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好种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小雪参
虽然这几个王爷此时确实不可能搞鬼,但是现在不可能搞鬼,等以后抓到机会了就不一定了。
“微臣等人一定按照皇上的吩咐,将这件事情办好。”几个大臣说道。
皇上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虽然皇上也想让这些受灾的百姓迁移,少受一些损失,但是他知道很多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他们肯定是不会迁移的。
这一次他只是让官府做宣传,引导这些百姓进行迁移,如果这些百姓愿意的迁移,到了水源充足的地方之后,他们立刻将这些流离失所的灾民进行分配。
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被分配到战场上去,相信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在没有吃的没喝的,而且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情况下,肯定还是愿意去战场的,他们去了战场,他们的家人就有钱粮安顿了。
当然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这些百姓不愿意,朝廷也不会强迫他们,毕竟他们主要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是为了逼迫这些百姓,肯定还是有一部分百姓不想上战场的,他们并不强迫,只要这些百姓自己能找到活路,自己愿意,那就没有问题。
他们虽然会提供一些赈灾的粮食,但是这些赈灾的粮食不可能天天免费给这些百姓吃,也只有前面的七天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先休息一会儿,先养好身体,毕竟上战场也是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他们为这些百姓安排了一些出路,七天之后就看他们作何选择了。
不仅仅是这些年轻力壮的百姓,就连这些老弱妇孺也一样,七天的时间可以养着他们,之后他们就需要自谋生路了,如果七天之后这些老弱妇孺也没有办法谋生路的话,那也不怪朝廷不仁慈了。
毕竟朝廷不仅仅是给男丁安排了出路,给这些老弱妇孺,同样是安排了出路的,只要他们肯干活儿的话,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朝廷为了促成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粮食的,如今这些粮食和金钱没有出处,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一向乐善好施的温家,自然不希望因为钱财的缘故让这些百姓死伤过半,所以向朝廷借粮借钱,应对这段难关,等到这些百姓编成的军队,攻陷了敌人的城池,朝廷有钱有粮之后再还也无所谓。
其实本来温家是想直接出这些钱粮的,毕竟他们温家本来就爱做好事,之前如此现在同样如此,如今百姓受苦受难,他们出一些力,也是愿意的。
同时他们也想要向皇上表示为忠心,得到皇上的信任,这样他们温家也能一直屹立不倒。
不过皇上没有接受温家的这个好意,不是不愿意,而且不想温家太吃亏了。之前军饷都是温家筹措了大半才有的,他不能再让温家出这么大的力,温家愿意借钱借粮,已经是让皇上少了很多麻烦了。
皇上对温家的这些钱粮是以朝廷的名义借的,等朝廷有钱有粮了之后会还给温家,虽然温家本来是想直接给皇上的,但是既然皇上说了是借,他们肯定不能拂了皇上的面子,他们直接应承下来,至于之后朝廷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他们都不会在意。
如果朝廷打了胜仗,能占据敌人的城池,搜刮敌人城池的财富和粮食的话,那么借出去的钱粮,应该很快就能还回来。
如果不行的话,温家也不会着急,大不了就当这些钱粮是送给朝廷的,反正温家本来就是这个打算,也不会觉得亏本。
第八百三十章:行动
有了温家的大力支持之后,这个计划才能顺利的开展,不然就算是给这些百姓提供七天的粮食都做不到。
如果不给这些百姓提供一段时间免费的食物的话,这些百姓绝大部分走到水源充足的地方之后,他们身上的粮食绝对是剩不下多少的,甚至早就已经吃完,到时候生存绝对非常的困难,这些百姓那么远的路途都熬过来了,在最后熬不住那岂不是非常的可惜。
因此,还是给了一段时间的缓冲时间,到时候也能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思考,免得到时候怨恨朝庭。
而且让这些百姓上战场,也是要给军饷和安家银子的,虽然这些灾民的安家费不高,但是人那么多,也不是一笔小数字了。
当然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皇上想要展示一下他的仁慈,他是皇帝,就算他下令不给这些灾民安家费,直接让他们上战场,这些灾民也没有办法反抗。
不过毕竟他登基不久,展现他的仁慈之后让天下的百姓归心,他这个皇位就无人可撼动了。
这些大臣在收到了皇上的命令之后,很快也行动了起来,他们开始组织人手,下发命令,让受到旱灾影响的地方的各地官府进行引导,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进行迁移。
就像之前那位大臣说的,现在迁移还能保证大半的百姓活下来,要是晚了的话,到时候就算他们官府组织,也没有什么用处,毕竟路途太过遥远,中途他们又不可能提供太多的粮食和水,也只能依靠这些百姓自己,所以现在迁移是最好的。
毕竟这里是古代,赶路花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想要从受灾的地区来到水源充足的地区,花的时间可不是一天半天的,更不用说,一大部分的百姓如果要迁移的话,只能依靠双腿走路,如果是坐车的话,或许时间还会短一些,但是仅仅只是依靠双腿走路,那么花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么长的时间,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粮食,还需要稳定的水源,现在这些干旱的地方,水源还没有完全枯竭,至少寻找的困难不是特别的大,有一些地方还是有水的,这些百姓在路上的时候才有活路,不然等到真的这些水源都绝迹了,这些百姓就算带着充足的粮食,到时候也没有活路,因为没有足够的水的话,他们也活不下来,他们虽然也可以带水上路,但是能带多少呢如果在路上没有水源补充的话,他们肯定是没有办法坚持到目的地的。
对那些受灾严重的灾区,他们是有很大的信心说服这些百姓迁移的,但是对那些旱灾说重不重说轻不轻的地方,让这些百姓迁移就有一些困难了,毕竟这些百姓都是抱着一丝期待的,那些田地里完全颗粒无数的地方,这些百姓自然走的干脆,但是那些地里面还有收成的,百姓肯定是舍不得走的,但是地里面的那点收成,别说是让这些百姓们交税了,自己吃都不够。
现在皇上下令免了赋税,即便如此,这些粮食也不够这些百姓自己吃的,到时候他们依旧生存困难,不过如果之前有余粮,手中有钱的话,这些百姓也不一定会全部饿死,所以他们也不强求,这些百姓自己愿意迁移的,就迁移,不愿意的,等他们实在坚持不住了再迁移也是一样的。
毕竟这些地方旱灾不是特别的严重,等再过一段时间再迁移,这些百姓也不是没有活路,那些旱灾严重的地方才是必须立刻迁移,不然的话这些百姓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当然了,不管哪个地方,都是有富户的,对那些老百姓来说,他们如果不迁移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对那些富户来说的话,他们肯定是舍不得他们的基业离开的,如果他们走了的话,那么这里的基业岂不是浪费了,换一个地方只能从头再来,他们就不会有在这里的地位了。
就算仅仅只是躲避这一次的旱灾,等旱灾结束了之后再回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并且路途当中会发生什么谁都说不准,就算是官府组织大家一起迁移的,路途当中很有可能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
饿极了的百姓,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在迁移的路上到处都是灾民,万一这些灾民聚众闹事,或者对他们心怀不轨,他们还不一定能抵挡得住,所以这些有条件的人肯定是不会离开的。
毕竟这些人有钱有权,留在这里也能存活下来。等熬过了今年的旱灾之后,等明年他们依旧能好好的过日子,就是今年日子要难过一些。
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就怕水不够用,不过这些大户人家们都是很敏锐的,他们就算不像林倩家这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修一个蓄水池,但是这些大户人家,家里面肯定是有水井的,甚至还可能有养鱼赏花的池塘等等,因此熬过这一个干旱的季节,应该也不成什么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皇上没有下命令,强制性迁移原因,而是让他们自愿,毕竟强制性迁移的话,肯定会得罪这些大户人家,到时候反而获得一些埋怨,这些大户人家就算迁移到了水源充足的地方,也不可能去当兵,也不可能替朝廷办事。
他们带着大量的钱财,很可能哄抬物价,造成一定的乱子,所以让他们留在当地,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这些大臣得到了皇上的命令,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安排下去,命令一层一层的往下传,这些臣子们接到了上级的命令之后,也不敢耽搁,很快的行动起来,整个官场行动起来效率还是很高的,特别是这些官员们和皇上是一条心的时候,没有人拖后腿,大家齐心协力,因此很快这个命令就传播了下去。
“你听说了没有,最近朝廷可是有大动作,真没有想到,皇上居然会下这么一个命令,看来皇上还是非常的关心我们这些老百姓的生活的。如果不是皇上这个命令的话,我都不知道,原来旱灾已经如此严重了,在这皇城还感觉不到,其他地方听说地里面颗粒无收,很多地方连水都喝不上了,也不知道那里的百姓能不能平安的度过这一个劫难。”其中一个百姓说道。
“谁说不是呢,皇上还是非常关心我们这些老百姓的生活的,如今的这位新皇爱民如子,我们以后的日子也有盼头了。”另外一个百姓说道。
“其实早在之前的时候,我就知道旱灾非常的严重了,虽然说我们这里的旱灾不算严重,今年最多是减产而已,不过我有一位亲戚是商人,四处经商,消息灵通,所以知道一些情况。他们经商的地方距离皇城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他们就发现了一些地方旱灾非常的严重,虽然现在还没有大面积爆发出很多问题,但是等到秋收的时候,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绝对会引起巨大的乱子,如今皇上提前让官场准备,提前让这些受灾严重的地方的灾民进行迁移,免除了他们的赋税,也能救很多人,不然真的等灾情爆发的那一天的话,就算朝廷派遣了官员去震灾,估计都救不了多少百姓。皇上能提前知道这个情况,能提前做出决断,是百姓之福,有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皇上,相信这一次灾难当中肯定能有更多的百姓活下来。”另外一位百姓说道。
“皇上可不仅仅只是下了让这些老百姓迁移的命令,而且做了诸多准备的,听说皇城都为这些百姓安排了不少的工作的地方,其他地方也是。如果有百姓迁移过来的话,可以直接选择去安排的地方工作,男丁可以去当兵,攻打敌国,攻占敌国的领土,老弱也能进官府的临时作坊,不愁活不下去。”其中一位百姓说道。
“皇上能这么为我们这些百姓考虑是我们的福气,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灾难,可能没有这一次的灾难受灾范围那么广,但是那些灾民就算运气好,来到了没有受灾的地方,都很多活不下去。就算有一些富户和官府赈灾,依旧有大量的百姓饿死病死,现在官府有这么多政策,来安顿对这些百姓,完全是皇上的决定,如今的这位皇上爱民如子,以后我们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其中一个人说道。
“我有一位亲戚在户部尚书家里面当差,据我那位亲戚所说,其实皇上此时也很艰难的,如今国库空虚,并没有多少粮食用来赈灾,当初派兵打仗,用的军饷都还是通过募捐来的呢。不过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皇上也没有放弃这些百姓,从温家那里借贷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用来赈灾,同时准备从这些灾民当中组建一支军队,去攻打敌国,从敌国那里抢钱抢粮,来养活这些灾民。毕竟如今这些灾民的田地今年是没有出产的,如果光靠国库来支撑的话,根本就养不活这些灾民,更何况就算温家财大气粗,也不可能养活一半的百姓,因此肯定还是得寻找出路的,之前我们国家的士兵大发神威,将敌国派遣到边境的士兵斩杀一空,如今再组织一支军队,去敌国的领土抢钱抢粮,这样的话也能持续发展,同时也能给敌国的人一个警告,告诉他们我们的强大,让敌国的人不敢再对我们动歪脑筋,一举几得。”这个人说道。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大快人心了,之前的时候我们虽然打了胜仗,把敌人的兵力消耗一空,但是我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我们同样有损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并没有攻占到敌国的领土。如果真的攻城掠地,不仅能侵占敌人的领土,还能获得大量的钱财和粮食,同时让两个敌国的人知道,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是什么下场,想想都让人觉得痛快,到时候也能给两个敌国的人深刻的教训,让他们以后都不敢再入侵我们国家。”另外一位百姓说道。
这些人在这里议论纷纷,觉得皇上的决定真是英明神武,如果皇上不组建这些灾民去攻打敌国的话,皇上不仅要头疼这些灾民如何安置,同时还要头疼敌国的人会不会趁虚而入,趁着他们国家遭难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攻击。
如今让这些灾民组建成军队攻打敌国的人,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让敌国的人被打痛,知道他们的厉害,不敢再轻举妄动,简直是一举多得,他们的皇上真是太英明神武了,而且又关心百姓,爱民如子,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因为这一个决定,皇上狠狠地刷了一把民间的声望,对这样的结果皇上是非常满意的,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看实施下去之后效果如何,毕竟这些灾民虽然说组建成军队去攻打敌国的人,会减轻很多压力,但是这些灾民毕竟没有什么经验,仅仅只是普通的老百姓,组建成军队之后,战斗力有限,如果直接让他们上战场的话,那很可能是直接给敌人送菜,要是输的多了的话,很可能会打击士气,到时候不仅不会攻占到敌国的领土,得到敌国的粮食和金钱,还可能让敌国人的气焰更加的嚣张,组建更多的军队来攻打他们国家。
他们国家本身就处于灾难当中,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岂不是雪上加霜,所以皇上肯定还是要让老兵带一带这些灾民的,到时候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也能让敌国的人知道他们的厉害。
他本意并不是让这些百姓去送死,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而已,他们现在国内的这些粮食根本就不可能养活所有的灾民,因此必须得找到新的粮食来源才行,不然的话到时候就算皇上有心也无力。
这些百姓也是他的子民,如果这些百姓能攻占敌国的领土的话,也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到时候不仅能养活这些灾民,还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第八百三十一章:消息传开
在这些城池当中搜刮出来的金钱和粮食用来养这些百姓,让他们在这场灾难当中平安的度过,攻占下来的领土同样能成为他们的领土,给他们国家带来巨大的好处。
皇上刚刚登基不久,也是希望有巨大的功绩,能让天下人看到他的本事,让大家认可他这个皇帝,他能给百姓带来好的生活是值得拥戴的,到时候在历史上也能留下隆重的一笔,千古留名。
如果天下归心,所有的百姓都向着他,就算他那几个兄弟想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也有心无力。所有的百姓都支持他,得到了民心,他那几个兄弟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再搞小动作。
或者说就算他那几个兄弟搞小动作,他把那几个兄弟收拾了,也不会有人再跳出来反对,认为是他做的不对,有了民心,就算是面对那些大臣,他也能更有底气。
到时候多培养一些自己的班底,多培养一些站在他身后的官员,将那些和他唱反调的官员清理掉,那么天下就只有他一个声音,他想要做什么的话就容易得多了,如今他想要做很多事情,都有一些束手束脚的感觉。因为有一些官员和他不是一条心,加上几个兄弟还在那里拖后腿,等到他完全清理了朝堂,培养了自己的班底之后,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情况了。
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他也需要证明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让天下归心,那些有本事的人也会归顺于他。
之前他没有清理朝堂,是因为他登基之后就发生了很多事情,他来不及清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清理,不过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至少让大家明白,他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皇帝,只要是有能力的,愿意归顺于他,愿意替他办事,真心实意为着朝廷着想的,就算之前站错了队,他也不会随意的处置。
他登基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拖慢了他清理朝堂的步伐,但是也是给了这些大臣一个机会,同样也是让他有机会收服这些大臣,并不完全算是坏事。
这一次旱灾既是一个灾难,也是一个机遇,如果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了的话,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能够让他稳固皇权,彻底的收拢权力,甚至开疆拓土。
虽然他现在成为了皇帝,可以说是整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但是此时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的,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到时候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他也好大展身手,让国家变得更加的繁荣富强。
之前的时候,他们国家是非常强大的,不过到了他父皇这一代,国力衰退了很多。当然他并不是说他父皇不好,国力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并不全是父皇的责任。
虽然父皇在当皇帝的时候并不算多么英明神武,但是也是兢兢业业的,至少没有犯特别大的错误,国力衰退的事情也不能全怪父皇。
现在他登基,他会秉承祖宗的遗志,将他们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父皇死之前把国家交到他手上,他肯定不会让父皇失望,完成父皇的遗愿的,也让父皇知道他选的继承人没有选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