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赵佖脸色反而最显得正儿八经,让人看不出他是喜是悲,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似的。

    三兄弟见面,客气的相互见了礼,便各自走到宫门正前方。

    杨怀仁等站在前排的官员自然会跟他们一一见礼,赵佶见了杨怀仁也露出了些笑意,赵似看着杨怀仁这身混搭的打扮更是皱着眉头憋着笑,赵似依旧一副死人样子皮笑肉不笑。

    塔楼上的晨钟忽然想起,巨大而笨重的宣德门缓缓打开。

    这座皇宫正面的大门只有大朝会时才会开启,门上的合页似乎年久失修似的,也可能是新换防的龙武卫将士还不熟悉这道大门开启的正确方式,把大门拉的“嘎嘎”作响十分刺耳。

    官员们被要命的声响刺激的呲牙裂嘴,可又不好抬手去捂了耳朵导致被谏官说他们殿前失仪,所以只能强行咬着牙坚持着。

    等走过了门洞走进了皇宫的正院,才左右来回晃动着脑袋,好似要把那要命的声响从脑袋瓜子里甩出去一般。

    这时候初升的红色太阳已经露出了头顶,洒下来淡橘红色的光彩染得白玉大理石地面显得美轮美奂。

    众人再抬头去看巍峨的大庆殿,忽而有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皇宫里上上下下昨天忙碌了一天,把宫中的殿宇冲洗擦拭了一遍,这才有了今日的光彩夺目,地面上更是被洒扫的一尘不染。

    连那些太监和宫人们,似乎都换上了新衣衫,即便太监们的面皮是清一色的惨白样子,可大概是映衬了阳光的缘故,竟也显得格外精神。

    几位老臣腿脚也已经不那么好了,所以走得稍慢了些,其余低品的官员也只能按耐住心中的急切,缓缓迈着小碎步跟在他们身后。

    杨怀仁看着身边的老李头很想上去扶一把,好让他走快一些,可后来一想李清臣这么清高倔强




第1827章:赵佖起事(上)
    好不容易念完了,老太监才宣布大朝会开始。

    赵煦身着龙袍,头戴一顶巨大的翅帽缓缓走出来,身旁则是抬着双手作虚扶状的苏公公。

    让赵煦如今的身体走路,已经显得很困难了,杨怀仁明明看见赵煦的脸色因为走了几步已经开始让他憋得很难受。

    他只是硬挺着身子,好不在群臣面前出丑,可他的每一步,都有些摇晃,好像风一吹便要倒下去一般。

    而苏公公已经是担忧得满头大汗,双手也一刻不敢离开赵煦太远。

    从屏风后出来到龙椅,也不过二十几步的距离,赵煦走的虽然有些艰难,但还是勉强走到了龙椅前,苏公公这才扶住了赵煦的胳膊让他缓缓坐了下来。

    赵煦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只是他强忍着疲劳没有太显露出来。

    平时的朝会,群臣是不必行跪拜之礼的,朝会开始和结束,行个弯腰九十度的叉手之礼就可以了。

    今日是大朝会,群臣见赵煦坐定,便呼啦啦一片掀开前摆跪了下去,然后山呼三声“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煦面露喜色,很久没有享受群臣跪拜的豪爽了,也许是因为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只要他册立太子,以后便可以把权力交到太子手上,让太子代替他每日上朝。

    只是众人还是没有看见新晋的太子,大概是因为赵煦担心今天这么大的场面把孩子吓到,所以让他躲在屏风之后,先适应一下气氛,等宣旨的时候再唤他出来也不迟。

    今日大朝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册立太子,不过照例还是要有宰相和各部尚书先行回报这一个月来朝中和整个大宋发生的大事,以及如何处理的,算是对群臣的一种通报。

    章惇作为宰相,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开始汇报。

    当然,这一个月来政事上也并没有什么大事,章惇的汇报也是例行公事而已,大多数人也不怎么关心,他们目光的焦点在礼部的官员和宗正寺的官员身上。

    三位成年的王爷本来也应该是今日的焦点,谁都想知道陛下册立太子之后,他们是什么反应。

    不过刚才他们进宫的时候,大家也看到了端王赵佶和简王赵似很明显的态度,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只有赵佖神色淡定,说不出来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就在这时,大庆殿的后殿里忽然传出来一些兵器相交的打斗之声,群臣都被惊得浑身寒毛直竖。

    要知道这可是大朝会,朝廷主要的部门负责人和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在这里了,还有那些王公贵族和勋戚将门,可以说大宋的精华都汇聚于此。

    而且这里是大庆殿,是大宋权力的核心所在,后殿里传出来打斗之声,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大家也不是没想过,有些人会对陛下册立太子之事不服,会有所行动,只是众人想象里,也应该是他们在城外起兵谋反,事发地点怎么都不应该是宫城之中。

    这时候再去看三位王爷,赵佶和赵似目瞪口呆地面面相觑,唯独赵佖依旧不动声色,像是是石塑的菩萨一般稳重如山。

    从他们的反应力,也许有人已经想到了什么,如果是赵佶或者赵似要对赵煦发难,那也是联络文官表示对太子身份的疑问而已,他们的圈子也没有什么带兵之人。

    也只有赵佖和禁军将领以及勋戚将门私交甚笃的事情是人尽皆知,如果赵佖要起事,交通宫中禁卫忽然爆发,



第1828章:赵佖起事(中)
    第1828章赵佖起事中

    李清臣气的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老迈的身子颤颤巍巍,眼看就要被气得昏厥过去。

    杨怀仁赶紧从老李头身后扶住了他,章惇也是个刚正的,加上他性情暴躁,竟冲动地从身旁的侍卫手里抢过一把刀来,直接从暖阁的高台上跳了下来。

    可他也并不能靠近赵佖,早有蒙面的死士冲到赵佖身前阻拦。

    章惇虽说是文武双全,可毕竟上了年纪,还没等他把手里的刀举起来,蒙面死士便一刀拍过去,把他手里的刀打落在地上。

    赵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等待这一刻仿佛等了一辈子那么长,所以在他看到自己蓄养的死士之前,他不会轻易的暴露了自己。

    他知道杨怀仁和其他某些人早就怀疑他不服气,然后会造反起事,但他自豪的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他的计划是那么的完美,计划的执行又那么的迅速。

    杨怀仁自负是儒帅,可还不是没料到他的死士会忽然出现在皇宫之中

    所以他一直在耐着性子等待,当他看到他的死士昂首阔步的冲进大庆殿来的时候,他才感到了人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尽管这些死士样貌并没有宫中的禁卫那么衣甲光鲜,尽管他们的衣服都湿漉漉的显得有些狼狈,可就是这样,赵佖还是觉得他们才是最威风凛凛的勇士。

    死士们所用的武器都是特别制作的,一是为了让这些武器更加坚固和锋利,能经历残酷的厮杀而不容易损坏,二是他能从这些武器的样子上来辨认谁是他的人,死士们之间也能相互辨认。

    赵佖便是通过他们的打扮和武器确定了他们成功了!

    死士不断的涌入大殿,转眼间便有三四百人,其中一部分包围了赵煦所在的暖阁,另一部分控制了四处乱窜的朝臣。

    赵佖感觉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局面,才露出了那样的微笑,才敢在李清臣面前毫无忌惮的流露他的狂妄。

    章惇也是刚正,即便手里武器被打掉了,仍旧想冲到赵佖面前,手都抬起来了,似乎恨不得抽死赵佖似的。

    只可惜他还是做不到,几个死士已经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另外几个死士把他双手反剪了按了下去。

    章惇咬着牙挺着身子,如何也不愿意给赵佖下跪,可双拳难敌四手,还是被死士们按着跪在了地上,章惇也只能红着眼睛破口大骂,“无耻丑儿,胆敢谋反老夫恨不得生嚼了你!”

    赵佖阴笑着道,“哈哈,你说的不错,我是个丑人,可这又怎么样赵煦是生得漂亮,可有什么用呢

    哦,对了,有用,贪恋女色的时候,长得好看一些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哈哈哈,可你看看他现在的样子,有哪一点像是个皇帝了

    恐怕是把皇帝当的连祖宗的脸面都丢尽了吧

    一个才二十五岁的皇帝,本应该是壮年,可他呢竟因为滑精而把身体搞得是药石无灵,你们自己说说,他是不是很可笑哈哈哈……”

    赵佖本来就是歪脸歪嘴的,这么放肆的哈哈大笑,那张脸就更是扭曲和丑陋。

    赵煦气得很想反驳,却忽然剧烈的咳嗽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赵佖倒是越来越得意,回身看见瘫坐在地上的赵似傻了似的自言自语,便指着赵似道,“章淳啊章淳,你再看看你最喜欢的赵似。

    遇上屁大点事就原形毕露,你看看他这副德行,若是让他当了皇帝,怕是连他哥哥还不如!

    本王就想不通了,赵煦和赵似这种软弱的性子,也不知如何进了您章相公的法眼。

    或者说



第1829章:赵佖起事(下)
    章惇看了一眼瘫坐在地上的赵似,眼神里充满了无奈。

    赵似的性格软弱,他怎么会不知道只是比起暴戾的赵佖和喜好玩乐的赵佶来,赵似显得他比较合适罢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赵似比较好控制,可眼下赵似的表现,毫无男儿气概,也毫无皇族的威严,简直就是一个草包。

    章惇也只能唉声叹气,赵家到了这一代,实在没有顶天立地的男儿了,他又能怎么办

    赵佖看着章惇一脸失望之色,他便感到非常爽,忘记了自己心中的阴霾,忽然又哈哈大笑了起来。

    接着他又看向了赵佶,竟抬手拍起巴掌来,“赵佶还能站着,这一点本王倒是没想到。不过本王看你双腿颤抖,也是快要吓尿了吧”

    赵佶怒极,大骂道,“赵佖,我当你是兄长,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卑鄙之人!”

    赵佖轻笑一声,“我卑鄙好吧,我最卑鄙,你们都是高洁之人,这就是你们爱听的话

    你当我是兄长你什么时候当我是兄长了暗地里大概也只有你们这些所谓的‘兄弟’,笑话我笑话的最乐此不疲吧”

    赵佶还想反驳,赵佖摆了摆手表示他根本懒得听,却把注意力放在了杨怀仁身上,“杨怀仁啊杨怀仁,别人都觉得你聪明,可本王觉得你也就是有点不入流的小聪明罢了。

    赵煦也真是信任你,连宫城都愿意交到你手里,这一点我也是佩服的很,你也是,我以为你会仗着这个便利,也掺和进来争一争皇位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竟然真的对赵煦忠心耿耿……”

    杨怀仁神色轻松,“那我是应该谢谢你夸奖我喽”

    赵佖有些惊讶,面皮都抽搐了一下,“你倒也是个心大的,死到临头了,竟然还能有心跟我开玩笑。

    不过你也就是这点本事了,当一个弄臣,你比谁都有本事,可让你做点正事,那就要怪赵煦所托非人了。

    本以为今日的大朝会你不会参加,老老实实在宫外带领你的人马,或许本王今日起事还要忌惮你三分。

    可你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主动往彀中钻,你说你蠢不蠢

    武德军的本事,本王是佩服的,交趾那么难缠的的地方,竟然让你一个月就拿下了,说起起来你也不是一无是处,运气这方面,你还是不错的,也算得上一个福将。

    可惜你太自大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成了我的瓮中之鳖,现在就算你有数万大军,可惜都在宫外。

    眼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你说你急不急哈哈!我都替你着急!

    你看看你身边这几个货色,也许他们有点武艺,可现在都成了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有再大的本事恐怕也施展不出来了。

    对了,还有赵煦这个大累赘,我相信你是不会舍了这个半死不活的累赘自己逃跑的,我说的可对”

    杨怀仁鄙夷地瞅着激动的赵佖,笑道,“赵佖,你这人真是有意思,拿你还没有、或者说你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来装本事,你不觉得你才是那个最可笑的人吗

    我是不会逃跑的,以前我也没临阵脱逃过,现在和将来,那就更不会了。

    至于你谋反,那是逆天而行,人神共愤的,看你现在狂妄的样子,跟打了鸡血的臭老鼠似的,人见人嫌,难道你真觉得你能造反成功不成”

    赵佖似乎觉得杨怀仁的话有些匪夷所思,狂妄的伸开双臂,“姓杨的,本来本王念在你还有那么点才华,准备让你弃暗投明的,本王也会保留你的爵位,甚至给你的东西,比赵煦给你的更



第1830章:文人的骨气
    那个谏官还年轻,因为平时敢直言朝廷时弊,才很快成了一个从五品的谏官,可到了朝堂之后,也没有以前那么直言敢谏了。

    人都是这样的,当官就更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在野的时候自然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显示自己的刚正不阿。

    可真正进了朝堂,却又畏首畏尾了,谁都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再当那种口无遮拦得罪人的官员,恐怕也没有什么前程可言。

    朝堂上这种不上不下的墙头草很多,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赵佖之时,他也会怕死,更怕的是他全家跟着遭殃。

    小官屈服了,当着众人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小声道,“小人愿意申王殿下做我的皇帝陛下。”

    赵佖忽然又是大喝一声,“大声点,本王没有听清楚!”

    小官吓得浑身颤抖,正好赵佖也放开了抓住他衣领的手,他顺势便跪在了赵佖面前,结结巴巴地大声说着,“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赵佖这才肆意地大笑了起来,“我就知道,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哈哈哈哈……”

    被死士包围的人却都是一副如考丧妣的样子,特别是那些相公们,脸色一个赛一个的难看。

    在他们心里,文人之所以比武人高贵,便是因为文人的风骨,他们认为文人才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武人只不过拿着武器罢了。

    而拿着武器的武人却不能用武力和暴力改变文人的观点,文人的思想,还有坚毅、忠诚的性格从来都是他们最强有力的武器。

    可看着那个小谏官被赵佖威胁之下竟立即便放弃了一个文人的根本,他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悲哀。

    为某个人,也为了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感到悲哀。

    杨怀仁其实早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为了活着,是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和道德准则来做事和说话的,这一点也不奇怪,人从来都是脆弱的生物。
1...450451452453454...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