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灌江楼是早就暗附蒙兀人,但王元逵到底不是灌江楼及王景荣掌握的傀儡,而王元逵手下的统兵将领,更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之前的形势,一是蒙兀人随时铁蹄南下,一是梁帝朱裕率十万梁军精锐随时能攻陷潞州,然后出井陉进入河朔。
这种情形下,成德军的将吏,谁能肯定最后鹿死谁手
即便是王元逵有所犹豫,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也才有沈鹏秘密护送云和公主潜入定州城,目的就是利用王元逵及手下将吏的犹豫、迟疑,进行游说、劝说,以拖延时间。
甚至云和公主的作用,就是关键时刻可以出面充当质子,以示梁帝朱裕绝无追究梁使被杀的意思,以便能稳住王元逵。
而只要梁帝朱裕能提前攻陷潞州,摆出兵锋直指恒州、定州的势态,王元逵及将吏到时候就更不会轻易做出选择。
那时候他们还是要坚定投向蒙兀人,只会意味着恒、定两州会第一时间被打残掉,成德军会第一时间去撞十万梁军精锐的兵锋。
不过,但是,然而,梁师雄与朱让用计之狠,竟然不在梁帝之下,武阳侯梁任与贺王世子朱天明同时出现在定州城,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代表着贺王朱让与枢密使梁师雄不管出现什么情形,一定会里应外合举旗叛反。
这意味着梁国内部一定大乱。
这意味着梁帝朱裕即便攻陷潞州,也只能第一时间班师南归,平息内乱。
这也注定着蒙兀骑兵一定借这个机会大举出兵侵入河朔。
不管后续梁国的局势如何发展,成德军之中还有谁在这时心存犹豫、迟疑,一定会遭到血腥清洗。
韩豹与王辙、霍厉对望一眼,心里都禁不住悚然暗想,梁师雄与朱让还真是狠角色,竟然直接使梁
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
韩谦昨日夜里刚回到乌金岭大营,清晨醒来,看窗外晨曦清亮,心想今天天气应该不差,起床后处理掉前些天堆积下来一大堆公函,午前便拉着王珺走出大营,到沈家集堰,看去年秋后移种的杨柳树抽青。
再有几天便是清明,山里回暖极快,脱下裘袄都没感觉过几天,艳阳之下,穿单衫出行,都不觉得有凉意。
坡崖绿意萌生,生长一些细碎的花朵,虽然谈不上艳丽,缓步走到沈家集堰,却觉得是山中春光大好之时。
沈家集堰,就是在去年溃水冲击敌营的冰坝残址上分两次修筑而成。
堰坝垒石修筑有两丈宽、六尺高——山里的石料也是不缺,为省事赶工,都是直接拆山里的寨子运过来,省去采石这个极耗人力的过程——在乌金峡谷内侧拦截出一座深丈余、宽三百步到三里不等,往南延伸七里许的山湖。
淮阳县城就修建于山湖南侧的河谷丘原上,不仅能新增上万亩浇水地,改善沿岸田地春耕时的灌溉用水外,还使得南淝水河上游三条主要支流具备通航条件。
而这座堰坝修建后,这边只需要安排少量驻兵,就彻底杜绝寿州军再从南淝水河谷往南进攻淮阳山的可能;除非他们敢冒着再被大水冲击一次的风险。
除了驻兵外,淮阳山东北坡的民户,进行持续一年的疏散、转移,丁口下降到八万余人,耕地资源不再像以往那么紧缺。
除了建成两座铁矿、三座煤石场外,山里的药材、野桐油树以及茶树资源很是丰富。
冶炼工坊、农具铸造工场、石灰窖、砖窖、榨油工坊、制皂工坊、织造及军用被服工场等等在淮阳县城建设期间,也陆续建成,为淮阳县形成一个基本工造体系,也初步容纳数千人等的剩余劳动力,扩大淮阳山东北坡的物资生产规模。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重点加强新设八个乡司的建设,强化对淮阳山东北坡腹地的统治。
韩谦与王珺在堰坝兜了一圈,待要赶回牙帐用午餐时,韩豹他们在定州发出的两次秘信,几乎同时被送入乌金岭大营。
由霍厉、王辙携带北上的三组十二只信鸽,仅有三只成功飞回来,但两封最关键的秘信都没有遗漏,特别是第二封秘信,附有沈鹏与云和公主的鉴押,将河朔此时面临的危局,讲得更为细致,算是十分的幸运。
田城、郭荣、冯缭、奚发儿、韩东虎等人都在别处,气喘吁吁的匆忙赶过来,韩谦正坐在廊前囫囵吞枣的扒着菜饭充饥,嘴里塞满东西,含混的指着着案前的两封秘信,要他们先看。
“……”看过秘信,即便他们之前对神陵司河朔残余势力有可能跟北逃士族勾结甚至早就暗附蒙兀人所有推测,但此时得到确切的消息验证后,冯缭、郭荣他们都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冯缭带着复杂至极的情绪说道:
“朱裕此劫难逃了。朱让未必有这样的胆识,但梁师雄用计太狠,直接将其子及朱让之子送往定州为质,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啊!”
这时候到韩谦身担任记室的王衍气喘喘的捧着一副卷轴过来,大家一起动手将卷轴在长案上铺开,却是河朔及河东故郡的地形图。
即便梁国密间成功从定州城将消息送出,但没有快速有效的应急通信手段,主要通道又在成德军的控制之下,仅仅凭借人力,翻越井陉北侧太行山险峻山岭,少说也要四到五天才有可能传到朱裕在潞州城下的大营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朱裕率梁军主力兵马进逼潞州城下,往南一百九十里乃是泽州城,从泽州城往后百余里,再翻越太行山南麓山区,才是与汴京隔河相望的卫州境内。
也就是说,朱裕即便及时收到消息,从此刻算起,他最早最早也要七八天之后,才有可能将第一批嫡系精锐骑兵派到卫州。
然而蒙兀骑兵极可能今日已经进入定州境内,以昼夜驰行二百里计,最快也仅需要三天时间就能进入魏州境内,与朱让会兵——蒙兀骑兵不需要考虑赵州、祈州的守军,到魏州境内便能获得补给及落脚点,然后贴着太行山东南麓的驰道西行,两天之后就能堵住朱裕嫡系精锐出太行山南麓的山口。
倘若朱让胆子更大一些,今日就直接出兵西进,三四天之后就能出其不意夺下卫州,然后封锁轵关陉、太行陉、白陉等隘口。
梁军主力在梁帝朱裕的统领下,即便军心不立时崩溃掉,南归之路也将被堵死。
这时候梁军主力只能沿汾水河谷西进,于河津(龙门)渡过黄河,撤入西岸(黄河在关中与河东之间,是南北流向)关中故郡的韩城县境内,才能稍稍安全一些,毕竟朱裕在篡位之前,经营关中有三年时间,与洛阳,可以说是朱裕的根基之地,那里有可能会应和梁贺王朱让及梁师雄举旗反叛的将吏不会占上风。
而从韩城县往南到潼关,再从潼关出兵,经涵谷关东进洛阳,曲折又是五百里,居间又多山河之险,驿道狭窄,不利兵马快速出动。
即便这一路都没有兵马拦截,即便朱裕麾下部将、将卒都齐心协力,没有发生混乱,而沿途所有城池的守将也都对朱裕忠心耿耿,粮草补给也没有问题,朱裕率精锐骑兵走这条路抵至洛阳,也要至少在半个月之后。
从这一刻算起,那应该是二十天以后的事情了。
到那时候,不要说洛阳了,冯缭他们估计恐怕连函谷关都可能已经落在梁师雄与朱让的叛军手里了。
众人很快就河朔及中原地区可能的情势发展推敲出一个大概过来。
韩谦这时候则刚将满满一碗夹着几片腊肉的菜饭吃下肚,正拿手抹去嘴角的油渍,冯缭下意识问道:“大人不会真要派人去钟离城给陈昆通传消息吧”
“不应该吗”韩谦反问道。
冯缭稍作沉吟,说道:“梁师雄、朱让统领叛军,联合蒙兀骑兵占据汴洛之后,朱裕被困关中,韩元齐、陈昆孤守徐泗,而徐明珍进退两难,他们或许三五年都未必能分出胜负来,这一形势,对大楚最为有利,对棠邑最为有利……”
&nbs
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
从乌金岭大营赶往钟离,最快的路途就是出乌金岭后,紧贴着淮阳山北麓的丘原地区,一路策蹄狂奔,赶到紫蓬山北麓,再沿着南淝水河南岸东进,经巢州城北部直插到五尖山脉南段的西北麓,再往东北方向至磨盘谷。
这一条线,位于棠邑军防线的北部边缘区域,不仅地形上没有峰岭阻隔,过去一年时间里,韩谦为保障前部诸寨的联系,征用屯营兵不断的修缮沿线的驿道、栈桥。
同时沿线也有棠邑军诸部的数十座大小军塞,可以随时替换脚程最健的军马,这便确保奚荏在侍卫骑兵的护送下,能以五百里加急传驿的速度,赶到磨盘谷。
而位于五尖山脉南北间的磨盘谷,在寿州军全面收缩防线之后,此地以及五尖山脉北段山区,都交由兼领濠州刺史的河津军都指挥使陈昆负责防守。
当然,这一条线位于棠邑军防线的边缘区域,往北就是寿州军的诸多防塞,午时有数十精锐骑兵突然间从乌金岭大营驰出,一路马不停蹄,沿路换马不换人、仅用五个时辰,便直接进入河津军的防区,这也早就惊动北面寿州军的斥候。
文瑞临人在昭义县,得知此事,他在十数扈兵的簇拥下,也是马不停蹄,连夜赶往在寿州军收缩防线之后,河津军牙帐从钟离西移所在的淮陵城里。
大多数侍卫骑兵在磨盘谷南侧就停下步伐,仅数名侍卫陪同奚荏进入河津军的防区,被河津军外围防垒的驻军扣押下来,一番通报再押送到淮陵城,已经是凌晨时分了。
这时候文瑞临已经坐到河津军都指挥使牙帐的大堂里,与陈昆一起等候黔阳侯特使的到来。
奚荏自然不会在河津军前哨武将接触时就自承身份,但黔阳侯特使的身份,便足以能见到濠州刺史、河津军都指挥使陈昆的面了。
因此文瑞临在见到奚荏的那一刻,也是大吃一惊,都禁不住手撑住长案,坐直身子喊出来:“奚夫人!”
当年龟山相会时,陈昆就侍卫在当时还是雍王的朱裕身边,他当然认出女扮男装的奚荏,与文瑞临同样震惊,撬开脑壳也想不明白韩谦为何突然之间,派奚荏到淮陵来见他。
徐明珍乃是梁国的降臣,陈昆乃梁帝朱裕的亲信大将,奚荏不虞陈昆身边有会有徐明珍的人渗透,径直将沈鹏、云和公主所签署的秘信拿出来:“梁帝危在旦久,汴京城随时会落入叛军之手,韩谦念当年相知之情,特叫奚荏过来,将这封秘信送给陈将军一阅……”
任文瑞临智谋过人,看过秘信的内容之后,也禁不住脸色惨白,手足微微颤抖起来,下意识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般呜咽似的叫道:
“怎么可能,梁师雄、贺王怎么可能
会反,怎么可能会直接将武阳侯及世子朱天明送给蒙兀人为质,云和公主怎么可能会在定州城,还落入棠邑军秘谍手里,禽鸟传书这么不可靠的事,棠邑军怎么可能就做成了这秘信定是伪造的,又或者是大档头失手落入楚军秘谍手里,没能熬过酷刑!”
这一刻,有一万个不可能在文瑞临的胸臆间奔腾着,将他的心思搅得混乱一片。
陈昆双手颤抖着反复读看秘信,似利刃似的目光恨不得将秘信刮一层下来,去挖掘纸层里是不是还藏有什么未发现的秘密。
过了良久,陈昆才用骤然间破哑的嗓音,吩咐牙军虞侯:“陈天雄,你即刻点齐一队骑兵,携此秘信去泗州见韩帅——沿路不得有一丝的耽搁,沿途有擅自问询拦截者,格杀勿论,也一定要确保司马氏不能提前听到什么风声——而能否保住汴京,迎陛下南归,一切都要看韩帅的速度够不够快了——你与韩帅说,我最迟明日清晨,也会率两千骑兵先行渡过淮河……”
“陈将军,这极可能是棠邑军的诈计——即便秘信不是伪造,确是沈大档头的亲笔字迹,但也极可能是大档头失手落入黔阳侯手下的控制之中,被迫写下这信。在消息没有进一步得到确认之前,河津军怎么可以轻举妄动,又怎么可以这样就将濠州拱手相让啊”见陈昆仓促之间,不辩真伪便安排驰援汴京的计划,文瑞临惶急说道。
要是再过几个时辰,陈昆都要率领手下仅有两千骑兵先行北上,河津军分驻钟离、磨盘谷等地的步营,自然也必须同时一步步往淮河南岸收缩,然后渡淮北上。
不要说文瑞临了,即便是陈天雄等陈昆的嫡系部将也是惊疑不定,不知道是不是要立刻执行陈昆的军令。
“奚夫人,你说,韩谦到底是什么险恶意图”见陈昆虽说略有沉默,但显然并没有被他劝住,文瑞临厉声质问奚荏,“真要照此信所述,梁国大乱不是更合韩谦的心意,韩谦什么时候会好意冒险通敌之嫌,给我们通风报信来了
第六百三十四章 异动
奚荏及诸侍卫在文瑞临的陪同下,坐车马赶到五牙山西北麓的岱山寨时,已是次日正午时分。
这时候不仅左军都指挥使林海峥、副都指挥冯宣以及军司马高绍等人赶到岱山寨,韩谦昨日夜里,也是通过一条更安全的通道,在韩东虎等侍卫骑兵的护送下,抵达岱山寨。
岱山寨仅有五百驻兵,但除了韩东虎率领的两营六百人规模侍卫骑兵以及林海峥、冯宣、高绍等人的护卫兵马四百余人外,从石泉、永阳等地有两千兵卒也已经连夜调到岱山寨来。
岱山寨早年乃是五尖山南段山脉西北麓的一处镇埠,之后乃是寿州军从西北面封锁棠邑出五尖山南段峰岭袭扰的一座防塞;乌金岭一役过后,寿州军全面收缩防线,岱山寨则成为棠邑军控扼五尖山西北麓,窥昭义、淮陵、磨盘谷的一座前营据点。
岱山寨近年来几经修缮,目前已经是一座六百步纵深,城墙高厚皆丈,四周深壕环护的城池了。
乌金岭一役之前,孔熙荣率部坚守五尖山一年有余,彻底贯彻韩谦游击作战的战略意图,除了出兵袭扰寿州军,更着手经营五尖山内部,征用劳力,不断整修拓宽山里的险僻山路,使山中诸寨更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乌金岭大捷之后,韩谦更是调动上千辎重兵,在磨盘谷之外,修造一条横贯五尖山南段山岭、衔接滁州城与岱山寨的驿道。
五尖山虽然从西南往东北绵延两百里,但山势相比淮阳山要平易得多,主峰也就二三百米高。
岱滁驿道虽然要比华柱峰驿道还要长出十数里,但山中已经有相当长的现成通道连接,即便照十尺道的标准修建,工程规模及难度也是要下降一个层次。
岱滁驿道年前就已经修通,除了滁州城了,滁州北面的永阳、南面的石泉、武寿、浦阳、棠阳诸县,人马、物资都可以绕开磨盘船,经过岱滁驿道,源源不断的快速穿过五尖山脉,进入岱山寨,也不需要从五尖山脉西面的石泉县绕行。
冯缭等人,事前主要还是担心无法取信陈昆,以致他们最后捞不到半点好处,还落一个通敌的骂名跟污点。
他们却是没有想到清晨,不仅驻守磨盘谷西口以及岱山寨北面诸前垒的河津军都相继撤出,陈昆竟然还使文瑞临将极有可能会被扣押下来的奚荏送归,所有担心放下,这时候则全力安排接管濠州的事宜。
濠州一度因长期的梁楚交战及以及来自淮河中游及洪泽浦西岸的严重水患,昭义、淮陵、钟离、濠城四县丁口加起来仅四五万人,但安宁宫胁裹大量民户北逃之后,兼之乌金岭一役之后,徐明珍迫切将霍州、寿州南部的民户迁走,位于两军防线内侧的濠州,民户丁口在短短三四年间激增到二十万。
不管后续的形势如何发展,这一次能不费一兵一卒,便接管昭义、淮陵、钟离
、濠城四县及二十万丁口,冯缭都觉得不管消息传出来,朝野上下如何痛骂棠邑军通敌、吃里扒外,他们都值了。
猜你喜欢