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苏公公没想到会闹出这等事来,忙过来给众人解围,宫门袛侯见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出面,这才明白来人是谁。
禁卫里或许有些新人没见过杨怀仁本人,但杨怀仁的事情他们确实没有人不知道,这会儿再看杨怀仁,忽然觉得和他们印象里杨怀仁的样子有些不相符。
正常人都会认为一位驰骋沙场的大帅应该是威武雄壮的,可眼前的便服男子,虽然也开始蓄须,但看起来仍旧很年轻。
特别是他一直表情淡淡的,完全没有一位大将军应该有的那种杀气腾腾的感觉,反倒像一个普通的文官那般的模样。
虽然心中对此有些怀疑,不过对于苏公公的话,他们还不敢不信,所以他们还是急忙退到一边。
只是他们是退开了,但对杨怀仁等一群人还是充满了防备之心。
杨怀仁一直一言不发,这时候才笑了笑,赞道,“宫门袛侯很称职,他们做的对。”
这句话让那些宫门禁卫很吃惊,按说他们阻拦了杨怀仁这样的大人物进宫,似乎是当中驳了他的面子的。
按照这些大人物的性格,他一定会记恨在心的,实在没有依旧笑眯眯的,还开口称赞他们的道理。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对杨怀仁的看法上又有了新的认识,回头想想,谁说当大帅的人就一定是那种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壮汉了
而且按道理来说,最有本事的更不见得就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的人,很多时候,哪怕是在战场之上,智慧往往显得比武力更加重要。
至于杨怀仁能说这种话,也说明了他是个明理之人,而绝不是小肚鸡肠毫无胸怀之辈,能这么平淡的面对一切,似乎更说明了这个人值得人敬佩。
再想想也便明白他的亲卫为何对他如此忠心耿耿了。
杨怀仁想法就简单多了,皇宫里的禁卫,在很多时候比城外琼林苑里的禁军显得更加重要。
皇宫里若是出了什么变故,他们才是主要的武装力量,虽然人数不多,却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
&n
第1734章:宫门袛侯(下)
杨怀仁话音刚落,亲兵中的二十人便立即解下随身携带的武器,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卸下来的武器也整齐的放在一旁,剩下几人留下来看管。
而那二十个人,早已经列队完毕了,领头的亲兵甚至对宫门袛侯说道,“吾等已经解除武器,请袛侯检查。”
宫门袛侯和他手下的禁卫光是看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就感到吃惊了,随身的刀具只有一件,但更多的却是一些精巧的手弩,还有一些他们都看不懂是什么的武器。
再去看杨怀仁的二十个亲卫,除了身上衣甲,实在也没有能藏武器的地方了,根本就不用再检查。
宫门袛侯这会儿有种被人算计了的感觉,好在他这会儿也冷静下来,想一想杨怀仁吩咐他的贴身亲兵这么做,似乎并不是刻意再找他们麻烦。
更像是杨怀仁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试探他们,虽然看起来是他们得罪了杨怀仁了,但如果他猜想的不错,他不但没有得罪杨怀仁,反而因为尽职尽责,给杨怀仁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果然不出所料,杨怀仁回头向宫门袛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宫门袛侯心情忽然变得有点紧张,虽然说能在皇宫大内成为一名袛侯是非常光荣的事情,但他也明白,这种荣耀似乎也只是浮于表面。
对一个军人来说,能被层层选拔成为禁军,然后进入殿前指挥使司,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风光了,也足够他光宗耀祖。
但很可惜的是,大宋这些年忽然有了一支叫武德军的军队,进入这只军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不管你穿的多么华丽,站在多么高贵的地方,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看门的人而已,看门人那不是真正的军人,只有真正上阵杀敌,那才是真正的军人。
武德军在这一点上就和普通的军队,甚至包括禁军在内有很大的不同了。
禁军今年来也不是没有过战争经历,但当时参加过征西战争的老兵回想起来,给新兵们讲述的时候,才发现当年在西夏其实也没有打上几仗。
甚至很多参加过当年战争的人都回忆不起西夏人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两军本来对峙着,忽然间西夏军队就忽然崩溃了。
西夏人自己和自己打了起来,宋军更像是去收拾残局享受胜利果实的。
这种缺乏真正作战经历的故事,似乎不太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连想象出的画面,都好似失去了不少色彩一般,不那么完美。
可武德军就不同了,从在江南实打实的和山贼、路匪和海盗作战,到后来大军出动征伐交趾,那些传回来的故事可是真实而细致的,和禁军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连听故事的人,都觉得人家武德军的战争故事更加又参与感和画面感,甚至心里想着,这才是打仗,当敌人的血与肉飞溅得你满身满脸的时候,才能让男人血液里最火热的部分爆发出来。
然后杨怀仁的形象问题,就显得不是那么很特别了,至于他是猛将还是儒帅,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兵书上也有说过,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将才易得,可帅才却难得,杨怀仁大概就是那种难得的帅才吧。
所以用将才的样子去幻想一个帅才,本身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的,帅才挥斥方遒,决胜千里,是不需要亲自上阵打仗的。
但他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却是将才无法比拟的,他一句话可以让敌人碎尸万段,一句话也能让自己人少牺牲不少。
&
第1735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一)
皇宫还是那个皇宫,和杨怀仁记忆里六七年前的样子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重阳之后的日光没有那么猛烈了,照耀不出皇宫大殿的辉煌气派。
杨怀仁本以为苏公公会带他去大庆殿西边的文德殿见赵煦,却没想到苏公公却领他从东边的宫道直入皇帝寝宫。
紫宸殿外很奇怪,值守的宫廷禁卫似乎比正常时候多了一倍,他们看见杨怀仁领着二十个身穿厢军衣甲的将士走到皇帝寝宫来了,心中也是惊讶不已。
杨怀仁也知道,他的身份是可以带亲卫进宫,但他还不至于带着这些亲兵进皇帝的寝宫,于是吩咐他们在殿外等候。
走进紫宸殿,杨怀仁的心情忽然有些紧张,想到接下来他要对赵煦说的话,他要做的事情,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
但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因为有些事是回避不了的,该做的时候,他绝不会犹豫半分。
紫宸殿偏殿的一处暖阁之中,杨怀仁终于见到了赵煦,只是赵煦如今的样子,让杨怀仁大吃一惊,如果不是他身穿龙袍,杨怀仁还真差点认不出他来。
回想起几年前他最后一次见到赵煦的时候,赵煦还是一个身体健康意气风发的少年,可如今的赵煦,身形瘦削,脸色蜡黄,当初的光彩早已不见了踪影。
赵煦斜倚在一张软塌之上,见到杨怀仁的那一刻,似乎眼神里也露出来一些亲切的目光。
只是他想自己爬起来,竟动了一下,又躺了回去,一旁的内侍忙上来一边一个把赵煦搀扶着坐起身来。
杨怀仁行大礼,唱到,“微臣杨怀仁拜见陛下!”
赵煦似乎很高兴,忙说道,“爱卿快快平身。”
杨怀仁站起来,苏公公也不等赵煦吩咐,早就给另一个小内侍使了眼色,那小内侍立即搬了一把凳子过来。
杨怀仁却并没有坐下,而是惊讶于赵煦现在的脸色。
明明赵煦比他还小三岁,可那张脸看起来却像是比杨怀仁年长了十余岁一般憔悴的不成样子,赵煦虽然一身华丽的龙袍,却掩饰不了他身体的瘦弱。
杨怀仁忍不住突然开口道,“陛下才二十三岁,何故身体如此虚弱”
这种话不是一般人能说的,杨怀仁这么毫不避讳的直接问出来,确实有点唐突圣颜了。
但赵煦却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反倒觉得如今也就杨怀仁敢在他面前说这种大实话了,甚至被他这么一问,竟有些惭愧之感。
只是赵煦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难道实话实说告诉杨怀仁,是他贪恋女色,荒淫无度搞得身体如此虚弱
苏公公见赵煦为难,便在一旁帮衬着解释道,“皇嗣夭折,陛下伤心过度,才导致精神不振,龙体萎靡。”
不料杨怀仁忽然板着脸指着苏公公和其他几个内侍大声喝骂道,“你们这些杀才,这些年是如何侍奉陛下的!”
苏公公傻眼了,可又不知如何回到杨怀仁的质问,只得低下头去不敢言语。
其他的几个内侍资历尚浅,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杨怀仁,只是他们习惯了一件事,但凡是大宋的臣子,哪怕是那些朝堂上地位最高的相公们,在皇帝寝宫里也没有人敢如此大声说话的。
杨怀仁忽然大声喝骂他们,他们便觉得杨怀仁太无礼了,反倒一点儿没有羞愧之感。
杨怀仁见他们竟然木然回望着自己,忽然间勃然大怒,抓住离他最近的一个小内侍,竟一拳冲着他的脸打了过去。
第1736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二)
杨怀仁大义凛然道,“陛下,有些事,微臣觉得现在不说已经不行了,若果微臣接下来说的话里有什么冒犯了陛下或者让陛下心情不快的,请陛下听微臣说完,再给微臣降罪不迟。=菠∥萝∥小=说”
赵煦愣住了,杨怀仁的表情很认真,看起来他接下来要说的事似乎是件很严肃的事情。
而且他这话也不合常理,一般就算有什么直言敢谏的臣子要说些皇帝不爱听的话,也会先请罪,再说话。
但杨怀仁表达的意思却是接下来我说的话可能很混账,但陛下先不要生气,等我把话说完了,你再生气也好,给我降罪也好,我都不在乎。
换了旁的皇帝,遇上这样当面说混蛋话的臣子,估计早就气炸了,好在赵煦了解杨怀仁是个什么人,也知道他敢冒犯龙颜准备说些浑话,更证明他是个忠臣。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赵煦现在这副病恹恹仿佛一阵风都能刮飞了的身子,也没有多少力气跟杨怀仁置气了。
赵煦如今别说行动了,就是多说几句话都喘的厉害,便化繁为简说道,“爱卿尽管说。”
杨怀仁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道,“陛下,有一件事微臣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陛下正值青年,就算生活上有些放荡不羁,也不至于把身体搞成这样。
微臣虽然不是那么精通医理,但因为是厨子出身,对于人吃了什么东西会有什么样的身体反应,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咳咳……”
赵煦咳了几下,似乎没想到杨怀仁竟然要跟他说他的身体是怎么搞成现在这副样子的。
本来这件事赵煦不愿多提,毕竟荒淫无度,是一个昏君的所作所为,他也知道他有段时间事情做得过火了。
现在虽然也有些懊悔了,但还是不愿被别人提起,似乎他更愿意给朝臣和百姓留下一个明君的形象,让大家多想想他这几年来做的好事,而不是对他的私生活妄加评判。
但杨怀仁的话和他预想的还不太一样,似乎杨怀仁察觉到了还有另外的原因似的,这让赵煦也有点怀疑,难道他的身体真的那么弱吗
只不过是多宠幸了几个妃嫔而已,那也是他想着能再让其他妃嫔怀上龙种而做出的努力罢了,就算他吃了一些药,也不至于把身体搞的这么狼狈。
虽然心中还是极其不愿意,但赵煦想着如果杨怀仁真能解开这个谜团,他倒是也想听听。
杨怀仁等赵煦咳完,接着说道,“微臣看陛下的脸色,不仅仅是颜色蜡黄没有血色,而且皮肤没有光彩。
再仔细瞧的话,还能隐隐看出来陛下脸色里略微带着些浅灰色,这就不对了,如果只是单纯的阳虚精弱,那陛下的脸色应该是惨白没有血色才对。
可现在看来,陛下却不是这种情况,以微臣的个人拙见,陛下应该是……应该是……”
赵煦自然不想别人说自己阳虚精弱,听杨怀仁说还有其他可能,急不可耐道,“爱卿有话便说好了,朕不怪罪你。”
杨怀仁这才斩钉截铁道,“应该是有人给陛下下毒!”
这话一出仿佛晴天霹雳,赵煦被吓得目瞪口呆,苏公公被骇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其他几个小内侍也是被惊的浑身打哆嗦。
苏公公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杨怀仁这话虽然不是明着指着他说的,但官家的起居饮食,都是他随身伺候的,要是陛下真被人下毒,那他也难辞其咎。
他急的面红耳赤,反驳道,“杨怀仁,你
第1737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三)
赵煦心里打翻了泡菜坛子,七荤八素摊了一地,他懒得理苏公公,暗暗咬着牙向杨怀仁问道,“爱卿可又法子能证明你说的事情”
杨怀仁道,“陛下,这个其实不难,陛下只要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微臣处理,微臣一定会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赵煦从杨怀仁的话里听出来点什么,杨怀仁的意思,敢在皇宫大内给自己下毒的,恐怕这些人不简单。
不用想也知道,要么是后宫的妃嫔,要么是宫中其他非常有地位的人物,也可能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臣,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胆量和心计的。
虽然赵煦还是有些怪异的感觉,可眼下的情况,也容不得他仔细考虑了。
对于杨怀仁,他是信任的,要不然也不会在现在的局面下着急召他回京,所谓用人不疑,赵煦非常坚定地说道,“朕非常信任爱卿,自然会把此事全权交给爱卿来处理。
不管是谁,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也绝不会轻饶。”
杨怀仁施礼道,“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微臣也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其实杨怀仁在进宫之前,心中就有些怀疑了,进了宫进了赵煦之后,这种怀疑便得到了确定。
事情其实很简单,赵煦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就算他多么荒淫无度,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身体搞成现在这么虚弱的样子。
一个皇帝自然后宫佳丽成群,就算他没有自制力,天天都要宠幸妃嫔,哪怕是每天宠幸几次,也不可能几年内把身体损耗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加上杨怀仁看过了赵煦蜡黄色的脸色中微微带着些灰色,便认定了赵煦是被人下毒了。
当然,杨怀仁也不是没想过,所谓的下毒,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比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想取代赵煦成为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