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但这也是显示天朝的气度而已,也不会改变原则和他们进行粮食买卖。

    民间当然也有私底下的粮食对外交易,但规模很小,官府就算知道,一般也睁一只眼闭一眼,除非规模搞的很大,否则也没人会干涉。

    而倭国和高丽,其实都是非常缺少粮食的国家,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国土主要以山地为主,土地也不是那么富饶,适合种粮的耕地面积十分有限。

    加上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大多数农业水平还处在非常原始的状态,所以真正粮食的产量和人口所带来的粮食需求量严重不符。

    倭国人普遍矮小,就有这方面原因,粮食产量赶不上人口增长,大多数百姓处在常年粮食不够吃的状态下,能长得高大强壮才出了鬼了。

    就算宋朝和高丽以及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涉及粮食,主要还是以布匹等物资为主。

    像高丽,直到二十世纪初,大多数普通百姓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像那种一件衣服一家人穿的情况,还是随处可见的。

    但搞笑的是,高丽和倭国因为地理因素物资贫乏,但实际上两国也有特殊的资源优势。

    高丽有金矿,倭国的银矿储量更是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

    而倭国产铜量低,所以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方便流通的铜制货币非常稀少,贵价的白银无法在百姓中流通,整个国家的货币体系一片混乱。

    大宋则刚好相反,虽然白银储量也不算低,但架不住整个国家货币流通量大,对白银的需求量也就很难满足了。

    如果杨怀仁卖出粮食,倭国以白银来支付的话,基本可以达到多赢的局面,杨怀仁赚了钱,倭国得了粮食,而大宋也可以多出不少可流通的白银。

    平卫次郎想了想,觉得这个买卖可以做,所以对杨怀仁提出来的粮食价钱的问题,他觉得并不是大问题。

    高枝洙就有点不舒服了,高丽有金矿,可他们也懂得金矿这东西,并不是取之不尽的。

    不过相比只能看不能吃的金子,他还是觉得目前来看,粮食似乎对高丽更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他见旁边的平卫次郎没有反对的意思,便也跟着点了点头。

    杨怀仁心中窃喜,交州产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武德军和那些江南的粮商不断的建造货船,每年从交州运回大宋的粮食,连交州产量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何况除了少部分特殊的地方之外,大宋整体上也根本不缺粮食,他运回来那么多粮食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大宋百姓的负担,用经济手段抑制粮价而已。

    交州的百姓也吃不了那么多粮食,很多水稻收都收不了,都烂在了地里,百姓也并不觉得可惜。

    与其浪费了,杨怀仁觉得不如卖给高丽和倭国,赚钱事小,赚回来金银平衡大宋的货币体系才是最关键的。

    至于这两个国家将来会强大起来,杨怀仁也一点儿不担心,加入他的预想实现的话,整个东方都会成为大宋的疆域,到时候高丽和倭国这种弹丸之地,又能撑住多久呢?

    只不过是随手搂草打兔子而已。

    何况倭国内部眼下乱的厉害,根本不用担心,说不定粮食运过去,只能增加那些势力集团的争斗。

    而高丽嘛,不久之后女真和契丹开战,高丽恐怕也躲不过战祸,先被女真人吞并也是迟早的事情。

    平卫次郎和高枝洙算是带着满意离开随园的,他们来的目的,也算是基本达成了,武德军的舰队和他们如果成为生意伙伴,那就不再是威胁。

    杨怀仁现在想的,却是未来如何去同化契丹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

    以前他也不是没想过,只是当时只是一些小的灵感,离转化成事实可行的办法,还有一定的距离。

    通过和高丽以及倭国使节的接触,他忽然有了新的思路。

    其实这年头的老百姓,文明程度的高国家百姓,国家意识还算比较强,但也强不到哪儿去,多数还是集中在一些读书人心中。

    至于普通的百姓,其实不太在意,或者说在意,但也不会有实际的动作。

    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反抗者也有不少,但绝大多数普通的民众,都是逆来顺受的。

    等两三代人过去,也就没有多少反抗的心思了,百姓们最在意的,还是如何活着,简单的吃饭、穿衣、睡觉、繁衍。

    文明程度的比较高的汉人都是如此,就更不用不说文明程度还相对较低的那些北方游牧民族的百姓了。

    别忘了辽国虽然是契丹人统治的国家,但实际上辽国的人口组成相当复杂,契丹人为主,但也仅仅是数量过半而已,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是其他的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里,除了极少的贵族和统治阶层,更是没有国家概念,生存才是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至于国家意识,还没有形成。

    如果是这样,那么在辽国还是大宋的统治之下,对他们来说就更没有什么区别。

    杨怀仁想的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差异,就像今天的例子,卖点粮食给他们?






第2012章:鹰奴(上)
    


    武德军的舰队运送了今年的第一趟货物给女真部,也带回来了大量的财宝和海东青,还有驯养海东青的鹰奴。

    鹰奴是契丹人对专门负责训鹰的女真人的称呼,这个称谓确实不算好听,还带着鄙视的意味,实际上他们就是主人的奴仆。

    但这些奴仆可了不得,从捕获海东青开始,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布下陷阱,把海东青抓住就行了的。

    海东青作为非常聪明的猛禽,同样也具有难以驯化的特质,成年的海东青,几乎是不可能别驯化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专业的鹰奴从观察海东青开始,并逐渐形成跟踪,直到寻找到海东青栖息的鸟巢。

    之后便是躲在远处继续观察,等待海东青产蛋并孵化,然后偷偷的偷走海东青的幼鸟,从幼鸟开始驯化,这样的成功率才会提高不少。

    几句话说明白的事,听着很简单似的,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不是经验丰富的鹰奴,也很难捕获到海东青。

    而这个过程,也往往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

    接下来的驯化也耗时颇长,并不是说让海东青服软,就代表着它被驯化了的。

    要让它真正成为可以捕获猎物,传递信件,并把它观察到的信息用特殊的方式传达给鹰奴,这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环有了差错,那么这只海东青不管多么凶猛,外观多么雄壮,它也不会被认为是一只合格的海东青。

    完颜阿骨打算是非常守信,杨怀仁没有明说,但第一批被送过来的海东青,他并没有凑数,更没有以次充好。

    更重要的是,完颜阿骨打很大方的把那些鹰奴的家人也送了过来,并没有准备用鹰奴的家人来控制他们的打算。

    杨怀仁对此还是心中有数的,这次大家的合作,杨怀仁是主导的一方,完颜阿骨打没有耍花样,也说明这个时期,粮食对他来说,对整个女真部来说,真的十分重要。

    所以完颜阿骨打做的很彻底,让杨怀仁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当然,他的内心里是多么的难过或者愤怒,就不在杨怀仁考虑的范畴之内了。

    杨怀仁得知海东青和鹰奴已经达到东京城,被临时安排在龙武卫的东大营,便亲自去察看。

    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他们也非常感兴趣,之前武德军里也弄回来几支海东青,但从大宋聘请的训鹰人,毕竟对海东青比较陌生,所以驯化之后的效果,就不太行了。

    那些海东青也能捕猎,也能送信,但其他更重要的作用,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起码离杨怀仁的预期是相差很远的。

    现在这些海东青不同,那些鹰奴都是女真人,不敢说是女真部里最好的训鹰人,起码也是合格的有经验的真正的训鹰人。

    所以兄弟们也都想来见识见识,开开眼界。

    等杨怀仁带着兄弟们来到东大营,看见那些海东青的第一眼,便很明显的觉得这一批海东青,和之前弄到的海东青有很大的差别。

    只是那些鹰奴给人的感觉就有点奇怪了,他们眼神里有恐惧,也有新奇,甚至还有些愤怒。

    这样复杂而奇怪的情绪其实不太难理解,他们是女真人,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遥远的大宋,他们自然是不情愿的。

    想必是完颜阿骨打是逼着他们来的,他们完颜部的鹰奴应该不会送出来,大概是其他部落的鹰奴。

    至于那种让这些鹰奴作为奸细的可能性,杨害人也觉得很小,除非完颜阿骨脑子坏了,让杨怀仁抓到他的把柄,好中断他们好不容易才谈成的买卖。

    当然,该有的戒备,杨怀仁还是有的,对他们也不会直接使用,而是先考察一段时间,搞清楚他们的身份和过去,然后用手段拉拢他们,才会逐渐把他们安排到龙武卫和虎贲卫的斥候营之中。

    宋人在土生土长的女真人眼里,还是有点可怕的,大多是对文明的敬畏,所以鹰奴和他们的家人对宋人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特别是他们被带到宋军的大营里来,见识了彪悍的宋军,内心里当然会有一些害怕。

    至于新奇,那就更不用解释了,一帮原来生活水平和原始人差不多的人,忽然见识了大宋的繁华,当然会惊奇不已,和第一次进城的土包子似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鹰奴也许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他们并不傻,当杨怀仁带着许多披甲戴胄的壮汉们出现在他们面前之时,他们也能看出来这是他们的新主人来了。

    一个上了年纪的女真汉子站出来,似是这些鹰奴中的长者和头领,恭恭敬敬地给杨怀仁行了大礼。

    他嘴里叽里咕噜说了一番杨怀仁听不懂的话,语气里充满了敬意,等军中懂女真语的军士翻译之后,杨怀仁才明白,这个鹰奴倒是个会说话的人。

    他先向杨怀仁表达了自己的无限尊敬之意,然后说从现在开始,杨怀仁就是他们的主人,他们就是新主人的奴仆,任由主人差遣。

    并且还向他们的神灵发誓,绝不会违背主人的命令和意愿,并愿意为了主人赴死。

    这些誓言说的确实很漂亮,杨怀仁心里当然不会就这么轻易的相信他们,有句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

    不过杨怀仁还是表现出了对他们的欢迎之意,并让翻译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尽心尽力的为自己效命,他将来可以给他们宋人的身份。

    不管他们理解不理解这里边的含义,起码话先说下,相信他们将来能体会到这句话是多么难得的。

    不光是他们,包括他们的妻儿,都可以有这样的优待,他们可以在军中做事,成为宋军的一份子。

    他们和其他的宋军将士一样,也可以建功立业,将来可以论功行赏,甚至可以给他们相应的职位。

    而且将来他们不光有丰厚的粮饷可以拿,杨怀仁还可以为他们安排非常优厚的生活环境,比如可以给他们房子住,丰富的食物,还有可以耕种的土地。

    。





第2013章:鹰奴(中)
    


    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他们是自由的,从今天开始,他们便不再是奴仆。

    那些鹰奴听完了翻译的话,眼神里都露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只是这样的许诺似乎太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了,光芒之后,竟有些觉得自己是妄想了。

    杨怀仁见他们怀疑,说道,“以后你们不再是鹰奴,而是宋军中的训鹰官。”

    这个承诺立即就能实现,虽然这些人还不能立刻感受到鹰奴和训鹰官之间的区别,但过一段时间,他们自然会感受深刻的。

    说太多其实用处不大,和画大饼没啥分别,杨怀仁岔开了话题,问道,“本帅先要考察考察你们的能力。”

    他想了一下,扭头看了一眼西边的城郭,随即露出笑容,“几位训鹰官,东京城以西,是大宋禁军的西大营,你们撒鹰出去侦查一下,看看你们和你们的海东青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带头的鹰奴得令后和另外四位商量了一下,然后五个人把各自的海东青从大笼子里唤了出来。

    那些海东青看上去很兴奋,应该是来到大宋之后没怎么出过笼,好不容易出来了,竟忍不住扑闪着翅膀就要飞上天。

    不过它们还是非常听从鹰奴的指挥,只见那几个鹰奴分开一定的距离,各自给自己的海东青发号施令。

    鹰奴张开嘴巴,从喉咙深处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声音很尖锐,里边有节奏和音调的变化,但其他人却绝对搞不懂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而且杨怀仁发现,五个鹰奴,给各自的海东青发出的声音似乎还有些不同。

    接着,鹰奴指了指方向,海东青便仰脖叫了一声,双腿用力一蹬,猛烈地呼扇了两下翅膀,向着天空飞出好高的一段距离。

    最开头飞上天空的海东青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大家头顶盘旋着,等另外四支海东青相继飞上了天空,它们才保持了一种非常默契的队形,向西飞去。

    海东青飞的真的很高,转眼间,已经飞到了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高度。

    杨怀仁他们其实以前也见过训鹰的鹰奴是怎么控制他们的海东青的,和这些女真鹰奴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多的是靠声音结合动作来发号施令,全靠海东青自己领会。

    当然,事实证明效果不算很好,但从训鹰人和海东青之间的交流上,就出了很大的问题,他们训出来的海东青能力不强,也就不奇怪了。

    天霸弟弟十分好奇,问道,“那个,你,带头的那个训鹰官,你们刚才喉咙里发出的,那是啥动静?”

    翻译赶紧把天霸的话传达给了带头的鹰奴,鹰奴不敢隐瞒,认真解释了一番,那翻译神色也有点奇怪,等听到最后,自己又想了想,才算明白了大致的意思。

    他翻译道,“鹰奴说他们平时和海东青交流,就是用模仿海东青的声音这种方式,他的意思呢,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我也不太明白

    但大概意思应该是海东青的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和咱们人类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用正常的人类声调和它们交流,它们是听不清楚的。
1...49749849950050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