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要从头说的话,那就太远了,我就跟你简单聊聊,很多年前咱们俩在高太后宫里见第一面的时候,我便知道你这小子脑后有反骨。”
“哦”
赵佖没想到杨怀仁把事情一扯竟扯到了那么多年前,“这你都能看出来”
杨怀仁不置可否,“其实很简单,你这副尊容,上街能吓到小朋友,进宫能吓到太监宫女,所以那时候你时常进宫去拜见高太后,应该明白高太后其实也不怎么喜欢你的。
不过你还是很喜欢往高太后那里跑,出于什么目的,不用我说的太明白了吧”
杨怀仁拿赵佖最痛处说事,让赵佖脸色很难看。
杨怀仁见状忙摆摆手道,“哎吆,是我不好,不应该拿你的丑陋样子说事,其实我也真不是故意嘲讽你的样貌。
而是既然你也明白你的样子长得有点吓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你的王府里,在那里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轻轻松松地享福不是很好吗
可惜你偏偏喜欢上街,偏偏喜欢听见别人在你背后对你的样子议论纷纷,你说你是不是有受虐倾向
因为你的的样子,你感到自卑,可是你却非常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然后你便开始埋怨、郁闷,最
第1835章:根本不是秘密(下)
赵佖一想到其他人都等着看他出糗甚至别贬谪,心里便更愤恨了。
杨怀仁道,“这也不怪别人,是你平时做的事情太傻,也太招人厌,所以没有人提醒你。
你不会以为你家中的那些幕僚,是真的看好你会谋反成功吧
他们或许不傻,可是他们疯了。一帮勉强考上个同进士的人,朝廷觉得他们才华不够,才打发去了各个王府做了府官。
赵佖你仔细想想,她们若是有真本事,会被朝廷打发出去吗
他们和你一样,自我感觉太良好,感觉怀才不遇,所以也是一样的郁闷,想着哪一天能一鸣惊人,然后反过来嘲笑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的人。
可惜你们这样的人,想法都太极端了,别人还真没怎么看不起你们,而是压根儿就没把你们当回事!
你说你们非要惹事,而且一闹就是造反这样的大事,是不是该死
换句话说,别看你好像高高在上,其实你也不过是那些人用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罢了,你能想明白吗
不可否认,这样的人也能想出一些奇招妙计,只不过你们这种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从来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从来不懂得考虑别人的角度。
就说你府上那个……叫窦桓的对吧让死士走皇宫的地下水渠秘密潜入皇宫的方法,就是他想出来的吧”
赵佖脸色变得有些疑惑,也有些惊讶,杨怀仁竟然知道申王府上的第一幕僚是窦桓
杨怀仁接着道,“你不用惊讶,窦桓这小子也算有点本事,他祖上也曾经在朝中为官。
只不过他祖父和父亲都是败家子,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身无长物了,他也算争气,虽然是三甲,可总算是中了进士,这才被吏部打发去了你府上当差。
窦桓是个爱惜颜面的,从来也没把祖上也是官宦人家的事情到处去说,可这不代表现在就没有人知道他。
他祖上曾经在工部当过差吧”
赵佖听到这里已经脸色铁青,这下他知道杨怀仁是如何识破了他是如何让死士偷偷潜入皇宫的了。
杨怀仁接着道,“昨天一早,你蓄养在你皇庄上的死士便开始分批进城,进城之后四处转悠了一圈,便集中去了西华门外附近,然后逐渐消失了。
我一开始也想不通呢,后来打开地图一看,西华门外住的都是官宦人家,而且很多家,都不是我能随便进去搜查的。
不过后来我发现了一家姓叶的大户人家,他们家祖上也曾经在朝中任职,而且同样是工部。
这便让我想到你这是计划让这些死士走什么暗道潜入宫中了。
确切的说,是一个宫中的老太监提醒了我,西华门外的护城河水下,有许多地下的水门和暗渠,这便是宫中的给排水系统了。
在得知人是可以通过这些水门之后,我便知道你是如何让这些死士秘密进入皇宫了。
他们偷偷拆除了水门上的铁栅栏,便可以进入皇宫地下的暗渠,然后从宫内的出口进入宫中。
叶家从金水河里引水造了一座荷花池,你的死士便是从荷花池出发,先进入金水河,然后进入护城河,最后通过地下暗渠进入宫中。
弄明白这一点,做好了防备,你的计划也就完蛋了,只要我派人在宫中地下暗渠的那些用于检查水道是否堵塞的检查口出埋伏,那些死士冒头一个便宰一个。
砍了五百来个脑袋的时
第1836章:最后的疯狂(上)
第1836章最后的疯狂上
赵佖忽然间仰天大笑,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那种狂笑。
其他人都有些愣住了,一个打扮成死士的龙武卫小兵皱着眉头问道,“赵佖,你笑什么难道死到临头了还不知悔改吗”
赵佖轻笑一声,“死到临头谁说的哈哈……”
杨怀仁也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就这么跟赵佖对着大笑,而且笑声很爽朗,也显得更加痛快。
这下轮到赵佖愣住了,“杨怀仁,你又在笑什么”
杨怀仁收了笑容,调侃道,“不如你先说,我再说。”
赵佖这会儿也不用买什么关子了,直接说道,“你们可别忘了,朝中许多重臣的家眷还在我的人手中,如果我今天走不出这皇城,恐怕他们都得给我陪葬。
哈哈,我一个人上黄泉路还有成百上千人陪着,我觉得不孤单了,哈哈!”
文武百官这才想起来赵佖派人抓了他们的家眷,即便那些自认为家中护院武艺高强的,眼下也不敢说他的家人就没有被赵佖的人控制,更何况那些普通的官宦之家
一想到那些死士可是连命都不要的亡命之徒,他们便为自己的家人捏着一把汗。
一个上了年纪的官员忽然哭丧着脸冲着赵煦跪拜了下去,嘴里乞求着,“求求陛下解救老臣的家人。”
接着又有不少人跪了下去,也是求赵煦能想办法救他们的家人。
赵煦明白大家这是想让他放赵佖走了,可是他心里恨赵佖谋反,心理这一关就过不去。
而且他现在十分认同杨怀仁对赵佖的看法,如果不除掉赵佖,将来大壮的皇位就永远坐不安稳。
赵佖这种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了,现在如果放过他让他全身而退,等他重整旗鼓,那便是更大的麻烦。
就算不为了自己的心情,为了孩子的将来能平平安安,赵煦也绝不愿意放过赵佖,连同那些跟赵佖一起谋反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可眼前跪了一大片人,他们还都是朝中的官员,这就让他没法不重视了。
别看这些人并不是那些最核心的高层的相公们,或者是那些最大的王公贵族,可这些中层的官员才是为朝廷办事的最主要力量。
如果今天赵煦一意孤行要把赵佖绳之以法消除后患,那必须要冒着寒了群臣的心的危险。
别说是将来大壮登基后这些官员会记恨在心,就是眼下,他们都会立即表达对他这个皇帝的不满。
这可怎么办
赵煦没有办法的时候,便看向了杨怀仁。杨怀仁回头给他一个淡淡的笑容,赵煦便感觉杨怀仁大概已经心中有数了,绝对会为他解除这个危机。
杨怀仁对赵佖笑道,“这就是你的答案赵佖啊赵佖,你实在是太可笑了,你宫中的计划都被彻底瓦解了,哪里来的信心你宫外的计划就会得逞呢”
赵佖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他觉不相信杨怀仁会把他计划的每一步都想到了。
而且高启勋父子在宫外还在接应他起事,他还是有机会的。
赵佖也故作镇定状的笑道,“杨怀仁,你不会以为你真的有本事把我所有的死士都看紧了吧
我也不用控制住几百朝臣的家眷,哪怕只有几十家,甚至几家,也就足够了。
赵煦不是自负为仁义明君嘛,怎么要不要跟我玩个兑子的游戏啊我一条命换几百条命,我不觉得很亏。”
这种事很难说,就算赵佖拿下了一家,眼下这些朝臣眼里也害怕是他自己的家人被挟持了,所
第1837章:最后的疯狂(中)
赵佖此话一出,朝堂上众人皆是受到了惊吓。
如果真是像他说的一样,那对整个东京城来说,那又是一场灾难。
东京汴梁城是大宋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通过百年的发展,才到了今天的规模,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大家听到长平侯的时候,便知道赵佖所说可能不虚,以往大家便知道申王和长平侯私交深厚,也没少腹诽长平侯和一个王爷来往过密是非常不妥的。
大家更知道长平侯虽然已经不再军中任职,可他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在的。
而且长平侯高启勋的儿子目前却是禁军中的实权将领,长平侯高家也有其他的不少子侄在禁军中担任重要职务。
如果赵佖说长平侯父子会跟着他起兵谋反,那高启勋父子策反几万人的禁军将士攻打东京城,那还真是很有可能。
或许朝臣们不会认为凭这几万人就有能力帮助赵佖造反成功,可无论结果如何,对东京城和城中的百姓来说,很可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而那些相公们更担心的,是京城一乱,地方上那些本来就有野心的人也会跟着起事作乱。
即便赵佖的谋反计划大概率不会成功,可作乱易,平定难,整个国家如果乱了,再想恢复原来的平静可就难了。
耗费大量的国帑不说,不论是军队还是百姓中,都会死很多人的。
章惇气坏了,冲上去就要打赵佖,却被几个龙武卫将士把他拦住。
章惇气急败坏的冲着杨怀仁大骂道,“杨怀仁,你为什么拦住老夫”
杨怀仁很无奈,出手的不是我,我也没说什么话,你偏偏认定是我针对你,你还真有意思。
不过这会儿他也懒得理章惇,因为目前也只有他和赵煦知道事情的真相是如何。
他走到赵佖面前,脸上还是挂着他那没心没肺的笑容。
赵佖有些看不懂杨怀仁了,明明别人听了他的话之后都担心的要死,却只有杨怀仁一副欠揍的样子,在他面前笑嘻嘻的好像一点儿也不担心似的。
“杨怀仁,本王有点搞不懂你了,不知道是你真的胆子大,还是刻意装出来胆子大。”
杨怀仁调侃道,“我胆子可不大,甚至有点胆小,不像你,胆子大到要造反,而且你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还有心编造谎言来蒙骗大家。”
赵佖觉得杨怀仁这是在故意把他的话说成是谎言,好给其他朝臣信心了,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是不是真的,你们待会儿便知道。
只怕长平侯父子带兵打进宫来,到时候你才是那个小命不保的人。”
赵佖还做出一副傲视群雄的样子来,指了一圈那些打扮成死士的龙武卫的将士们笑道,“你们也许很厉害,可指望这点儿人,在数万禁军面前却是不够看的。
你们杀了本王蓄养的忠义之士,今日本王便替他们报仇!”
杨怀仁看了一眼大殿之外走过来的两个人,然后给赵佖指了指,带着讽刺的口气笑道,“哎,赵佖,不用待会儿了,你回头看看,来的人是谁。”
赵佖一开始以为杨怀仁是骗他,然后会趁他不注意偷袭他,但想想现在他的处境杨怀仁似乎不用这样做,才下心防备着转身去看。
赵佖看到来人的时候,心情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因为那两个人在这个时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再晚一会他们出现,赵佖或许会高兴的跳起来庆祝。
第1838章:最后的疯狂(下)
朝臣们开始山呼万岁,把这次击溃了申王赵佖起事谋反的最大功劳,戴在了赵煦的头上。
赵煦的生命走到了这种时候,自然知道这是朝臣们拍他的马匹,可他内心里却还是很享受这一切,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脑海里一闪之间,赵煦也意识到他这样似乎很可笑,可是当着大壮的面前,他还是想借此来给大壮留下一个好印象。
虽然他们父子俩相认了,大壮对他也非常恭敬,可他就是找不到那种当父亲的感觉。
思绪回到了他小的时候,他和他父皇之间,似乎也是这样的,父皇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可惜和他真正亲近的时候却不多。
赵煦知道这不能怪他的父皇,因为他的父皇真的太忙了,记忆里好像父皇从早到晚都在忙着国事和政务,几乎没有多少私人的时间和老婆孩子在一起。
可是即便父皇很努力去做一个好皇帝,可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变法失败了,父皇变得郁郁寡欢,最终也是英年早逝。
他记得父皇弥留之际,曾经告诉他,大宋这样下去迟早要毁灭的,只有变法才能改变这一切,只是父皇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变法之路罢了。
所以他也成了坚定的变法派,总想着要在他在位之时实现父皇的遗愿。
可现在看来,他并不是一个明君,他在位的前半段被祖母当做一个傀儡操控着,他根本没有任何去实现父皇遗愿的可能。
而当他掌权之后,做的事情又太激进了,变法仍旧没有成功,章惇说是因为变法的策略不够强硬,只有雷霆手段,才能实现变法的成功。
可是阻力实在是太大了,看着国家和百姓因为强硬的变法而变得困苦不堪,他犹豫了。
章惇说这是免不了的阵痛,可赵煦已经对自己的变法方略失去了信心,他不愿意看到百姓因为强硬的变法而受苦,所以开始变得纠结。
前朝的政务让他疲惫不堪,后宫的事情又让他做了错误的选择,不断的错误积累之下,让他最终搞成了现在的样子。
赵煦猛然间清醒了,他不需要儿子记住他为了一些虚假的功绩而洋洋得意的样子,而是要让他看见自己是非分明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