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起汉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雨潇

    想想刘备,半生颠沛流离,直到面见献帝,证了家谱之后,才得了个左将军之位。还有郭汜,多么胆大包天的一个人物,和李傕把持朝政称后将军便心满意足,可见前后左右四将在大汉朝的地位。

    现如今的天下,张鲁也算是的皇室承认的地位较高的一人了,连袁绍也不过自封大将军罢了,至少曹操和献帝都是不会承认的。

    忧的是,曹操可不是吃得亏的人,反手就给马腾韩遂正名,这样若是要夺取凉州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毕竟这时候可不是十几年后三国争霸的年代,这时候,汉朝刘氏正统的威望深入人心,做事得师出有名。

    就像曹操欲夺徐州也是打了为父报仇之名,孙权攻打荆州同样是打着报父仇之名,而张富准备攻打益州刘璋,也是为报家仇,是师出有名。

    不过张富却也没什么办法,毕竟总不可能现在去与曹操硬碰硬吧,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思来想去,张富打算给徐晃和李儒去信,让他们撤回汉中算了,但就要发出信件之时却又犹豫了,再三想想,还是把信给撕了,他相信李儒能处理好这些事。

    而他自己也得开始谋划益州之事了。

    如今汉中军队,除了在徐晃李儒手里的两千兵马、张卫手里有近万大军、这些兵马却是不能动用的。斜谷大营也还有一万余大军,不过多是步卒,等张卫大军归来之后就可以调一部分回来了。

    此外,整个汉中就只有不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军队里,除了各县的县兵,和镇守南郑的三千大军之外就只有一万大军镇守葭萌关,由大将杨昂统领,还有两千人驻守阳平关,由大将杨柏驻守。

    若要拿下整个益州,凭区区一万人根本就不可能得手。刘备取益州尚且动用了近十万大军,还有内应相助,方才成功。这时候的益州虽然还没有达到刘备取益州之时的实力,但整个益州,至少也有十几万的大军。

    即便其内部不和,可也不是区区万余人就能夺下的,不过若是只取巴郡,倒是有些机会,就看杨松在成都如何了。

    数日后,斜谷道外,风尘仆仆的张卫一行,终于回到了汉中,紧随其后,曹操的兵马就入驻了关中的各处城池,而老狐狸段煨也献上了华阴并李暹等人,献帝感念其功绩,加其为安南将军,任令其镇守华阴,追杀李傕郭汜等人。

    斜谷道外,这一日,大军归来,甘宁领兵一千先行,后面是最后一批车队,运送得自郿坞的粮草物资,近千辆大车,全是粮食,排成数里的长龙,看上去壮观至极。又有一千骑来回巡逻护卫。

    后面才是张卫的大军,其自领大军五千为中军,而贾诩也和他在一起,留杨任领大军三千断后,防备曹操。

    中军,此时的张卫正骑着一匹宝马,有些百无聊赖的走着,身为一名大将,这般速度行军,让他有些不适应,旁边贾诩见了,笑道:

    “二将军今日怎的这般没精神,莫非是不想回汉中么”张卫道:

    “当然不是了,虽然是早就定下的计策,但就这般将到手的地盘送给了曹操还是有些憋屈啊。”

    贾诩看着张卫的样子,颇为理解他,这个时代,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啊,这么大的地盘,送走了,别说是张卫连他自己都有些不舒服呢,不过看了看眼前的车队,心思又活络了起来,道:

    “将军不必可惜,早晚有一日咱们还会打回来的。再说了,现在的关中名不聊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恢复的,不如交给曹操,等将来关中大地恢复了元气,再夺回来,岂不是更好。”

    张卫眼前一亮,道:

    “还是先生说的有理,那咱们就先把这块地方让给曹操吧。不过话说先生,您这回可算是立下大功了,等回到汉中之后某给先生请功。”

    贾诩笑道:

    “那就多谢将军了,不过此事怕是轮不到将军来办了。”

    张卫闻言,一拍脑袋道:

    “也是,富儿那小子早就回了南郑了,怕是不知给先生说了多少好话了,哪还轮得到某。”

    贾诩道:

    “将军误会,某可不是这个意思。”

    “哦”

    见张卫疑惑地样子,贾诩笑了笑说道:

    “今年,将军怕是回不了南郑了”

    “为何某还打算回南郑和大兄一起过年呢,再说了,算算日子,嫂子也快生了,某也想回去看看某的小侄子呢。”

    贾诩笑容不减,

    “嘿嘿,将军您的打算要落空了。您自己想想,等咱们回到斜谷大营,那这里便云集了两万大军了,还有数百万百姓,整个汉中除了将军之外,还有谁可以带这么多兵马”

    张卫闻言,想了想,有些懊恼地道:

    “这么说倒还真是,总不能将富儿带来这里带领大军吧,那样即便是他自己乐意,大兄和嫂子也不会同意啊!”

    “所以啊,将军,您还是做好在这大营里过年的准备吧,哈哈。”

    一行人过了斜谷,就来到了斜谷大营,阎圃和黄权早就等候在此了。几人见过礼,又将大军和粮草物资处理妥当,方才汇聚在一起商议事情。




第六十六章 论功行赏(上)
    几人汇聚于一处,分宾坐下,张卫坐了上首位。左侧是贾诩、徐晃、杨任三人,右侧是阎圃、黄权两人。

    几人一番寒暄过后,阎圃拿出一份信件道:

    “主公来信,命二将军率大军驻守此地,其余诸将率兵回南郑,诸位也看一看。”说着起身将信件递给了张卫。

    张卫接过,视之,只见上面写道:

    “命吾弟西中郎将张卫为斜谷大营守将,镇守斜谷要道,以防曹操、马腾和韩遂。加杨任为平夷将军,辅佐吾弟镇守斜谷,其余诸将带兵回南郑。”

    张卫将信件递给贾诩,苦笑道:

    “果如先生所言,某却是还得在这里呆一阵子了,唉!”

    贾诩接过,笑道:

    “这也是主公信任所致了。”

    众人传阅完毕,张卫道:

    “主公让诸位将军带兵回南郑,却不知带多少兵马回去合适”

    下首阎圃道:

    “主公虽未明言,但某来褒中之时,公子却曾吩咐过,只叫带五千兵马回南郑,其余大军留在斜谷大营,他有后用。”

    “这就好办了,贾先生、甘将军你二人去挑选五千精兵回南郑。”张卫满不在乎的道。

    阎圃闻言笑道:

    “公子只让带兵回城,为何二将军确要挑选精兵”

    “嘿嘿,先生不必考教某了,某虽然愚钝,但也知道关中这边一时半会打不起来,也用不上多少人。倒是蜀中可能会有动静,既然如此,还不如带精兵回去给富儿用呢。”

    阎圃闻言,颇为欣慰,道:

    “若主公听得二将军此言,必对您刮目相看也。”

    众人商议完毕,各自告辞出了出去。

    次日,甘宁挑选了五千精兵,押运着百余车宝物出了斜谷大营,朝着南郑而去。同行者还有贾诩和阎圃二人,不过阎圃却是张鲁单独命其回去参加大宴的。

    腊月二十九,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南郑。

    张鲁亲自带着张富和一众文武在城门处迎接。只见甘宁和贾诩当先而来,下马拜倒于地,道:

    “主公。”

    张鲁亲自扶起二人道:

    “两位不必如此,这回我汉中能得此大胜,全赖二位之力也。”说罢,又笑道:

    “甘将军自不必多说,两千对两万尚且能不坠汉中之名,杀得西凉贼子闻风丧胆,果真虎将也。”甘宁答道:

    “主公谬赞了,此臣之本分也。”

    张鲁大笑,又扶着贾诩的手道:

    “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贾诩贾文和先生了吧,您的大名可是把某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啊,郿坞外一战,二遭劫营,以少胜多,以弱战强,恐怕真是太公子房亦不及啊。”

    贾诩道:

    “主公此言诩却是受之有愧,此战之功全在甘将军勇猛,公子坐镇和将士用命之固,诩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不敢当此大功。”

    张鲁闻言,对贾诩更喜爱了几分。说实话,汉中还真缺一个这般老成持重的谋士。阎圃虽然也是大才,却不过二十八岁;杨松心思难测,不可大用;刚投的法正也不过二十来岁;连张鲁自己也还不到四十岁。

    这回贾诩的投入算是加了一颗定心丸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言绝对是有其道理的。

    这时,张富开口道:

    “父亲,咱们还是回城再说吧!”

    张鲁命手下一将带着大军驻扎在了城南大营,自己带着众人直接回了太守府。

    一番商议后,张鲁准备在除夕之夜,也就是明日,在城南军营之中举行庆功大宴,还有论功行赏之事。商议完毕,就各自回府休息去了。

    张富也终于偷了一会懒,回自己的小院去了。不过让他颇为郁闷的是,从那夜之后,蔡琰对他又如同初次相见那般了,很有一种相敬如宾的感觉。

    张富也知道,这应该就是汉代大家闺秀的样子了。

    次日,又是一年除夕,又是一年忙碌,不过今年张富就安逸多了,杨氏已经快要临盆了,府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了管事来处理,那些管事可不敢逼着张富匆匆做这做那的,张富悄悄松了口气。

    张富哪也没去,就在自家的小院里看着月儿几人忙碌,连蔡琰也忙着刻一些春联贴在各处门上,对了这时候,春联还不叫“春联”,叫“桃符”,正是“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联换旧符。”

    月儿专门请了一个家仆前来帮着刚挂灯笼之类的活计,李婶则忙着杀鸡宰鸭,连丫丫也跟在月儿后面,不知道在干什么。

    虽然府里又专门的后厨,不过李婶来了之后,便在小院里开了小灶,主要是因为张富颇为贪嘴,时不时的想吃东西,总是让月儿去要也是麻烦,就在这里开了小灶。

    蔡琰来了之后,月儿便不再去后厨拿吃的东西了,多半都在这里开火。张富回来以后,一般早上也都在自己的小院里吃,只有晚上才会去和张鲁杨氏一起吃饭。

    张富没什么架子,一群人就围着石桌一起吃饭,连自认儒家传人的蔡琰都没有多说什么,反而还很高兴,其他人就更不敢多说什么了。

    除夕之日,到处忙忙碌碌,只有张大公子颇为悠闲,靠在坐在石凳上,月儿还找来了一盘点心瓜果,优哉游哉,好不自在。

    傍晚,张鲁命人前来让张富过去吃晚膳,张富到时,杨氏已经被人小心翼翼的扶着来到了大堂。张卫没有回来,便只有他们三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明年就该多一个人了。

    父子二人急匆匆的吃过饭,就赶忙出了太守府,朝着城南军营而去。

    杨氏看着,虽然有些不舍,但却没有多说什么,但张富知道,她想让父亲和自己早些回来。

    两人到达军营之时,阎圃、贾诩和甘宁都早已经到了,张鲁先进了中军大帐,却见里面已经摆放了不少食物酒水之类的,知道大营内早已准备妥当,便道:

    “将这些都搬到外面去,咱们也和将士们一起庆功。”

    亲卫们赶忙搬着东西离开了大帐,军营前的一处空地上早已架起了一个高台,亲卫们直接连带着把矮桌之类的东西搬到了高台边上。

    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张鲁有命人燃起数十个火堆,倒是把整个军营都照成了白昼。

    军队集合完毕,张鲁亲自端起了一碗酒,走上了高台,张富等人也学着样子,跟了上去。



第六十七章 论功行赏(中)
    张鲁走上了高台,下面众兵将都抬起头看着他,只见他双手端起酒碗,道:

    “众将士,今日是个好日子,除夕之夜,某张鲁在此为大军庆功。”

    “我汉中数万军民前往长安,扶威救主,耗时五个月总算一战功成,李傕郭汜等西凉恶贼皆以落败,伏诛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不过,我汉中大军也有两千三百八十二人战死关中,埋骨他乡,这第一碗酒就敬给诸位战死的英灵,我张鲁今日在此保证,所有战死者皆以以前的十倍来抚恤。”

    说罢,将手中缓缓洒向地面,张富等人见了,也学着样子将碗里的酒洒向地面。

    接着,张鲁又道:

    “此番出征,大军功劳不小,这第二碗酒,敬给诸位将士,望诸位将来奋勇争先,再立新功。来,将士们和某共饮之。”说罢,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身后张富等人也一样,端起酒碗就干了。台下兵将见了,同样端起碗,一口喝了下去。

    众军士饮酒完毕,张鲁又接着道:

    “这关中大战,我汉中军立下大功,承蒙天子看重,以某为右将军,又开府建衙之权。又命某为汉中太守,处理汉中大小事务,更加某为南郑县侯,但这汉中偌大之地,非吾一人可守之。”

    “恰逢前番大战,诸将士皆有功劳,吾今日在此论功行赏。”

    “关中一战,以我儿张富为帅,大军首功便归于我儿,不知诸军可有异议。”众将士皆应:

    “并无异议。”

    “好,我儿张富何在”后面张富出列,单膝归于张鲁之前,应道:

    “张富在此!”张鲁点了点头,道:

    “日前金銮殿上,陛下加你为列候,今日吾命汝为征南中郎将。某意并葭萌关大军一万,南郑大营大军五千为汉中军左军大营,以汝为大将统领此军,以防益州刘璋、巴郡庞羲,汝可敢接令”说着,身后亲兵递来令箭,张鲁接在手里,又递给张富。

    张富双手接过令箭,道:

    “孩儿接令,父亲大人放心,有孩儿在,必使刘璋庞羲之辈不敢犯吾之地。”

    张鲁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如此,某便放心了,汉中以南便交给你了。”张富皆令退下后,张鲁接着道:

1...181920212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