝法制冰所用的硝石,当然需要用纯度高的,价钱也相对贵一些,但硝石是可以反复使用的,重新回收的方法简单,整个过程中的损耗比例也很低。

    推广的事情嘛,就更不用杨怀仁操心了,赵頵和赵佶吃过了冰棍儿,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好处,特别是才十一二岁的赵佶,说白了还是个小屁孩,这东西他最喜欢。

    连锁的那些酒楼都乐得见到杨怀仁这位少年厨神又搞出了新食物,他的名头和口碑一向不错,他们就更不会怀疑冰棍儿在这个夏天的受欢迎程度了。

    事情有别人上杆子帮这他去办,杨怀仁也乐得清闲。两个老婆的肚子都鼓了起来,他也有了时间多陪陪她们。

    这一点杨母对杨怀仁是有些抱怨的,虽然搞不清楚儿子到底在忙活些什么,但是在她看起来,就是瞎忙活。

    眼下杨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位夫人的养胎工程,而不是什么学院工程。

    在她眼里,学院工程什么时间都能建,早一天晚一天的,能有什么大碍倒是韵儿和莲儿肚子越来越大,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传宗接代,在老一辈心里,就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事关重大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杨母就说这关系到她百年之后有没有脸面去见老杨家的列祖列宗。

    母亲每次拿出祖宗来说事,杨怀仁只有服服帖帖的份,一个字都不敢言语了。

    杨母的这种理论,杨怀仁也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即便到了现代,百善孝为先,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把繁育后代当回事,那你就是不孝顺父母,不尊重祖宗。

    杨怀仁不是不当回事,而是他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他总是笑着说他就是最原始的农民,种地从来都是只管种,不怎么打理,然后就看天等收成。

    杨母没有笑,看那一副急切的样子就像是要扒开杨怀仁的脑袋瓜子看看自己的儿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儿子现在是郡公了,在庄户们和老百姓眼里的地位是超然的,她自然不能真的动手失了斯文。

    杨怀仁的确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因为他插不上手。杨母是真的把两位儿媳妇的养胎当做了一项世纪大工程来做。

    伺候韵儿和莲儿的,原本就是府上的丫鬟们,这些人有些是当初莲儿见她们可怜从人牙子手里买回来的,而更多的则是原来南阳郡王府上那些贱藉的奴婢。

    无论在杨怀仁眼里,还是韵儿,或者是莲儿眼里,能在郡公府做过丫鬟奴婢的,伺候人的经验那是自不必多说的。

    可是杨母不知道怎么寻思的,反正是不放心。理由就是她们都是些十四五甚至年龄更小的半大丫头,都是跟二丫头一样的货色,毛手毛脚的,放不得心的。

    所以她就从庄户里,



第595章:天霸弟弟的黄段子
    麦佳德和赫斯缇雅这对父女,是跟着杨怀仁一齐从环州回的京。

    麦佳德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商人,觉得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封做生意,才能真正的展现出他做买卖的本事来。

    于是他把西域楼交给了一个族中兄弟打理,带着几近所有的积蓄跟着杨怀仁来了大宋的京城。

    赫斯缇雅其实对做买卖没多大兴趣,比起生意来,她似乎对高高大大的天霸弟弟更有兴趣。

    就在杨怀仁忙活着盖学院和陪老婆养胎的时候,这小子就整天的跟赫斯缇雅在庄子里转悠,小河边,小树林,小……

    虽然也没人看见发生了什么,但是大家都懂的。思想开放归开放,但是杨怀仁还是怕这俩货带坏了庄子里的风气,寻思着忙过这一阵子去,抽个闲就去找麦佳德提亲,今早把他俩的婚事给办了。

    麦佳德没事就往城里跑,大街小巷的溜达,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商机。见识过了杨怀仁开的随园,还有规模宏大的矾楼之后,他觉得再继续做餐饮,好像是无论如何也赶超不了人家那些老店的。

    在城里,和宋人他也说不上什么话,还是在胡商那里,得到了些启示,决定学别的胡商一样做二道贩子。

    西域的宝石,塞北的毛皮,都能在中原卖上个好价钱,而大宋的丝绸,茶叶等等,运到西域,又能赚一大笔差价。

    做二道贩子,放在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有门路上货卖货,又有官府的关系,能让自己的商队一路通顺。

    门路这种事,只要勤奋,总能跑出来最便宜货最好的渠道,而官府的关系,他只有找杨怀仁帮忙。

    杨怀仁其实也没有什么官场上的朋友,不过麦佳德要做的买卖,他还真能帮不少忙。

    赵頵府上就有原来跟着托掌柜跑西域的伙计,杨怀仁借来帮麦掌柜的忙,就是一句话的事,他和赵頵,也都没当回事。

    麦佳德可不敢把这点小忙不当回事,毕竟人家一个是王爷,一个是郡公,于是提出了要给嘉王和杨怀仁分红,每家三成,他只留下四成利润。

    杨怀仁笑笑说真的没必要,大宋西域来回的跑货,看着利润很大,实际上也是赚辛苦钱。

    一路上关节多了去了,花销也是不少的,他再去要人家分红,那麦掌柜的纯利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再说了,他跟赵頵,也都是不差钱的主,万儿八千贯的,在他们眼里都是小钱。

    麦佳德不肯,执意要给他们分红。他心里明镜儿似的,他这买卖里要是有了嘉王和通远郡公的背景,这一路上肯定是没有人敢出他的商队的霉头的。

    大宋境内是一定没有什么阻碍的,只要在官府备了案,交足了规定的商税,谁也不会找他的麻烦。

    杨怀仁也想到了这一点,现如今他的名头比嘉王赵頵还大了不少,他带领三千通远军大胜两万西夏精锐的事情很快就传遍的全大宋,杨怀仁的名字,如今可谓人尽皆知,没有人竖着大拇指称赞他给大宋扬眉吐气的。

    不过杨怀仁还是不愿意跟人家一个小胡商分利,将来麦掌柜铁定了是他兄弟天霸弟弟的老丈人,也算是自己人。

    他想了一下,提出来一个方案,麦掌柜的跑西域这一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走环州出大宋。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他顺便帮忙从环州往开封运送牦牛回来



第596章:人性的弱点
    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杨怀仁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作坊越来越忙,需要更多的人手,特别是有手艺有经验的师傅。

    以前的时候用人,都是直接在杨家庄子里喊一嗓子,有的是庄户人上赶着来作坊里干活,很多时候来做工的庄户们还要相互竞争一番。

    竞争上岗,是好事,杨怀仁听了之后,也只是简单笑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作坊给的工钱高,待遇好,人们对于这样的工作趋之若鹜,是最寻常最普通的道理。

    杨怀仁之所以只笑笑不理会,是因为他相信像闹腾、小花还有那些从南阳郡王府上出来的管事们,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也不会去干涉他们,更不介意他们用什么方法来筛选工人。

    被选上的庄户自然开心万分,没被选上的,心里虽有不忿,可大家都是一个庄子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好去较真。

    再说现在杨家庄子弄的跟合作制的大集体似的,每家每户都有给东家的做工的,有的酿酒蒸酒,有的种菜养鸡,手里都有了现钱,日子也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跟以前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庄户们做工拿到的工钱,普遍都比其他地方类似的作坊要高出不少,而且从不拖欠。

    所以家庭收入上,虽然各家之间有所不同,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说起来所有庄户们都对现在过的日子是相当满意的。

    人穷的时候,就显得格外淳朴,反倒是有了钱了,总有些人的花花肠子又都长出来了。

    刚来作坊做工的时候,因为给他们开现钱,没有人是不真正下力干活的。

    但是时候一长,那种热情自然而然的就开始下降,反正少出点力也不会少拿了钱,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人开始琢磨着怎么偷奸耍滑,能少出力就少出点力。

    起先这种情况也只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没有影响到作坊里的正常生产和运作,那些管事们虽然稍有察觉,但也没太放在心上。
1...140141142143144...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