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天佑帝被控制之下,选择传位太子,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更何况韩道勋竟然真的奉诏去见温暮桥了。
要是韩道勋温暮桥以及随后赶去的溧阳侯杨恩等人,最终都决定奉诏,召集朝臣拥立太子登位,那他们算什么?
他们要怎么做?
姚惜水注意到世妃抓住太师椅扶手的手青筋暴露,能从侧面看到她眼眸里深深的恐惧跟怨毒。
此时谁都不能忽视韩道勋韩谦父子在三皇子心目里的地位了。
就算三皇子不再信任韩道勋韩谦父子,但韩道勋韩谦决定放弃三皇子,与安宁宫妥协,改拥立太子以换取显赫权势,对潭州将是极其惨重的打击!
消息既然无误,李侯爷,现在该做决定了,该有舍弃了!世妃王夫人这一刻终于开口说道。
冯缭心里一惊:
现在军府治城里里外外都是信昌侯府的嫡系,最终的决定权自然是在信昌侯李普的手里,但世妃开口说消息无误是怎么回事?
难道信昌侯世妃他们之前就已经有听到消息说大人奉诏去见温暮桥了,只是等他们过来进行最后的确认?
韩老太爷年岁己大,精力或有不济,冯缭,你与姜老大人伺候韩老太爷下去休息吧?信昌侯李普脸色阴沉的要冯缭姜获搀扶韩老太爷先离开。
冯缭满心狐疑,他隐约能猜到信昌侯心里在打什么主意,但他连官身都没有,信昌侯李普要将他从公厅大堂驱逐出去,他也没有借口硬赖在堂前不走。
姜获虽然还掌握着潭王府卫及缙云楼的斥候,但他与冯缭赵无忌所率领的人合在一起,也就三百精锐,又没有明确跟信昌侯李普韩道勋郑畅分庭抗礼的官身跟声望。
更何况世妃王夫人还在场。
在讲究孝道的当世,即便是三皇子也不能随便忤逆世妃王夫人。
他们此刻在秋湖山就变得无关紧要,除了听命行事外,已没有什么话语权。
走吧!冯缭你扶我下去休息!韩文焕却没有什么迟疑,声音越发苍老的吩咐冯缭道。
冯缭与姜获百般不愿,也只能先扶韩文焕出去。
赵阔韩老山赵无忌韩钧韩端等人安排好府卫部曲,这时候都守在外面的院子里,没想到大堂里还有议事,冯缭姜获二人竟然先扶老爷子先出去。
祖父怎么就先出来,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韩钧问道,他想进去问个究竟,但又有些犹豫。
我已经老得不管用了,坐也坐不住了,留下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出不了什么主意。韩文焕颤巍巍的拄着拐杖,叹气说道。
太公是已经知道他们会做怎样的决定?冯缭之前迟疑,是不确定韩文焕的态度,还想着先出来跟韩文焕商议,没想到韩文焕实际上已经想明白留在大堂里的这些人会做怎样的决定。
道勋有自己的选择坚持,在他眼里社稷黎民比宗族,甚至比那个位子最终由谁去坐更重要,但这只是他最后的挣扎坚持,只是困兽犹斗,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这般!韩文焕浑浊的老眼望着暗沉的夜空,沙哑的说道。
韩老山赵老忌怔立当场,隐隐约约,猜不透老太爷与冯缭语气沉重在说什么。
少主是不会接受的!冯缭说道。
谦儿应该能理解这样的决定吧?韩文焕疑惑的说道。
冯缭已无能为力去改变世妃信昌侯与大老爷他们彻底放弃大人的决定,但世间没有人能看透少主。冯缭阴沉的说道。
什么?世妃他们要放弃大人?他们要怎么放弃大人?韩老山心里又是震惊又是困惑茫然的问道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
赵阔手握佩刀,大步往廊下走去,要冲进大堂,却被廊前的数名侍卫横刀拦住。
这时候大堂的门扉未闭,赵阔的眼瞳阴沉的盯住大烛高烧的大堂里。
韩道铭韩道昌二人站在信昌侯李普的下首,看到赵阔要闯进来,沉声喝道:赵阔,你要干什么?
赵阔将佩刀推到身后,说道:要不是大人奉诏去见温暮桥,我们没那么容易闯过东华门水关,请大老爷二老爷三思而行。
你想说什么?韩道铭脸色阴沉下来。
赵阔继续说道:王文谦与信王可以颁布檄文,邀天下人共向安宁宫那妖婆讨罪伐逆,信昌侯李侯爷与世妃可以颁布檄文,邀天下人向安宁宫那妖婆讨罪伐逆,但大老爷二老爷,你们要是参与这事,少主决定不会饶不了你们!
混蛋,这等大事,轮得到你这个奴才胡说八道?韩道铭见赵阔敢拿韩谦来威胁他们,气得额头青筋直跳,吩咐守在外面庭院里的韩族家兵,喝道,快将这放肆的奴才轰出去,真是丢我们韩家的人!
不用劳烦你们!赵阔眼睛盯住韩钧身边的几个家兵,不怒自威,叫这么人不敢真上前揪住他将他拖出去。
我们也是无奈,请赵爷理解。几个家兵抱歉的说道,伸手请他自己走出去。
请恕赵阔不能伺候老太爷跟前,赵阔朝韩文焕拱拱手,又朝赵无忌说道,赵无忌,你率奚氏少年随我走!
檄文?韩老山的思绪还在停留在赵阔对堂内之人的斥责上,仿佛被雷击一般,震立当场。
他这时候也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了。
信昌侯他们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不管陛下是不是被迫接受现实,是不是决定传位太子,他们都会代表三皇子潭王传檄天下,向天下宣告安宁宫及太子叛逆谋反囚禁加害陛下之事,切断掉最后一线与安宁宫及太子进行斡旋妥协的可能!
这也相当于斩断韩道勋最后一线生机。
只是这时候赵阔拉着赵无忌要去哪里?
冯缭眼神阴沉的看了赵阔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跟姜获说道:姜老大人,没有你手里的那枚缙云戒,无忌他们潜入城里无法联络影雀。
姜获轻叹一口气,将手里一枚铁戒指摘下来递给赵无忌,又附耳将几个关键人名说给他听。
韩钧韩端这时候明白过来,赵阔与赵无忌要带着人潜入金陵城,伺机营救三叔,他们可以将赵阔他们轰出去,不让这两人在这里放肆,却也不能阻拦这两人带着人潜进城去。
再说赵阔放肆的话虽然令他们愤怒,但也勾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心里自我安慰道,要是赵阔赵无忌真能将三叔救出城来,对韩谦也是有交待。
赵阔赵无忌带着人离去,冯缭也只能扶韩文焕先退下去。
到这一步,接下来他能再做的事情已经很有限了,赵阔赵无忌他们离开后,也不会有多少人会听他指手划脚,他只能看着最惨烈一幕徐徐拉开序幕。
有时候局势看上去总有一线生机,值得去搏一把,但转眼看生机又被一群人活生生的葬送掉。
韩谦是否早就看透这些事这些人,才一开始就照最坏的情形打算?
只是韩道勋总是不甘心吧?
冯家致祸,冯缭心里一直都有怨恨,巴不得杨家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而此刻眼看着乱局将成,他心里却又没有半点的爽快。
冯缭看了一眼暗沉的星空,也不知道这暗沉如墨的夜还要过多久才能揭去。
韩钧韩端两人犹豫着,不知道是不是也要先退下去,将走未走时,就见有一名侍卫从公厅大堂里走过来,说道:娘娘侯爷请二位公子进大堂议事。
冯缭回头看了韩钧韩端两人一眼,心里只是一笑,看向韩文焕低声说道:信昌侯以为将大老爷二老爷都拉上他们的战船,跟他们站到一起,能有什么用?
我老了,谁会听我这个行将朽木之人的话?韩文焕囔囔自语似的低声说道,颤巍巍的往外走去。
冯缭回头看到大堂之内韩道铭那张枯瘦之脸,被烛灯照得格外|阴翳,眼角微微一跳,也终不再多说什么。
韩钧韩端被世妃信昌侯李普留下来议事,这叫他们被折磨了大半天痛苦得直想呻吟的心脏,如同注入一剂强心针,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待庭院里闲杂人等都清空中,信昌侯李普朝隔壁侧厢房里喊道:殷知事,请出来吧?
韩钧这才看到楚州馆知事殷鹏身穿一袭布袍,揭开帘子走进公厅,冯缭赵阔明明说此人已经随王文谦渡江到北岸去,没想到他此刻竟然在秋湖山。
娘娘李侯爷,殷鹏所传来的消息没有诈你们吧?殷鹏揖了一礼,问道,娘娘李侯爷此时该有决断了吧?
王文谦与殷鹏午后也只是将明面上的楚州人马撤出城去,以便金陵大乱时会受到迫害,但这些年潜伏下来的暗间秘探都还留在城里盯着最关键的几条线。
安宁宫午后控制崇礼门,却没有对温暮桥温博父子能控制的左武卫军作针对性的部署,以及信昌侯府众人护送世妃小王妃出城,以及冯缭随同韩文焕到京兆府衙门见韩道勋,但韩道勋最后随内府局典事周斌去见温暮桥,而冯缭赵阔护送韩文焕退到兰亭巷等事,都通过秘密渠道,第一时间传到王文谦的那里。
这诸多消息会聚到一起,只能说明一种可能,那就是天佑帝已经被安宁宫控制住,温暮桥以及韩道勋等人可能在迫不得已之下,选择跟安宁宫进行妥协。
然而这绝不是楚州能够接受的结果!
虽然王文谦当时还不知道信昌侯李普已经悄然潜回金陵,但世妃潭王妃都撤到秋湖山,桃坞集屯营军府也以令人难象的速度在快速动员。
殷鹏等人觉得这事有两种可能,一是韩道勋要求秋湖山这边做好准备,以便能跟安宁宫那边争取更好的妥协条件,另一个则是韩道勋与三皇子一系的其他人物产生分歧。
不过,王文谦对韩道勋以及三皇子一系的其他重要人物有很深的研究,除非沈漾已经潜回金陵,与韩道勋暗中配合,要不然只有第二种可能。
殷鹏紧急赶到秋湖山来,代表王文谦游说三皇子一系在金陵的人马,与楚州一起传檄天下向安宁宫讨逆伐罪;而且一定要抢在第一时间颁布檄文,效果才最好。
韩道铭韩道昌乃至郑畅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看到代表王文谦代表楚州的殷鹏出现在秋湖山,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何况赵阔之前都已经将一切都挑明了。
信昌侯李普看向韩道铭韩道昌,问道:安宁宫囚禁陛下,控制宫禁,欲篡大楚国祚,二位当如何决之?
娘娘在此,一切唯娘娘马首是瞻。韩道铭沉声说道。
韩道昌没有官身,便索性坐在一旁不吭声。
郑大人呢?信昌侯李普看向郑畅,问他意见。
目前郑氏在三皇子身边,以左龙雀军都指挥使郑晖权柄最重,但郑晖此时在潭州,此时唯有郑畅能代表郑氏。
韩道勋代表韩家郑畅代表郑氏,再加上他信昌侯府与世妃共同做出决定,也就轮不到韩谦再跳出来指手划脚斥责他独断专行的。
王文谦王大人他人在哪里?郑畅盯住殷鹏问道。
我家大人他已经去了堂邑。殷鹏说道。
王文谦王大人他不在这里,难谋大事啊!郑畅打了个哈哈,看向信昌侯李普说道,李侯爷,你觉得呢?
信昌侯李普转念便想明白郑畅是什么意思。
他们倘若这么急着传檄讨逆,信王那边要是反悔,反过来去跟安宁宫那边媾和呢?
那样的话,他们岂非被架到火炉上去了?
殷鹏留下来充当人质,显然是不够格的。
只是王文谦此时已经去了江北岸的堂邑县,此时派人渡江去请王文谦过来,黑灯瞎火的,即便能第一时间找到王文谦,一来一去,也至少要等到明日午时才有可能将王文谦接过来。
要是安宁宫今夜就逼迫天佑帝下传位诏书,又第一时间颁传往附近的州县,岂非他们就失去先机?
温暮桥温博父子极可能已经站到安宁宫那边去了,他们就能决定很多朝臣的选择,此刻到明日午时这五六个时辰实在是太关键的。
信昌侯李普犹豫起来,不知道给殷鹏施压合不合适,但他又不能无视郑畅的意见。
安宁宫那个贱货,积怨多年,一朝发泄出来,就不会再隐忍,檄文必然赶在天明之前广发出去。世妃王夫人这时候再也坐不住,催促李普郑畅韩道铭早做决断。
世妃稍安勿躁,王文谦如此聪明的人物,情势如此危急,要是只敢躲到江北的堂邑县去,那我们就真没有必要跟楚州谋事了。郑畅朝世妃王夫人行礼说道。
王大人是否就在左右?信昌侯李普盯着殷鹏问道。
殷鹏见瞒不过老辣的郑畅,也知道时机拖延不得,直接说道:我这便派人去通知我家大人过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 驾崩
待接到信报,赵明廷出东华门赶到桃坞集,看到灯火通明的军府治城之上,兵甲整饬,也是吓了一跳。
当世禁军及侍卫亲军,主要都是结合部兵制与府兵制,划出特定的土地屯养兵户,然而从这些兵户里征调勇卒,编入现役的禁军及侍卫亲军,在州营等地方兵的配合下,进行主要城池及防线进行攻伐守御。
兵户虽然是终身制的,兄终兄弟父子相承,但要除了耕种田地外,还要自行筹备兵甲骡马,负担极重,因此不可能将所有兵户里的丁壮劳动力都编入现役。
那样的话,整个军制休系就会立即崩溃掉。
兵户以轮训轮戍编入现役,平均每年的在役期在三到四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同一时间会将三到四分之一的在籍健勇编入军中。
龙雀军承担对潭州的削藩作战,一度征调逾一半的健勇编入营伍,虽然当初的考虑是为了保证对潭州进行削藩的突然性,但也被视为对龙雀军所属的兵户压榨过度。
好在战事进行顺利,战果著作且封赏极厚,没有滋生怨气。
而更极端的情况下,也会将绝大部分或全部的兵户丁壮动员,都编入现役营伍。
不过,动员编伍是需要时间,当世通讯手段有限,兵户又需要分散出去近田而居,一层层军令签发下去,通知大小屯寨,将分散的人员一层层收拢上来,完成兵甲发放营伍的编整,到指定的地点进行集合。
即便以屯营军府为单位进行内部集结,通常也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
而桃坞集这边,仅仅用了三个时辰。
而且这三个时辰,不仅近六千将卒集结完毕,甚至还完成对治城及周边哨院关隘的布防,还将四万多妇孺老小都收拢进秋湖山别院。
要不是赵明廷一直都安排人盯着这边,他都深深怀疑三皇子一系早就有所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