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可后来事情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了,一开始可能是一个人偷懒,可后来慢慢的有人看着那个偷懒少干活的人也拿着和他卖力干活一样的工钱,心理上难免出现了不平衡。
于是原来勤劳的人也开始有样学样的开始偷懒,偷懒的人累计到一定程度,作坊的生产效率的降低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这段时间杨怀仁在忙别的事情,那些管事们怕说了这种事惹恼了东家,所以也不太敢拿这种小事去烦他。
为了保证生产,只好继续招人,招的人也是庄子里的,新人见老人都不下力,他们也就觉得他们也没必要卖力干活,就这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作坊里也许原本就需要五十人就能干好的活,却有七八十人在干,而且还没有原来只有四五十人的时候工作效率高。
等杨怀仁无聊的时候去作坊里瞎逛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其实付给工人们那点工钱,杨怀仁还真没看上眼,说句装逼的话,真是从他手指头缝里,都比所有人的工钱还多。
要不是怕被人诟病,这些钱就算白给他们,杨怀仁都是不介意的。但他还是不开心了,表情严肃,陷入了沉思。
追究起原因来,倒不能说是人性丑恶,或者说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其实这些人本性上都是善良的,只能
正文 第596章:人性的弱点
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杨怀仁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作坊越来越忙,需要更多的人手,特别是有手艺有经验的师傅。
以前的时候用人,都是直接在杨家庄子里喊一嗓子,有的是庄户人上赶着来作坊里干活,很多时候来做工的庄户们还要相互竞争一番。
竞争上岗,是好事,杨怀仁听了之后,也只是简单笑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作坊给的工钱高,待遇好,人们对于这样的工作趋之若鹜,是最寻常最普通的道理。
杨怀仁之所以只笑笑不理会,是因为他相信像闹腾、小花还有那些从南阳郡王府上出来的管事们,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也不会去干涉他们,更不介意他们用什么方法来筛选工人。
被选上的庄户自然开心万分,没被选上的,心里虽有不忿,可大家都是一个庄子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好去较真。
再说现在杨家庄子弄的跟合作制的大集体似的,每家每户都有给东家的做工的,有的酿酒蒸酒,有的种菜养鸡,手里都有了现钱,日子也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跟以前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庄户们做工拿到的工钱,普遍都比其他地方类似的作坊要高出不少,而且从不拖欠。
所以家庭收入上,虽然各家之间有所不同,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说起来所有庄户们都对现在过的日子是相当满意的。
人穷的时候,就显得格外淳朴,反倒是有了钱了,总有些人的花花肠子又都长出来了。
刚来作坊做工的时候,因为给他们开现钱,没有人是不真正下力干活的。
但是时候一长,那种热情自然而然的就开始下降,反正少出点力也不会少拿了钱,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人开始琢磨着怎么偷奸耍滑,能少出力就少出点力。
起先这种情况也只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没有影响到作坊里的正常生产和运作,那些管事们虽然稍有察觉,但也没太放在心上。
可后来事情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了,一开始可能是一个人偷懒,可后来慢慢的有人看着那个偷懒少干活的人也拿着和他卖力干活一样的工钱,心理上难免出现了不平衡。
于是原来勤劳的人也开始有样学样的开始偷懒,偷懒的人累计到一定程度,作坊的生产效率的降低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这段时间杨怀仁在忙别的事情,那些管事们怕说了这种事惹恼了东家,所以也不太敢拿这种小事去烦他。
为了保证生产,只好继续招人,招的人也是庄子里的,新人见老人都不下力,他们也就觉得他们也没必要卖力干活,就这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作坊里也许原本就需要五十人就能干好的活,却有七八十人在干,而且还没有原来只有四五十人的时候工作效率高。
等杨怀仁无聊的时候去作坊里瞎逛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其实付给工人们那点工钱,杨怀仁还真没看上眼,说句装逼的话,真是从他手指头缝里,都比所有人的工钱还多。
要不是怕被人诟病,这些钱就算白给他们,杨怀仁都是不介意的。但他还是不开心了,表情严肃,陷入了沉思。
追究起原因来,倒不能说是人性丑恶,或者说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其实这些人本性上都是善良的,只能
第597章:按劳分配(上)
老李头是真生气了,看那样子,要是那几个像大狗子和二蛋子一样偷懒的真被老李头抓住了,还真的可能腿都给他们打断。
另外几个庄户想去拦,可他们也知道老李头脾气倔,他们拉不住,另一方面,老李头在庄子里辈分高资格老,他们也不敢去拦。
杨怀仁也没想要惩治那几个偷懒的小年轻,人在这样的年纪上,难免会耍些这样的小聪明,误以为自己赚了便宜,却不懂得他们正在慢慢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杨怀仁自己不好出面去劝,只好大眼挤小眼地给闹腾和小花他们俩打眼色。
还是当过山贼的这俩家伙机灵,一开始杨怀仁劈头盖脸地骂他们的时候,他们错愕之后,也意识到了这是姑爷演的一场戏,他们脸上做足了一副苦逼的表情,也是出于一种默契的配合之意。
闹腾和小花赶忙冲过去拉住老李头,说着些好听的话,把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说他们在作坊里偷懒耍滑,是他们没管好。
老李头怎么不知道这是他们俩看在他年老的份上,给他打圆场
他叹着气,却如何也消不下心头的火气,觉得东家对庄户们这么好,天底下都再也好不出第二个了,那几个懒汉竟然不知好歹还敢耍小心眼,不教训他们一下是难泄他这一腔的怒火。
“花闹两位管事,这事不在你们的,就是他们这几个不长出息的贱皮子又痒痒了,三天不打,他们就敢上房揭瓦。
要这样下去由着他们胡来,庄子都得被他们整得乌烟瘴气的,山后边东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是把这件大事给东家耽误了,我老头子赔了这条命都不够!”
老李头这么一说,在场的不论管事还是庄户们都明白为什么东家因为这件事为什么发这么大火气了。
他们也意识到这件事看着只不过是关系个人的小事,但是坏风气一旦形成并传扬出去,那影响的可就是大事了。
那几个庄户们,本来还是想着庄子里那几个小子从小那就个熊样,这才刚变勤快了几天就原形毕露,就是他们的懒惰本性使然。
原先还是想劝一劝老李头的,可想到这件事的影响竟然有可能会发展到那么大,这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才也上了火气,要跟着老李头一起去教训教训这几个小子。
杨怀仁对于这样的场面,是感到满意的,因为他发作的效果,明显已经超出了他原本的预计。
一些事情,他还想着怎么去组织语言,去告诉他们这件看上去的小事,现在若是不制止,将来就会影响深远影响巨大。
没想到像老李头的这样的庄户把式,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一眼就看明白了事情的本质,从他嘴里说出来,也警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些管事也好,把式也好,说白了就是现今杨家庄子里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庄子的运作,整个农场和作坊的经济生活的生态圈子,他们才是那些最重要的节点,如果他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最高领导者的杨怀仁如何去跟他们讲,他们也很难理解,或许听得进去,但想不透彻。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问题爆发出来,在激烈的思想和情绪的冲突中让他们去想明白事情的原因、过程和未来有可能的结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杨怀仁觉得这样的时机,或许已经成熟了,他走到老李头身边,提出了一个建议。
“用暴力
第598章:按劳分配(下)
a ,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顾名思义,按劳分配就是干多少活,出多少力,然后拿多少工钱。
这个词也好,还是这种分配的方式也好,并不是后世才有的,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分配方式,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最简单的例子,两家庄户,同样包十亩地种庄稼,勤劳的那一家经常的除草、养地和浇水,庄稼就长的好,收成就多一些。
放到城里的商铺来说,掌柜的有当掌柜的报酬,厨子有厨子的报酬,伙计有伙计的报酬,这同样是一种按劳分配的范例。
只不过这个例子里不是根据“劳”的量,而是“劳”的质,不同的岗位,为铺子创造的收入也是可以区分的。
以前作坊刚开始运营的时候,虽然岗位不同,但是大家都卖力干活,所以在收入分配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杨怀仁对于庄户们,一向都是同等对待的。
可今时不同往日,出现了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始终还是经济手段的调节,指望打骂和说教,也许能起作用,但不能长久。
老李头等几位庄户,还有几位作坊的管事,都是非常同意杨怀仁的这个提议的,争先恐后地表示了赞成。
不过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要把这个思想落到实处,就没表面上看的那么容易了。
按劳分配,只是一个分配的思想核心,具体到怎么去制定详细的施行办法,又要怎么施行下去,让绝大多数做工的庄户们信服,是需要一个缜密的制度的。
首先就是岗位的划分。后世的生产和劳动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越是精细的岗位划分,越是能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把产能发挥到最大化。
这个很容易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上规模的厨房里,大厨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只管烧菜,至于洗菜切菜等工作,都是交给下手和帮厨们去做。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位厨师都把洗菜切菜到烧菜自己一手抓,很容易忙起来顾此失彼,效率也相对低了很多。
而当每个人都专注地去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在一定的标准下,菜品的质量反而更加有保证,用的时间也最少,工作量也有一定的减少,这就提升了整体的效率。
不同的岗位,会根据岗位的技术要求,劳动付出量的大小,来制定每个岗位的基本工钱的水平。
这个基本工钱的制定,也是有学问的,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认知来鲁莽的制定。
比如技术要求高的工钱自然就高一些,而技术要求低的岗位,工钱自然就少一些,同样放到需要体力的岗位上,也是同理。
当然,工钱的高低差距,一开始也不宜太大,这样会招致大家的抵触情绪,要做到求同存异,又不能矫枉过正。
其次,劳动量的量化界定,也是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而不是一个带头的管事一个人说了算。
有明确的单位可以量化的,就按照产出的量来划定一个计件工钱的保准,比如这一班人产了一百坛酒,另一班人产了九十坛,就根据单位时间的产量来界定不同班次人的工作量。
有些不能单纯用这种产出的产品量来界定的,可以灵活的用工时来计算。
如果这两种方法仍然不能把劳动量来量化,那么就要各位管事根据各自作坊的特点来制定最合适的分配办法了。
再次,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要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能因
第599章:七大金刚(上)
a ,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大多数古人,其实都还是挺老实的,制度乍一施行,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毕竟勤快人多,懒人终究是少一些的。
那些因为自己的觉悟问题,这段日子里由勤劳变得怠懒了的人,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而那些原本的懒汉们,经过了老李头的批评教育,也开始像模像样的从新投入到了工作中。
这样的局面,在杨怀仁看来是很可喜的,不管这些懒汉们这样的积极性能保持多久,至少那种坏风气,可以说是刹住了。
至于将来,不卖力就只能拿基本的工资,他们要是觉得他们多卖力多赚钱不合适,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别人也管不了那么许多。
一场整风,倒也没见到多少雷厉风行,庄子里议论的,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事情也传到了学院工地那边去。
老孙头听了这件事就沉思了那么一刹那的工夫,立即便召集了其他几位把头,说以后在学院工地上,也要逐步实行类似的制度。
杨怀仁是乐见其成的,多付点奖金之类的,对他来说并没有任何感觉,而工程进度的大大提升,才是他最关心的。
也正因为及时的纠正了庄子里的坏风气,近几日来无论庄子里还是学院的工地上,大家伙都干劲十足,劳动的场面更是热火朝天。
几天后,终于来了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杨怀仁上奏的开府的奏折,最终批下来了。
吏部的官员送了许多官凭过来,文职的武职的都有,总共四十来张。
听起来这数量也不算多,但是好处在于这四十多张官凭,都是空的。吏部的文书只是写明了官职,盖上了大印,却没有写明官凭是颁发给具体什么人的。
而杨怀仁作为通远郡公府的头把交椅,自然有权力去把这些官凭分发给他心里觉得适合的人,甚至不用管这个人以前是不是有过功名。
府官,只在通远郡公府上有点小权,出了郡公府,其实就是虚职,什么权力都没有,也就只能拿出来给别人看看,脸上多少长点面子而已。
但在普通人眼里,官就是官,也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了,何况杨怀仁这个通远郡公如今声名远播,全大宋都在传扬他的故事。
这样的一纸官凭虽然没有实权,但不论谁拿出去说他是通远郡公府的一位官员,那也是极其有面子的。
文职官员上,吏部说如果郡公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过段时间会从新科仍旧赋闲在家的举子中挑选一些干练之人来任职。
这一点杨怀仁没说什么,这些事都是赵頵提点过他的。照杨怀仁的意思,府上真正管事的那几位管家,实际上就可以任职当官。
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份低微,要是让杨怀仁这么胡来,怕是要被外人笑话。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朝廷亲自安排诸如“府丞”、“长史”这类的文职官员,某种程度上就是官家对这些开府官员的监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