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你此去无疑是与虎谋皮!韩文焕颤巍巍说道。

    与虎谋皮又能如何?梁军虎视耿耿,眼下也只能寄望诸方心里还能存一丝顾忌了。韩道勋说道。

    韩道勋吩咐韩老山说道:你准备笔墨,我写一封信,你与赵阔一起交给谦儿,到时候你们都去兰亭巷,我随周典事去见温大人即可。

    老爷,不能奉诏啊韩老山带着哭腔说道。




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
    老三呢?

    看到赵阔韩老山等部曲都随父亲冯缭他们赶到兰亭巷,却独独没有看到老三韩道勋的踪影,韩道铭不知道京兆府衙门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震惊的问道。

    内府局典事周斌持陛下手诏,要大人去见温暮桥,我们怀疑陛下已受安宁宫控制,温暮桥也不值得信任,大人还是坚持独自与周斌去见温暮桥!冯缭说道。

    老三怎么那么迂腐?宫城诸门的守将,都已经换上安宁宫的人,目前枢密院正发出新调令,撤换皇城的守将!石延道那头老狐狸嗅觉最灵敏,午后就找借口离开政事堂,回府就下令关闭府邸大门,禁人出入,胡华章石崇海等人反应要慢一些,但此时也已经各自回府召集家兵紧守门户

    韩道铭虽然第一时间被冯缭说服,带着家人退到兰亭巷,但他身为吏部侍郎,也有他的信息来源。

    更何况六部衙门都在皇城之内,皇城诸门防御以及临近枢密院及政事堂的宫城诸门的守卫发生异常变动以及宰相石延首及六部尚书等大臣们将晚时一系列的异常反应,韩道铭安排人去打听,还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确认。

    而此时职方馆聚过来盯住兰亭巷的密探也越来越多,在诸多巷子口藏头露尾,韩道勋都担心天黑之后,就极可能会大军过来强攻兰亭巷。

    到这时候韩道铭也能确认皇宫已经落入安宁宫的控制之下,虽然他们不知道陛下的真实状况,但周斌能轻易携诏出宫,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韩道铭没有想到老三会这么蠢这么迂腐!

    冯缭等人眉头跳了跳,忍住没吭声。

    韩大人如此用险,是否觉得陛下在宫里已经做出决定,要传位太子?溧阳侯杨恩与郑畅从焦虑不安的人群里走出来,问冯缭。

    杨侯爷?冯缭记得他没有安排人去接溧阳侯杨恩,暗感他或许当时是正跟大理寺少卿郑畅在一起,才被赵无忌一起接到兰亭巷来的吧。

    我家大人是如此猜测,但到底是不是,谁都不知道宫里此时的实际情况。冯缭说道。

    皇宫完全被安宁宫控制住,没有消息能传出来,就仿佛是一只黑箱,令人难以揣测宫里具体的情形。

    韩大人随周斌去了温暮桥府上,还是去了皇城里?杨恩问道。

    去了温府。冯缭说道。

    驴蛋,牵马过来,我们去见温暮桥!杨恩说道。

    杨侯爷韩道铭震惊喊道,他想要劝阻杨恩莫要意气用事。

    大楚好歹暂时还算是咱杨家的,我杨恩可没有脸陪你们逃出城去呀,杨恩哂然一笑,回头见今天随他出门的家兵畏畏缩缩躺在后面没有动静,骂道,怕死的驴货,你牵马过来,我一个人去见温暮桥。

    冯缭待要劝杨恩,暗中叫韩文焕拉了一下衣襟。

    他瞬时明白过来,倘若温暮桥真有问题,大人与杨恩同时落入他们的彀中,他们想要名正言顺的让太子继位,也不会毫无顾忌的大开杀戒。

    也许他们先退到桃坞集去待命,留大人与杨恩跟安宁宫及温暮桥牛耕儒等人周旋,说不定最终能拿出一个大家都能妥协接受的方案出来。

    大人不就是奔着这一丝渺茫的希望,才毅然前去见温暮桥的吗?

    现在让溧阳侯杨恩再过去,多少能增添些胜算吧?

    不好,徐安澜带了一队人马,赶去了东华门!

    杨恩孤身一人骑马刚离开兰亭巷,韩钧韩端仓促赶到前院来,慌然说道。

    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金陵城九门照律都已经关闭起来,但他们持有京兆府的关防令符,只要守值城门的将校愿意故作糊涂,或者愿意卖三皇子这边一个人情,看到京兆府的令符是可以打开城门放行了。

    徐安澜作为徐氏的嫡系子弟,作为太子东宫的兵曹参军亲事府典军,作为太子亲卫的统领,他亲自率领一队人马赶去东华门,必然是要接掌东华门的守御,必然是要第一时间切断兰亭巷与桃坞集的最近联络通道。

    而控制石塘河出城水道的东华门水关,也是隶属于东华门驻军的守卫体系之内。

    此时聚集到兰亭巷来的诸家及将校眷属家小,总计有九百余人,其中主要还是妇孺;集结起来勉强能战的府卫家兵,也就一千二百人。

    这种情况下,大队人马要是穿街过巷出城,其速度迟缓乱糟糟一团是不难想象的,叛军随便派一队人马盯过来,就能令他们寸步难行,轻易就能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利用石塘河码头停泊的两艘快速战帆船以及其他货船,装载诸家眷属出城,是最现实的选择。

    镇远侯杨涧午后也派人将家小接到楼船军水师驻营去了,有可能是镇远侯杨涧得到提醒,也有可能是杨涧觉察到异常,不管镇远侯杨涧有没有胆量为天佑帝一搏,但此时能肯定镇远侯杨涧此时没有跟安宁宫有勾结。

    也就意味着叛军此时在城里所直接掌握水营战力极为有限。

    九百多妇孺躲到船舱里不会产生什么干扰,有一千两百多战力登船,再集结货栈的两百多船夫水手,经水道出城去桃坞集,是最安全也是最便捷的选择。

    现在东华门水关已经叛军控制住,除了东华门水关外,金陵城还有另外两处水关能够走水道出城。

    韩钧韩端也顾不得三叔韩道勋为何没有随老爷子他们回来,也顾不得问溧阳侯孤身骑马跑去哪里,只想着老爷子与父亲郑畅赶紧决定他们现在就乘船出城。

    再拖延下去,等叛军控制住另外两处水关,他们就将成瓮中之鳖!

    怎么样,我们走北胜门出城?郑畅这时候才将诸多事理顺过来,内心惊惶还没有彻底平复下来,多少有些进退失据,但眼前在兰亭巷能拿主意的也就他与韩道铭与韩家老爷子韩文焕了。

    北胜门水关守将是禁军都虞侯顾焕玉,其父顾廷曾与我老夫共事多年,顾焕玉应该会卖老父一个面子。韩文焕说道。

    走北胜门要经过受左武卫军控制的桃华桥!温暮桥温博父子要是已被安宁宫策反,他们多半急于向新主人表忠心,而悍然在桃华桥附近伏击我们!冯缭说道,倘若禁军诸将都不能信,少主是主张我们直接撞开东华门水关出城!

    撞开东华门水关出城?你以为叙州所造的战船,能比深嵌入石城的水关铁栅门,还要坚固?韩钧难以置信的质问道。

    这是金陵水道图,走北胜门,有四五处狭窄水道,极易受伏击,而船从城里穿行,速度快不了,最快也需要两个时辰,才能从兰亭巷赶到北胜门水关,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安宁宫从容不迫的写好撤换守将的诏令,将顾焕玉撤换掉!冯缭让一名奚氏少年将金陵水道图拿出来,铺给韩道铭郑畅及老爷子韩文焕看。

    虽然韩家主要部曲及潭王府卫及缙云楼的精锐斥候在姜获的统领下,都由他冯缭指挥,但这部分人仅有三百多精锐。

    除此之外,诸家的家兵部曲,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只会听从官衔最高声望最重的韩老太爷郑畅及韩道铭的命令行事。

    走哪条水道出城,冯缭首先还是要先说服韩老太爷韩道铭及郑畅。

    但也比妄图撞开东华门水关,要现实一些吧?韩钧说道。

    少主留在金陵待命的黔阳号战帆船,除了船首所装数千斤重的铁犁撞角外,整艘战舰的舰艏部位,用两三万斤的精钢构件从内部加固过来——虽说东华门水关的铁栅门粗如手臂,但所用是劣铁,浸入水中数年没有更换,此时已经锈迹斑斑,虽然之前无法尝试,但应有一定的把握撞开!赵无忌瓮声说道。

    赵无忌此时很是沮丧。

    韩谦为这刻制定好种种预案,但就是他太犹豫,以致为赵阔所制,没有第一时间将家主扣押下来。

    你们去看战船能不能承受剧烈撞击!韩文焕年纪太大,经历今天的折腾,身体已经感受不适,韩道铭与郑畅商议片晌,便要韩钧韩端随赵无忌先去看那艘战帆船的情况。

    要是韩谦提前安排留在兰亭巷待命的这艘战帆船,恰如赵无忌所说的这般厉害,却是值得冒险云撞开东华门水关。

    毕竟叛军也绝对想不到他们会直接驱船去撞东华门水关的铁栅门。

    :今明两天要参加一个活动,缺更少更,望谅解



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
    从东华门水关闯出来,石塘河的水道便开阔起来,两岸杨柳树在稀微的星光下依稀可见。

    船工水手重新将过水关涵洞时折倒的桅杆重新竖起来,七手八脚的重新挂起船帆,加快往沿河东进的速度。

    虽然一部敌骑从东华门追出来,马蹄声像是雷霆在暗夜里震动,但出东华门后一直到赤山湖,他们先派出去的斥候看到沿途都很干净,没有武装战船出没,众人也不怕骑兵能跃过七八丈宽的水面,纵跳上船厮杀。

    为防止叛军骑兵持弓射箭,有女墙战棚遮闭的两侧战帆船靠南岸而行,掩护四艘缺少防护的商船。

    众人站在船尾,眺望西面数百步远的水关城头,这时候不断有更多的兵卒登上去,兵甲弓戟在成百上千的火把映照下闪烁着凌厉的寒芒,令人心颤。

    众人也是暗感侥幸,幸亏在叛军增兵之前撞断铁栅门,从水关冲出城来;也亏得东华门原有的守军对仓促间持枢密院密令接管东华门守卫的徐安澜心存迟疑,并不十分信任,没有断然利用水关城头现有的防御设施进攻他们。

    要不然的话,即便能杀出城来,也免不了会有伤亡。

    被当作破障前锋的黔阳号,撞开徐安澜紧急调来凿沉的几艘乌篷船,撞开水关的铁栅门,那铁犁似的巨型撞角脱落,沉入水底,船艏部位的大量厚木板都撞崩裂掉落,暴露出来的精铁构件也被撞得严重变形,战船的第一第二槽舱都被河水涌进来。

    不过,黔阳号共分十二道水密槽舱,目前只是速度放缓,并不影响继续前行。

    敌骑并没有追出多远,紧贴着河岸稀稀落落射了一通箭,看到并无什么效果,便往东华门方向撤了回去——对安宁宫而言,当务之急还是第一时间掌控住金陵城内的局势。

    摸黑夜航,一个半时辰后才到龙华埠。

    从荆襄战事之后,龙华埠就工入桃坞集屯营军府,船到龙华埠,就算是进入桃坞集屯宫的地界。

    这时候能看到一队人马从西北方向稀稀疏疏的会聚过来,看这些人拖儿携女,隔着十数丈的水面喊话,确认是接到信昌侯李普及小王妃命令后,从长春宫庄院方向撤过来的庄户。

    他们这批人差不多是最后一拨,之前有一千五六百户庄户,已经进入桃坞集屯营军府。

    不过众人抵达龙华埠还不算完事,并不能松懈下来。

    桃坞集屯营军府占地极广,南临赤山湖背依宝华山,拥有耕地便达二十余万亩,从最西侧的龙华埠到最东侧的静山庵,地形狭窄长达三十余里。

    屯营军府的治所在秋湖山别院的南面,所有的庄户屯户都要撤到秋湖山进行集结整编。

    数艘船继续往前航行数里,便进入赤山湖。

    半个时辰之后,抵达桃坞集屯营码头,冯缭与姜获陪同韩道铭韩文焕韩道昌郑畅等人登岸,先往军府治所去见早一步出城撤过来的信昌侯李普以及世妃小王妃李瑶。

    军府治所实是一座东西长约七百步南北宽约三百余步的城垒,可准确的可以说是一座治城,又恰到好处的封出秋湖山别院出山的溪谷。

    军府治城规模不大,仅能容纳三五千人,但穿过去则是秋湖山别院及匠坊所在,一直往宝华山深处延伸,二十里外的煤场也算是秋湖山的范围。

    秋湖山四周的山嵴隘口,据险建有九座坚固的哨院关隘,与军府治城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军府的兵户从龙雀军初建控制疫源开始,都处于严格的军事管理之下。

    信昌侯李普赶过来,在天黑之前,就将分散于军府之外二十四座屯寨的近七千余兵户逾四万男女老少,都撤到军府背后的秋湖山别院里安置下来。

    虽然秋湖山别院里还乱糟糟一团,但至少不用担心会被叛军骑兵突杀进来,杀得男女老少措手及防鬼哭狼嚎。

    此外,六千丁壮也在治城内组织起来,分放兵甲战械,也分出一队队甲卒去守四周的哨院闪隘,这时候还分出小股人马出治城,用车马将分散的粮谷等物资,从大大小小小的屯寨收拢过来。

    冯缭他们赶过来,军府治城已经熬过最混乱的两三个时辰,这时候恢复一些森严的秩序,也将左右的局势掌控下来。

    如此高效的集结速度,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此时有十数骑兵在赤山湖北岸游荡,不要问就知道是职方司派出来的探子,但他们没有敢逼近守备森严的治城,也没有敢骚扰继续往治城方面撤入的小股庄户。

    毕竟在得到正式的命令之前,底下的基层武官是不敢擅开杀戒的,更不要说强攻防守严密的军府治城了。

    很显然,安宁宫那边完全没有意识到桃坞集屯营军府这边整备兵马的速度会这么快吧?

    要不然的话,换作谁都会第一时间派精锐骑兵将这边给踏平掉,不会令其变成一颗顽固的钉子扎在自己肘腋之下。

    冯缭早就看过桃坞集屯营军府详细的资料,但他受韩谦指派再回到金陵时,军府治城匠坊等都完全受信昌侯府一系的人马管治。

    之前用来安置秘曹左司兵房察子房的场所,由于完全并入缙云楼,则从秋湖山这边撤消掉了,冯缭也就一直没有机会进入秋湖山内部一窥其秘。

    然而这一切的体系,都是以《疫水疏为指导原则,由韩谦与沈漾二人在桃坞集共同推动完成,但信昌侯府之所以能摘走桃子,也是由于当初信昌侯府及晚红楼为这一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绝大多数的资源——屯营军府的基层小吏,也主要是信昌侯府一系的人。

    韩道勋韩道昌他们在路上,也一直都在担心他们撤到秋湖山,安宁宫随后会派兵追杀过来,而他们又没有兵马可以依赖。

    在看到治城城墙之上兵甲整饬刀戟凛冽,才算是稍稍放宽心,至少今夜可以不用作丧家之犬,继续仓皇逃命了。

    众人拜见过世妃,便在治城公厅里分列而坐。

    韩大人奉诏去见温暮桥了?信昌侯李普听冯缭姜获说过城里的最新动态,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这一刻都能拧出一把水来。

    姚惜水与黑纱夫人站在世妃身后,她们不方便在这样的场合直接指手划脚说出来。

    即便是世妃此时也要表现出一副不耻下问诸事由大臣议决的姿态,但信昌侯此时的反应,姚惜水心里清楚这是为什么。
1...206207208209210...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